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 > 藍臉鰹鳥
  鳥種:藍臉鰹鳥
  學名:sula dactylatra
  英文名:masked booby
  分類:鳥綱、鵜形目、鰹鳥科、鰹鳥屬
  描述:體大(86釐米)的黑白色鰹鳥。體形比紅腳鰹鳥和褐鰹鳥都要大。成鳥特徵為前額及翼上覆羽白色,背白,頭白而具黑色斑紋。幼鳥似褐鰹鳥但具白色領環,上體褐色較淺,翼下具橫斑。
  虹膜-黃色;嘴-黃色;腳-黃至灰色。
  叫聲:於海上無聲。
  分佈範圍:繁殖於熱帶的大洋島嶼;分佈遍及大多數熱帶海域。
  分佈狀況:有6個亞種。亞種personata在臺灣東北部的釣魚島有繁殖,分佈範圍進入中國海域。
  習性:藍臉鰹鳥為留鳥,主要棲息於熱帶海洋、海岬和島嶼上,除了繁殖期以外,大多數時間都在海上活動。善於飛行和遊泳,常呈小群飛行於海面的上空或者在海面上遊泳,有時為了追覓食物飛到離海岸很遠的地方。主要以各種魚類,特別是飛魚為食,也吃烏賊和甲殼類。
  繁殖:藍臉鰹鳥營巢於大而平坦的海岬和與海島上,成群在一起營巢。領域性較強,通常每個小的群體所占據的巢域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上。每窩産卵2枚,通常在産完第一枚卵後,相隔6天左右纔産第二枚卵,因此當第二枚卵孵出時,第一枚卵孵出的雛鳥已經長得相當大了,如果它發育正常,就幾乎霸占了大部分食物,使第二枚卵孵化出的雛鳥無法成活,所以衹有當第一枚卵孵化失敗,或者第一枚卵孵化出的雛鳥未能成活時,第二枚卵孵化出的雛鳥纔有機會得到正常的生長發育。孵化期通常為43天左右。雛鳥為晚成性,雖然生長很快,到1.5~2個月時體重已經接近成鳥,但還不能飛行,一直要到大約4個月以後翅膀才能長成,離巢飛翔。
  瀕危等級:易危(v) 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