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剋羅非魚,學名tilapia mossambica,五十年代稱為越南魚。人們現在將羅非魚統稱為非洲鯽魚,有的地方稱之為麗鯛。該魚屬於麗魚科cichlidae,羅非魚屬tilapia(有稱麗鯛科,麗鯛屬)。原産地在非洲的莫桑比剋,自1956、1957年分別由泰國和越南引人我國廣東省進行試養,現已在我國特別是南方地區廣泛養殖。
【生態特徵】莫桑比剋羅非魚屬暖水性的熱帶魚。生存的臨界溫度上限40度對其分解代謝受到影響,42度時則為致死上限溫度。下限l3度時生長極差,lo度時則停止生長,8度時為致死的下限溫度。它又是廣????性魚類,耐????度範圍很大。它既能在淡水中生活,又能在含????量占35%一40%的鹹水中生活,但其繁殖會受到影響。其最適合的????度是8.5%到17%。它一般棲息於底層,有時生活於水體的中下層。在陽光充足水溫升高的情況下,也常遊到水的表層。當遇到聲響時,就潛入水底的軟泥中,靜止不動。
【食性】莫桑比剋羅非魚屬於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天然餌料有浮遊植物、絲狀藻類、浮萍、蕪萍(瓢莎)、底棲藻類和泥中有機質以及昆蟲幼蟲、水蚯蚓等。5釐米以下魚苗攝食浮遊動物,如枝角類、撓足類、輪蟲、水蚯蚓等。5一9釐米的魚種攝食浮遊硅藻、緑藻、小型甲殼類等。人工養殖用的餌料如米糠、豆餅、糖糟等也很受歡迎。
【生殖習性】池塘中養殖生長2一3個月即達性成熟;湖泊中的魚則需生長到6一9個月方可達性成熟。每年産卵的次數6-11次不等。産卵量在80--1400粒之間。它的生殖習性很特殊:成魚在繁殖季節有明顯的婚姻色,雄魚比雌魚的色彩更為鮮豔;雄魚為雌魚在水底構築産卵窩,窩呈圓形,直徑30--40釐米,深度10一20釐米;産卵時,雄魚用頭部壓迫雌魚腹部,雌雄雙方進行周旋運動,誘發産卵;受精卵藏於雌魚口內孵化,當稚魚具有一定遊泳能力後,雌魚纔將其吐出,並守候其旁,若有敵害侵襲,雌魚立即將稚魚吸人口中保護起來。
【垂釣】羅非魚屬中小型魚類,垂釣它用軟手竿或輕便投竿即可。手竿選用竹製或玻璃纖維製的,長短可根據水域大小和水的深淺而定。釣綫用直徑0.2一0.3毫米的透明尼竜綫,長竿短綫定點釣或竿綫相齊"甩大鞭"均可。用手竿垂釣可釣底,也可浮釣,但均應裝浮漂。底釣可用風漂或立式長塑料漂,裝小型開口墜。漂與墜的配比為1:l。浮釣的浮漂可用辣椒型或球型,漂的浮力應略大於墜子加餌鈎的重量。投竿可用長2米左右的空心玻璃纖維竿,配小型繞綫輪。釣綫用直徑0.3毫米的尼竜綫,綫長60--80米。釣鈎可用大小相當於緑波漁鈎廠生産的伊勢尼形517一518號鈎。用投竿主要采取遠投底釣法。一般不用浮漂。鈎、墜的組合可用墜上鈎和墜下鈎的方法。墜重30剋左右。
1、釣餌:羅非魚食性較雜,葷、素皆食。垂釣羅非魚的釣餌較多。葷餌有蚯蚓、蛆蟲、小蝦、面包蟲、紅蟲、火腿腸碎屑等。素餌有面食、飯粒、桑椹、粘糕、熟山芋等。裝鈎方法與釣鯽魚同。
2、釣點:羅非魚喜暖怕寒,所以選釣點時,應選在池塘、溝渠、庫灣避風嚮陽的一面。此外,羅非魚的活動在一天中依水溫的變化而不同,清晨水溫偏低時多沉人水底活動,中午前後水溫升高時多活動於水體中層。根據這一特點,進行浮釣時,垂釣者要選擇岸邊有可供隱蔽的地形為釣位,以免驚擾群魚。
3、釣法:羅非魚上鈎,反映在浮漂上的變化有兩種:一種是"托漂",浮漂徐徐上升;另一種是"黑漂",浮漂下沉。遇到這兩種情況,垂釣者應當機立斷,用腕力急抖釣竿,使魚鈎挂牢魚嘴。在一般的情況下,羅非魚吃食上鈎"托漂"的情況較為多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