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藍花鼠尾草
  藍花鼠尾草
  學名:salvia farinacea
  科屬:唇形花科 鼠尾草屬
  別名:一串蘭 藍絲綫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度30-60cm,植株呈叢生狀,植株被柔毛。莖為四角柱狀,且有毛,下部略木質化,呈亞低木狀。葉對生長橢圓形,長3-5cm,灰緑色,葉表有凹凸狀織紋,且有折皺,灰白色,香味刺鼻濃郁。具長穗狀花序,長約12 cm,花小紫色,花量大,花期夏季。生長強健,耐病蟲害。
  原産地:
  北美南部
  繁殖功用:
  種子直播,每穴3-5粒,株高5-10 cm時須疏苗。間距20-30 cm。成株後可再次疏剪,增加距離,生長的較旺盛 。春秋夏播,播後不覆土,20-25天發芽,定植後摘心一次,花期5-10月,扦插繁殖,適盆栽,花壇,地被道路緑幹花。
  生態習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性強,怕炎熱、乾燥,宜在疏鬆、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
  園林應用:
  盆栽適用於花壇、花境和園林景點的佈置。也可點綴岩石旁、林緣空隙地,顯得幽靜。擺放自然建築物前和小庭院,更覺典雅清幽。
  品種選擇:
  莎莎(salsa) 火焰(flare) 展望(vista)
  皇帝(king) 皇后(queen) 騎兵手(carabiniere)
  栽培參考:
  每剋種子約250-300粒 適合春、夏播 播種用覆土
  發芽土溫:20--23℃ 發芽天數:5—8天
  生長適溫:18--23℃ 播種至開花:70—100天
  ph值(酸鹼度):5.5--5.8 株高:20—35釐米
  1ppm是百萬分之一,100ppm就是10公斤(10000剋)的水加入1剋的肥
  栽培要點:
  一般1—2月中旬播種,“五月一”應用,7月中旬播種,“十月一”應用。根據需要可隨時播種。基質最好用泥炭+珍珠岩,也可用腐葉土。將培養土過篩放在苗盤內,用500—600倍多菌靈液浸透,稍幹後撒播,每平方米1000粒左右。播後覆土再噴上藥液以利種子與基質緊密接觸。蓋上薄膜或玻璃,要遮陰、保持濕潤。5天左右出苗,出苗後逐漸撤掉薄膜,逐步加強光照。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或甲托防猝倒病,連續2—3次。真葉2對時,可移植於小盆中,一周後正常水肥管理,每7—10天澆一次復合肥液150ppm,(相當於10公斤水放1.5剋肥),每次澆水加入稀薄的有機肥液。栽培土質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為佳。定植前若土壤混合有機肥,生育將更佳。3對真葉時留1—2對真葉摘心,促發側枝。上盆後溫度降至18℃,過一個月可至15℃。15℃以下葉黃或脫落,30℃以上則花葉小,停止生長。生長期施用稀釋1500倍的硫銨,以改變葉色,效果較好。低溫下不要施用尿素。
  施肥:盆栽介質保持稍幹非常重要,應設法保持葉面乾燥,防止病害。為使植株根係健壯和枝葉茂盛,不斷施肥非常重要,用含鈣鎂的復合肥料100ppm(氮13-磷2-鉀13-鈣6-鎂3)半月一次。
  病蟲害防治:每7—10天噴一次700倍的多菌靈或百菌清殺菌。每10—15天噴一次2000倍敵殺死或1000倍敵敵畏防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