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蕨類
目錄
No. 1
  蕨類(fern)
  這是出現在距今約四億年前,泥盆紀時期的低地生長木生植物的總稱。它們需要水分作為再生循環的一部份,且從此開始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種類,在今日仍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
  蕨類(pteridophyta)是最低級的高等植物。繁盛於石炭紀,當時曾是高達20-30m的高大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一些種類可食用、藥用和觀賞。
  地球是的優質煤基本上是由石炭紀大型蕨類植物形成的。這些蕨類中的絶大多數已在中生代前滅絶。今天它們的後代多生長在濕潤陰暗的叢林裏,且多為矮小類型。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第一代為無性繁殖世代,而第二代成為有性繁殖世代。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這種植物是生長在山野的草本,有着頑強而旺盛的生命力,遍布於全世界溫帶和熱帶。
  “蕨”最早出現在我國《詩經》。《詩經》中有“言采其蕨”的話。它的別名很多,古代叫它蕨萁、月爾、綦等,民間又稱它為竜頭菜、蕨菜、米蕨草、如意菜等。
  蕨類植物也叫羊齒植物。在古生代,蕨類植物中的鱗木、蘆木都很高大,後來絶滅了,埋在地層中形成了煤。現代生存的蕨類植物,除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桫欏是木本外,其他都是草本。
  蕨類植物沒有花,也沒有果實和種子,是以孢子來繁殖的。它大致可以分為鬆葉蕨、石鬆、木賊(以上為擬蕨類)和真蕨(真蕨類)4個綱。
  蕨類植物的地下莖年年能隨處長出葉子來,嫩葉上部捲麯着,外面被有白色的茸毛,古時叫它為“拳菜”或“蕨拳”。葉子漸漸長大,葉柄上生有深緑而美麗的羽狀復葉。野生在山地的蕨樸素而茁壯,主要依靠它那葉子背面的褐色或黃色的孢子散落在潮濕的地方,經過繁雜的過程,發育成為新的蕨。
  蕨的葉子變化很大,小到不足1釐米,長的可達數米。一種生長在熱帶的樹蕨,單幹聳立,高可達24米,頂生5米多長的羽狀復葉,像一株大喬木。但是蕨類的葉子全然不同,如鬆葉蕨的葉子像莖上突起的小鱗片;木賊的葉子成鞘狀,緊包節上;石鬆的葉子針狀,密生莖上。
  全世界蕨類植物約有1.2萬種。蕨類植物用途很廣。很多種類可供食用,嫩芽作蔬菜,如蕨菜,清香可口,有“山珍之王”的美譽。許多蕨類的根狀莖含有大量澱粉,可釀酒或製糖。觀音座蓮的地下根莖重量可達20~30公斤。許多種類是有名的藥用植物,如石鬆、貫衆等。滿江紅和槐葉菊等是飼料,又是肥料。
英文解釋
  1. :  pteridophytes
  2. n.:  ferns
近義詞
羊齒植物
相關詞
植物盆栽花木百科健康飲食孢子生物草本植物
物種自然鱗毛蕨科中草藥植物學古生物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