鵟亞科 : 國傢一級保護動物 :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虎頭海雕
目錄
物種名稱
  中文名稱:虎頭海雕
  中文別名:虎頭雕、海雕、羌鷲
  拉丁學名:haliaeetus pelagicus
  英文名:kamchatkan sea eagle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科: 鷹科 accipitridae
  屬:海雕屬 haliaeetus pelagicus
外形特徵
  虎頭海雕是「海雕屬」中最大型的成員,也是最大的猛禽之一。。一般而言,它們長86.5到108公分,翼展203到245公分。雌性的體重介乎於7到10公斤之間,而雄性的體重則僅介乎於5到6.5公斤。但曾經有一些例外的,根據有關的記錄,身體最重的一隻虎頭海雕重達12.7公斤。頭部有顯著灰褐縱紋;體羽大部為黑褐色,具灰褐色縱紋。額、肩、腰、尾上及尾下覆羽、腿覆羽及尾羽白色。幼鳥這些白色羽毛大多具有暗褐色斑紋。尾楔形;下體濃褐色,胸羽有淡色縱紋。尾羽有14枚,比同屬的其他海雕多2枚。
  虹膜-褐色;嘴-黃色;腳-黃色。
  飛翔時,翅膀伸展,可見到雙翼緣、尾下覆羽、尾羽的白色羽毛,與深色的身體形成強烈對比。
分佈範圍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朝鮮及庫頁島、阿穆爾河三角洲、堪察加半島。越鼕於日本北海道、琉球群島,阿留申群島、科迪亞剋島和朝鮮。我國産於黑竜江、遼寧、河北、山西、臺灣。本種在黑竜江洪河沼澤自然保護區有分佈,但無繁殖確證。其餘大部地區均為旅鳥,偶在臺灣越鼕。
  有人認為沒有亞種分化,也有人認為它分化為2個亞種,我國僅有指名亞種,極為罕見,僅記錄於河北灤南、山西榆次、遼寧大連和營口、吉林琿春、黑竜江撫遠,以及臺灣新竹和嘉義等地。除臺灣為迷鳥外,其他各地的居留情況也尚不清楚,其中吉林、遼寧可能為夏候鳥,河北可能為鼕候鳥,山西可能為旅鳥。
生活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岸及河𠔌地帶的河沼地區高樹上。,有時也沿着河流進入到離海較遠的內陸地區。
生活習性
  主要以魚類為食,但不象漁雕、鶚等那樣食性比較專一,也吃野鴨、大雁、天鵝等大中型鳥類和野免、鼠類、狐等中小型哺乳類,以及甲殼類動物、幼海豹和魚、海獸等動物的屍體等。
  鼕季成群活動。是渤海灣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時常滑翔、盤旋於天際,行動極為機警。
  叫聲:粗啞吠聲kyow-kyow-kyow,爭奪食物或停歇時發出強烈的kra, kra, kra, kra叫聲。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4~6月,營巢於海岸附近的林區河𠔌地帶,偶爾在海岸岩石上營巢。巢多置於高大喬木頂部枝杈上或較粗的側枝上,較為固定,一般多年使用,但每年都要進行修理和補充新的巢材,巢也逐漸變得越來越龐大。巢的形狀為盤狀,主要由枯枝構成。每窩産卵1~3枚,通常2枚。卵的顔色為白色,稍微綴由緑色。孵化期為38~45天。雛鳥為晚成性,大約經過70天後離巢。
種群現狀
  分佈區狹窄,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種群數量稀少並仍在下降,主要原因為環境污染導致渤海魚類死亡。估計在全世界僅有6000~7000衹,在我國更為少見,在遼寧及河北曾有記錄。我國1986—1990年秋季對北戴河候鳥的觀察,已不再遇及。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國傢一級保護動物。
  紅皮書: e
  iucn : r
  cites: 2
外形特徵
  虎頭海雕是「海雕屬」中最大型的成員,也是最大的猛禽之一。虎頭海雕(拉丁文學名:Haliaeetus pelagicus)<ref>註釋:在語源學上,「Haliaeetus」是新拉丁語,意為「海雕」。「pelagicus」意為「公海的」,源自古希臘語中的「海洋」一字(即「pelagos」)</ref>是鷹科中的一種大型的猛禽。虎頭海雕在堪察加半島、鄂霍次剋海沿岸、黑竜江、庫頁島北部及俄羅斯尚塔爾群島(Shantar Islands)一帶進行繁殖。大部分虎頭海雕在鼕季來臨時都會往南遷至日本千島群島和北海道越鼕。這說明了虎頭海雕比白尾海雕更不具流浪性,分佈的範圍亦不及白尾海雕廣泛。
  外形,因頭部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縱紋,看似虎斑,因而得名。描述:體型碩大,虎頭海雕是現時所知全世界平均最重的鷹,平均每衹重約6.8公斤。一般而言,它們長86.5到108公分,翼展203到250公分。雌性的體重介乎於6.8到10公斤之間,而雄性的體重則僅介乎於5到6.5公斤。但曾經有一些例外的,根據有關的記錄,身體最重的一隻虎頭海雕重達12.7公斤,翼展2.6米。特徵為黃色的嘴特大,頭部有顯著灰褐縱紋;體羽大部為黑褐色,具灰褐色縱紋。額、肩、腰、尾上及尾下覆羽、腿覆羽及尾羽白色。幼鳥這些白色羽毛大多具有暗褐色斑紋。尾楔形;下體濃褐色,胸羽有淡色縱紋。尾羽有14枚,比同屬的其他海雕多2枚。
  虹膜-褐色;嘴-黃色;腳-黃色。
  飛翔時,翅膀伸展,可見到雙翼緣、尾下覆羽、尾羽的白色羽毛,與深色的身體形成強烈對比。他們銳利的雙眼虹膜、強而準確的爪,以及威猛有力的喙,都呈現鮮豔的橘黃色,無論凌騰高空,或是停歇於枝頭、海濱,都展現出王者的不凡氣度與神氣。
生活習性
  虎頭海雕主要的食物是魚,尤其是鮭魚和鱒魚,除了魚類外,它們亦有時會捕獵一些鳥類和哺乳動物,也吃腐肉。它們也會捕獵年輕的海豹。雖然很少有人對其覓食的習性進行研究,但它們的食物大致跟它們的近親白頭海雕和白尾海雕相同。但不象漁雕、鶚等那樣食性比較專一,也吃野鴨、大雁、天鵝等大中型鳥類和野免、鼠類、狐等中小型哺乳類,以及甲殼類動物、幼海豹和魚、海獸等動物的屍體等。
  鼕季成群活動。是渤海灣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時常滑翔、盤旋於天際,行動極為機警。
  叫聲:粗啞吠聲kyow-kyow-kyow,爭奪食物或停歇時發出強烈的kra, kra, kra, kra叫聲。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4~6月,營巢於海岸附近的林區河𠔌地帶,偶爾在海岸岩石上營巢。虎頭海雕會在數棵樹上和數個岩石上築巢(高度一般約為150公分;直徑最多可達250公分)。巢多置於高大喬木頂部枝杈上或較粗的側枝上,較為固定,一般多年使用,但每年都要進行修理和補充新的巢材,巢也逐漸變得越來越龐大。巢的形狀為盤狀,主要由枯枝構成。每窩産卵1~3枚,通常2枚。卵的顔色為白色,稍微綴由緑色。孵化期為38~45天。雛鳥為晚成性,大約經過70天後離巢。在成長期間,絨羽會轉為棕色的羽毛。約10星期大時,幼鳥會開始學習飛行,在約4到5歲時,它們纔正式開始踏入性成熟的階段。到了8至10歲時,虎頭海雕纔正式長出成鳥的羽毛,此時,它們亦正式踏入成鳥的階段。
種群現狀
  虎頭海雕分為兩個亞種:「pelagicus」及「Haliaeetus pelagicus niger」<ref>註釋:在語源學上,「niger」為拉丁語,意為「黑色的」</ref>(韓國海雕)。後者是一個韓國族群的名稱,現時所知為全年長居於韓國的,除了尾部外,全身的白色羽毛極少。此亞種的存在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它們可能是一種限製性態型(morph),但在遺傳學上並不一定是另外一個族群。無論如何,這韓國族群在1950年代因為失去棲息地和被過度獵殺的緣故,已全數滅絶。
  虎頭海雕屬於易受害種,分佈區狹窄,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種群數量稀少並仍在下降,主要原因為環境污染導致渤海魚類死亡。估計在全世界僅有6000~7000衹,在我國更為少見,在遼寧及河北曾有記錄。我國1986—1990年秋季對北戴河候鳥的觀察,已不再遇及。最主要威脅到它們的是棲息地的改變、工業造成的污染及過度捕撈魚類。最近錄得的虎頭海雕數量僅約為5,000衹,且數量仍在下跌。
  虎頭海雕的親屬關係到迄今為止仍未能確定。粒綫體DNA細胞色素b(cytochrome b)序列的資料暫時顯示此物種的祖先曾跟全北極(Holarctic)的海雕分裂為兩個物種。此說法亦得到形態學和生物地理學的支持,因為從虎頭海雕的黃眼睛、喙及爪可看出,它們的這些特徵都跟其他像白尾海雕和白頭海雕這樣的北部的海雕相同。<ref>註釋:此研究稱為Wink et al., 1996</ref>
  它們龐大的體型(參見伯格曼氏法則<ref>關於伯格曼氏法則可參考中山大學-西子灣站之「nature-ecology」,淺談鳥類的分類原則--亞種分化的原則之一:根據伯格曼氏法則,同一物種中,生活於較寒冷地區的亞種的體型較大</ref>)顯示它們是來自北部的族群的,衹是一個亞北極區(subarctic)的族群的變體。
外形特徵
  虎頭海雕(圖2)虎頭海雕體長90—100釐米,翼展203到250釐米,雌性的體重介乎於6.8到10千克之間,而雄性的體重則僅介乎於5到6.5千克。根據有關的記錄,身體最重的一隻虎頭海雕重達12.7公斤,翼展2.6米。因頭部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縱紋,看似虎斑,因而得名。體型碩大,特徵為有一黃色的特大鳥喙,它的體羽主要為暗褐色,虹膜、嘴、腳均為黃色,爪黑色。前額、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楔形的尾羽全部為白色。它的尾羽有14枚,比同屬的其他海雕多2枚。飛翔時從上面看,腰部、尾羽和兩翅前緣的白色與黑色的兩翅以及其餘上體呈鮮明的對比;從下面看,白色的翼緣,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與黑色的下體的對比也很強烈。虹膜-褐色;嘴-黃色;腳-黃色。
  虎頭海雕(圖3) 飛翔時,翅膀伸展,可見到雙翼緣、尾下覆羽、尾羽的白色羽毛,與深色的身體形成強烈對比。他們銳利的雙眼虹膜、強而準確的爪,以及威猛有力的喙,都呈現鮮豔的橘黃色,無論凌騰高空,或是停歇於枝頭、海濱,都展現出王者的不凡氣度與神氣。
生活習性
  虎頭海雕(圖5)
  虎頭海雕主要棲息於海岸及河𠔌地帶,有時也沿着河流進入到離海較遠的內陸地區。叫聲深沉而嘶啞,能使人聯想起猛虎的狂嘯。飛行緩慢,常在空中滑翔、盤旋或者長時間地站在岩石岸邊,喬木樹枝上或者岸邊的沙丘上。鼕季成群活動。是海灣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時常滑翔、盤旋於天際,行動極為機警。虎頭海雕(圖6)
  虎頭海雕主要的食物是魚,尤其是鮭魚和鱒魚,除了魚類外,它們亦有時會捕獵一些鳥類和哺乳動物,也吃腐肉。它們也會捕獵年輕的海豹。雖然很少有人對其覓食的習性進行研究,但它們的食物大致跟它們的近親白頭海雕和白尾海雕相同。但不象漁雕、鶚等那樣食性比較專一,也吃野鴨、大雁、天鵝等大中型鳥類和野免、鼠類、狐等中小型哺乳類,以及甲殼類動物、幼海豹和魚、海獸等動物的屍體等。
  叫聲:粗啞吠聲kyow-kyow-kyow,爭奪食物或停歇時發出強烈的kra, kra, kra, kra叫聲。
種群現狀
  虎頭海雕分為兩個亞種:虎頭海雕(圖8)
  1.Haliaeetus pelagicus pelagicus
  2.Haliaeetus pelagicus niger
  註釋:在語源學上,niger為拉丁語,意為“黑色的”(韓國海雕)。是一個韓國族群的名稱,現時所知為全年長居於韓國的,除了尾部外,全身的白色羽毛極少。此亞種的存在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它們可能是一種限製性態型(morph),但在遺傳學上並不一定是另外一個族群。無論如何,這韓國族群在1950年代因為失去棲息地和被過度獵殺的緣故,已全數滅絶。
  虎頭海雕屬於易受害種,分佈區狹窄,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種群數量稀少並仍在下降,主要原因為環境污染導致渤海魚類死亡。估計在全世界僅有6000~7000衹,在中國更為少見,在遼寧及河北曾有記錄。中國1986—1990年秋季對北戴河候鳥的觀察,已不再遇及。最主要威脅到它們的是棲息地的改變、工業造成的污染及過度捕撈魚類。最近錄得的虎頭海雕數量僅約為5,000衹,且數量仍在下跌。
  虎頭海雕的親屬關係到迄今為止仍未能確定。粒綫體DNA細胞色素b虎頭海雕(圖9)(cytochrome b)序列的資料暫時顯示此物種的祖先曾跟全北極(Holarctic)的海雕分裂為兩個物種。此說法亦得到形態學和生物地理學的支持,因為從虎頭海雕的黃眼睛、喙及爪可看出,它們的這些特徵都跟其他像白尾海雕和白頭海雕這樣的北部的海雕相同。
  它們龐大的體型,根據伯格曼氏法則,同一物種中,生活於較寒冷地區的亞種的體型較大。顯示它們是來自北部的族群的,衹是一個亞北極區(subarctic)的族群的變體。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英文解釋
  1. lat.:  haliaeetus pelagicu
近義詞
虎頭雕, 海雕, 羌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