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棕(caryota urens linn),國傢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
很早以前,泰國就以出産西米而著稱,西米露清涼甘甜,十分爽口,是人們熱天最理想的消暑食品。可是有誰知道,西米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米,更不是在田裏種出來的,而是由董棕樹髓心所産澱粉加工而成。
董棕樹的嫩莖也可食用,比茭白的味道還更好,可謂野菜中的美味山珍,因此,在森林中常遭到大象的破壞,現已漸危,被國傢定為二級保護植物。
董棕為棕櫚科大喬木,高可達30多米,徑粗約50釐米,樹形奇異,狀如花瓶,為理想的庭園觀賞樹種;葉片長20多米,寬3—4米,為植物界中最大者;挖去樹幹髓心所剩下的外殼十分堅韌,是最堅硬的木材之一,如做成水槽,可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做成扁擔,則經久耐用,幾代人都挑不斷,做成筷子,烏黑光亮,俗稱“烏木筷”,其價值僅次於象牙筷,堪稱贈送親朋好友的上等佳品。
董棕也是一次花果植物,但它的壽命比象鼻棕更長,約為40至60年。
董棕為棕櫚科魚尾葵屬常緑喬木.自然資源稀少,為國傢稀有大型棕櫚植物屬於二級保護植物.其單幹筆直,樹形優美,四季常緑,是熱帶、南亞熱帶地區優良的觀賞樹種。
形態特徵: 常緑棕櫚狀喬木,高10-20米,胸徑30-70釐米,樹幹中下部常膨大如瓶狀,具的環狀葉痕。葉聚生於頂部,二回羽狀復葉,長5.5-6.6米,寬2.6-4米,葉柄粗壯,葉鞘 葉柄及葉軸上被黑褐色糠秕狀鱗片;羽片20-24對,長1.3-2米,每側有小羽片23-27,成偏斜楔形,邊緣具大小不等的嚙蝕狀缺刻,頂端的一片為寬楔形,具2或3裂。穗狀花序長達2.5米以上,下垂,花序軸粗壯,分枝花序多達 400-500,長達 1-1.8米;花極多,每3朵聚生,雌花位於中間,兩側是雄花;雄花萼片3,具纖毛,花瓣淡紅色,雄蕊30-102;雌花萼片具纖毛,花冠淡緑色,不育雄蕊3,子房2室,胚珠單生。果為漿果狀核果,熟時深紅色,圓球形或扁球形,直徑2-2.4釐米;種子近球形或半球形。
生長特性:董棕性喜陽光充足、高溫、濕潤的環境,較耐寒,生長適溫20~28℃。以種子繁殖,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
景觀用途:董棕植株十分高大,樹形美觀,葉片排列十分整齊,適合於公園、緑地中孤植使用,顯得偉岸霸氣。
繁殖與栽培: 采收成熟果實,搓洗去是實和果肉,將種子放在砂床上催芽,經常保持濕潤, 芽後移至苗就要上,適當蔭蔽。緑化栽培最好用培育2-3 年生大苗,在雨季初期帶上定植, 容易成活。董棕【 | | 董棕(Caryota urens Linn),國傢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
很早以前,泰國就以出産西米而著稱,西米露清涼甘甜,十分爽口,是人們熱天最理想的消暑食品。可是有誰知道,西米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米,更不是在田裏種出來的,而是由西𠔌椰子樹、董棕樹等棕櫚科植物髓心所産澱粉加工而成。
董棕樹的嫩莖也可食用,比茭白的味道還更好,可謂野菜中的美味山珍,因此,在森林中常遭到大象的破壞,現已漸危,被國傢定為二級保護植物。
董棕為棕櫚科大喬木,高可達30多米,徑粗約50釐米,樹形奇異,狀如花瓶,為理想的庭園觀賞樹種;葉片長20多米,寬3—4米,為植物界中最大者;挖去樹幹髓心所剩下的外殼十分堅韌,是最堅硬的木材之一,如做成水槽,可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做成扁擔,則經久耐用,幾代人都挑不斷,做成筷子,烏黑光亮,俗稱“烏木筷”,其價值僅次於象牙筷,堪稱贈送親朋好友的上等佳品。
董棕也是一次花果植物,但它的壽命比象鼻棕更長,約為40至60年(一說20年)。
董棕為棕櫚科魚尾葵屬常緑喬木.自然資源稀少,為國傢稀有大型棕櫚植物屬於二級保護植物.其單幹筆直,樹形優美,四季常緑,是熱帶、南亞熱帶地區優良的觀賞樹種。
形態特徵: 常緑棕櫚狀喬木,高10-20米,胸徑30-70釐米,樹幹中下部常膨大如瓶狀,具的環狀葉痕。葉聚生於頂部,二回羽狀復葉,長5.5-6.6米,寬2.6-4米,葉柄粗壯,葉鞘 葉柄及葉軸上被黑褐色糠秕狀鱗片;羽片20-24對,長1.3-2米,每側有小羽片23-27,成偏斜楔形,邊緣具大小不等的嚙蝕狀缺刻,頂端的一片為寬楔形,具2或3裂。穗狀花序長達2.5米以上,下垂,花序軸粗壯,分枝花序多達 400-500,長達 1-1.8米;花極多,每3朵聚生,雌花位於中間,兩側是雄花;雄花萼片3,具纖毛,花瓣淡紅色,雄蕊30-102;雌花萼片具纖毛,花冠淡緑色,不育雄蕊3,子房2室,胚珠單生。果為漿果狀核果,熟時深紅色,圓球形或扁球形,直徑2-2.4釐米;種子近球形或半球形。
生長特性:董棕性喜陽光充足、高溫、濕潤的環境,較耐寒,生長適溫20~28℃。以種子繁殖,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
景觀用途:董棕植株十分高大,樹形美觀,葉片排列十分整齊,適合於公園、緑地中孤植使用,顯得偉岸霸氣。
繁殖與栽培: 采收成熟果實,搓洗去是實和果肉,將種子放在砂床上催芽,經常保持濕潤, 芽後移至苗就要上,適當蔭蔽。緑化栽培最好用培育2-3 年生大苗,在雨季初期帶上定植, 容易成活。 | | 董棕介紹
董棕 (Caryota urens L.)
科屬:
棕櫚科
別名:
木董棕
形態特徵:
常緑棕櫚狀喬木,高10-20米,胸徑30-70釐米,樹幹中下部常膨大如瓶狀,具的環狀葉痕。葉聚生於頂部,二回羽狀復葉,長5.5-6.6米,寬2.6-4米,葉柄粗壯,葉鞘葉柄及葉軸上被黑褐色糠秕狀鱗片;羽片20-24對,長1.3-2米,每側有小羽片23-27,成偏斜楔形,邊緣具大小不等的嚙蝕狀缺刻,頂端的一片為寬楔形,具2或3裂。穗狀花序長達2.5米以上,下垂,花序軸粗壯,分枝花序多達400-500,長達1-1.8米;花極多,每3朵聚生,雌花位於中間,兩側是雄花;雄花萼片3,具纖毛,花瓣淡紅色,雄蕊30-102;雌花萼片具纖毛,花冠淡緑色,不育雄蕊3,子房2室,胚珠單生。果為漿果狀核果,熟時深紅色,圓球形或扁球形,直徑2-2.4釐米;種子近球形或半球形。
分佈與習性:
主要分佈于云南南部勐臘、金平、河口、個舊,西部貢山,西南部滄源,東南部馬關、麻慄坡、西疇、富寧等縣。通常生於海拔700-1500米石灰岩山地的林中,個別最高可分佈到2450米,最低到200餘米。印度、斯裏蘭卡、絢甸至中南半島亦有分佈。木董棕自然集中分佈區(以西雙版納為例)的氣候特點是溫暖多雨,幹濕分明,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幹季,11月至次年2月多霧,年平均溫20-21.6℃,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相對濕度80%。土壤為黑色石灰土,pH值6.8-7.5。木董既能生長在土層較厚的方,亦可紮根於土壤較少,岩石裸露的石縫隙裏。為林中的下喬木,一般伴生樹種有四數木TetramelesundifloraR.Br.、油樸GeltiswightiiPlanch.、閉花木CleistanthussumatranusMuell.和輪葉戟Lasiococcacomberivar.pseudoverticillata(Merr.)H.S.Qiu等。其幼苗在林下生長,需要一定的蔭蔽,長大後可減少蔭蔽或下蔭蔽。木董棕需要20-30年後才能開花結果,結果後隨即枯死,雖然結果很多,但天然成苗率較低。花果期有交錯現象,一般果熟期在5月和10月。
繁殖與栽培:
采收成熟果實,搓洗去是實和果肉,將種子放在砂床上催芽,經常保持濕潤,發芽後移至苗就要上,適當蔭蔽。緑化栽培最好用培育2-3年生大苗,在雨季初期帶上定植,容易成活。
應用:
漸危種。為我國稀有大型棕櫚植物,樹幹髓部可提取澱粉,木質部黑色,堅硬耐腐,可作特殊用材;葉鞘的纖維堅韌,可製棕繩;樹形,是熱帶地區美化環境的樹種,值得大力保護和廣泛栽培。
圖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