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微生物 > 藍藻
目錄
No. 1
  藻類植物的一大類,生長在海水﹑淡水中或陸地的陰濕地方。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普通是藍緑色,也有紅色或紫色的。
簡介 Introduction
  藍藻是藻類生物,又叫藍緑藻;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所有的藍藻都含有一種特殊的藍色色素,藍藻就是因此得名。但是藍藻也不全是藍色的,不同的藍藻含有一些不同的色素,有的含葉緑素,有的含有藍藻葉黃素,有的含有鬍蘿蔔素,有的含有藍藻藻藍素,也有的含有藍藻藻紅素。紅海就是由於水中含有大量藻紅素的藍藻,使海水呈現出紅色。
科屬分類 Classification of families and genera
  藍藻藍藻門分為兩綱:色球藻綱和藻殖段綱。色球藻綱藻體為單細胞體或群體;藻殖段綱藻體為絲狀體,有藻殖段。藍藻在地球上大約出現在距今35~33億年前,已知藍藻約200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900種。分佈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數(約75%)淡水産,少數海産;有些藍藻可生活在60~85℃的溫泉中;有些種類和菌、苔蘚、蕨類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些還可穿入鈣質岩石或介殼中(如穿鈣藻類)或土壤深層中(如土壤藍藻)。藍藻是單細胞生物,沒有細胞核,但細胞中央含有核物質,通常呈顆粒狀或網狀,染色體和色素均勻的分佈在細胞質中。該核物質沒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稱其為原核。和細菌一樣,藍藻屬於“原核生物”。它和具原核的細菌等一起,單立為原核生物界。
形態 Form
  藍藻不具葉緑體、綫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和液泡等細胞器,含葉緑素a,無葉緑素b,含數種葉黃素和鬍蘿蔔素,還含有藻膽素(是藻紅素、藻藍素和別藻藍素的總稱)。一般說,凡含葉緑素a和藻藍素量較大的,細胞大多呈藍緑色。同樣,也有少數種類含有較多的藻紅素,藻體多呈紅色,如生於紅海中的一種藍藻,名叫紅海束毛藻,由於它含的藻紅素量多,藻體呈紅色,而且繁殖的也快,故使海水也呈紅色,紅海便由此而得名。藍藻雖無葉緑體,但在電鏡下可見細胞質中有很多光合膜,叫類囊體,各種光合色素均附於其上,光合作用過程在此進行。藍藻的細胞壁和細菌的細胞壁的化學組成類似,主要為粘肽;貯藏的光合産物主要為藍藻澱粉和藍藻顆粒體等。細胞壁分內外兩層,內層是纖維素的,少數人認為是果膠質和半纖維素的。外層是膠質衣鞘以果膠質為主,或有少量纖維素。內壁可繼續嚮外分泌膠質增加到膠鞘中。有些種類的膠鞘很堅密拌可有層理,有些種類膠鞘很易水化,相鄰細胞的膠鞘可互相溶和。膠鞘中可有棕、紅、灰等非光合作用色素。藍藻的藻體有單細胞體的、群體的和絲狀體的。最簡單的是單細胞體。有些單細胞體由於細胞分裂後子細胞包埋在膠化的母細胞壁內而成為群體,如若反復分裂,群體中的細胞可以很多,較大的群體可以破裂成數個較小的群體。有些單細胞體由於附着生活,有了基部和頂部的極性分化,絲狀體是由於細胞分裂按同一個分裂面反復分裂、子細胞相接而形成的。有些絲狀體上的細胞都一樣,有些絲狀體上有異形胞的分化;有的絲狀體有偽枝或真分枝,有的絲狀體的頂部細胞逐漸尖窄成為毛體,這也叫有極性的分化。絲狀體也可以連成群體,包在公共的膠質衣鞘中,這是多細胞個體組成的群體。
繁殖 Reproduction
  藍藻的繁殖方式有兩類,一為營養繁殖,包括細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體破裂和絲狀體産生藻殖段等幾種方法,另一種為某些藍藻可産生內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進行無性生殖。孢子無鞭毛。目前尚未發現藍藻有真正的有性生殖。
價值 Value
  藍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藍藻(如魚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進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産。還有的藍藻為人們的食品,如著名的發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蠃旋藻等。
危害 Hazards
  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常於夏季大量繁殖,並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緑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大規模的藍藻爆發,被稱為“緑潮”(和海洋發生的赤潮對應)。緑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魚類的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藍藻中有些種類(如微囊藻)還會産生毒素(簡稱mc),大約50%的緑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對魚類、人畜産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誘因。mc耐熱,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淨水器對被污染水源進行淨化。天敵藍藻等藻類是鰱魚的食物,可以通過投放此類魚苗來治理藻類,防止藻類爆發。
  相關新聞
  頂着“創模”(創建全國環保模範城市)高帽的某些城市管理者,面對“江蘇無錫自來水發臭 純淨水遭居民搶購價格猛漲甚至脫銷”(《揚子晚報》5月30日)這樣的飲用水危機時的“創造性思維”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當地自來水一夜間臭味難擋。自來水公司的解釋是“連續高溫高熱,導致太湖藍藻在短期內積聚爆發,導致水源水質惡化”;水質檢測部門的專業指導意見是“可以買些純淨水”;環保和水利局則正在“緊急處理這一突發事件”……數來數去,就是不見無錫政府部門對水污染事件發佈官方聲明,至於應急預案,更是付之闕如。
  抗戰時是“國破山河在”,現在是“國在山河破”;太湖曾經有“魚米之鄉”之譽,如今卻是臭名遠揚;作為江南水鄉的市民,卻喝不上合格的自來水——這是一組多麽有諷刺意義的對比。
  於是在網絡論壇裏,當地民衆對“臭因”的各種猜測滿天飛,他們對於“藍藻爆發”的準官方說法大多嗤之以鼻,而力陳工業污染的可能性——政府對於太湖邊上那些嚮湖裏排污的工廠整治不力。這起涉及面甚廣、嚴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與社會秩序的事件,隱約有成為政府公共危機的傾嚮。
  既然自來水水源時常受藍藻季節性爆發的影響,何以政府沒有常態的預防機製?既然“早在5月7日太湖藍藻第一次大爆發時,無錫市自來水公司就停用了一處水源”,何以政府沒有及時製訂應對措施?政府應對危機的效率可謂低下,但從另一面來說,“領導藝術”卻是高超的。
  首先當然要把握輿論導嚮,當地的機關報直接定性這是“突發的自然災害”,強調不可抗力,淡化管治責任上的“人禍”色彩。正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太湖水之臭顯然也不可能是一夜形成。據筆者翻查,2003年無錫市列出了以治理水環境為主的“創模”工作重點,其中一條就提到“從京杭大運河底把清澈的太湖水調入城區”。這幾年間年年喊治理,最後的結果竟然是清澈的太湖水“如同下水道的水一般臭”(當地市民語),刨開“太湖水位50年來最低、天氣連續高溫少雨”等自然因素,這樣突兀的“治理成果”,裏面就沒有高能耗、高污染的“雞的屁”(國人對gdp的戲稱)的功勞?
  但是能令人很惡俗地慨嘆一句“太有纔了”的,卻是“市政府要求使自來水出廠水質除嗅味指標外達到國傢《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佛學上有“五識”之說——眼、耳、鼻、舌、身,分別對應普通人的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江西峽江縣環保局監測引進企業所排放污水全憑肉眼判斷”(央視《中國法治報道》5月30日)的新聞告訴我們,在地方長官的“雞的屁”意志熏陶下,這些相對弱勢的專業人士衹有狂煉“五識屏蔽神功”。俗話說“眼不見為淨”,如今官老爺創造性地提出了“鼻不嗅不臭”,要求市民的嗅覺容忍度從習慣漂白粉的味道,提升到適應下水道味道。是想讓小民們也都修煉“五識屏蔽神功”嗎?
  據說賢者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第六識——下意識(直覺,感覺)的強弱程度。其實小民們不用具備賢者的境界,也可以判斷有異味的自來水不是“好水”,而官老爺是不必捏着鼻子喝太湖臭水的。去年全國飲用水源保護專項執法檢查現場會在江蘇召開,當地媒體高歌:以自來水直飲為表徵的生態市建設在江蘇正出現“升級”的勢頭。反觀現狀,我們也不難判斷,有多少頂着“創字號”高帽的城市,其實衹是完成了一些門面裝潢、哄騙上峰的工夫。
  據非當地媒體報道,“隨着‘引江濟太’工程5月6日啓動,引長江水時不可避免地將無錫下泄的污水一同引入太湖”(《蘇州日報》5月20日),聯繫工程啓動與藍藻爆發的時間緊密程度,令人懷疑這個戴着環境治理帽子的工程有沒有通過環評?當然,參照環保“一票否决權”難敵gdp指數對於官帽的拉動作用的現狀,這個疑問實在不是問題。
  去年哈爾濱市民面對鬆花江毒水搶購純淨水,今年是無錫市民面對太湖臭水搶購純淨水,下一個會輪到哪個城市呢?大傢盡可根據自己的切身體驗作出判斷。而無錫市民恐怕得做好“今年端午不收禮,收禮就收純淨水”的長期抗戰準備;至於那首歌唱“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歌麯,悲觀一點說,可以着手申請“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了。
簡介 Introduction
  藍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藍緑藻 藍細菌;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藍藻是單細胞生物,沒有細胞核,但細胞中央含有核物質,通常呈顆粒狀或網狀,染色質和色素均勻的分佈在細胞質中。該核物質沒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稱其為原核(或擬核)。在藍藻中還有一種環狀DNA——質粒,在基因工程中擔當了運載體的作用。和細菌一樣,藍藻屬於“原核生物”。它和具原核的細菌等一起,單立為原核生物界。所有的藍藻都含有一種特殊的藍色色素,藍藻就是因此得名。但是藍藻也不全是藍色的,不同的藍藻含有一些不同的色素,有的含葉緑素,有的含有藍藻葉黃素,有的含有鬍蘿蔔素,有的含有藍藻藻藍素,也有的含有藍藻藻紅素。紅海就是由於水中含有大量藻紅素的藍藻,使海水呈現出紅色。
分類與科屬 Classification of families and genera
  藍藻包括藍球藻、顫藻和念珠藻。
  藍藻藍藻門分為兩綱:色球藻綱和藻殖段綱。色球藻綱藻體為單細胞體或群體;藻殖段綱藻體為絲狀體,有藻殖段。藍藻在地球上大約出現在距今35~33億年前,已知藍藻約200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900種。分佈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數(約75%)淡水産,少數海産;有些藍藻可生活在60~85℃的溫泉中;有些種類和菌、苔蘚、蕨類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些還可穿入鈣質岩石或介殼中(如穿鈣藻類)或土壤深層中(如土壤藍藻)。
繁殖與價值 Propagation and Value
  藍藻的繁殖方式有兩類,一為營養繁殖,包括細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體破裂和絲狀體産生藻殖段等幾種方法,另一種為某些藍藻可産生內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進行無性生殖。孢子無鞭毛。目前尚未發現藍藻有真正的有性生殖。
  藍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藍藻(如魚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進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産。還有的藍藻為人們的食品,如著名的發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蠃旋藻等。
危害與天敵 Hazards and natural enemies
  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常於夏季大量繁殖,並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緑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大規模的藍藻爆發,被稱為“緑潮”(和海洋發生的赤潮對應)。緑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魚類的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藍藻中有些種類(如微囊藻)還會産生毒素(簡稱MC),大約50%的緑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對魚類、人畜産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誘因。MC耐熱,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淨水器對被污染水源進行淨化。
  藍藻等藻類是鰱魚的食物,可以通過投放此類魚苗來治理藻類,防止藻類爆發。
爆發原因 Cause of the outbreak
  藍藻爆發成因為富營養化。過量的養分主要來自於以下這些源頭:
  1. 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營養化區域的主要養分來源,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體,隨之流入墨西哥灣,波羅的海和太湖中超過50%的氮也來自化肥的流失。
  2. 生活污水,包括人類的生活廢水和含磷清潔劑。
  3. 畜禽養殖,畜禽的糞便含有大量營養廢物如氮和磷,這些元素都能導致富營養化。
  4. 工業污染,包括化肥廠和廢水排放。
  5. 燃燒礦物燃料,在波羅的海中約30%的氮,在密西西比河中約13%的氮來源於此
藍藻在國外評述 Review of cyanobacteria in a foreign country
  Cyanobacteria is the scientific name for blue-green algae(藍藻學名為藍毒素)Cyanobacterial toxins are the naturally produced poisons stored in the cells of certain species of cyanobacteria. (在藍藻內部的特定區域存有藍毒素)These toxins fall into various categories. Some are known to attack the liver (hepatotoxins) or the nervous system (neurotoxins); others simply irritate the skin. These toxins are usually released into water when the cells rupture or die.(Although many people have become ill from exposure to freshwater cyanobacterial toxins, death from algal-contaminated drinking water is unlikely to occur given that water resources are usually effectively managed to control taste, odour and other algae-related problems. It's possible that extended exposure to low levels of cyanobacterial hepatotoxins could have long-term or chronic effects in humans.(藍毒素內的毒素分為很多種,其中一個分類為肝毒素和神經毒素,它們是已知的會侵襲肝髒和神經的毒素,另一個分類的毒素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當藍毒素細胞破裂或死亡時,以上分類的毒素就會被釋放到水中)Although many people have become ill from exposure to freshwater cyanobacterial toxins, death from algal-contaminated drinking water is unlikely to occur given that water resources are usually effectively managed to control taste, odour and other algae-related problems. It's possible that extended exposure to low levels of cyanobacterial hepatotoxins could have long-term or chronic effects in humans.(當暴露在含有藍藻毒素的湖水中,雖然一部門人會生病,但是飲用含有受污染藻類的水卻未必會導致死亡。長期地暴露在含有藍藻肝毒素的水中,即使含量較低,也有可能對人體産生長期的或慢性的不利影響)If you ingest water, fish or blue-green algal products containing elevated levels of toxins, you may experience headaches, fever, diarrhoea, abdominal pain, nausea and vomiting. If you swim in contaminated water, you may get itchy and irritated eyes and skin, as well as other hay fever-like allergic reactions. If you suspect you might hav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cyanobacterial toxins and are experiencing any of these symptoms, rinse any scum off your body and consult your physician immediately.(如果你不斷的攝入含有藍藻的水,魚或者其他水産品,就可能會産生頭痛,發燒,腹瀉,腹痛,反胃或者嘔吐。如果你在受污染的水中遊泳,也有可能會産生皮膚發癢或者眼睛皮膚受到刺激,如果你懷疑直接接觸到了污染水源並且身體發生了不良反應,用幹淨水衝洗身體並立即聯繫醫生)Boiling water does not remove toxins from the water. As it is impossible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toxins in the water by taste, odour or appearance, you must assume that they are present until testing is completed.(煮沸的水不會去除藍藻中的毒素,因為你不可能憑藉水的外表,氣味或者味道去檢測毒素的存在,衹有化學測試纔可以)If there is a safe source of water available, don't use contaminated water for washing clothes or dishes. If no alternative supply is available, use rubber gloves to avoid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water. Bathing or showering in contaminated water should be avoided, as skin contact with the algae can lead to skin irritation and rashes.(如果條件允許,不要使用受污染水洗衣服和餐具,如果實在沒有其他水源,做傢務要用水時必須戴上橡膠手套,使用受污染水洗澡應該避免,因為皮膚直接接觸水會造成皮膚刺激和皮疹)
  藻毒素具有水溶性和耐熱性。易溶於水,甲醇或丙酮,不揮發,抗pH變化。MC-LR的分子式為C49H74N10O12,分子量為995.2(計算時往往按1000計)。
  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大於1g/L,化學性質相當穩定。在水中藻毒素自然降解過程是十分緩慢的,當水中的含量為5ug/L時,三天後,僅10%被水體中微粒吸收,7%隨沙沉澱。藻毒素有很高的耐熱性,加熱煮沸都不能將毒素破壞,也不能將其去除;自來水處理工藝的混凝沉澱、過濾、加氯也不能將其去除。有調查試驗研究表明在某湖周圍3個自來水廠的出廠水中檢出低濃度的藻毒素(128~1400ng/L),結果提示采用常規的飲水消毒處理不能完全消除水體中的藻毒素。
  它是一種肝毒素,這種毒素是肝癌的強烈促癌劑。
  傢畜及野生動物飲用了含藻毒素的水後,會出現腹瀉、乏力、厭食、嘔吐、嗜睡、口眼分泌物增多等癥狀,甚至死亡。病理病變有肝髒腫大、充血或壞死,腸炎出血、肺水腫等。
  對於人類健康,微囊藻毒素也具有很大危害性。其中MC-LR的半致死劑量(LD50)約為50~100 ug/kg。人們在洗澡、遊泳及其他水上休閑和運動時,皮膚接觸含藻毒素水體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膚過敏;少量喝入可引起急性腸胃炎;長期飲用則可能引發肝癌。醫學部門已發現飲水中微量微囊藻毒素與人群中原發性肝癌的發病率有很大相關性。1996年在巴西造成100多名急性肝功能故障,7個月內至少50人死於藻毒素産生的急性效應,引起舉世矚目的關註。淡水水體中的藍藻毒素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世界各地經常發生藍藻毒素中毒事件。
藍藻大事件 Cyanobacteria Events
  2007年5月28日起,無錫太湖區域藍藻大面積爆發,引發無錫市自來水嚴重污染,市區純淨水被哄搶,政府雖及時采取措施,但已經對人民的生活産生很大的影響。
百科大全 Wikipedia Daquan
  lanzao
  藍藻
  blue green algae
  藍藻門植物的統稱。一般分為藍球藻、肋球藻、地管藻、念珠藻和多列藻5個目,共約2000個分類單位,中國約有 900個分類單位。藍藻在地球上已存在28~32億年,是年代最久的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作用。藍藻中的一些種類,可作為農作物的氮肥源、魚和傢禽等的飼料以及直接供人類食用。但藍藻過量繁殖會形成水華,導致水質敗壞,從而對水産養殖業和環境造成有害影響。
  形態構造 藍藻為單細胞個體、群體或細胞成串排列成藻絲的絲狀體,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細胞外具主要由肽多糖組成的胞壁,並往往有粘質膠鞘或膠被包裹。細胞質可分為周圍有色素的色質區和中部無色具核質的中心質區。細胞質中常具有大小不等的強反光顆粒。浮遊藍藻往往有偽空胞(又稱氣泡),為兩端呈錐形的微型空筒所組成,有遮光和漂浮的功能。
  生物學特性 藍藻細胞以直接分裂方式增殖。分裂時細胞中部收縊形成隔壁,將細胞一分為二,絲狀藍藻往往斷裂成短的細胞列,可以繼續分裂形成新的絲狀體。藍藻也行無性生殖,形成內生孢子或外生孢子。有許多絲狀藍藻能形成厚壁孢子,貯存內含物豐富,有較強的抵抗外界不良環境的能力。厚壁孢子的細胞質可分裂産生新的藻絲。念珠藻目和真枝藻目的許多種類中有異形胞,由營養細胞分化形成,它的呼吸作用較營養細胞強,造成異形胞內的厭氧環境,是固氮酶固氮的主要場所。
  藍藻分佈很廣,在淡水和海水中、潮濕和幹旱的土壤和岩石上、樹幹和樹葉以及溫泉、冰雪,甚至在????鹵池、岩石縫等處都可生存,有些還可穿入鈣質岩石或鈣質皮殼中(如穿鈣藻類)生活,具有極大的適應性。在熱帶、亞熱帶的中性或微鹼性生境中生長特別旺盛。有許多種類是普生性的,如陸生的地木耳 (Nostoc commune),不僅存在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在寒帶甚至南極洲亦有發現。
  藍藻的抗逆性很強,能耐幹旱,有些乾燥標本存貯65~106年還可保持活力。中國的固氮魚腥藻(Anabaenaazotica)乾燥保存19年後再重新培育時還能生長和固氮。有些藍藻能在76℃溫泉中生長繁殖,有的在54℃條件下還能生長固氮(如鞭枝藻Masti□ocladus laminosum);有的可抗-35℃的低溫(如地木耳);有一些在過飽和????水中也可生長。因此,藍藻常是先鋒植物。
  培養和利用 約有150多種藍藻(大多數為念珠藻目的種類)能固定大氣中的分子態氮成為結合態氮,並進一步合成蛋白質。其胞外有豐富的多糖類膠質,並含生長刺激物質,適於作稻田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這些藍藻稱為固氮藍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固氮藍藻在每公頃稻田中每年能固氮1~70千克。中國已篩選出固氮藍藻藻種並創立了人工繁殖技術。其方法是先在實驗室內培養原種,然後接種到水深3~5釐米的育藻池──土池或塑料薄膜池中擴大培養。池上加小拱薄膜覆蓋以控溫防雨。藻長滿水面即及時撈取曬幹貯存備用,或接種到空閑茬口田、雜交水稻製種田擴大生産藻種。收穫的藻種可曬幹或以鮮藻接種到剛插秧的晚稻田中繁殖,作為本田塊的肥料。亦可撈取部分鮮藻接到其他田中繁殖或曬幹備明年應用。此外,利用固氮藍藻所含生長刺激物質處理作物的種子或秧苗,可獲得壯秧和根係發達的植株。
  藍藻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一般為20~50%)、較完備的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有些藍藻可作為食品,如發菜(Nostoc fla□elliforme,産中國西北幹旱地區)、葛仙米(N.sphaeroides,産華中、華南山區稻田和濕地)、地木耳等。蠃旋藻 (Spirulina platensis)粗蛋白含量可達70%,為乍得和墨西哥的傳統食品,近年來已人工培養作為商品,用作養魚飼料。中國繁殖蠃旋魚腥藻(Anabaena spiroides)作為魚種餌料效果良好,有些魚類如非鯽等的成魚也以藍藻作為餌料。
  有害影響 在富營養化水體中,藍藻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導致養魚池水缺氧而使魚浮頭甚至死亡,也會影響紫菜、蟶、蛤等的正常生長。此外,水華和赤潮發生時,藍藻的有毒突變種分泌的毒素以及腐藻分解時散發的腐臭將影響飲用水源的水質,使人畜中毒。
  (黎尚豪)
相關詞
生物植物藻類自然微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食品
蘇鐵神經毒素甲氨基-丙氨酸非必要氨基酸丙氨酸環保等離子超聲波水處理
更多結果...
包含詞
藍藻門藍藻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