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一種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述說着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蒙古族長調藝術大師拉蘇榮介紹,在蒙古語中,長調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是相對短歌而言,除指麯調悠長外,還有歷史久遠之意。據考證,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長調是蒙古語“烏日汀哆”的意譯。“烏日汀”為“長久”、“永恆”之意,“哆”為“歌”之意。在相關著作和論文中,也將其直譯為“長歌”、“長調歌”或“草原牧歌”等。“蒙古族長調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種形式,蒙古族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長是其一大特點。根據蒙古族音樂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音樂形態的現狀,長調可界定為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産勞動中創造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一種民歌,一般為上、下各兩句歌詞,演唱者根據生活積纍和對自然的感悟來發揮,演唱的節律各不相同;長調歌詞絶大多數內容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和湖泊。
長調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聲多詞少、氣息綿長,旋律極富裝飾性(如前倚音、後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諾古拉”(蒙古語音譯,波折音或裝飾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華彩唱法最具特色。
同時,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佈的文化,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佈區。中蒙兩國聯合申遺的成功,足以顯現蒙古族長調民歌作為一種文化遺産其不可估量的藝術性及世界性的價值。
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佈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中國申報的“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榮列榜中。“蒙古族長調民歌”是中國第一次與外國聯合,就同一非物質文化遺産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的項目。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與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着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産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志性展示。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佈的文化。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佈區。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它的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絶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長調以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着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所以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中國和蒙古國共同將“蒙古族長調民歌”成功申報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在未來的10年裏,兩國將在蒙古族長調民歌保護方面進行合作,共同協調采取保護措施,把保護工作做得更好。儘管中國和蒙古國根據本國實際,對其進行了力所能及的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長調民歌整體衰微的趨勢並沒有得到根本的遏製。對長調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護方式遠遠不能應對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與衝擊。中國方面提出了與蒙古國聯合,共同將蒙古族長調民歌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蒙古國政府積極回應了中國方面的建議。中蒙兩國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裏,就聯合申報事宜,進行了多次不同層次的溝通、協商、考察以及聯合文本的製作等一係列工作,終於在聯合國規定的時間裏,完成了繁重而緊張的申報工作。孫傢正表示,今後兩國將在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田野調查、研究、保護方法、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密切和有效的聯合行動。
2006年5月,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07年10月24日,我國的首顆繞月衛星“嫦娥一號”搭載了三十餘首歌麯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長調民歌《富饒遼闊的阿拉善》。 |
|
蒙古族長調民歌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額爾古納河兩岸山林地帶嚮蒙古高原遷徙,生産方式也隨之從狩獵業轉變為畜牧業,長調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産生、發展了起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它逐漸取代結構方整的狩獵歌麯,占據了蒙古民歌的主導地位,最終形成了蒙古族音樂的典型風格,並對蒙古族音樂的其他形式均産生了深刻的影響。可以說,長調集中體現了蒙古遊牧文化的特色與特徵,並與蒙古民族的語言、文學、歷史、宗教、心理、世界觀、生態觀、人生觀、風俗習慣等緊密聯繫在一起,貫穿於蒙古民族的全部歷史和社會生活中。長調的基本題材包括牧歌、思鄉麯、贊歌、婚禮歌和宴歌(也稱酒歌)等。
蒙古長調屬於蒙古族的音樂,而蒙古族音樂大至可分為三個歷史發展時期,即山林狩獵音樂文化時期、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
在狩獵音樂文化時期,其音樂風格以短調為代表,民歌具有結構短小、音調簡潔、節奏明了、詞多腔少等特點。整體音樂風格具有敘述性與歌舞性,抒情性較弱,這也是原始時期人類音樂藝術的共同特徵。從現有資料可以看到,一些明顯帶有這一時期音樂文化特徵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如《追獵鬥智歌》、《白海青舞》。
伴隨着狩獵生産方式嚮遊牧生産方式的轉變,第二個時期的音樂風格也發生了從短調民歌嚮長調民歌風格上的演變,形成了蒙古族音樂史上的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從音樂形態學角度上看,此時期既保留發展了狩獵時期的短調音樂風格,又逐步創新形成了長調音樂風格。就長調民歌本身而言,此時期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由簡至繁、由低至高的繼承發展過程。因此,從公元7世紀至公元17世紀的千年歷史中,蒙古族民歌發展的總趨勢可概括為:以短調民歌為基礎,以長調民歌為創新,長調民歌逐漸占主導地位的時期,也是蒙古族整體音樂文化風格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
大約自公元18世紀(清朝中後期)起,隨着歷史變革及發展,北方草原與中原內地的聯繫進一步增強,各民族間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産方式也滲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為頻繁。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短調敘事歌、長篇說唱歌麯等又得到了新的發展,形成了蒙古族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可概括為:短調民歌重獲新生快速發展,長調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
|
蒙古族長調民歌傾心聽一麯長調牧歌,猶如站在蒼茫草原嚮大自然傾訴體驗。這種藝術境界,被諸多音樂學家、歌唱傢稱之為“天籟與心籟的完美統一”,而美學家則稱之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統一”。衹要有一人領唱長調旋律,三五個人以持續低音潮爾,就會産生莊嚴肅穆、聲勢浩大、輝煌壯麗的氣勢;而一首馬頭琴民間獨奏麯《走馬》,就會有排山倒海之氣概。二者均能使人産生一種雄渾壯美的崇高體驗。
長調牧歌的典範之作《遼闊的草原》,音樂語言、麯式結構都是簡潔精練的,全麯衹上下兩個對偶樂句旋律,但卻熱情奔放,達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統一,同樣給人以遼闊、豪放的陽剛之美。古老的宴歌《六十個美》,僅在一首單樂段淳樸的歌麯中就唱出六十個美的事物。歌中列舉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駿馬、候鳥鴻雁、陽光雲靄、明月繁星、山的景色、海的風光、怒放的鮮花、清澈的流水、彈撥的琴弦、嘹亮的歌聲、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義、長者的訓導、天下的太平……這種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獨特意境和神韻,在人類進入大工業時代,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今天,更為突出顯示出蒙古族長調民歌高度的美學價值。
蒙古長調的表演者穿蒙古長袍,配以馬頭琴音樂,謳歌母愛、贊美生命、訴說愛情,以真聲唱法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聲音.在蒙古長調裏,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華彩裝飾(如前依音、後依音、滑音、回音等)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發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裝飾,蒙古語稱為“諾古拉”,可譯為“波折音”,即發聲時,配合口與咽腔的復雜動作,發出類似顫音的抖動效果,一般抖動兩三次,"諾古拉"對形成蒙古長調的獨特風格具有重要作用。“蒙古長調每個人唱的都不一樣,可以即興發揮,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它以思念、贊賞的歌麯為主,大多數都是描寫草原、牛羊、白雲等,尤以唱馬的歌麯最多。”
蒙古族的生存環境歷來是地廣人稀,加之遊牧的獨特生活方式,使他們對愛有着自己的思考,對愛的表達也有着獨特的方式,長調民歌即是在這種愛的原動力作用之下産生與發展的。因此,長調民歌中無時無刻不體現着這種愛的本質與內涵。 |
|
蒙古族長調民歌在長調藝術史上,長調藝術大師可謂代代輩出。一代歌王哈紮布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以“草原抒情男高音”而蜚聲於國內外,其《小黃馬》高音區的演唱令人拍案叫絶。1955年,“長調歌王”寶音德力格爾以一麯《遼闊的草原》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奪得金牌,傾倒世界級音樂大師與各國青年。評委之一、著名前蘇聯作麯傢肖斯塔科維奇,稱其是“罕見稀有的民音女高音”。20世紀70年代末,年近古稀的鄂爾多斯長調民間歌手紮木蘇震驚了北京舞臺,在音樂理論界、聲樂界、教育界引起轟動和驚嘆。許多專傢高興地稱贊為“草原美聲唱法”,他被請到中國最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講學,著名聲樂大師瀋湘親臨現場聆聽他的演唱。20世紀90年代初,80多歲的紮木蘇歌喉依舊,充分顯示出堅實而科學的歌唱功底。這充分說明,長調演唱藝術不僅有它獨特美學本質及其風格,而且具有獨特而科學的歌唱技術。
蒙古長調通過演唱者的歌喉得以傳承,同樣的作品不同人演唱可以風格迥異,所以長調常“附着”在傳承人身上。現在著名長調演唱藝人、流派代表人物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繼離世,一旦師承關係得不到延續,獨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時傳承,必然危及長調保護與發展。伴着中蒙兩國申報蒙古長調為"世界口頭文化遺産"的成功,長調藝術將逐步地得到進一步的關註和保護,今後兩國將在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田野調查、研究、保護方法、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密切和有效的聯合行動。這對於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友誼、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對於蒙古族長調民歌進行更好的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傢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長調民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
草原音樂“活化石”
蒙古族長調民歌蒙古族長調民歌是一種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述說着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 蒙古族長調藝術大師拉蘇榮介紹,在蒙古語中,長調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是相對短歌而言,除指麯調悠長外,還有歷史久遠之意。據考證,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蒙古族長調的産生與蒙古族遊牧生活有關,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絶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拉蘇榮說,長調在蒙古族音樂文化中最有代表性,他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靈深處的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不論在什麽時候、什麽地方,衹要是蒙古人聽到長調,都會體味到其中那份獨有的激動與蒼涼。
長調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裏的音樂,是民族識別的標志。你可以不懂蒙語,卻無法不為蒙古族長調所動容,因為那是一種心靈對心靈的直接傾訴。 中國著名音樂理論傢趙宋光認為,蒙古族長調最大的魅力在於,他是離自然最近的一種音樂,或者說他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自然畫捲。長調産生於蒙古民族生産方式由以獵為主轉到以牧為主的過程,人對待自然的態度由以奪為主轉到以養為主,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産物,是對人們保護自然意識的一種喚醒。 拉蘇榮說,作為草原上的民歌,蒙古族長調是一種歷史遺存下來的口傳文化,堪稱蒙古族音樂的“活化石”。
千年絶唱幾近滅絶
蒙古族長調民歌大師哈紮布是唯一掌握所有長調技術的歌手,是草原傳統聲樂流派的傑出代表。他創造性地繼承和發揚了蒙古族長調歌麯的演唱方法,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聲樂學派,被烏蘭夫稱贊為“人民的歌唱傢”。
哈紮布曾培養了拉蘇榮、鬍鬆華、德德瑪等著名歌唱傢,是中國音樂傢協會理事、內蒙古音樂傢協會常務理事、國傢一級演員,並於1995年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授予的“歌王”稱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蒙古族長調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沒有留下一張完整唱片的情況下,於2005年10月27日病逝。而他生前編寫整理的有半人多高的380首長調唱片,均在文革期間被銷毀。即便是他所擅長的潮爾道(長調的一種)現今也幾近滅絶。
長調是一種靠口頭傳承的民間藝術,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異,形成了衆多的風格。所以,長調常“附着”在傳承人的身上。 可近十幾年來,隨着一些著名長調演唱藝人相繼離世和“馬背民族”走下馬背,長調誕生的原生自然環境發生了改變,馬背上的千年絶唱及一些獨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瀕臨失傳。
目前內蒙古民間演唱長調的人越來越少了,一度繁榮的東土默特部、科爾沁部、蒙郭勒斤部長調已基本消失,衹有極少數老人、專門研究人員略知一二。而能夠唱阿拉善長調民歌的藝人不足百人,而且都上了年紀,也沒有係統地盤點過長調流派的“底數”。此外,缺乏全面深入的長調民歌理論、演唱技巧和課堂教學方面的理論探討,從事長調藝術研究的理論人才鳳毛麟角,研究的領域及水平與國外同行的研究成果相比差距極大。 對此,有關專傢建議,應盡快建立蒙古族長調保護工作機構,並設立專門的長調院校,加緊培養理論研究人才,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研究和保護,改變長調口頭傳承的歷史。 |
|
蒙古族長調民歌蒙古歌麯分為兩個主要品種,其一是烏日汀道或稱“長調”,其二是“短調”(boginoduu)。作為與盛大慶典、節日儀式有關的表達方式,長調在蒙古社會享有獨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禮、喬遷新居、嬰兒降生、馬駒標記以及其他蒙古遊牧民族的社交活動和宗教節慶儀式上,都能聽到長調的演唱。包含摔跤、射箭和馬術比賽的狂歡運動會“那達慕”大會上,更能聽到長調。
長調是抒情歌麯,由32種采用大量裝飾音的旋律構成,它贊美美麗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頌父母的愛情、親密的友誼,表達人們對命運的思索。它的特點是:大量使用裝飾音和假聲,悠長持續的流動性旋律包含着豐富的節奏變化,極為寬廣的音域和即興創作形式。上行旋律節奏緩慢穩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潑的三音重複句式,這來自對草原生活步調的模仿。長調的演唱和創作與牧民的田園式生活方式緊密相連,這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廣泛延續的生活方式。
長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紀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已有記載。直至今日,長調仍保留着豐富的不同地域的風格。蒙古國和中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牧民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在表演和當代音樂創作中,長調都扮演着主要角。 |
|
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正式命名新巴爾虎左旗為“中國蒙古族長調民歌之鄉”、“中國蒙古族長調民歌文化保護基地”。新左旗巴爾虎長調民歌特色鮮明,是民族文化藝術的一支奇葩。幾十年來,塔布亥、雲吉德、巴達瑪、寶音德力格爾等衆多文化名人從這裏走嚮全國,獲得過諸多奬項,為家乡贏得了榮譽。新左旗長調民歌群衆基礎深厚,牧民幾乎人人都會演唱蒙古長調,該旗原創巴爾虎民歌現已突破300首大關。
新左旗委、旗政府全力打造巴爾虎民族文化品牌。自2006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區“寶音德力格爾杯”蒙古族長調民歌大賽。嚮國傢文化部申報著名歌唱傢寶音德力格爾為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蒙古長調傳承人。該旗還通過開辦長調班,培養新一代傳承人;通過舉辦賽事、召開研討會,拓展和深化長調研究領域,積極營造有利於長調藝術傳承發展的氛圍。該旗還自主策劃並將編輯出版《蒙古族長調民歌之鄉———巴爾虎長調實錄》,並成立了新左旗長調協會。 |
|
- : mongol a sentence of a poem made up by seven words in Tang Dynasty balla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