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酒方 > 菊花酒
目錄
亦作"菊華酒" Also as "Ju-hua wine"
  亦作“ 菊華酒 ”。
  酒名。一種用菊花雜黍米釀製的酒。《西京雜記》捲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菊華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No. 2
  酒名。一種用菊花雜黍米釀製的酒。
簡介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溥傑先生曾為菊花白酒賦詩:“媲蓮花白,蹬鄰竹葉青。菊英誇壽世,藥估慶延齡。醇肇新風味,方傳舊禁廷。長徵攜作伴,躍進莫須停。”為蓮花白酒題詩為:“釀美醇凝露,香幽遠益精,秘方傳禁苑,壽世歸聞名。”
歷史記載
  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鐘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傢,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𠔌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我國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沂己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
  晉代陶淵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製頽齡”之說。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尤其是在重陽時節,更要飲菊花酒。《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
  到了明清時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其效更佳。製作方法為:用甘菊花煎汁,用麯、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
  由於菊花酒能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瘻癉、治百病”的功效。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入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時逢佳節,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酒神節
  由於菊花酒的緣故,重陽又成了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如《山東民俗·重陽節》介紹,山東酒坊於重陽節祭缸神,神為杜康。在貴州仁懷縣茅臺鎮,每年重陽,開始投料下藥釀酒,傳說是因九九重陽,陽氣旺盛纔釀得出好酒。每當烤出初酒時,老闆在貼“杜康先師之神位”的地方點香燭,擺供品祈禱釀酒順利。
製作方法
  ▲配方一
  【處方】
  菊花(一斤)、杜仲(一斤);防風、附子、黃蓍、幹薑、桂心、當歸、石斛,各四兩;紫英石、肉蓯蓉,各五兩;萆藌、獨活、鐘乳粉,各八兩;茯苓(三兩)。
  【製法】
  以酒七鬥,浸五日。
  【功能與主治】
  治男女風虛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無顔色,噓吸少氣,去風冷,補不足。
  【用法與用量】
  一服二合,稍稍加至五合,日三。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配方二
  [配方]
  菊花生地黃、構杞根各2500剋,糯米35千克,酒麯適量。
  [製法]
  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減半.備用;糯米浸泡,瀝幹,蒸飯,待溫,同酒麯(先壓細),藥汁同拌令勻,入甕密封,候熟澄清備用。
  [功用]
  壯筋骨、補精髓、清虛熱。
  [主治]耐老、延年益壽。
  [用法]口服。每次溫服10毫升,日服3次。
  [附記]引自《太平聖惠方》。《集驗良方》菊花酒,即本方去枸杞根,加地骨皮,餘同上。
  ▲配方三
  [配方]
  甘菊花500剋,生地黃300剋.枸杞子、當歸各100剋,糯米3000剋,酒麯適量。
  [製法]
  將前4味,水煎2次.取濃汁2500毫升,備用;再將糯米,取藥汁500毫升,浸濕,瀝幹,蒸飯,待涼後,與酒麯(壓細)、藥汁,拌勻,裝入瓦壇中發酵,如常法釀酒,味甜後;去渣.即成。
  [功用]
  養肝明目、滋陰清熱。
  [主治]
  肝腎不足之頭痛、頭昏目眩,耳鳴、腰膝酸軟、手足震顫等癥。
  [用法]
  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2次。
  [附記]
  引自《藥酒匯編》。
No. 7
  菊花酒(三)——(眩暈)
  (驗方)
  【配方】甘菊花500剋,地黃、當歸、枸杞各200剋,米1000剋,麯適量。
  【製法】將菊花、地黃、當歸、枸杞煎汁,濾渣;米煮半熟瀝幹;麯壓成粉。再將米、麯入汁內攪勻,裝壇內,周圍保溫,令發酵,7日後可服用。
  【主治】頭風,耳鳴、耳聾,目眩,痿痹,有消百病之功。
  【用法】每服20-30毫升,日服2次。
  說明:本方原於《本草綱目》,其捲二十五附諸藥酒條下云:“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用甘菊花煎汁,同麯、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亦佳”。
No. 8
  菊花酒(五)——(眩暈)
  (驗方)
  【配方】甘菊花250剋(或加生地、當歸15剋,杞果30剋),麯、米適量。
  【製法】用菊花煎汁,同麯、米如常法釀酒,酒熟壓去槽。若久服可用菊花加生地、當歸、杞果用白夏布袋盛,江米酒1公斤浸於淨瓶中,封口,5日後開封,去渣。
  【主治】頭目眩暈,目赤腫痛,痛腫疔瘡。
  【用法】徐徐服15-30毫升,不拘時候。
相關詞
屠蘇酒
包含詞
菊花酒法白菊花酒菊花酒方
枸杞菊花酒延年菊花酒清心菊花酒
同傾菊花酒秋至菊花酒更望尊中菊花酒
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