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楊萬裏 Yang Wanli
蜂兒來自宛溪中,兩翅雖無已是蟲。 不似荷花窠底蜜,方成玉蛹未成蜂。 |
|
蓮的種子,橢圓形,當中有緑色的蓮心,肉呈乳白色,可以吃,也可入藥。 |
|
蓮的乳白色子實,扁橢圓表,具滋補營養作用 |
|
蓮的種子。橢圓形,肉呈乳白色,當中有緑色的蓮心。《樂府詩集·清商麯詞一·子夜夏歌之八》:“乘月採芙蓉,夜夜得蓮子。” 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詞之二:“蓮子依然隱霧,菱花偷惜橫波。” 茅盾 《小巫》四:“ 菱姐 把桂圓蓮子湯端上樓去。” |
|
蓮子
(《本草經集註》)
【異名】藕實、水芝丹(《本經》),蓮實(《爾雅》郭璞註),澤芝(《綱目》),蓮蓬子(《山西中藥志》)。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果實或種子。
【植物形態】蓮(《別錄》),又名:荷(《詩經》),芙渠(《爾雅》),芙蓉、水芝(崔豹《古今註》)。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肥厚橫走,外皮黃白色,節部縊縮,生有鱗葉與不定根,節間膨大,內白色,中空而有許多條縱行的管。葉片圓盾形,高出水面,直徑30~90釐米,全緣,稍呈波狀,上面暗緑色,光滑,具白粉,下面淡緑色:葉柄着生於葉背中央,圓柱形,中空,高達1~2米,表面散生刺毛。花梗與葉柄等高或略高;花大,單一,頂生,直徑12~23釐米,粉紅色或白色,芳香;萼片4或5,緑色,小形,早落;花瓣多數,長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鈍,由外嚮內逐漸變小;雄蕊多數,早落,花藥綫形,黃色,藥隔先端成一棒狀附屬物,花絲細長,着生於花托下;心皮多數,埋藏於花托內,花托倒圓錐形,頂部平,有小孔20~30個,每個小孔內有1橢圓形子房,花柱很短,果期時花托逐漸增大,內堡海綿狀,俗稱"蓮蓬",長寬均5~10釐米。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5~2.5釐米,果皮堅硬、革質;內有種子1枚,俗稱"蓮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自生或栽培於池塘內。我國大部地區有分佈。
本植物的細瘦根莖(藕蔤)、肥厚的根莖(藕)、根莖的節部(藕節)、葉(荷葉)、葉的基部(荷葉蒂)、葉柄或花柄(荷梗)、花蕾(蓮花)、花托(蓮房)、雄蕊(蓮須)、種皮(蓮衣)、胚芽(蓮子心)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秋末、鼕初割取蓮房,取出果實,曬幹;或收集墜入水中、沉於淤泥內的果實,洗淨、曬幹。或除去果殼後曬幹。經霜老熟而帶有灰黑色果殼的稱為"石蓮子";除去果殼的種子稱為"蓮肉"。
【藥材】①石蓮子(《別錄》)
又名:甜石蓮、殼蓮子、帶皮蓮子。呈卵圓形成橢圓形,兩頭略尖,長1.5~2釐米,直徑0.8~1.2釐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被灰白色粉霜,除去後略有光澤,可見密生的淺色小點;頂端有小圓孔,基部有短果柄,果柄旁有圓形棕色小突起。質堅硬,不易破開;果皮厚約1毫米,內表面紅棕色。內種子一顆,即蓮肉。氣無,味澀檄甘。以色黑、飽滿、質重堅硬者力佳。
②蓮肉(《綱目》)
又名:石蓮肉(《局方》)。呈橢圓形,長1.2~1.7釐米,直徑0.7~1.2釐米。外皮紅棕色或黃棕色,有縱紋,緊貼於種仁上,不易剝離;一端有深紅棕色的乳狀突起,多有裂口。有的種子已除去外皮,其表面呈黃白色,種仁2片,肥厚,質堅硬,有扮性,中央有大形空隙,內有緑色的胚芽(蓮心)。氣無,味甘淡微澀。以個大、飽滿、整齊者為佳。
主産湖南、湖北、福建、江蘇、浙江、江西。以湖南産品最佳,福建産量最大。此外,山東、安徽、山西、河南、遼寧、黑竜江、雲南、貴州、陝西等地亦産。
【化學成分】含多量的澱粉和棉子糖,蛋白質16.6%,脂肪2.0%,碳水化物62%,鈣0.089%,磷0.285%,鐵0.0064%。
子莢含荷葉鹼、N-去甲基荷葉鹼、氧化黃心樹寧鹼和N-去甲亞美罌粟鹼。氧化黃心樹寧鹼有抑製鼻咽癌能力。
【炮製】揀盡雜質即可,或砸碎、去皮、去心用。或將石蓮子置鍋內水煮後,切開,去皮,曬幹。
【性味】甘澀,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本草蒙筌》:"味甘澀,氣平寒,無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性微涼,無毒。"
④《隨息居飲食譜》:"鮮者甘平,幹者甘溫。"
【歸經】入心,脾、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胃、膀胱三經。"
②《本草經疏》:"入足太陰、陽明,兼入手少陰經。"
③《本草新編》:"入心、脾、肝、腎四髒。"
【功用主治】養心,益腎,補脾。澀腸。治夜寐多夢,遺精,淋濁,久痢,虛瀉,婦人崩漏帶下。石蓮子並能止嘔、開胃,常用治噤口痢。
①《本經》:"主補中、養神、益氣力。"
②盂詵:"主五髒不足,傷中氣絶,利益十二經脈血氣。"
③《本草拾遺》:"令發黑,不老。"
④《食醫心鏡》:"止渴,去熱。"
⑤《日華子本草》:"益氣,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
⑥《日用本草》:"止煩渴,治瀉痢,止白濁。"
⑦《滇南本草》:"清心解熱。"
⑧《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
⑨《本草備要》:"清心除煩,開胃進食,專治噤口痢、淋濁諸證。"
⑩《隨息居飲食譜》:"鎮逆止嘔,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
【宜忌】中滿痞脹及大便燥結者,忌服。
①《本草拾遺》:"生則脹人腹,中薏令人吐,食當去之。"
②《綱目》:"得茯苓、山藥、白术、枸杞子良。"
③《本草備要》:"大便燥者勿服。"
④《隨息居飲食譜》:"凡外感前後,瘧、疸、疳、痔,氣鬱痞脹,溺赤便秘,食不運化,及新産後皆忌之。"
【選方】①治久痢不止:老蓮子二兩(去心),為末,每服一錢,陳米湯調下。(《世醫得效方》)
②治下痢飲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鮮蓮肉一兩,黃連五錢,人參五錢。水煎濃,細細與呷。(《本草經疏》)
③治噤口痢:石蓮不以多少,不炒,剝去殼,將肉並心,碾為細末。鍘艮二錢,米飲調下。(《百一選方》)
④治心火上炎,濕熱下盛,小便澀赤,淋濁崩帶,遺精等證:黃芩、麥門鼕(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各半兩,石蓮肉(去心)、白茯苓、黃芪(蜜炙)、人參各七錢半。上銼散。每三錢,麥門鼕十粒,水一盞半,煎取八分,空心食前服。(《局方》清心蓮子飲)
⑤治心經虛熱,小便亦濁:石蓮肉(連心)六兩,炙甘草一兩。細末。每服二錢,燈心煎湯調下。(《仁齋直指方》蓮子六一湯)
⑥治小便白濁,夢遺泄精:蓮肉、益智仁、竜骨(五色者)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清米飲調下。(《奇效良方》蓮肉散)
⑦補虛益損:蓮實(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宿,入大豬肚內,用水煮熟,取出焙幹。上為極細末,酒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溫酒送下。(《醫學發明》水芝丸)
⑧治病後胃弱,不消水𠔌:蓮肉、粳米各炒四兩,茯苓二兩。共為末,砂糖調和。每用兩許,白湯送下。(《士材三書》蓮肉糕)
⑨治翻胃:石蓮肉,為末,入些豆蔻末,米湯乘熱調服。(《仁齋直指方》蓮子散)
⑩治産後胃寒咳逆,嘔吐不食,或腹作脹:石蓮肉兩半,白茯苓一兩,丁香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薑湯或米飲調下,日三服。(《婦人良方》石蓮散)
【名傢論述】①《綱目》:"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土為元氣之母,母氣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視耐老,此其權輿也。昔人治心腎不交,勞傷白濁,有清心蓮子飲;補心腎,益精血,有瑞蓮丸,皆得此理。"
②《本經逢原》:"石蓮子,本蓮實老於蓮房,墮入淤泥,經久堅黑如石,故以得名。為熱毒噤口痢之專藥。……補助脾陰而滌除熱毒,然必兼人參之大力開提胃氣,方始剋應。若痢久胃氣虛寒,口噤不能食,則為戈戟也。"
③《玉楸藥解》:"蓮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澀之性,最宜滑泄之傢,遺精便溏,極有良效。"
④《醫林纂要》:"蓮子,去心連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煩、止渴、澀精、和血、止夢遺、調寒熱。煮食僅治脾泄、久痢、厚腸胃,而交心腎之功減矣。更去皮,則無澀味,其功止於補脾而已。"
⑤《重慶堂隨筆》:"蓮子,交心腎,不可去心,然能滯氣。"
⑥《王氏醫案》:"蓮子,最補胃氣而鎮虛逆,若反胃由於胃虛,而氣衝不納者.但日以幹蓮子細嚼而咽之,勝於他藥多矣。凡胃氣薄弱者常服玉芝丸,能令人肥健。至痢癥噤口,熱邪傷其胃中清和之氣,故以黃連苦泄其邪,即仗蓮子甘鎮其胃。今肆中石蓮皆偽,味苦反能傷胃,切不可用。惟鮮蓮子煎之,清香不渾,鎮胃之功獨勝,如無鮮蓮,幹蓮亦可。" |
|
蓮子性味甘平、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等功效。蓮子除含有大量澱粉外,還含有β-𠔌甾醇,生物鹼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蓮子有鎮靜、強心、抗衰老等多種作用。據《太平聖惠方》介紹,蓮實30剋研末,先用粳米100剋煮粥後,再加入蓮子末,攪勻服食,可以補中強志、益耳目。用蓮子30剋,加瘦肉30剋,燉食;或用蓮子30剋、百合30剋,加冰糖適量,燉水飲,中老年人特別是腦力勞動者常吃,可養心安神,增強記憶力,提高工作效率。蓮子中的青嫩胚芽叫蓮子心。蓮子心味苦、性寒,有清心、去熱、止血、澀精功效,可以治療心火亢盛所致失眠煩躁、吐血遺精等癥。用蓮子心泡水飲或研末吞服,適於火旺之體。蓮子和蓮心一起食用,可清心安神,健身延年.
蓮子味美亦養人
蓮子又稱蓮實、蓮米、水之丹,是睡蓮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蓮的成熟種子。它生在小巧玲瓏的蓮蓬之中,因為外殼堅硬,古人稱之為石蓮子。蓮子為蓮的副産品,也是我國的特産之一。以生産蓮子為主的蓮,稱子蓮,我國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均是聞名的子蓮産區。
蓮子從大暑開始到立鼕為止陸續成熟。大暑前後采收的稱為伏蓮,也稱夏蓮,其養分足、顆粒飽滿、肉厚質佳;立秋以後采收的稱秋蓮,顆粒細長,膨脹性略差,入口粳硬。
蓮子大都以産地或其形狀命名,大體分為湘蓮、紅蓮、白蓮、通心蓮、殼蓮等,而湖南湘潭、安鄉等地出産的湘蓮,江西鄱陽湖沿岸生産的大白蓮,福建建陽、建寧生産的建蓮,為全國三大名蓮,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蓮子自古以來是公認的老少皆宜的鮮美滋補佳品。其吃法很多,可用來配菜、做羹、燉湯、製餞、做糕點等。
蓮子粥的做法極簡單:將蓮子與粳米同煮,熟後加冰糖或白糖再稍燉既可食用。
冰糖蓮子是將蓮子浸泡吸水,加冰糖上籠蒸,然後再燉濃食用。
蜜汁紅蓮是將蓮子與紅棗先用文火燉1小時,再加入白糖、豬板油,文火燜至汁幹食用。配上銀耳可調製成蓮子銀耳湯;配上人參和適量冰糖隔水蒸燉,為蓮肉人參湯;配上桂圓再加紅棗、糯米共煮,可熬成蓮子桂圓湯。
無論哪種蓮饌,無不清香可口。歷代達官貴人常食的“大補三元湯”,其中一元即為蓮子。古今豐盛的宴席上,無不備有蓮饌,如宋代《武林舊事》描寫宋高宗的禦宴、《西遊記》中的“天廚”禦宴、《紅樓夢》中描寫的賈府盛宴,均有“蓮子肉”、“幹蒸蓮子”,而“蓮子湯”則是最後的壓席菜,尚有“無蓮不成席”之勢。
蓮子除作為珍貴的滋補食品外,還是一付妙藥。在中醫處方上,蓮子通常稱為蓮肉、湘蓮肉。古人說,吃蓮子能返老還童、長生不老。這一點固不可信,但關於其在養心安神、健腦益智、消除疲勞等方面的藥用價值,歷代醫藥典籍多有記載。比如在《神農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本草備要》中都有據可查。
現代藥物學研究證實,蓮子營養十分豐富,每100剋含鈣89毫剋,含磷量可達285毫剋,鉀元素雖然不足2.1毫剋,但在所有動、植物食品中卻位居榜首。
蓮子作為保健藥膳食療時,一般是不棄蓮子芯的。蓮子芯是蓮子中央的青緑色胚芽,味苦,有清熱、固精、安神、強心之功效,將蓮子芯2剋用開水浸泡飲之,可治療高燒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和夢遺滑精等癥,也用於治療高血壓、頭昏腦脹、心悸失眠。 蓮子最忌受潮受熱,受潮容易蟲蛀,受熱則蓮芯的苦味會滲入蓮肉,因此,蓮子應存於幹爽處。蓮子一旦受潮生蟲,應立即日曬或火焙,曬後需攤晾兩天,待熱氣散盡涼透後再收藏。曬焙過的蓮子的色澤和肉質都會受影響,煮後風味大減,同時藥效也受一定影響。
特別提示:蓮子縱然有千般好處,也非人人皆宜,例如那些常常便秘的人就不太適合吃蓮子。
蓮子
性味:鮮者甘、平澀、無毒;幹者甘、溫澀、無毒。
歸經:入心、脾、腎。
功效:清心醒脾,補中養神,健脾開胃,止瀉固精,益腎止帶。
主治:心煩失眠,大便溏泄,久痢,腰疼,男子遺精,婦人赤白帶下。
禁忌:大便燥結者慎食。
蓮子心
蓮子心苦、寒、無毒,入心、腎,清心火,溝通心腎,治熱渴心煩、吐血、心熱淋濁、失眠等癥,便溏者慎用之。 |
|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蓮房,取出果實,除去果皮,乾燥。
【學名】SEMEN NELUMBINIS
【別 名】蓮肉、蓮米
【性 狀】
本品略呈橢圓形或類球形,長1.2~1.8cm,直徑0.8~1.4cm。表面淺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細縱紋和較寬的脈紋。一端中心呈乳頭狀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邊略下陷。質硬。種皮薄,不易剝離。子葉2,黃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緑色蓮子心。無臭,味甘、微澀。
【性味與歸經】
甘、澀,平。歸脾、腎、心經。1《本經》:味甘,平。 2《本草蒙筌》:味甘澀,氣平寒,無毒。3《本草再新》:味甘,性微涼,無毒。 4《隨息居飲食譜》:鮮者甘平,幹者甘溫。
【功能與主治】
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用於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蓮子對預防早産、流産、孕婦腰酸最有效
【貯 藏】置乾燥處,防蛀。
【製 法】略浸,潤透,切開,去心,乾燥。
【鑒 別】
(1)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為澱粉粒,單粒長圓形、類圓形、卵圓形或類三角形,有的具小尖突,直徑4~25μm,臍點少數可見,裂縫狀或點狀;復粒稀少,由2~3 分粒組成。色素層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呈類長方形、類長多角形或類圓形,有的可見草酸鈣簇晶。子葉細胞呈長圓形,壁稍厚,有的作連珠狀,隱約可見紋孔域。可見蠃紋和環紋導管。
(2)取本品粉末少許,加適量水混勻,加碘試液數滴,呈藍紫色,加熱後逐漸褪色,放冷,藍紫色復現。
(3)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ml,浸泡,濾過,濾液置試管中,加α-萘酚試液數滴,搖勻,沿管壁緩緩滴加硫酸1ml,兩液接界處出現紫色環。
(4)取本品粗粉5g,加氯仿30ml,振搖,放置過夜,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醋酸乙酯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蓮子對照藥材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丙酮(7: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5%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斑點。
【宜 忌】
中滿痞脹及大便燥結者,忌服。1《本草拾遺》:生則脹人腹,中薏令人吐,食當去之。2《本草備要》:大便燥者勿服。3《綱目》:得茯苓、山藥、白术、枸杞子良。
【摘 錄】
《中國藥典》
【各傢論述】
1.《本經》:主補中、養神、益氣力。
2. 孟詵:主五髒不足,傷中氣絶,利益十二經脈血氣。
3.《本草拾遺》:令發黑,不老。
4.《食醫心鏡》:止渴,去熱。
5.《日華子本草》:益氣,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
6.《日用本草》:止煩渴,治瀉痢,止白濁。
7.《滇南本草》:清心解熱。
8.《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
9.《本草備要》:清心除煩,開胃進食,專治噤口痢、淋濁諸證。
10.《隨息居飲食譜》:鎮逆止嘔,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11.《綱目》: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士為元氣之母,母氣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視耐老,此其極輿也。昔人治心腎不交,勞傷白濁,有清心蓮子飲;補心腎,益精血,有瑞蓮丸,皆得此理。
12.《本經逢原》:石蓮子,本蓮實老於蓮房,墮入淤泥,經久堅黑如石,故以得名。為熱毒噤口痢之專藥。補助脾陰而滌除熱毒,然必兼人參之大力開提胃氣,方始剋應。若痢久胃氣虛寒,口噤不能食,則為戈戟也。
13.《玉楸藥解》:蓮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澀之性,最宜滑泄之傢,遺精便溏,極有良效。
14.《醫林纂要》:蓮子,去心連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煩、止渴、澀精、和血、止夢遺、調寒熱。煮食僅治脾泄、久痢、厚腸胃,而交心腎之功減矣。更去皮,則無澀味,其功止於補脾而已。
15.《重慶堂隨筆》:蓮子,交心腎,不可去心,然能滯氣。
16.《王氏醫案》:蓮子,最補胃氣而鎮虛逆,若反胃由於胃虛,而氣衝不納者,但日以幹蓮子細嚼而咽之,勝於他藥多矣。凡胃氣薄弱者常服玉芝丸,能令人肥健。至痢癥噤口,熱邪傷其胃中清和之氣,故以黃連苦泄其邪,即仗蓮子甘鎮其胃。今肆中石蓮皆偽,味苦反能傷胃,切不可用。惟鮮蓮子煎之,清香不渾,鎮胃之功獨勝,如無鮮蓮,幹蓮亦可。 |
|
為了食用方便,最好購買鑽心蓮子,這樣沒有苦味,省工省時味道好。
蓮子粥 蓮子粥:基本材料 嫩蓮子20剋,粳米100
將嫩蓮子發脹後,在水中用刷把擦去表層,抽去蓮心衝洗幹淨後放入鍋內,加清水在火上煮爛熟,備用將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成薄粥,粥熟後摻入蓮子,攪勻,趁熱服用。
蓮子紅棗湯:用料 蓮藕兩大截、紅棗4兩、蓮子2兩、冰糖適量
1、蓮藕去皮切塊洗淨瀝幹。2、紅棗和蓮子用水浸泡至軟後撈起。3、將藕塊和紅棗、蓮子加冰糖與水煮1個半小時,至食材軟透即可。可補血潤膚,是長期疲勞過度,消耗精神的藥補食品
紅棗銀耳蓮子湯 紅棗銀耳蓮子湯:用料 紅棗100剋,白木耳50剋,蓮子100剋,紅糖適量。
將紅棗、白木耳、蓮子洗淨後泡水。鍋中加適量的水,放入3種材料,煮熟後,加糖調味
銀耳蓮子羹:蓮子100剋、幹銀耳15剋、鮮百合120剋、香蕉2根、枸杞5剋。冰糖100剋、水3杯。
幹銀耳泡水2小時,揀去老蒂及雜質後撕成小朵,加水4杯入蒸蘢蒸半個小時取出備用。新鮮百合拔開洗淨去老蒂,香蕉洗淨去皮,切為0.3cm小片。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中,加調味料入蒸籠蒸半個小時即可。 |
|
蓮子,著名作傢,來自中國西部,寧夏中衛市騰格裏沙漠邊緣一個古老的棗樹林。一個漫遊者、傾聽者、吟唱者和訴說者。
主要文學作品有:《單人牢房》、《西域的憂傷》、《寧靜的盛宴》、《沒頭沒腦的故事》、《納福》、《繼流》、《我的男性之花》、《色城》、《溫柔的演說》。電影文學劇本:《為啥不留大哥住一夜》、《男性之花》、《約索夫·洛剋》、《中國故事》。 |
|
睡蓮科水生草本植物蓮的種子。又稱蓮實、蓮米、蓮肉。蓮,又稱荷芙蓉、水芝。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出産,而以湖南産者最佳。秋、鼕季果實成熟時,割取蓮房(蓮蓬),取出果實;或取墜入水中,沉於泥內的果實。除去果殼,鮮用或曬幹用。或剝去蓮子的外皮和心(青色的胚芽)用,特稱為蓮肉。
[性能]味甘、澀,性平,主治五髒不足,傷中氣絶。能補脾益胃,澀腸固精,養心安神。
[參考]含多量澱粉,並含棉子糖、蛋白質、脂肪、天門鼕素、鈣、磷、鐵等。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食欲減退,或瀉痢不能食;脾虛腹瀉或小便淋濁,婦女帶下;腎虛遺精,尿頻;心失所養,虛煩不眠等。
[用法]以熟食為主,或煎湯劑入丸、散。
[註意]腹滿痞脹,或大便燥結者不宜。
[附方]
1,蓮肉糕:蓮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g,炒香;茯苓100g(去皮)。共研為細末,白糖適量,一同攔勻,加水使之成泥狀,蒸熟,待冷後壓平切塊即成。
源於《士材三書》。茯苓為補脾利濕藥,與蓮子肉、糯米同蒸糕食,則補脾益胃之功尤著。用於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大便稀溏等。
2,健脾益胃散:蓮子肉、芡實、扁豆、薏苡仁、山藥、白术、茯苓各120g,人參15g(或黨參60g)。共炒研末。臨用時可加適量白糖。每次用15~30g,以溫開水衝調服。
源於《方脈正宗》。本書實即古方四君子湯去甘草,加入補脾諸物而成。藥性平和,能滋養補益,健運脾胃。用於脾虛少食。腹瀉,小兒疳積消瘦;肺結核病人肺脾兩虛,咳嗽少氣等。
3,蓮子百合麥鼕湯:蓮子15g(帶心),百合30g,麥門鼕12g。加水煎服。
本方用帶心蓮子以清心寧神,百合、麥門鼕亦有清心寧神之效。用於病後餘熱未盡,心陰不足,心煩口幹,心悸不眠等。 |
|
1. 蓮田選擇和整理
蓮田應選擇有灌溉條件、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的鼕閑田或緑肥田為好。土質以壤土、粘壤土、粘土為宜,灌溉便利的砂壤土也可,土壤pH值應在6.5~7之間。瘠薄砂土田、常年冷浸田、銹水田不宜種植。蓮田整理要求精耕細作,做到深度適當,土壤疏鬆,田面平坦,施足基肥。鼕閑田,鼕季應深耕曬壟,每畝施入欄肥2000公斤,開春再灌水進行兩耕兩耙,平整田面等待移栽。緑肥田一般在2月下旬進行兩耕兩耙,第一次翻耕後畝施石灰25公斤,以促使緑肥腐爛。若緑肥産量在2000公斤以上不需再施欄肥,産量過低,必須補施部分欄肥。
2. 品種和種藕的選擇
藕種的好壞直接影響蓮子的産量、質量,首先應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品種選擇。産子蓮為目的的宜選擇十裏荷一號、太空36號、太空3號。其次對種藕的選擇,要求品種純正,上年單産高,未發生病害的留種田裏的種藕,做到邊選邊挖,以具有本品種特性、色澤新鮮、藕身粗壯、節間短、無病斑、無損傷、頂芽完整,具有三個節以上的主藕和二節以上子藕作種。
3. 施足基肥,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結合蓮田整理,每畝施足欄肥2000公斤,緑肥田配施25公斤石灰。移栽前一天,畝施碳銨20~25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作面肥,以確保基面肥充足。適時移栽是提高單産、確保高産的重要環節。一般掌握在當地氣溫穩定在12℃以上,即4月上中旬移栽為宜。種植密度一般以每畝種植120~150株藕種為宜。早栽宜稀,遲栽宜密;高肥宜稀、中低肥宜密。
4. 中耕除草,清除寡荷
蓮子從移栽到荷葉封行,先後要進行2~3次耘田除草。當蓮主莖抽出第一立葉時開始耘田,之後每隔10~15天耘田一次,到荷葉封田為止。耘田前先行排水,衹保持泥皮水,耘田時將雜草拔盡並埋入泥中,達到泥爛、面平、無雜草的要求。耘田時結合追肥,可使肥料深施,提高肥效。蓮子對除草劑特別敏感,一般不提倡在蓮田使用除草劑。
5. 科學施肥
蓮子生育期長,耗肥量大,而蓮子根係吸肥能力較弱,施肥應強調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少吃多餐施追肥,適補微肥。蓮子大田追肥每畝總用肥折尿素40公斤、氯化鉀20公斤、硼砂2.5公斤左右。施肥時掌握“苗肥輕、花肥重、子肥全”原則,分期多次施用。第一立葉抽生後(成苗期)結合第一次耘田追施苗肥,畝用尿素5公斤、氯化鉀2.5公斤。點施在蓮苗周圍。施肥後即行耘田。始花期重施花肥,於第一花蕾出現時施用,畝施尿素7.5公斤加氯化鉀4公斤,全田均勻撒施,不能將肥料撒到荷葉或花上,田間保留3~5釐米水層。結蓬初期施壯子肥,畝施尿素5公斤,氯化鉀2.5公斤、硼砂0.5公斤,施肥方法同上。之後每過10~15天施一次追肥(每次肥料用量遞減10%),全程5~6次。 |
|
名稱:
蓮子
漢語拼音:
Lianzi
英文名:
SEMEN NELUMBINIS
基原: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蓮房,取出果實,除去果皮,乾燥。
性狀:
本品略呈橢圓形或類球形,長1.2-1.8cm,直徑0.8-1.4cm。表面淺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細縱紋和較寬的脈紋。一端中心呈乳頭狀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邊略下陷。質硬,種皮薄,不易剝離。子葉2,黃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緑色蓮子心。氣微,味甘、微澀;蓮子心味苦。
鑒別:
(1)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為澱粉粒,單粒長圓形、類圓形、卵圓形或類三角形,有的具小尖突,直徑4-25μm,臍點少數可見,裂縫狀或點狀;復粒稀少,由2-3分粒組成。色素層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呈類長方形、類長多角形或類圓形,有的可見草酸鈣簇晶。子葉細胞呈長圓形,壁稍厚,有的作連珠狀,隱約可見紋孔域。可見蠃紋和環紋導管。
(2)取本品粉末少許,加適量水混勻,加碘試液數滴,呈藍紫色,加熱後逐漸褪色,放冷,藍紫色復現。
(3)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ml,浸泡,濾過,濾液置試管中,加α-萘酚試液數滴,搖勻,沿管壁緩緩滴加硫酸1ml,兩液接界處出現紫色環。
(4)取本品粗粉5g,加三氯甲烷30ml,振搖,放置過夜,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蓮子對照藥材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丙酮(7: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5%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斑點。
檢查: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 H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4.0%。
炮製方法:
略浸,潤透,切開,去心,乾燥。
性味:
甘、澀,平。
歸經:
歸脾、腎、心經。
功效:
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
主治:
用於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6-15g。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
|
SEMEN NELUMBINIS |
|
蓮子
拼音名:Lianzi
英文名:SEMENNELUMBINIS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228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nuciferaGaertn.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
熟時采割蓮房,取出果實,除去果皮,乾燥。
【性狀】本品略呈橢圓形或類球形,長1.2~1.8cm,直徑0.8~1.4cm。表面淺黃
棕色至紅棕色,有細縱紋和較寬的脈紋。一端中心呈乳頭狀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
其周邊略下陷。質硬,種皮薄,不易剝離。子葉2,黃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緑色
蓮子心。無臭,味甘、微澀;蓮子心味苦。
【鑒別】(1)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為澱粉粒,單粒長圓形、類圓形、卵圓形或類
三角形,有的具小尖突,直徑4~25μm,臍點少數可見,裂縫狀或點狀;復粒稀少,由
2~3分粒組成。色素層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呈類長方形、類長多角形或類圓形,
有的可見草酸鈣簇晶。子葉細胞呈長圓形,壁稍厚,有的作連珠狀,隱約可見紋孔域。
可見蠃紋和環紋導管。
(2)取本品粉末少許,加適量水混勻,加碘試液數滴,呈藍紫色,加熱後逐漸褪色,
放冷,藍紫色復現。
(3)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ml,浸泡,濾過,濾液置試管中,加α-萘酚試液數滴,
搖勻,沿管壁緩緩滴加硫酸1ml,兩液接界處出現紫色環。
(4)取本品粗粉5g,加氯仿30ml,振搖,放置過夜,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醋酸乙
酯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蓮子對照藥材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
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
正己烷-丙酮(7: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5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
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
色的斑點。
【檢查】水份,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H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4.0%。
【炮製】略浸,潤透,切開,去心,乾燥。
【性味與歸經】甘、澀,平。歸脾、腎、心經。
【功能與主治】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用於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
悸失眠。
【用法與用量】6~15g。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
|
蓮子
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乾燥成熟種子。 |
|
【蓮子】 (物名)蓮華之實也。可以作數珠。數珠功德經曰:“若用蓮子為數珠,誦掐一遍,得福萬倍。” |
|
- : lotus seed, Semen Nelumbinis, Hindu lotus seed
|
|
- n. graine de lotus
|
|
蓮子鎮, 華竜鎮, 蓮子鎮鎮, 華竜 |
|
植物 | 水果 | 種子 | 價值 | 自然 | 飲食 | 扁豆花 | 蒸 | 芋頭 | 酥 | 竹蓀 | 湯 | 薄荷 | 菜譜 | 豬心 | 土特産 | 宣蓮 | 荷花 | 藕 | 紅棗 | 果汁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