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山東 >青島 >青島市區 > 萊陽農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萊陽農學院聯繫方式 地址:青島市春陽路.
  郵編:266109 萊陽農學院投訴電話 青島市旅遊投訴電話:0532-85912000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萊陽農學院導遊圖
   萊陽農學院是國務院批準的具有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權的省屬高校,建有萊陽和青島兩個校區,總占地3856畝,校捨建築總面積82萬平方米。學校創建於1951年,經過五十多年的艱苦創業,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生物科學和農業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工、理、經、管、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現設有植物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園藝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植物保護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理學院、環境藝術學院、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水産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中加商務學院、海都學院等21個二級學院,有51個本科專業,有科學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9個,另有兩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現有專職教師1144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占35%,博士230人。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4億元,圖書館藏書150萬册。
  
  學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廣,專業素質高,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對國傢和社會有高度責任感的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實行學分製的教學管理模式,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建立了網絡化的教學管理體係,實現了教學計劃、課程調度、學生選課、成績提交的網絡化、信息化。“十五”期間,學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嚮,積極調整專業結構,新建本科專業36個,初步形成了理、工、農為主幹學科、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專業構架。承擔、參與國傢和省級教改項目20項,校內立項教改課題176項,7門課程被確定為省級建設精品課程,25門課程被確定為校級建設精品課程。3個省級試點專業、4門省級試點課程已通過省教育廳驗收。獲得國傢級優秀教學成果奬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奬19項,省優秀實驗技術教學成果奬12項。全校教師發表教學研究論文3000餘篇。學校在多媒體教學課件開發方面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五年來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127個,絶大多數已經上網運行。建立了以生物實驗中心、化學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等7個中心為平臺的實驗教學體係和96個穩固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近5年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率平均為35.17%,5年共計有2119名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了碩士研究生。近三年,我校碩士研究生的博士生考取率平均為43.8%。本科生英語四級通過率1992年以來一直排全國普通高校前列,近年來一直保持在60%左右,2004年為56.8%,比全國重點院校高出11.1個百分點。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跟蹤調查顯示,學校畢業生在思想政治素質、工作作風、實際操作能力和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獲得了用人單位較高評價。
  
  學科建設紮實推進,重大科研成果不斷涌現。擁有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及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青島市重點實驗室1個。1978年到1999年獲得過9項國傢級奬勵。2000年以來,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91項,其中國傢級項目65項,省部級項目301項;獲得國傢級奬勵4項,省部級奬勵65項,其中一等奬14項;發表學術論文4329篇,其中核心期刊2353篇;編著專著、教材131部。體細胞剋隆牛技術的研究自2001年11月取得重大成果以來,連續取得重大突破,獲兩項省科技進步一等奬,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節目多次對其研究成果給予報道;高産優質花生新品種“魯花11號”,1998年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奬,1999年獲國傢科技進步三等奬;人工模擬銀杏殺菌劑的研究被列為1999年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之首,2000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奬,2003年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並獲4項國傢發明專利,中央電視臺“科技博覽”節目曾對這一研究成果作過專題介紹。 “灰樹花多糖提取工藝及其藥理作用的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省科技進步一等奬。“五竜鵝品種的選育和推廣”2003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奬。 “中國叢枝菌根研究” 2005年獲省自然科學一等奬。經過多年的學科建設,我校在動植物育種與良種繁育、作物栽培、果樹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農業機械、植物病理、仿生農藥、農業傳播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村經濟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學科優勢,在國內外有一定的影響。在《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2005年發佈的中國大學農學30強排行榜上,我校在設有農學學科的128所大學中排名第29名。
  
  科技成果轉化和社會服務工作成效顯著。1999年成功轉讓了人工模擬銀杏殺菌劑“緑帝”生産技術,轉讓金額500萬元。2002年成功轉讓了“灰樹花發酵液多糖提取技術”,轉讓金額900萬元。2004年又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了“ln3”玉米新品種省外經營許可權。2005年“利用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提出玫瑰精油技術”以100萬元的股份價,與濟南建工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山東玫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科技部公佈的2002年度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讓實際收入排名中,我校列第34位,山東省高校第一位。建立校外科研示範基地30多處,先後與省內外60多個縣市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2004年學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農業科研與技術推廣先進單位”稱號。
  
  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學校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證了學校的穩定,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學校以育人為宗旨,積極倡導“明德勵志、敦學篤行”的校園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在1998年和2000年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我校連續榮獲“93-98、98-2000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榮譽稱號。在慶祝建黨80周年之際,動科係黨總支先後被中共山東省委、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學校在2004年山東省高校德育工作評估中取得優秀的成績。
  
  學校不斷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德、俄、英等14個國傢的30所高校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學校的對外交往日益增加,國內外影響不斷擴大。
相關詞
山東人物
包含詞
萊陽農學院學報山東萊陽農學院萊陽農學院圖書館
山東省萊陽農學院萊陽農學院海都學院萊陽農學院動物科技學院
萊陽農學院植物科技學院萊陽農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萊陽農學院昆蟲博物館
中科院萊陽農學院博導萊陽農學院良種公司15.中科院萊陽農學院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