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拉丁名 amygdalus mongolica
中文名 蒙古扁桃
拉丁科名 rosaceae
中文科名 薔薇科
保護級別 3
分佈 內蒙古、甘肅、寧夏
現狀 稀有種。蒙古扁桃分佈於內蒙古、甘肅河西走廊及寧夏等地,是耐旱的小灌木,其種仁可食用及藥用,長期以來被人們採集果實和當作燃料,牲畜亦喜啃食其果實,因而遭受破壞,分佈範圍日益縮減,植株數量逐漸減少。在部分地區,由於生態環境日趨惡劣,影響其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甚少,天然更新睏難。
海拔下限(米) 1000
海拔上限(米) 2400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2米;樹皮灰褐色至紫紅色,具光澤;多分枝,小枝頂端變成刺;嫩枝紅褐色,被短柔毛。葉寬橢圓形、近圓形或倒卵形,長5一15毫米,寬(4一6一10毫米,兩面無毛,邊緣有淺鈍鋸齒,側脈約4對;葉柄長2一5毫米;托葉綫狀披針形。花先葉開放,常單生,稀數朵簇生於短枝上,花梗極短;花萼外面無毛,萼筒鐘形,萼齒長圓形;花瓣倒卵形,粉紅色;雄蕊長短不一;子房及花柱被短柔毛,花柱幾與雄蕊近等長。核果寬卵球形,長12一15毫米,直徑約10毫米,頂端具急尖頭,外面密被短柔毛,果皮黃緑色或帶紅暈,果肉薄而乾燥,成熟時常沿一側開裂;核卵圓形,長8一13毫米,基部兩側不對稱,腹縫壓扁,具淺溝紋,棱背極窄;種仁寬扁卵圓形,淺棕褐色。
特性 分佈區屬大陸性氣候,空氣乾燥,最高溫可達40℃,最低溫達-32℃,年降水量為50--300毫米,多集中在6--8月。土壤自西至東為灰棕荒漠土、棕鈣土和淡慄鈣土。蒙古扁桃為喜光樹種,根係發達,既有耐旱、耐寒、和耐瘠薄的特性。生於荒漠和荒漠草原區的山地、丘陵、石質坡地、山前洪積平原及幹河床等地,常沿着逕流綫呈窄帶狀生長。在水分及土壤條件較好的地區,生長、結果及天然更新情況良好。伴生植物主要有旱榆ulmus glaucescents franch.、黃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錦雞兒caragana spp.、珍珠豬毛菜salsola passerina bunge、紅沙reaumuria soongorica (pall.) maxim.等。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果期7--8月。
保護價值 蒙古扁桃對研究亞洲中部幹旱地區植物區係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為主要的木本油料樹種之一,種仁含油率約為40%,其油可供食用,種仁可代鬱李仁入藥。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和幹旱地區的水土保持植物。
保護措施 賀蘭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將蒙古扁桃列為保護對象。其它分佈地區亦應嚴禁過度放牧和采摘砍伐,促進其天然更新。目前,甘肅民勤及內蒙古呼和浩特、巴彥淖爾盟均有少量栽培。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種胚休眠,秋後將果實用濕沙埋藏,置於5℃左右的地方,第二年春季播種。或在秋季直播果核,第二年5月上旬幼苗即可出土,註意保護。 |
|
蒙古扁桃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山桃。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蒙古扁桃的種仁。
【植物形態】蒙古扁桃
灌木,高1~2米莖直立,有時展開成墊狀,枝上有刺。葉片為闊橢圓形至卵形,先端圓或鈍,邊緣鋸齒淺鈍,深緑色,無毛,側脈4對。花着生於短枝上,淡玫瑰色。核果,卵形,稍扁,近無柄,具毛。
生於荒漠草原、荒漠帶石質低山、山麓、𠔌地及幹河床的沙地上;有時在幹旱的沙坡上形成稀疏的灌木叢、極耐幹旱和貧瘠。分佈於內蒙古、寧夏、甘肅等地。
本植物的種仁在內蒙古作鬱李仁使用。
【採集】7月下旬果成熟時採集果實,去淨果肉及核殼,取出種仁,晾幹。
【性味】苦,幹。
【功用主治】潤腸通便,止咳化痰。治咽喉乾燥,幹咳及支氣管炎,陰虛便秘。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 |
|
【藥名】蒙古扁桃
【別名】山桃。
【漢語拼音】meng gu bian tao
【英文名】mongolion Peach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ygdalus mongolica (Maxim.)Ricker[Prunus mongolica Maxim.]
【歸經】肺;大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止咳化痰
【科屬分類】薔薇科
【主治】咽喉乾燥;幹咳及支氣管炎;陰虛便秘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2400m的荒漠草原、荒漠地區的低山丘陵坡麓、石質坡地及幹河床。
【采收和儲藏】7月下旬果成熟時採集果實,去淨果肉及核殼,取出種仁,晾幹。
【資源分佈】分佈於內蒙古、寧夏、甘肅等地。
【動植物形態】蒙古扁桃 灌木,高1-2m。多分枝,小枝頂端轉變成枝刺;嫩枝紅褐色,被短柔毛,老時灰褐色。短枝上的葉多簇生,長枝上葉常互生;葉柄長2-5mm,無毛;葉片寬橢圓形、近圓形或倒卵形,長8-15mm,寬側6-10mm,先端圓鈍,有時具小尖頭,基部楔形,兩面無毛,邊緣有淺鈍鋸齒;側脈約4對。花兩性;花單生稀數朵簇生於短枝上;花梗極短;萼筒鐘形;萼片5,長圓形,先端有小尖頭;花瓣5,倒卵形,粉紅色;雄蕊多數,長短不等;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細長,具短柔毛。果實寬卵球形,外面密被柔毛;果肉薄,成熟時開裂,離核;核卵形,兩側不對稱,表面光滑,具淺溝紋。花期5月,果期8月。
【性味】苦;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出處】《中華本草》 |
|
蒙古扁桃介紹
蒙古扁桃 (Prunus mongolica Maxim.)
科屬:
薔薇科
別名: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難1~2;樹皮灰褐色至紫紅色,具光澤;多分枝,小枝頂端變成刺;嫩枝紅褐色,被短柔毛、。葉寬橢圓形近圓形或倒卵形,長5~15毫米,寬(4~)6~10毫米,寬兩面無毛,邊緣有淺鈍鋸齒,側脈約有4對;葉柄長期~5毫米,托葉綫狀披針形。花先葉開放,常單生,衡數朵簇生於短枝上,茶梗極短;花惑外面無毛,萼筒鐘形;茶瓣倒卵形,粉紅色;雄蕊長短不一;子房及茶柱被短柔毛,花柱幾與雄蕊近等長。核果寬球形,長12~15毫米,直徑約10毫米,頂端具急尖頭,外面密被短柔毛,果皮黃緑色或帶紅暈,果肉薄而乾燥,成熟時常沿一側開裂;核卵圓形,開8~13毫米,基部兩側不對稱,淺棕褐色。
分佈與習性:
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區及與甘肅河西走廊和寧夏相鄰的一些山地,西自馬,山,合黎、竜首山經賀蘭山、桌子山、狼山、烏拉山、缶東至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在甘肅永、張掖、肅南及寧夏賀蘭山也有少量分佈,海拔1000~2400米。蒙古阿拉善和阿爾泰地區也有分佈。分佈區屬大陸性氣候,空氣乾燥,最高氣溫可達40℃,最低氣溫達-32℃,年降水量為50~300毫米,從集中在6~8月。土壤自西至東為灰棕荒漠土、棕鈣土。蒙古扁桃為喜光樹種,根係發達,具有耐旱、耐寒和耐瘠薄的特性。生於荒漠和荒漠草原區的山地丘陵、石質坡地、山前洪積平原及幹河床等地,常沿着逕流綫呈窄帶狀生長、發展結果及天然更新情良好。伴生植物主要有旱榆UlmusglaucescensFranch.、黃刺玫RosaxanthinaLindl.、錦雞兒,Caraganaspp.、珍珠豬毛菜SalsolapasserinaBunge、一下要eaumuriasoongorica(pall.)maxim.等。花期4月下旬至今5月上旬,果期7~8月。
繁殖與栽培:
用種子繁殖。種胚休眠,秋後將果實用濕沙埋藏,置於5℃左右的地方,第二年春季播種,或在秋季直播果核。,第二年5月上旬幼苗即可出土,註意保濕。
應用:
蒙古扁桃對研究亞洲中部幹旱地區植物區係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為重要的木枯油料樹種之一,種仁含油率約為40%,其油可供食用,種仁可代鬱李仁入藥。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和幹旱地區的水土保持植物。
圖片: |
|
牧草科名薔薇科
牧草科拉丁名Rosaceae
牧草科英文名Rose Family
牧草屬名李屬
牧草屬拉丁名Prunus L.
牧草屬英文名Plum
天然牧草蒙古扁桃
牧草學名Prunus mongolica Maxim.
牧草英文名mongolion Peach
牧草圖片
地理分佈蒙古扁桃(別名山櫻桃、土豆子)在中國分佈於內蒙古的鄂爾多斯西部、阿拉善東中部、大青山西部、寧夏的賀蘭山、甘肅的河西走廊等地;蒙古的戈壁阿爾泰地區、俄羅斯也有。
形態特徵灌木,高1~1.5米。多分枝,枝條近直角方向開展,小枝頂端成刺狀。樹皮暗紅紫色或灰褐色,常具光澤;嫩枝常帶紅色,被短柔毛。葉小,多簇生於短枝上或互生於長枝上,近革質,倒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5~15毫米,寬4~9毫米,先端鈍圓,基部近楔形,邊緣具淺鈍鋸齒,兩面光滑無毛;葉柄長1~5毫米,托葉條狀披針形。花單生於短枝上,萼筒寬鐘狀,萼片矩圓形,花瓣淡紅色,雄蕊多數,子房橢圓形,被毛。核果寬卵形,長12~15毫米,直徑約10毫米,被氈毛;種子扁寬卵形。細胞染色體:2n=34。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蒙古扁桃在賀蘭山淺山區,4月上、中旬萌發,4月下旬先葉開花,同時現出葉芽,繼而生出葉片,5月中旬結果,5月下旬果實成熟並脫落,進入漫長的果後營養期,11月上旬枯黃。蒙古扁桃是強旱生灌木,非常耐旱。常生於荒漠、半荒漠地帶的石質低山、丘陵坡麓、溝𠔌、幹河床、山間盆地,有時也生長在沙漠邊緣的固定沙地中。它與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綿刺(Potaninia mongolica)、沙鼕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戈壁短舌菊(Brachanthemum gobicum)同是阿拉善荒漠區的特有種,也是亞洲中部荒漠區具有代表性的特有種之一。作為伴生植物,蒙古扁桃生長在阿拉善東部常見的沙鼕青一霸王(Zygophyllum xcanthoacyllum)荒漠和綿刺荒漠以及東阿拉善北部的剝蝕低山殘丘上鬆葉豬毛菜(Salsola laricifolia)、合頭草(Sympegma regelii)荒漠中,一般不形成以它為主的荒漠群落。在寧夏中、北部,蒙古扁桃主要分佈在賀蘭山2000米以下的淺山地帶石質的山地溝𠔌中,常形成小面積的灌叢群落,蒙古扁桃相對地在其中占據優勢,是賀蘭山石質山地旱生雜灌木叢的主要植物之一。與它一起生長的還有荒漠錦雞兒(Caraganarob orovskyi)、狹葉錦雞兒(C.Stenophylla)、甘蒙錦雞兒(C.Oplens)、內蒙野丁香(Leptodermis ordosica)以及小葉金露梅(Dasiphora parrifolia)、毛灰構子(Contoneaster acutifolius)、單瓣黃刺玫(Rosa xanthina f.Spontanea)鬆葉豬毛菜、灌木鐵綫蓮(Clematis fruticosa)等。有時候它也作為旱生灌木層片分散地出現在山地的短花針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中。在內蒙古栽培觀察,蒙古扁桃生長較緩慢,播種第一年,株高僅達30~40釐米,主根長40釐米左右(在灌水條件下),第三年纔開始結實,株高80~100釐米。成年株(4~5齡株)高可達150~200釐米。一般4月上旬地面芽開始萌動,4月中旬枝上芽萌發展葉,5月中旬開花,7月中旬核果成熟。全年≥10℃的積溫2600~3400℃,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濕潤度0.08~0.28。
飼用價值蒙古扁桃為荒漠及荒漠草原山地和沙地養羊的飼用植物。山羊及綿羊采食其嫩枝、葉及花。從適口性看,以山羊較好,特別是在幹旱年份,草本植物缺少時,則顯現出其利用優勢。在內蒙古的烏拉山、狼山、千裏山、賀蘭山和雅布賴山等地,是蒙古扁桃集中的分佈區,又是白絨山羊的生産基地,如著名的阿爾巴斯白山羊、二狼山白山羊、阿拉善白山羊,這些山羊品種的育成,可能與當地的飼用植物組成有關。蒙古扁桃富含無氮浸出物,灰分也較高,蛋白質含量中等,9種必需氨基酸含量偏低。綜合評價,為中等偏低的飼用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