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帶荷包魚
Chaetodontoplus septentrionalis
分類:
鱸形目
特徵:
體側扁,呈橢圓形。口小,前鰓蓋骨下具一枚尖銳硬棘。幼魚體色深黑,眼後方具一亮黃橫帶,背鰭與臀鰭緣亦具亮黃邊;成魚體色轉為黃色或黃褐色,具8~9條亮藍色縱帶,腹鰭與尾鰭皆為黃色。
習性:
幼魚棲息於淺水域或潮池中,成魚喜單獨於礁體邊緣陰暗處活動,能適應較冷的海水,性情膽小。雜食性,以藻類、海綿及附著生物為主。
分佈:
日本至香港海域,包括臺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緑島、澎湖海域。
附記:
觀賞魚,亦可食用,但可能具熱帶海魚毒。
體卵圓形。吻圓鈍。眼間隔圓凸。口小;兩頜齒呈細刷毛狀。前眼眶骨無棘,後緣不遊離;前鰓蓋後緣具鋸齒;間鰓蓋骨大,無棘。體被小鱗,軀幹部鱗各具一副鱗;側綫止於背鰭末端下方。背鰭硬棘XIII-XIV,軟條18-19;臀鰭硬棘III,軟條17-18;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圓形;腹鰭尖形,第一軟條延長;尾鰭圓形。體黃褐色,體側具7-9條波狀藍色帶。背鰭與臀鰭亦具2條波狀藍色帶;胸鰭、腹鰭及尾鰭黃色。棲息於沿岸礁區。通常單獨活動。主要以海藻、珊瑚蟲、海綿及被囊動物為食。
分佈於日本、臺灣及香港等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