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藨草
目錄
No. 1
  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三棱形,葉片短條形,生於水邊或沼澤地,莖可編席或用以縛物,也可作造紙原料。
No. 2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呈三棱形,葉子條形,花褐色,果實倒卵形,具有長的匍匐根狀莖。生於水溝,池塘,山溪邊或沼澤地。藨草挺拔直立,色澤光雅潔淨,主要用於水面緑化或岸邊、池旁點綴,較為美觀,也可盆栽庭院擺放或沉入小水景中作觀賞用。莖可織席,編草鞋,又可用來造紙。
No. 3
  藥名:藨草
  別名:野荸藹、光棍子、光棍草
  漢語拼音:biao cao
  拉丁學名:Scirpus tripueter L.
  歸經:脾;胃;膀胱經
  功效:開胃消食;清熱利濕
  考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11捲)。
  科屬分類:莎草科;藨草
  主治:飲食積滯;胃納不佳;呃逆飽脹;熱淋;小便不利
  生態環境:生於河邊、溪塘邊、沼澤地及低窪潮濕處。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淨,切段,曬幹。
  資源分佈:除廣東、海南外,各地均有分佈。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呈三棱形,葉子條形,花褐色,果實倒卵形,具有長的匍匐根狀莖。生於水溝,池塘,山溪邊或沼澤地。藨草挺拔直立,色澤光雅潔淨,主要用於水面緑化或岸邊、池旁點綴,較為美觀,也可盆栽庭院擺放或沉入小水景中作觀賞用。莖可織席,編草鞋,又可用來造紙。
草業百科
  牧草科名莎草科
  牧草科拉丁名Cyperaceae
  牧草科英文名Sedge Family
  牧草屬名藨草
  牧草屬拉丁名Scirpus L.
  牧草屬英文名Bulrush
  天然牧草藨草
  牧草學名Scirpus triqueter Linn.
  牧草英文名Mat Bulrush
  牧草圖片
  地理分佈藨草(別名三棱藨草、三棱草)中國各地區均有分佈;俄羅斯、歐洲和印度、朝鮮、日本等國也有。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狀,細而較長。稈高40~100釐米,直立,銳三棱柱形。葉鞘膜質,最上部1枚的頂端具葉片;葉片條形,扁平,長1.3~5.5釐米,寬約2毫米。苞片1枚,為稈之延長,三棱形,長1.5釐米;長側枝聚傘花序,具1~8個不等長輻射枝,長達5釐米,頂生1~8個小穗,有時無輻射枝,小穗簇生成頭狀;小穗卵形或長圓形,長6~12毫米,密生多數花;鱗片長圓形或寬卵形,長3~4毫米,膜質;下位剛毛3~5條,與小堅果近等長。小堅果寬倒卵形,平滑,長2~3毫米成熟時褐色,有光澤。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抗寒耐濕,為濕生植物。喜生於潮濕多水之地,常於溝邊塘邊、山𠔌溪畔或沼澤地,成片出現藨草占優勢的群落。
  飼用價值適口性劣等,幼期馬、牛、豬、羊樂食。藨草質地柔軟,産量高。可利用期為6~8月,供青飼。粗老之後纖維多,飼用價值降低。由於生長在水濕地或淺水中,造成收穫和放牧的睏難,故未被廣泛應用。全株除刈割飼用外,是造紙和編織(編席、編帽子、編坐墊)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