天文 > 虞喜
  虞喜(公元281--356年),字仲,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東晉天文學家,宣夜說的繼承和發展者。
  虞喜於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出生於剛剛亡國的孫吳官宦世傢。父親虞察,是孫吳的徵虜將軍。族曾祖虞翻,是吳國的名士,訓註《易》、《老子》、《論語》、《國語》。族祖虞聳,在吳國曾任越騎校尉、河間太守,入晉以後,為河間相,著有《穹大論》。胞弟虞預,在東晉成帝(公元326--342年在位)、康帝(公元343--344年在位)、穆帝(公元345--361年在位)時曾任著作郎、散騎常待等官,進爵平康縣侯,好經史,著有《晉書》、《會稽典錄》等。
  虞喜博學好古,少年老成,年輕時就有很高的聲望,受到人們的贊揚。西晉帝(公元307─313年在位)詔他出任官職,他堅辭。東晉元帝(公元317--323年在位)時,諸葛恢任會稽太守,強迫虞喜充任他手下的功曹,對他刺激很大,下决心以後終生不仕。東晉明帝(公元323--326年在位)和成帝都多次詔他做官,都被一一拒絶。成帝時,內使何充曾稱贊虞喜“博聞強識,鑽堅研微,有弗及之勤”,成帝則下詔嘉奬他“守道清貞,不營世務,耽學高尚,操擬古人”。可見虞喜安貧樂道,一生惟做學問而已。
  虞喜不願做官,便在傢中做學問,他“釋《毛詩略》,註《孝經》,為《志林》三十篇”,主要還是偏重於對經典著作的闡釋和訓註,但他從古代史志書中,發現漢代最初沿用古歷,以鼕至起於牽牛初度,太初歷製定時根據實測,以牽牛西鬥宿中央附近的建星為鼕至點,劉款對鼕至點西遇的現象甚為疑,最後猶豫其辭,認為“鼕至進退牛前四度五分”,賈逵纔明白他說鼕至在鬥。不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們對於鼕至點移動的記錄都存而不論,沒有把“周天”(恆星年)和“周歲”(回歸年)區分開來。
  事實上,由於月球、太陽和行星的引力影響,使赤道部分比較突出的橢形地球的自轉軸繞黃作緩慢的移動,相應的春分點治黃道以每年50.24分速度西退,差不多71年西移1度,大約26000年移動一周。
  虞喜當時雖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上述道理,但是他從古代鼕至點位置的實測數據發生西退現象的分析中,得出了太陽一周天並非鼕至一周歲的結論,即天自為天,歲自為歲。鼕至一周歲要比太陽一周天差一小段,虞喜將之命名為“歲差”,這就發現了回歸年同恆星年的區別。
  更進一步,虞喜根據《堯典》記載“鼕至日短星昴”,而當時實測鼕至點在“東壁中”,即壁宿九度。從昴宿經胃宿十四度、婁宿十二度、奎宿十六度,至壁宿九度,合計退行五十多度,虞喜估計唐堯時代相距“二千七百餘年”,由此可求得歲差值為約“五十年退一度”。
  歲差的發現,是中國天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虞喜發現歲差,雖然比古希臘的依巴𠔌晚,但卻比依巴𠔌每百年差一度的數值精確。而且自南北朝祖衝之將歲差引進《大明歷》後,隋劉悼《皇歷》、宋楊忠輔《統天歷》和元郭守敬《授時歷》的歲差值日趨精確。而當時的歐洲,製歷傢們還在墨守成規地沿用百年差一度的差數據。兩相比較,相形見絀。
  虞喜對宇宙理論也頗有研究。他對漢代以來的蓋天說、張衡的渾天說、郗萌的宣夜說三傢進行分析比較,認為蓋天說“天象蓋笠,地法復盤”(大意:天像個鬥笠,地像反蓋的盤子)太粗疏;渾天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裏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大意:整個宇宙就像個雞蛋,大地就像是蛋中的黃。天大地小,天的表面和內部都有水,天和地的關係就像蛋殼和蛋黃一樣。天和地都是由氣組成的,且都是飄浮在水上。)雖比蓋天說先進,但仍非至善;於是在成帝鹹康中(約公元340年)乃著《安天論》。
  虞喜說:“天高窮於無窮,地深測於不測。天確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靜之體。當相覆冒,方則俱方,圓則俱圓;無方圓不同之義也。其光耀布列,各自運行,猶江海之有潮汐,萬品之有行藏也。”(大意: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卻也相對安定;天和地無方圓木同之理;所有天體都有自己的運動周期,以自己的軌道運行,並不是附着在一個固定的球殼上。)《晉書·天文志》稱:“虞喜因‘宣夜’之說作《安天論》。”的確,虞喜的《安天論》既否定了天圓地方的蓋天說,又批判了天球具有固體殼層的渾天說。他信仰主張宇宙無限的宣夜說,並予以繼承和發展,這在天文學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英國著名的研究中國科學史的李約瑟博士,這就樣評價過“宣夜說”:“這是宇宙觀的開明進步,同希臘的任何說法相比,都毫不遜色。”
  虞喜(281—356),字仲寧,余姚人。博學好古,尤喜天文歷算。郡守諸葛恢巡視余姚,任為功曹。晉永嘉元年(307)徵為博士;鹹和末舉為賢良;鹹康初,內史以其“博聞強識,鑽堅研微”復薦為博士,皆不就。世為豪族,精天文、經學,兼擅讖緯諸學。鹹和五年(330),根據鼕至日恆星的中天觀測,發現歲差,認為太陽從第一年鼕至到第二年鼕至嚮西移過原先位置,推算出每50年退一度(現代測定為71年8個月)。《宋史·律歷志》載:“虞喜雲,堯時鼕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歲差”一詞由此而來。此前中國天文學家認為,太陽從去年鼕至到今年鼕至環行天空一周永相吻合(那時尚不知地球繞太陽環行)。這一發現對以後天文學頗有影響,南朝宋大明六年(462)祖衝之製《大明歷》開創中國天文學史新紀元,即應用“歲差”因素。鹹康年間,根據宣夜說著《安天論》,主張天高無窮,在上常安不動,日月星辰各自運行,以批駁渾天說、蓋天說。永和元年(345),為十月殷祭事朝論難决,遣使詢喜,得以解决。尚著有《毛詩釋》、《尚書釋問》等1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