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荷蘭人(Hollanders)
荷蘭主體民族。主要分佈在荷蘭北部和中部地區。另有部分散居在美國、加拿大、奧地利、比利時和德國。屬歐羅巴人種。使用荷蘭語,屬印歐語係日耳曼語族。大多信奉基督教的加爾文派,北部地區有一些人信奉天主教。
荷蘭人主要由屬於日耳曼部落群西支的弗裏斯人、巴塔維人、法蘭剋人、撒剋遜人同剋 爾特人結合而成。剋爾特人早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就居住在今荷蘭、比利時的土地上。弗裏斯人和巴塔維人於公元開始前遷來。公元3世紀,法蘭剋人與撒剋遜人相繼來到。法蘭剋人徵服了其他部落,與他們融合在一起,成為形成荷蘭人的基礎。在長期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鬥爭中,荷蘭人的民族意識逐漸增長,1581年荷蘭共和國的成立,更使荷蘭民族得以迅速形成。17世紀以荷蘭方言為基礎形成了荷蘭書面用語。17世紀,荷蘭人是歐洲最發達的民族。工商業和航運業都很發達,大部分地區消滅了封建土地關係。在文化方面,出現了唯物主義無神論哲學家B.de斯賓諾莎、近代國際法奠基者H.格勞秀斯、畫傢倫勃朗等傑出人物。多從事工業,以造船和電子工業著稱。農業以生産奶、肉的畜牧業為主,傳統種植小麥、亞麻、甜菜、土豆、蔬菜、花卉。沿海居民從事捕魚業。 |
|
helanren
荷蘭人
Netherlanders
西歐荷蘭人口占多數的民族。有1135萬人(1978),占全國人口81.4%,分佈在北部和中部地區。屬歐羅巴人種。使用荷蘭語,屬印歐語係日耳曼語族。大多信奉基督教的加爾文派,北部地區有一些人信奉天主教。
荷蘭人主要由屬於日耳曼部落群西支的弗裏斯人、巴塔維人、 法蘭剋人、 撒剋遜人同剋爾特人結合而成。剋爾特人早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就居住在現今荷蘭、 比利時的土地上。弗裏斯人和巴塔維人於公元開始前遷來。公元3世紀,法蘭剋人與撒剋遜人相繼來到。法蘭剋人徵服了其他部落,與他們融合在一起,成為後來形成荷蘭人的基礎。15世紀末葉,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蘭西北部地區被統稱為尼德蘭,是當時西歐工商業最發達、最富有的地區。16世紀尼德蘭處於西班牙統治之下,西班牙的封建專製制度和天主教會阻礙了尼德蘭資本主義的發展。尼德蘭資産階級以加爾文教為旗幟,於1566年開始了反對西班牙的戰爭,即尼德蘭資産階級革命。1609年西班牙被迫休戰。戰爭過程中,尼德蘭北部各省聯合起來,於1581年宣佈成立荷蘭共和國,1648年被國際公認為獨立國傢。在長期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鬥爭中,荷蘭人的民族意識逐漸增長,荷蘭共和國的成立,更使荷蘭民族得以迅速形成。17世紀以荷蘭方言為基礎形成了荷蘭書面用語。
荷蘭人
17世紀時,荷蘭人是歐洲最發達的民族。當時工商業和航運業都很發達,大部分地區消滅了封建土地關係。在文化方面,出現了唯物主義無神論哲學家B.de斯賓諾莎、近代國際法奠基者H.格勞秀斯、畫傢倫勃朗等傑出人物。現在,88%的荷蘭人為城鎮居民(1981),多從事工業,以造船和電子工業著稱。農業以生産奶、肉的畜牧業為主,傳統種植小麥、亞麻、甜菜、土豆、蔬菜、花卉。沿海居民從事捕魚業。
古老的荷蘭風車
另有 100餘萬荷蘭人散居在美國、加拿大、奧地利、比利時和聯邦德國。
(穆立立)
|
|
- n.: hollander, netherlander, native of the Netherlands, Dutch
- adj.: the Dutch [pl v] the people of the Netherlands
|
|
- n. Hollandais
|
|
學者 | 地理學 | 海洋地質學家 | 臺灣 | 人物 | 殖民地長官 | 畫傢 | 風景畫 | 梅因德爾特霍貝瑪 | 東印度公司 | 印尼總督 | 泰拳 | 漢學家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隱士 | 歷史學家 | |
|
|
荷蘭人的 | 的荷蘭人 | 荷蘭人上菜 | 荷蘭人民報 | 南非裔荷蘭人 | 流浪的荷蘭人 | 漂泊的荷蘭人 | 飄泊的荷蘭人 | 飛行的荷蘭人 | 飛翔的荷蘭人 | 南非荷蘭人後裔 | 飛翔的荷蘭人號 | 荷蘭人體語音博物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