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蘇州 >蘇州市區 > 虎丘
顯示地圖
目錄
《虎丘 Tiger》
詩人: 陳堯佐 Chen Yaozuo

  雲際樓臺樹杪軒,孤鬆千尺聳平田。
  危欄遠思微吟好,隱隱秋帆送入天。
《虎丘 Tiger》
詩人: 陳堯佐 Chen Yaozuo

  人間靈蹟遍曾遊,祇欠吳門訪虎丘
  今日偶來無限感,闔閭墳左劍池頭。
《虎丘 Tiger》
詩人: 陳藻 Chen Zao

  竹瘦門逾靜,樓高山太低。
  白煙青樹走,細雨大江迷。
  野水東西流,園蔬上下畦。
  僧無城市去,岩有鬼神棲。
《虎丘 Tiger》
詩人: 陳造 Chen Zao

  長日蕭齋類蠹魚,出門春事半銷除。
  快舒中散飛鴻眼,穩憩文公臥虎廬。
  塵外風光詩筆底,竹梢禪榻茗甌餘。
  歸塗定有行人問,底許空青潤客裾。
更多詩歌...
請鑒賞:

  丁謂 Ding Wei:虎丘 Tiger
  方惟深 Fang Weishen:虎丘 Tiger
  方仲荀 Fang Zhongxun:虎丘 Tiger
  何麒 He Qi:虎丘 Tiger
  樓鑰 Lou Yao:虎丘 Tiger
  梅詢 Mei Xun:虎丘 Tiger
  釋永頤 Shi Yongyi:虎丘 Tiger
  宋無 Song Mo:虎丘 Tiger
  蘇耆 Su Qi:虎丘 Tiger
  汪元量 Wang Yuanliang:虎丘 Tiger
  王諶 Wang Chen:虎丘 Tiger
  楊備 Yang Bei:虎丘 Tiger
  葉茵 She Yin:虎丘 Tiger
  俞桂 Yu Gui:虎丘 Tiger
  俞桂 Yu Gui:虎丘 Tiger
  張伯玉 Zhang Bayu:虎丘 Tiger
  張藴 Zhang Yun:虎丘 Tiger
  葉適 She Kuo:虎丘 Tiger
山名
虎丘
  山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北,亦名 海涌山 。 唐 時因避諱曾改稱 武丘 或 獸丘 ,後復舊稱。相傳 吳王 闔閭 葬此。 漢 袁康 《越絶書·外傳記吳地傳》:“ 闔廬 塚在 閶門 外,名 虎丘 ……築三日而白虎居上,故號為 虎丘 。”其上有 虎丘塔 、 雲岩寺 、 劍池 、 千人石 等名勝古跡。
在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山塘街
  在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山塘街。海拔30多米,山不高卻氣勢雄奇,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有雲岩寺塔(虎丘塔)、劍池(闔閭墓)和二山門、試劍石、真娘墓、千人石等名勝古跡。為蘇州遊覽勝地。
No. 8
  虎丘聯繫方式地址:江蘇省蘇州城的西北七裏處
  郵編:215008
  電話:0512-65323488虎丘投訴電話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虎丘景區榮譽世界文化遺産;國傢文物保護單位;國傢4a級旅遊風景區虎丘門票價格旺季(4.16~10.30)60元/位;淡季(10.31~4.15)40元/位。
  減免門票入園規定:
  1、蘇州市四套班子以及各相關委、辦、局接待部門公務接待,憑園林和緑化管理局參觀券,可免票入園。
  2、全國離休老幹部憑離休證免票入園。
  3、本市勞動模範憑蘇州市園林和緑化管理局與總工會發放的“蘇州市遊園證”免票入園。
  4、持有蘇州市“環衛工人榮譽證”者,憑證件免票入園。
  5、蘇州市七十歲以上老人,持“高齡優待證”免票入園。
  6、園林和緑化管理局係統內退休職工,憑“園林參觀證”免票入園。
  7、每年六月一日,十四周歲以下兒童免票入園。
  8、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各類軍校學生、軍人、離退休幹部憑證件免票入園。
  9、歸國華僑憑歸僑證免票入園。
  10、1.2米以下兒童免票入園。
  11、殘障人士在“全國助殘日”(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國際殘疾日”(每年12月3日)、“國際聾人節”(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天)、“國際盲人節”(每年10月15日)憑殘疾證免票入園。
  12、新聞記者憑國傢新聞出版署頒發的記者證免票入園。
  13、旅行社團隊的全陪導遊1人和地陪導遊1人,憑國傢旅遊局頒發的導遊證免票入園,旅遊團隊司機憑a級駕駛執照免票入園
  14、單位集體十五人以上,憑單位介紹信可免帶隊人員1人。
  虎丘節慶活動春節期間舉辦春節花會
  3月25日至5月15日舉辦藝術花會
  9月20日至10月23日舉辦金秋廟會虎丘開放時間7:30~17:30虎丘最佳旅遊時間春節期間舉行的春節花會;3月25日至5月15日的藝術花會;9月20日至10月23日的金秋廟會都是遊覽虎丘的好時節。虎丘導遊圖虎丘交通圖虎丘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從上海至此(92)公裏
  從杭州至此(242)公裏
  從南京至此(226)公裏虎丘特別提醒註意虎丘門口有人拉客去“水鄉”,什麽免費喝茶聽評彈,不要上當,那是一個新建的景點,沒什麽好玩的,和虎丘是兩個不同的地方。虎丘美食虎丘茶是以寺園為中心的小塊茶園。茶園位於離劍池不遠的虎皇西部虎丘持附近,由野生茶改植,園地很小,茶園由虎丘寺僧管理所有。由於品質精良,至宋代已相當有名。這種茶很是奇特,茶微帶黑,不甚蒼翠,有類似白茶的特性,疑是古代白茶的一種。茶湯色白如玉,然而清香可口,酷似豌豆香。《茶解》對虎丘茶的評介是:“茶色白,味甘鮮,香氣撲鼻,乃為精品。茶之精者,淡亦白,濃亦白,初潑白,久貯亦白,味甘色白,其香自溢,三者得,則具得也”。虎丘購物設有虎丘購物區,裏面有很多工藝品店、絲織品等。在虎丘附近有著名的婚紗一條街,其價格公道,款式新穎。虎丘交通從火車站、汽車北站出發至虎丘的公交綫:遊1路、遊2路;途經虎丘的公交綫:8路、949路、32路、46路;從汽車南站出發至虎丘的公交綫:103路轉遊1路或遊2路。
  另外,沿着著名的七裏山塘步行去虎丘也是不錯的選擇。
  虎丘玩法爬山、逛廟會、攝影、賞花、品茶。
  
  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距閶門3.5公裏的郊外。
  虎丘海拔34.3米,占地約20公頃,山體為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侏羅紀時代噴發的岩漿凝結而成的流紋岩。
  遠古時代,虎丘曾是海灣中的一座隨着海潮時隱時現的小島,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最終從海中涌出,成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們便稱它為海涌山。“何年海涌來?霹靂破地脈,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蒼壁。”宋人鄭思肖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來。如今虎丘雖已遠離大海,人們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蹤影,海的信息。人們來到虎丘,未踏進頭山門,就看到隔河照墻上嵌有“海涌流輝”四個大字;進山門後,一座石橋跨過環山河,橋被稱作“海涌橋”;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圓滑的石體是因為海浪衝刷而致;憨憨泉因為潛通大海,又被稱作“海涌泉”;擁翠山莊月駕軒內立有清代學者錢大昕書寫的“海涌峰”石刻。虎丘曾有過望海樓、海泉亭、海宴亭等勝景。在歷代文人筆下,更可見虎丘與海的淵源,“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白居易)“寶剎近城郭,峰從海涌來。”(顧瑛)“嘗疑海上峰,涌起自天外。”(王鏊)
  虎丘,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吳地記》曰:“山絶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宋朱長文《虎丘山有三絶》為:“望山之形,不越崗陵,而登之者,風見層峰峭壁,勢足千仞,一絶也;近鄰郛郭,矗起原隰,旁無連續,萬景都會,四邊穹窿,北垣海虞,震澤滄州,雲氣出沒,廓然四顧,指掌千裏,二絶也;劍池泓淳,徹海浸雲,不盈不虛,終古湛湛,三絶也”。明代可流芳《虎丘有九宜》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所以無論春夏秋鼕、陰晴雨雪,各有緻趣。
  包含景點:二山門(斷梁殿)憨憨泉雲岩寺塔冷香閣第三泉劍池千人石可中亭白蓮池擁翠山莊小武當西溪環翠攬月榭五十三參雲在茶香試劍石萬景山莊孫武子亭通幽軒虎丘仙人洞虎丘摩崖石刻養鶴澗真娘墓緻爽閣
虎丘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經吟誦道“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因此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景區現有面積100公頃,保護區面積475.9公頃,作為蘇州的一個重要旅遊窗口,虎丘屢獲殊榮,先後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AAAA級風景區,並於2001年12月份通過了ISO9001—14001雙體係認證。
  虎丘,原名海涌山,據《史記》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僅三百餘畝,山高僅三十多米,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範,絶岩聳壑,氣象萬千,並有三絶九宜十八景之勝,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劍池和千人石;高聳入雲的雲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蘇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築;劍池幽奇神秘,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令人留連忘返;千人石氣勢磅礴,留下了“生公講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話。位於虎丘西麓的萬景山莊匯集蘇派盆景之精華,藉山光塔影,恬美如畫;虎丘後山植被茂密,林相豐富,群鳥繞塔盤旋,蔚為壯觀。近兩年又恢復了“虎丘十景”中的“西溪環翠”和“書臺鬆影”兩處景點,2005年又完成了虎丘山燈光亮化一期工程,千年斜塔在夜色的映襯下熠熠生輝,成為蘇州古城夜景的新亮點。
  虎丘,還是蘇州民間集會的重要場所,根據吳地“三市三節”的歷史,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每年春季都舉辦藝術花會,展出牡丹、鬱金香、比利時杜鵑、百合等大批名貴花卉17萬盆,數百個品種;秋季舉辦民俗風情濃郁的民俗廟會,展演南北交融的民俗節目,深受遊客喜愛,一年兩會已成為蘇州特色旅遊項目中的熱點節目。景區還在2004年春節推出了春節特色花展,主展催花牡丹,隨着景區燈光亮化工程的順利竣工,景區還將推出中秋賞月燈會等特色遊覽活動。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在保護開發風景名勝資源時,嚮五湖四海的遊人展現了一幅吳地文化與江南山水完美結合的秀美畫捲,是華東衆多旅遊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門票:60元 (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軍人持有效證件可免費參觀,沒有學生票)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裏。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遊覽勝地,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者,乃憾事也。"
  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
  入虎丘後,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雲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於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由於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嚮西北方向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綫偏離已達2.3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珍品。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鎸刻着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傢顔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顔氏原書,而是後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裏,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他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虎丘雲岩寺塔
  虎丘塔又稱雲岩寺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現存的虎丘塔建於後周乾祐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係平面八角形,七級。原來的塔頂毀於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現高47.5米,塔身全為磚砌,重6000多噸。據記載,由於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1644)起,虎丘塔就嚮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傢采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於保住了這座畝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春秋時吳王闔閭在此修城建都,死後墓地即在虎丘。而後秦始皇曾登丘覽勝;西楚霸王項羽又在此率8000子弟起兵反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並修七裏堤,使虎丘景緻更為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到蘇州而不遊虎丘,誠為憾事。”
  虎丘,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吳地記》曰:“山絶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宋朱長文 《虎丘山有三絶》為:“望山之形,不越崗陵,而登之者,風見層峰峭壁,勢足千仞,一絶也;近鄰郛郭,矗起原隰,旁無連續,萬景都會,四邊穹窿,北垣海虞,震澤滄州,雲氣出沒,廓然四顧,指掌千裏,二絶也;劍池泓淳,徹海浸雲,不盈不虛,終古湛湛,三絶也”。明代可流芳《虎丘有九宜》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所以無論春夏秋鼕、陰晴雨雪,各有緻趣。
  虎丘塔是雲岩寺的塔,稱雲岩寺塔。該塔始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建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據地方志記載,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現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築的。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層,磚身木檐。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毀壞。原來的高度已無法知道,現存的塔身高47.5米。現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綫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
  虎丘塔已有2500多年歷史,今天,這座聳立於虎丘的山巔的千年古塔,已成為古城蘇州的標志。
虎丘劍池
  蘇州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跡是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傢顔真卿所書,後因年久,石面經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歷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傢照原樣鈎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指闔閭之墓的秘密。
  進入“別有洞天”圓洞門,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舉目便見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緑水。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模樣頗像一口平放着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面時,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即便是炎夏也會覺得涼颼颼的。水中照出一道石橋的影子。擡頭望去,拱形的石橋高高地飛懸在半空,此情此景顯得十分奇險。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蘿野花又像飄帶一樣倒挂下來。透過高聳的岩壁仰望塔頂,有如臨深淵之感。這就是名聞中外的古劍池遺址。
  劍池廣約六十多步,深約二丈,終年不幹,清澈見底,可以汲飲。唐代李秀卿曾品為“天下第五泉”。據方志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為劍池,據說還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專諸”、“魚腸”等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同時埋在他的墓裏。但《元和郡縣志》卻記載:“秦皇鑿山以求珍異,莫知所在;孫權穿之亦無所得,其鑿處遂成深澗。”後來演變而為劍池。總之,劍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吳王墓是否在劍池下面。說法頗多,莫衷一是。
  1955年整修虎丘,疏瀎劍池。當時曾刷洗苔蘚,核實劍池東側岩壁上確有明代長洲、吳縣、昆山三縣令吾翕等人以及唐寅、王鏊等人的石刻記事兩方,載有明正德七年(1512年)劍池水幹,於池底發現吳王墓門的簡單情況。後來又戽幹池水,出清污泥,又見劍池兩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沒有高低欹斜現象,顯然是由人工開山劈石所鑿成。池南有土壩一個,與石壁三面相連,面積約四衹八仙桌大小,低於平時水面三尺,是人工築成用作蓄水的。由於池北最狹處,發現一個洞穴和嚮北延伸約一丈多長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單獨出入,舉手可摸到頂,從上到下方正筆直。不難推斷,也是人工開鑿而成。盡頭處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多隙地,可容四人並立,而無迴旋餘地。前面有用麻礫石人工琢成的長方石板四塊,一塊平鋪土中作底座,三塊橫砌疊放着,好似一大碑石。每塊石板的面積約二尺半高,三尺多寬。第一塊已脫位,斜倚在第二塊上。第二塊石板門的石質不同於虎丘本山的火成岩,表面平整。由於長期受池水侵蝕,顯露出橫斜稀疏的石筋。根據形製分析,這是一種洞室墓的墓門。劍池是竪穴,南北嚮,池底的石穴是通路,這和春秋戰國時代的墓製形式是完全相符的。據記載,“闔閭之葬,穿土為山,積壤為丘,發五郡之士十萬人,共治千裏,使象運土鑿池,四周廣六十裏,水深一丈……傾水銀為池六尺,黃金珍玉為鳧雁。”這樣誇大的描寫,雖然不一定可信,但作為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吳王之墓,建築規模肯定很大,墓室設計也必然會相當精密和隱蔽。從虎丘後山由泥土堆成和上述種種跡象分析,劍池很可能是為了掩護吳王墓而設計開鑿的。墓門後面也很可能存在某種秘密。但是吳王墓是否即在其中,在未經考古發掘證實之前,尚是千古之謎。
旅遊景點
  1、陸羽井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2、擁翠山莊 著名的擁翠山莊位於虎丘二山門內西側,總平面呈長方形,占地一畝餘,此園依山築屋, 層造而上,各建築之間點綴峰石花木,有小園林之勝。山莊結合地形,巧藉園外景物,佈局靈活,視野開闊。在此可仰視虎丘塔,遠眺獅子山,俯覽虎丘山麓一帶秀麗風景,別有情趣。 3、冷香閣 冷香閣位於擁翠山莊北面,是品茶觀景的最佳埸所。在其庭中植梅三百株,每逢仲春,紅苞緑萼,疏影暗香。閣之上下都是五楹,東、西、南三面環以廊,高爽幽靜,別繞清趣。
  虎丘交通綫路
  市內交通:1、從火車站、汽車北站出發至虎丘的公交綫:遊1路、遊2路;
  2、途經虎丘的公交綫:8路、949路、32路、46路;
  3、汽車南站出發至虎丘的公交綫:103路轉遊1路或遊2路。
  4、另外,沿着著名的七裏山塘步行去虎丘也是不錯的選擇。
旅遊景點
  1、陸羽井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2、擁翠山莊 著名的擁翠山莊位於虎丘二山門內西側,總平面呈長方形,占地一畝餘,此園依山築屋, 層造而上,各建築之間點綴峰石花木,有小園林之勝。山莊結合地形,巧藉園外景物,佈局靈活,視野開闊。在此可仰視虎丘塔,遠眺獅子山,俯覽虎丘山麓一帶秀麗風景,別有情趣。 3、冷香閣 冷香閣位於擁翠山莊北面,是品茶觀景的最佳埸所。在其庭中植梅三百株,每逢仲春,紅苞緑萼,疏影暗香。閣之上下都是五楹,東、西、南三面環以廊,高爽幽靜,別繞清趣。
佛教百科
  【虎丘】 (人名)宋虎丘山紹隆。嗣圜悟剋勤,得應庵傳道。紹興六年寂。見五燈會元十九。
英文解釋
  1. :  Tiger
近義詞
虎丘
虎丘社區
虎丘
虎丘, 虎丘山風景區
虎丘
虎丘街道
相關詞
旅遊蘇州文化遺産岩洞虎丘劍池婚紗打柴浜一條街江南
水鄉安史之亂張潮山陳鐵坡
包含詞
虎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