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民間偏方 : 被子植物 > 蕹菜
目錄
No. 1
  也稱b07d菜”。俗稱空心菜”。雙子葉植物,旋花科。一年生草本。莖蔓生,中空。葉長心髒形。花漏鬥狀,白色或淡紫色。原産中國,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地區。嫩莖葉可作蔬菜。全草和根入藥,能清熱涼血。
wèng cài wèng cài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中空,葉卵圓形或心髒形,葉柄長,花粉紅色或白色,漏鬥狀,結蒴果,卵形。嫩莖葉可做蔬菜。也叫“空心菜”
No. 3
  俗稱空心菜、藤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中空,葉長心髒形,葉柄長,夏秋開花,花白色或淡紫色,形如喇叭,結蒴果,卵形。嫩梢可供食用。
No. 4
  概述:蕹(wèng )菜(ipomoea aquatica)又名竹葉菜、空心菜、藤菜。新加坡英文中也作kangkong。旋花科,甘薯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莖、葉炒食或作湯,富含各維生素、礦物????,是夏秋季很重要的蔬菜。
  特性:蕹菜須根係,根淺,再生力強。旱生類型莖節短,莖扁圓或近圓,中空,濃緑至淺緑。水生類型節間長,節上易生不定根,適於扦插繁殖。子葉對生,馬蹄形,真葉互生,長卵形,圳心髒形或披針形,全緣,葉面光滑,濃緑,具葉柄。聚傘花序,1至數花,花冠漏鬥狀,完全花,白或淺紫色。子房二室。蒴果,含2--4粒種子。種子近圓形,皮厚,黑褐色,千粒重32--37剋。蕹菜性喜溫暖溫潤,耐光,耐肥。生長勢強,最大特點是耐澇抗高溫。在15℃--40℃條件下均能生長,耐連作。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廣,無論旱地水田,溝邊地角都可栽植。夏季炎熱高溫仍能生長,但不耐寒,遇霜莖葉枯死,高溫無地區可終年栽培。蕹菜屬高溫短日照作物,在江淮流域子蕹能開化結籽。而藤蕹對短日照要求嚴格,在江淮流域不能開花結籽,衹能用無性繁殖。
  品種:蕹菜分為子蕹和藤蕹兩類。
  【別名】空心菜、藤藤菜、蕻菜
  【來源】旋花科植物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i. reptans (l.) poir.],以全草及根入藥。夏秋采,鮮用或分別曬幹。
  【性味歸經】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止血。用於食物中毒,黃藤、鈎吻、砒霜、野菇中毒,小便不利,尿血,鼻衄,咳血;外用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鮮品2~4兩水煎服。解救上述中毒時可用鮮根或鮮全草1~2斤絞汁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食用】作為蔬菜,可涼拌、熗炒、做湯,味美可口,營養豐富!
No. 5
  蕹菜
  (《本草拾遺》)
  【異名】甕菜(《閩書》),空心菜(《廣西野生資源植物》),空筒菜(《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藤藤菜、無心菜(《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水蕹菜(《廣東中藥》Ⅱ)。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蕹菜的莖、葉。
  【植物形態】蕹菜
  一年生蔓狀草本,全體無毛。莖中空,匍匐。葉互生,具長柄,葉片矩圓狀卵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長6~15釐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截形、心形或戟形,邊緣全緣或波狀。聚傘花序腋生,直立,長3~6釐米,有花一至數朵;萼緑色,卵形,先端鈍;花冠白色或淡紅色,闊鐘狀;雄蕊5,不等長;雌蕊1,較長,柱頭淺裂而呈頭狀。蒴果卵形。種子2~4顆。花期夏、秋。
  生於濕地或水田中。我國長江流域,南至廣東,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蕹菜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夏、秋采,一般多鮮用。
  【藥理作用】曾有報告紫色蕹菜中含胰島素樣成分,可用於糖尿病。
  【性味】甘,寒。
  ①《南方草木狀》:"性冷,味甘。"
  ②《嘉祐本草》:"甘,平,無毒。"
  ③《醫林纂要》:"甘鹹,寒,滑。"
  【歸經】《本草求真》:"入腸、胃。"
  【功用主治】治鼻衄,便秘,淋濁,便血,痔瘡,癰腫,折傷,蛇蟲咬傷。
  ①《南方草木狀》:"能解冶葛毒。"
  ②《醫林纂要》:"解砒石毒,補心血,行水。"
  ③《嶺南採藥錄》:"食狗肉中毒,煮食之。"
  ④《廣州植物志》:"內服解飲食中毒,外用治一切胎毒,腫物和撲傷。"
  ⑤《廣西野生資源植物》:"根莖舂爛煨熟,熨吹乳。"
  ⑥《陸川本草》:"治腸胃熱,大便結。"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兩;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①治鼻血不止:蕹菜數根,和糖搗爛,衝入沸水服。(《嶺南採藥錄》)
  ②治淋濁,小便血,大便血:鮮蕹菜洗淨,搗爛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閩南民間草藥》)
  ③治翻肛痔:空筒菜二斤,水二斤,煮爛去渣濾過,加白糖四兩,同煎如飴糖狀。每次服三兩,一日服二次,早晚服,未愈再服。(《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④治出斑:蕹菜、野芋、雄黃、朱砂。同搗爛,敷胸前。(《嶺南採藥錄》)
  ⑤治囊癰:蕹菜薳搗爛,與蜜糖和勻敷患處。(《嶺南採藥錄》)
  ⑥治皮膚濕癢:鮮蕹菜,水煎數沸,候微溫洗患部,日洗一次。
  ⑦治蛇咬傷:蕹菜洗淨搗爛,取汁約半碗和酒服之,渣塗患處。
  ⑧治蜈蚣咬傷:鮮蕹菜,食????少許,共搓爛,擦患處。(⑥方以下出《閩南民間草藥》)
No. 6
  蕹菜
  【來源】食療方
  【原料】蕹菜數根,和糖搗爛,
  【製法】
  【用法】開水衝服
  【功效】
食療價值 Therapeutic value
  旋花科草本植物蕹菜的莖、葉。又稱甕菜、空心菜、無心菜、空筒菜、藤藤菜。我國長江流域至廣東等地均有栽培。春、夏季采莖葉洗淨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清熱涼血,利尿除濕,解毒。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鬍蘿蔔素,維生素B2、C及煙酸等成分。
  [用途]用於血熱所致的鼻衄,咳血,吐血,便血,痔瘡出血,尿血;熱淋,小便不利,或婦女濕熱帶下;野菌中毒輕者,以及瘡腫、濕疹、毒蛇咬傷。
  [用法]煎湯,煮食,或絞汁服。
  [註意]體虛二便不固者,不甚相宜。又諸書所載,本品解藥石中毒範圍較廣,如黃藤、鈎吻、砒霜等中毒均屬之,可供研究。對野菌中毒,精神煩亂者有一定效果,重者須求醫救治。此外,對瘡疹、蛇作,當以外用為主。
  [附方]
  1,蕹菜汁:蕹菜250g,切碎搗爛,絞取汁液。每次用2~3匙,衝入沸水,以蜂蜜調味後服用。
  本方以蕹菜清熱涼血、止血作用。用於咳血、衄血或便血、尿血等熱證出血。
  2,蕹菜車前湯:蕹菜120g,鮮車前60g。加水煎湯服。
  車前草能清熱利尿除濕,用以增強蕹菜的療效。用於熱淋,小便黃赤不利,或血淋。
  3,蕹菜木槿雞蛋湯:雞蛋2個,用油煎熟,起鍋;連根蕹菜250g,用水煮熟後撈起,再放入鮮木槿花60g及煎蛋,一同煮沸即成。可酌加????調味食。
  蕹菜配伍木槿花,善於利尿除濕化濁。用於婦女下。
  4,蕹菜金銀花甘草液:蕹菜1000g,切碎,搗爛絞取汁液;金銀花30g,甘草10g,煎湯,與前者兌合。大量服用(或灌服)。
  本方取蕹菜解藥物或食物中毒的作用,配伍金銀花、甘草,增強解毒的功效。用於野菌、食物中毒較輕者。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wengcai
  蕹菜
  I pomoea aquatica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名空心菜。以緑葉和嫩莖供食用。原産中國熱帶地區,廣泛分佈東南亞。華南、華中、華東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是夏秋季的重要蔬菜。
    根係淺,主根上着生四排側根,再生力強。莖蔓性,中空,緑色、淺緑色或帶紫紅色。莖節易生不定根,可用扦插繁殖。葉互生,有寬卵形、長卵形、短披針形和長披針形等。單生花或聚傘花序腋生、白色或帶紫色。蒴果,卵形,含種子2~4粒。種子近圓形,黑褐色,皮厚,較堅實,每剋種子20~30粒。
    蕹菜按結實能力分為結實的和不結實的兩類。前者稱為子蕹,既可種子繁殖又可扦插繁殖。一般莖蔓較粗,節間較長,葉片較大,葉色較淺,有白花和紫花之分。後者稱為藤蕹,用扦插或分株繁殖,莖蔓和葉片較小,多為深緑色。按生長習性可分為旱蕹和水蕹。旱蕹適於旱地栽培;水蕹以淺水栽培和深水栽培為主,也可旱地栽培。
    蕹菜耐熱,喜濕潤。20℃以下生長慢,30℃左右迅速生長,能忍受40℃左右的高溫。光照充足、空氣和土壤濕度高時易發根,且莖葉生長良好。對土壤的適應性廣。生長勢強。春季繁殖,夏秋收穫。有 3種栽培方式:①旱地栽培:采用育苗移植或分株插植;②水田栽培或稱淺水栽培:整地如稻田,多行育苗移植,也可扦插繁殖;③浮水栽培或稱深水栽培:可利用水深30釐米以上的水塘、水溝等,取長約30釐米的新梢,用棕繩、草繩或細竹竿等夾持,排列成行(株行距約30×30釐米),四周用竹固定,使之浮生水面。蕹菜耐肥,宜多施氮肥。栽植後,植株高約30釐米時開始采收,可僅留莖基部2~3節,以利形成茁壯的側枝,多次采收。子蕹留種一般在6~7月選取優良的新梢進行旱地插植,搭架引蔓,8~9月開花,10~11月分批採種。藤蕹可用越鼕的宿根或貯藏的老莖蔓繁殖。蕹菜的抗性強,産量高。主要病害有白銹病等。
    蕹菜營養豐富,每100剋鮮重約含鬍蘿蔔素2.14毫剋,維生素 C約28毫剋。可作蔬菜食用,也可用作優質飼料。
     (關佩聰)
    
相關詞
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