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藤式晉升
目錄
什麽是蔓藤式晉升(Laterai Arabesque)?
  蔓藤式晉升是另一類型的假晉升,是指企業或許已經不需要某個員工了或者由於時代的發展該員工已經不再胜任當前的職位了,但出於某些原因,例如該員工是企業的“開國元老”,把該員工調遣到另外一個“偏僻的角落”,並冠以一個好聽的頭銜,但該員工在企業的實際業務中幾乎沒有起到任何實質的作用。
  蔓藤式晉升時,不胜任員工有獲得階級上的提升,有時連薪資也沒有增加,衹是被冠上一個較長的新頭銜,然後被調到偏遠的角落去。層級組織規模愈大,蔓藤式晉升愈容易實行。
蔓藤式晉升和衝擊式晉升
  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Peter)在“彼德原理”中把不胜任、無創造力、無生産力甚至礙事的冗員升調到組織的高一層級的一個可有可無的、無比有好的職位上,稱之為衝擊式晉升。
  衝擊式晉升是假晉升。獲得晉升的員工並沒有比以前擔負更重職責,並沒有在新職位上完成多於原先的職位的工作量,有時簡直是在製造一大堆無意義、無價值的工作機會和垃圾。衝擊式晉升這類的假晉升是造成層級組織機構臃腫、冗員衆多、人浮於事的原因之一。
  蔓藤式晉升和衝擊式晉升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都是在種種原因不能解雇不胜任員工的前提下,為不胜任員工製造一些可無的、無比有好且員工看起來他們獲得了真正的晉升的職位,以欺蒙他人、隔離冗員、改變重要崗位的不胜任狀態。
  如果說衝擊式晉升是縱嚮晉升,則蔓藤式晉升是橫嚮晉升。如公司把業務劃分成許多區域,把不胜任的一些高級主管外放到各省,擔任所謂地區副總裁的職務。
蔓藤式晉升的例子
  某政府部門的八十二名員工,全部被轉調到另一部門,留下一個年薪一萬六千美元卻無事可做且無下屬可管的主任。這種層級組織是十分罕見的現象,好比一個沒有底盤支撐,卻有一個頂端懸浮的金字塔;這種有趣的現象,彼德稱之為“自由飄浮的頂端”(free floating ap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