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藥山聯繫方式 地址:岫岩滿族自治縣境內。
郵編:110000 藥山投訴電話 鞍山市旅遊投訴電話:0412-5536485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藥山景區榮譽 國傢自然保護區 藥山門票價格 25元 藥山節慶活動 鞍山旅遊節、 藥山開放時間 8:00——16:00 藥山最佳旅遊時間 每年月至月,是最佳旅遊季節。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年平均氣溫℃,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年平均降水量毫米,無霜期日。 藥山特別提醒 衹有秋天才能買到當地特産南果梨。 藥山美食 小白皮酥在清道光二年(1822年)傳人海城,延續至今。這種糕點外皮為水面油酥,內有餡心,屬於季節性生産品種。其特點:皮酥餡香,入口酥軟,層次分明,色澤潔白,花樣繁多。小白皮酥用料考究,製作精細。皮料為面粉,餡料用熟面、白糠、豆油、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青紅絲、芝麻拌勻而成。酥料用面粉、大油和成。用文火烘烤,底火稍大,上火要小,烤成白色,熟透出爐。被評為鞍山地區優質産品。
海城餡餅
1906年,海城縣回民馬德昌和漢人毛香倫,分別在縣城火神廟街經營餡餅。馬德昌經營牛肉餡水紮面餡餅;毛德倫經營豬、牛肉鴛鴦餡攪面餡餅。這兩種餡餅都選料嚴格,配料講究,使用上等面粉做皮。豬肉選用前後槽,牛肉選用三權、腰窩、紫蓋。用時令鮮萊做餡。海城餡餅香酥可口,味道鮮香,倍受人們的喜愛。除海城外,瀋陽、鞍山等地也有海城餡餅鋪店。
南果梨
俗稱安果梨,屬於秋子梨係統,是鞍山地區特産。果重約50剋,大的可達200剋,果肉細膩,漿汁特多,甜酸適口,有濃烈香氣,含糖量15%左右。1988年被農業部列為全國名特優品種。 藥山住宿 鞍山有各種類型的酒店供旅遊者選擇。有星級酒店,也有適合大衆的普通酒店。而青年旅捨尤其適合背包族和喜愛旅遊的朋友們。 藥山購物 鞍山邊的專業市場很多,如:海城的西柳服裝城、南臺箱包市場、遼陽佟二堡皮件市場等,那裏繁多的品牌、低廉的價格常常會令你震撼不已。但便宜沒好貨,此話一點不假,在這種地方衹能買些“低值易耗”的小商品,尤其是外地遊客,最好還是不要因“低價”而在此購買大件和貴重物品,否則質量和售後服務難保。
當地特産:岫岩玉,“鋼城短葉”君子蘭,滿族剪紙。 藥山交通 市內有旅遊公交直達藥山景區的專綫。 藥山玩法 觀光、旅遊、攝影、
藥山位於遼東半島腹地北部,坐落在遼寧省岫岩滿族自治縣城北65公裏的韭菜溝、三傢子、石廟子3個鄉鎮的交界處。東距鳳城市鳳凰山風景名勝區100公裏,西距海城市96公裏,南距莊河市冰峪溝名勝風景區120公裏,北距鞍山市120公裏,距遼寧省會瀋陽市180公裏。
藥山屬於東北長白山係千山山脈,自古以來,就以盛産野生中草藥著稱。這座山集佛、道兩教於一體,是遼東地區早期的宗教聖地。清代時就是奉天省也就是天的遼寧省四大名山之一,和千山、醫巫閭山、鳳凰山並列齊名。
藥山風景名勝區地理位置優越,是國傢aa風景名勝區,處於著名的千山風景名勝區和鳳凰山風景名勝區之間的中心位置,是連接瀋陽、大連、鞍山、丹東、本溪、營口、千山、鳳凰山、鴨緑江、東港、大孤山、冰峪溝、遼東灣等城市和風景名勝區的中繼站,也是遼南、遼東地區旅遊勝地的主要環節和傳統文化交流的活動中心。
【名稱由來】 藥山,最早稱為“長樂山”。後來為什麽又叫藥山了呢?原因有兩個。其一,遼東長樂山資源獨特,盛産野生中草藥材,並被先人廣泛應用,而且藥物療效神奇,所以從北魏以後人們便將它改稱為“藥山”。其二,相傳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親徵遼東,在安市城,就是今天的海城市東南8公裏的英城子古城之戰得勝,率領三軍將士來到長樂山下歇兵養馬,準備繼續東徵。不料,三軍將士因水土不服多有染病,唐太宗一時處境窘迫,後來住廟僧人從山中採集草藥,治愈了三軍將士。之後,唐太宗率領三軍士攻下烏骨城,也就是今天的鳳凰山山城,取得節節勝利,收復了遼東。唐太宗大為高興,遂將長樂山賜封為“寶藥山”,又派大將尉遲敬德來此監修廟宇,後人為了稱呼方便,就把“寶藥山”簡稱為藥山。
【藥山風光】 藥山重巒疊嶂,數峰突起,山勢高峻,資源豐富。據《奉天通志》記載:藥山“山勢雄奇,遙與鳳凰山相映。山上有洞,曰:青華觀。泉水自洞前石檐滴下,甚甘冽。其北有斷壑,上跨老樹為梁。山行賴此以通,往來亦險境也。”由此可見,人們遊覽藥山觀光由來已久。早在明代就有“到遼東不訪藥山乃憾事”的說法,這並不是一句瞎話。
藥山現為遼寧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50多平方公裏。藥山由東北嚮南起伏綿延10余公裏,共有姿態秀麗的大小自然山峰40多座。遠望氣勢磅礴,壯觀雄奇。近看巍峨古怪,拔地參天。
共分為石花頂、大寺溝、觀溝、南天門四大景區。景區內有80多個觀賞景點,10餘處大小瀑布點綴其間,構成了一麯麯絶妙的高山流水樂章,可稱得天獨厚,稀少奇觀。
·藥山與中草藥·
【藥山的中草藥】 由於氣溫、濕度適宜,藥山野生藥材品種比較齊全,自然植被完好。經過相關部門考查,藥山共有植物600多種,其中園林樹木就有34科、72屬、150多種,中草藥材更是隨處可見。據統計,藥山上有常用藥材400多種,其中不乏人參、何首烏、靈芝、黃芪、貫衆、山藥等珍稀藥材。現在,藥山附近還流傳着這樣一首民謠:“藥山草藥多,一天挖兩車,靈芝不足奇,采來泡酒喝。”
【中草藥的來歷】 那麽,藥山為什麽有這麽多的藥材呢?下面,我給大傢講一個傳說故事吧。
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在天宮裏的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幫伺候她的仙女。其中有一個名叫翠花的仙女,她長得非常好看,又聰明又伶俐。王母娘娘很喜歡她,每天早上讓翠花給自己做一碗“長壽湯”喝。這碗湯可不是一般的湯,它是采用天上的各種花草樹葉熬成的。喝了“長壽湯”能延年益壽,而且還能去病免災,不管得了什麽病,喝它就能治好。
一天,翠花和姐妹們到天河邊上洗衣服,忽然聽到一陣陣凄涼的哭聲,這哭聲十分悲切,令人傷心,仙女們越聽心裏越難受。於是她們尋找哭聲,便來到了凡間。原來,凡間正鬧着一場瘟疫,因為沒有治病良藥,男女老少死了不少。這哭聲來自一個名叫秋蛋兒的12歲男孩兒,他在墳前哭着剛剛掩埋3天的老父親。翠花得知這一情況後,覺得秋蛋十分可憐。心裏想,如果能把“長壽湯”灑在水井裏,讓人們喝上“長壽水”,那就能治瘟病。翠花把這個主意和姐妹們一說,她們都說是個好辦法。可是從王母娘娘嘴裏摳出東西並非容易,得豁出性命才能辦到。怎麽辦呢?翠花想了又想,最後决定,為了給天下的人們治好瘟病,寧可自己死去,也要救活大傢,讓他們享受人間的快樂。
這天早晨,翠花象往常一樣做好“長壽湯”,在姐妹們的掩護下闖出了天宮。王母娘娘由於沒有及時喝上藥湯,便問根由。這時,把門的一個神仙說翠花端着“長壽湯”私奔了凡間。王母娘娘一聽,氣不打一處來,便命令雷公雷母出去追趕捉拿,有功奬賞。
雷公雷母追到翠花跟前大聲說道:“大膽的仙女,你竟敢私逃人間,違犯天宮王法,快跟我們速回天宮請罪,不然的話,就用劈雷擊死你!”翠花說:“人間得了瘟病,我要去救救他們。”寧死也不回天宮。“那就別怪我們無情,讓你嘗嘗雷公雷母的厲害。”“生為民解難,死為草留根。”時,就聽“咔嚓”一聲,四處電光閃閃,一個震天動地的大雷,把翠花擊成粉身碎骨。那碗“長壽湯”的殘渣跟隨翠花仙女的零碎玉身,紛紛揚揚撒落在一座大山之上。
翠花死後,便給秋蛋兒托夢,說她和“長壽湯”已在山上轉化成能治各種病的草藥,請秋蛋兒帶領大傢趕快上山採藥,並且告訴他如何治療瘟疫。
第二天,人們都上山採藥。不幾天,得瘟病的山民們全治好了。這就是藥山上中草藥的來歷,山上的人參就是翠花零碎的身體轉變而成的。
【名副其實寶藥山】 1982年12月28日國務院决議:“對全國中藥資源進行係統地調查研究,製定發展規劃”。從1984年開始,岫岩認真詳細地進行了歷時10年的中藥資源普查工作。通過普查,岫岩地區共有中草藥材799種,其中藥山就生長各種藥材400多種,占全縣50% 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一座藥山。
藥山周邊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有採藥用藥的習慣。生活中,他們經常採集山野田間的草藥配製各種治病的偏方,解除痛苦。此外,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藥山周邊高壽老人較多,而且身體健康。這裏有一句常話:“守着寶藥山,免進鬼門關,不是壽星老,就是活神仙。”
·藥山與宗教·
【藥山的宗教歷史】 常言說:名山多古剎。藥山的宗教發展有1400多年的歷史。早在唐代貞觀年間,藥山僧人就多達數十人。所建寶林寺規模宏大,一時很有影響,使藥山佛教之風極盛。隨着佛教史上“三武一宗之厄”的變化,藥山佛教時起時落。宋、元兩代,戰事頻頻,佛教離開了純一精湛的條理而趨於調和混同,以至逐漸退化,迫使藥山佛教也隨之衰弱下來,僧人寥寥無幾。據明代萬歷三十三年寶林寺重修碑文記載,明代遼東總兵李成梁曾在此“廣修殿宇”,藥山佛教一度恢復正常,寺廟復修一新。根據有關資料記載,藥山佛教興盛於明清,直至民國初期。其後由於歷史原因,藥山歷代寺廟遭到嚴重破壞,現今已基本無存,僅在藥山觀溝溝口還存有幾處唐代塔基。
【藥山的道教】 藥山的道教是何時形成的,尚無文獻記載。據傳北周大成元年也就是公元579年,今陝西韓城一位懂得醫術、名叫張觀世的人,捨傢求道,來到遼東長樂山古洞中打坐修煉。大約在隋唐時期,藥山道教正式興起,奉老子《道德經》,並建築宮觀。
藥山道教受統治階級的政治影響,興衰跌宕起伏。宋朝真宗時,迷信道教,想以宗教迷信方式籠絡人,擡高他自己的社會地位,維持國內統治,因此全國道教就比較興盛,藥山道教也得到正常發展。清朝至民國初期是藥山道教最興盛時期,宮觀廟宇規模宏大,是遼東地區著名宗教聖地。
【藥山道士】 藥山最有影響的是歷代道士以懂醫術見長,擅於利用當地中草藥配製偏方給人治病,在醫學技術和用藥方面很有影響,經常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下面我給大傢傢講一個真實的故事聽一聽:
相傳很久以前,藥山青華觀裏有個金老道,他心慈面善,懂醫術。山裏人有個頭疼腦熱的經常請他看一看,號號脈,出個偏方什麽的,所以,金老道很受當地人尊敬。
一天,青華觀來了一男一女,他們是偏僻山溝裏的小兩口兒。金老道先讓他們坐下,然後又溫和地問他們有什麽事情。女的低頭不說話,男的嚮金老道說明了來意。
原來,女的在大腿根上長了一塊牛皮癬。由於過去人們封建思想嚴重,女人長在下身處的毛病一般不好意思說出口,怕羞。
金老道得知了病情,給他們出了一個偏方:生韭菜一兩半,生大蒜一兩半。搗爛成泥狀,用薄布包好,烘熱後用力擦患處,每天擦一次,連續擦7天。
小兩口回傢後,按着金老道的偏方,在自傢田園裏弄來韭菜和大蒜每天細心地治療一次。到了八九天以後,牛皮癬果然好了。小兩口很高興,稱贊金老道的醫術高明。
為了答謝青華觀金老道的治病恩情,小兩口兒帶着自傢産的瓜果梨棗和銀兩,來到青華觀嚮金老道表示謝意。儘管他們費了不少口舌,可是金老道說什麽也不收,並對小兩兒口說:“不收銀,不收金。出傢全憑慈善心。世間惟有清平日,修行得道成仙人。”
就這樣,記不清金老道治好了多少病人,直到今天,藥山附近的老百姓還念念不忘青華觀裏的金老道呢!
根據不完全的瞭解,從清代至民國時期,藥山道士醫術高超有名有姓的就有:王永希、金明庫、關誠明、關信鐸等。這些道士都是藥山青華觀醫術傳承和發展的代表,他們在養生、醫學等方面積纍了一定經驗。至今,由青華觀遺留下來的手抄本醫書還完整地保存。這對研究開發藥山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醫藥學術中也有着重要的價值。
·石花頂景區·
【石花頂】 石花頂景區,重巒疊嶂,奇峰峭拔。主要景點有古城遺址、古井、定嚮盤、石旗桿、石椅等。石花頂是藥山第一高峰,海拔887.7米,是遼寧省內著名高峰之一。所謂的“石花頂”,是在一處山脊上,有4座山峰聯袂而立,每個山峰各有一處花崗岩石崩裂而自然形成的疊壓奇石,酷似盛開的蓮花,所以人們稱其為“石花頂”。
登上石花頂,整個景區盡收眼底,峽𠔌清幽,峰巒重疊。山風陣陣,林海起伏。嚮東南望去,遼南最高峰帽盔山隱約可見。嚮西南遠眺,唐帽山又能清晰可變。綺石仰視,片片薄雲,如絮如紗,伸手可及,此時此刻,令人萌發異想,確有駕雲欲仙之感。
【石花頂的傳說】 相傳很早的時候,在藥山的山腳下,住着一戶姓馬的人傢,兒子取名馬石頭。老父親早年去世,撇下孤兒寡母,老母親又長年病在床上。馬石頭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子,雖然傢裏很窮,為了給老母親治好病,他整天東跑西奔到處求醫弄藥,可是老母親的病情就是不見好轉。
有一天晚上,馬石頭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白鬍子老頭來到他身邊,告訴他說把藥山上的石花采回來,老母親的病就能治好,不過這石花很難采到。
第二天,馬石頭起個大早上山,到處找石花。他找啊找啊,足足找了一天工夫,連個石花的影子也沒見到,這可把他纍壞了。到天掌燈的時分,他纔回到傢裏。母親看着兒子汗抹流水的樣子,心疼地說:“石頭兒,明天你就別上山採藥啦,一旦有個好歹媽可咋辦哪!”這時,馬石頭就把昨晚上做的夢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
母親說:“兒呀,媽活了大半輩子,還從來沒聽說過石頭還能開花,那都是夢中的事兒,根本沒有影兒。天下都是老天爺的,他讓什麽開花什麽才能開花。”
馬石頭說:“媽,老天爺有眼會幫助咱們的,為了給您治病,我一定能采到石花,把您的病早日治好。
就這麽的,第二天馬石頭還是早早地上山給母親採藥,由於多日的勞累,馬石頭躺在石頭上睡着了,這時從南面來了一位白鬍子老頭,手裏拄着一根拐杖,嚮馬石頭這邊走來。他一邊走一邊小聲地唱着小麯兒:採藥采到石花開喲,石花祛病又免災喲。下過大雨爬山去喲,不是真心采不來喲。
馬石頭聽到白鬍子老頭唱石花,急忙問道:“老人傢,石花在哪裏開?請您告訴我?”
“小夥子,不到時候它不開,不是真心人也采不到它。”
“老人傢,我是給母親治病,不怕豁出一切,我是真心實意地采石花呀。”“好,石花就在那裏開。”白鬍子老頭用手往前一指。馬石頭一擡頭,驚醒了,原來是一個夢。
這時,天上捲來一片烏雲,烏雲滾到藥山最高的石砬子尖上,突然打了一個大雷,把石砬子震出一道紅光,緊接着下起瓢潑大雨。不一會兒,雨過天晴。馬石頭擡頭往前邊的石砬子尖上一瞅,啊——石花開啦!石花開啦!
馬石頭不顧一切地爬上石砬子,采下了石花,不幾天就把母親的病治好了。
·大寺溝景區·
【瀑布奇觀】 大寺溝景區位於藥山東南側。這個景區的特點是水源充沛,樹木繁茂。整個景區內溝𠔌溪流交錯,有大小瀑布七八處之多。較大的瀑布有“石窩瀑布”和“黃石瀑布”,黃石瀑布又稱為“三疊瀑布”。“三疊瀑布”景象奇特,獨領風騷。它是由第一瀑布落入二、三潭之後,構成三疊形狀凌空而下,落差100多米,水落擊石,聲震山𠔌,氣勢雄偉,蔚為壯觀。
俗話說:“有山無水山不壯,有水無山水不秀。”大寺溝景區溪水石上流,匯成一麯麯動人心弦的樂章,好象萬馬奔騰,婉轉有序。每逢秋季,大寺溝景區更是格外惹人矚目。這裏五彩斑斕,絢麗多姿,漫山遍野的紅葉,如火似霞,把景區裝點的更加嬌豔,誘人心醉。這裏山貨野果也非常豐富。山核桃、山葡萄、山酸梨、軟棗子、山丁子等,數不勝數,您可以盡情品嚐。
【窟窿石】大寺溝除水係之外,當數窟窿石最為奇特。現在我們就來到了這個景點。大傢看,橫在我們面前的巨石,因為中間有一個窟窿,所以叫它“窟窿石”,還有人叫它“月亮門”。遊人必須從窟窿中間通過。窟窿石西側是一處懸崖峭壁,每逢雨季有嘩嘩流水傾瀉而下,自然形成瀑布。東面與山川石壁相連,無法攀登。可以想象,當初這塊巨石如同大閘門一樣橫切在這裏,阻擋着行路,顯然這是一處絶路。那麽,這塊巨石中間是怎麽出現這個窟窿的呢?
【窟窿石的傳說】 傳說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徵東的時候,有一天來到藥山腳下,準備攻打山城。但是,三軍將士連攻幾次都未成功。因為這個山城坐落在山巔之上,不易攻取。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把手下大將薛禮招至跟前來,與他核計攻打山城的計策。
薛禮說:“啓稟聖上,此山城地勢高險,易守難攻。古城三面都是懸崖峭壁,不易攻取”。
唐王問:“那怎麽辦?”
薛禮想了想,一邊分析一邊說:“聖上三軍聲勢浩大,將士勇猛,可兵分兩路,前後夾擊,攻取山城。一路從正面虛張聲勢,攻打山城。另一路可調集精兵強將從山城後面迂回圍攻。衹有這樣,方可早日取下此山城。”
一天清晨,太宗帶領部分將士從山城正面衝殺出來。戰旗獵獵,喊聲動天。山城上的高麗兵一見這陣勢馬上投石射箭,進行阻擋。這時,薛禮將軍帶領另一路精兵,由山的東南側偷偷地往上進攻。當兵馬行至梨樹溝時,峽𠔌中間突然發現一塊巨大的岩石體擋住了去路,無法通過。如果繞道而行從山上走,大隊兵馬就會被敵人發現,攻城計劃將完全失敗。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大將薛禮怒目圓睜,手握丈二長槍,衹見他嚮後退了幾步,然後使出了全身氣力嚮前猛衝而去,雙手緊握長槍刺嚮岩石中間,就聽“噗”地一聲,金光四射,冒出一股青煙。巨石被薛禮挑了一個大窟窿,中間形成了一道月亮門,兵馬由此通過,巧取了藥山山城。
這就是窟窿石的來歷。
·南天門景區·
【香火勝地南天門】 如果說大寺溝景區自然景觀讓人們返樸歸真,感悟人生真諦。那麽,觀溝、南天門景區人文景觀能使人賞心悅目,激情無限。南天門位於藥山南端東側,是藥山最著名的風景區。
據清代鹹豐年間所修的《岫岩志略》記載,早年的藥山“樓閣參差,金碧輝煌,規模巍然。”從現在出土的公元1605年也就是明朝萬歷三十三年重修藥王廟碑記,和公元1755年乾隆十九年藥山道士周一儒的碑文來推斷,明代之前,藥山當數佛教香火鼎盛的佛國。道教於清代中葉逐漸興盛起來,以至後來在遼東有了較大的影響。
藥山雖然是遼寧歷史名山,著名宗教聖地,但由於歷史資料較少,佛、道兩教形成前後說法不一,尚有待考證。儘管如此,從歷代的碑記石刻上,也能窺察到以往藥山人文景觀的輝煌。1855年就是清鹹豐五年重修藥山青華觀碑記記載,“殿宇復重修一整,廟貌昂昂,寶地自興,祈福無不佑千裏而馳名……周圍鬆柏,雲接高峰,花開無盡,鳥聲無窮,四時之景依然常在。”又據1858年就是清鹹豐八年碑記所載,“藥山為四大名山之一,金碧樓臺飄渺;雲碧四山煥映奇觀哉。”從這些碑文石刻中,我們可以想見到當年藥山古建築群曾經是何等的輝煌!
【藥山的古建築】 藥山道教自清代中葉至民國時期,極其興盛,遠近聞名。解放前,藥山還有清華觀、三清殿、碧霞宮、玉皇閣、娘娘廟、關帝祠等古建築群及道衆100多人。後來由於歷史等原因,藥山道教日漸衰退,廟宇宮殿年久失修,並遭到人為嚴重毀壞,出傢人陸續還俗歸鄉,三清殿改為山區臨時學堂。
改革開放後,久負盛名的藥山得到恢復發展,並成為遼東地區著名旅遊名勝。目前,已修建了藥山山門、清華觀、三清殿,娘娘廟等部分宮觀廟宇,人文景觀重新回到了遊客面前。
【藥山山門】 藥山山門是一座四柱七樓、鬥拱飛檐的傳統古典式門坊,中間用河北省麯陽墨玉浮雕鑲嵌,正中門額上兩個遒勁渾厚的隸書“藥山”二字,光彩奪目,出自於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大書法傢趙樸初之手。山門高12.1米,寬22.5米,立柱和橫梁采用鋼筋水泥建造,琉璃瓦覆頂。整個山門色彩絢麗,氣勢宏偉,蔚為壯觀。
【妙峰寺】 是目前藥山最大的一座現代化寺院。它位於觀溝中下遊奇妙的山峰之下,因而得名,是由臺灣省南投縣正覺禪法師釋了一(原籍岫岩縣石廟子鎮人)投資修建而成。整個寺院規模較大,座西面東,占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四周築有圍墻,配有禪房,設施講究,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寺院。
寺院佈局嚴謹,仿唐式建築。飛檐雙重,彩繪鬥拱,莊嚴古樸,氣宇軒昂。妙峰寺大殿,內供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佛像。大殿前配有寺院的銅鐘,別具一格,是臺灣仿唐式青銅乳頭鐘。大殿後面是禪房,為各地僧人來此交流佛教文化提供了服務設施。改革開放之後,藥山佛教得到恢復發展。
【娘娘廟】 又稱娘娘宮,原名碧霞宮,始建於明初,毀壞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原廟建築為硬山到頂三楹,坐落在觀溝半山腰。據傳,金太祖完顔阿骨打長子,在戰爭中以身殉國。其妻李氏傷心之極,曾來到藥山娘娘廟出傢為道,李氏之子完顔雍當國王後,敕封娘娘廟為娘娘宮。現在的娘娘廟,是1993年藥山開發旅遊風景名勝區以後,在碧霞宮原遺址復建的娘娘廟,面積為73.26平方米,建築形式為歇山式三楹大殿。內供奉天仙聖母、眼光娘娘、子孫娘娘3尊佛像。
【青華觀】 青華觀,坐落在海拔728米的山腰上,是藥山最著名的道觀。由於各種原因,早期的青華觀經過幾次復修。據史料記載,1714年也就是清康熙五十三年,本溪九頂鐵剎山竜門派道士周一儒遊訪藥山,目睹青華觀欲將坍塌,遂募化多日,重新修建青華觀,這是清代藥山主要建築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青華觀再次遭到破壞,留下一片廢墟。1993年春,青華觀再次重新修建,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青華觀。
【青華觀的來歷】 這裏我給大傢講一下青華觀的來歷吧。
傳說南海那邊有個老道士,臨近晚年的時候收下兩個徒弟,大徒弟姓張,二徒弟姓王。十幾年的工夫眨巴眼之間就過去了,終於有一天老道士升天歸去了。大徒弟當上了廟裏的主持,二徒弟周遊四方。
有一年春天,王道士來到了關東,正趕上農歷四月十八,也是藥山附近竜王廟的大廟會。廟會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在竜王廟的右邊,有一個要飯的老頭兒,跪在地上嚮人們乞討東西。他穿的破破爛爛,身上挎個要飯褡子,讓人們十分可憐。
“各位善良的人們,我傢遭了一場天災,死的死,亡的亡,衹剩下我這個老沒用的。現在無傢可歸,給多給少不嫌乎,請幫助一點吧!”王道士走到他跟前,心裏非常同情,把身上的銀子都給他了。
老頭兒看了一眼這個出傢道士,連忙磕着頭說:“多謝您的恩德,多謝您的恩德!”王道士說:“我出傢之人,以慈悲為懷,行善積德,是天地所容。”天傍黑了,老頭兒得了不少東西,嚮人們千恩萬謝地說着走了。
天黑了,王道士來到一個客棧門口,打算在這裏住一夜,明天繼續趕路。這時,他忽然想起身上無銀兩不能駐店,於是便在一塊大石頭上歇下來。王道士連日雲遊,身體非常乏睏,剛剛坐下就睡意綿綿了
“客傢,怎麽在這裏過夜呢?”
王道士被這突然的問話驚醒,聲音又耳熟。他睜大眼睛一看,是白天遇到那個要飯花子老頭兒。
王道士被老頭兒強拉硬拽地進了客棧。晚上,老頭嚮他講述了白天是如何打扮成要飯花子的。
原來,這個老頭兒是藥山上的一個神仙。他來到竜王廟會上,打扮成過路的要飯花子暗查人們是怎樣行善積德,相互幫助。當他遇上王道士後,感激至深。老頭兒猜測王道士晚上必定會路過這個客棧,他便提前來到這裏等待。
第二天早上,王道士按着老頭兒告訴的地點方向,徑直地嚮藥山走去。
王道士來到了藥山南邊一個很清幽的地方。在大石砬子下邊有一間房子大小的山洞,山洞裏邊直往下滴搭水珠,那水清清亮亮。他喝了一口,覺得甜滋滋的,又解乏又爽口,心裏格外舒暢。轉身一看,遠處是雲霧翻騰,林海茫茫;近處是草木叢生,鳥語花香。王道士越看越高興,覺得這裏真是修道成真的洞天福地,於是就在這山洞裏繼續打坐修煉起來。
有一天晚上,王道士作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很慈善的老師傅嚮他傳授《青華密文》,讓他勤修苦煉,得道成仙。從此以後,王道士把“青華”奉為教主,並在山洞口右邊修建了一座廟宇,取名為青華觀。
【三清觀】 又稱三清殿,始建於清乾隆甲戊年,後因多年失修而坍塌毀壞。1999年5月開始,在藥山觀溝西側半山坡上重新選址修建三清觀。正殿3楹,仿清建築,木製結構。單檐彩繪,青瓦覆頂。內供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神像。同年九月初九開光,是遊客參觀最佳景點之一。
【護法神廟】 位於珍珠瀑布東南,1996年修建。寬3.8米,長4.5米,建築面積17.1平方米。仿清木製結構,後墻利用一塊古岩石貼壁而成,與廟宇渾然一體,十分巧妙。
【石塔】 位於娘娘廟前沿石岩下,是藥山坤道張信靜墓葬塔。石塔總高2.7米,五級六角形,選用青色理石雕刻,基座為白花崗岩落成。這是1998年藥山青華觀主持道長田崇林為其師傅修建的,石塔前有一方石碑。
【關帝祠】 位於妙峰寺前方左側,仿清建築一楹,內供奉關帝神像一尊。旁有燃燒紙畫活神爐一個。
【古戲臺】 位於藥山觀溝下遊路旁,明清時期修建,用自然石塊砌成,長10米,寬7米,殘高1.2米。據說當年藥山廟宇香火極盛,每年農歷四月十八廟會,男男女女,扶老攜幼,登山拜佛,在此看戲小憩。現在的戲臺是新修建的古戲臺。
【八卦石】 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利用傾斜面人工刻成一副八卦圖,十分醒目。八卦石南側刻有“道法自然”四個大字,筆法渾厚,自然有力。在八卦石上方的懸崖峭壁上,還刻有一個巨大的“佛”字,引人註目。不言自明,藥山是佛、道兩教聖地,佛法無邊,普渡衆生。
【藥山索道】 坐落於南天門景區東南,是岫岩第二廣播電視轉播臺的配套設施。轉播臺分別有發射鐵塔、發射機房、纜車、索道等部分組成。索道兩段直綫距離為1050米,落差382米。這是目前我國中間無支架單跨度最大的索道,也是藥山風景名勝區靚麗的一道風景綫。
【雙劍峰】 俗稱“雙砬頭”。海拔778.8米,是藥山第二高峰。傳說在很早以前,這地方有一戶姓石的人傢。當傢的叫石成,老婆叫木花。兩口子生活多年,一直沒有小孩。有一年春天,木花冷不丁生了一對小兒子,取名大石頭、二石頭。木花剛生下孩子兩天,就死去了。
石成起早貪黑侍弄兩個孩子,又當爹又當媽,好不容易把他們拉扯到五六歲,能離手離腳了,石成就上山採藥,用來維持生活。
一天,石成裝滿兩大筐草藥,準備出去賣。這時從南邊來了一個老頭兒,走到石成跟前,熱情地說:“大兄弟,你是賣藥材的吧?”
“是啊”。
“我看你的藥材挺好,如果能拿到南海那邊去賣,可就值錢嘍!”
石成一聽南海能賣個好價錢,忙着問:“南海多遠?”
“不遠,從這一直往南走,幾天就到了。”
第二天,石成給大石頭二石頭弄了不少吃的,告訴他倆說:“爸爸到南海去賣藥材,你倆小,不要往外走,在傢裏等爸爸,爸爸回來給買好吃的。啊!爸爸賣完藥材馬上回來。”
誰也未料到,石成一去就沒回來。
那個老頭,是南海一個惡魔手下專門幹圖財害命勾當的妖精。
幾天過去了,兩個孩子的東西吃完了,他們走出門外盼望着爸爸回來,左等啊,右等啊,也不見爸爸的人影兒,他們餓的直哭。正在這時候,山上的一個長虫精遊遊逛逛地來到他們身邊。一看見兩個肉嫩嫩的孩子,就假惺惺地親了親,說:“喲,兩個小寶寶真好看,是不是餓啦?來來跟我走,我給你們好東西吃。”由於大石頭、二石頭餓急了,一聽說給好東西吃,就跟着長虫精上山了。
到了山上,長虫精先給他們弄點好吃的,哄住他們。然後,長虫精就吸大石頭和二石頭的血喝。兩天過去,大石頭、二石頭變得黃皮拉瘦,蔫呼呼的。長虫精仍不放過他們倆,照樣吸他們的鮮血。
這一天,長虫精正在大石頭、二石頭身上吸血,被看山的狐仙遇見了。狐仙路見不平,三下兩下就把長虫精打跑了。狐仙知道了大石頭和二石頭的身世,非常同情。為了不讓長虫精再來禍害他們,狐仙使用一個招法,把大石頭、二石頭變成兩個高大的山峰。因為他們倆姓石,所以山峰都是立陡懸崖的石砬子。當地人們都知道這是老石傢的一對小小子的化身,就管這個山尖叫雙砬頭。
近幾年,藥山重新開發旅遊勝地,因雙砬頭又好象兩把利劍直插天空,便把它更名為雙劍峰。
【天然石佛】 在妙峰寺南面登山小路的左側山坡上,有一處“觀佛臺”。當你登上觀佛臺,嚮妙峰寺左側望去,就能看見有一巨大岩石體,高約30米,極似一尊巨佛,頭、身、口、鼻十分逼真,這就是天然大石佛。經考查,石佛後有大量筒、板、瓦等建築材料。據此可以推斷,這是一處專為大佛而建的祭壇。從遺存的文物特點研究證明,早在800多年前的遼金時代,這尊天然大佛就已被發現,並且人們對他已經有了祭祀活動。
【珍珠瀑】 位於藥山觀溝中段南側,落差20餘米,飛流直下,水霧彌漫,銀花四濺。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串串珍珠垂簾,美麗壯觀,令人賞心悅目,故被稱做“珍珠瀑”
【雲霞洞】 古稱老道觀,或青華觀,是一處自然石洞。據清鹹豐七年的《岫岩志略》記載:“由寺後東上,約二裏許有洞,曰:青華觀。洞前石覆如屋,檐水下滴,纍纍如貫珠,承以盆,足供數人之飲,以之烹茶,甘冽異常。”石洞內高、寬一丈有餘,可容納數十人。洞口坐北朝南,是一處古道人守觀打坐之所。
【猴石】 位於山門裏右側山腰上,高約7米。遠看酷似猴頭,聳立山腰遙望北方,似乎盼望着什麽,或許是期待着第一聲春雷驚醒酣睡的大山,或許是迎來和風細雨,欲將大山披上節日的盛裝。總之,猴石能給人們帶來一種祥和、快樂的聯想。
【奇峰怪石】 南天門景區除上述景點外,還有獅子峰、虎頭峰、神蚌峰、天門峰、情侶峰、玉皇頂、金蟾石、龜背石、將軍石、金龜望日、熊貓獻壽、朝陽洞、通天井、別有洞天、一綫天等奇石怪洞。美麗山峰,妙趣十足,各具其色,給人一種奇特的聯想,百看不厭。藥山除山美、水秀、洞幽而外,最令人稱羨不已的還是那滿山遍野的中草藥材,任何風景名勝都不可攀比。遊藥山,延年益壽;賞青華,平安吉祥。 |
遼寧鞍山岫岩縣藥山 Anshan, Liaoning Xiuyan County Yaoshan |
係千山山脈餘脈,位於岫岩滿族自治縣北60公裏處,歷史上是遼寧四大名山之一,現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藥山以盛産藥材而得名,以其雄偉而著稱,有大小奇峰40餘座,人文古跡衆多,景色四季宜人。 藥山風景區分為古城頂、清華觀、梨花塢、石花頂、古戰場等五大景區,共有80多個景點,但部分人文景觀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壞,目前正在逐步修復。藥山動植物資源豐富,有600多種植物,其中藥材200餘種,有山雞、棒槌鳥。野豬、狐狸等多種野生動物。 藥山風景區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目前已具備了相當的旅遊接待能力。
鞍山藥山位於鞍山市岫岩滿族自治縣,座落於北部的三傢子、韭菜溝及石廟子交界處。因古時盛産藥材而得名。清代為奉天省四大名山之一。其山勢高峻雄偉,由東北嚮西南起伏綿延10余公裏,有大小奇峰40餘座。分為石花頂、古城頂、大寺溝、古戰場4個遊覽景區,內有各種景點80餘處。石花頂為藥山主峰,海拔848.4米,由四座山峰聯背而立,是由陡峭岩石崩裂而成,遠望如四朵盛開的花朵,故名石花頂。站在石花頂遠眺,四周煙雲繚繞,蒼天碧地,古樹參天,景色蔚為壯觀。
古城頂與石花頂隔溝對崎,山顛有古城遺址,現存有人工雕刻的石椅、石旗桿和石刻定嚮盤、石窩等。大寺溝,在石花頂南3公裏的山𠔌中,因明清年間為此建有清華觀等廟宇,故又稱清華觀。山南側溝口處兩山相對,其上各有一唐代小塔。進入溝內,兩側山勢突兀而起,怪石嶙峋,如虎如牛,堪稱奇絶。循山𠔌沿麯徑拾階而上,即是藥山古建築群遺址。藥山還有大小不等,稀奇古怪的洞井。“通天井”位於雙劍峰下,為一個上窄下寬的倒嗽叭形洞井,井口寬1米,而井底寬3米,高7米,井中石壁由大小石塊錯落疊起,遊人從南天門行攀雙劍峰時,則必須從這井底爬到井口,渭稱“智取藥山”一條路。 |
雲南昭通巧傢縣藥山 Qiaojia County drug Zhaotong Hill |
雲南昭通市巧傢縣藥山藥山位於巧傢縣境內。金沙江和牛欄江環山而過。藥山山體面積220平方公裏,主峰轎頂山海拔4041米,雄踞於昭通群峰之上。
由於受北—東嚮構成控製發育成型,藥山走嚮近於北—東。西坡地勢陡峭,懸崖絶壁從兩江匯流的𠔌地中凌宵而起,柱地擎天,高不可攀。南坡地勢較為平緩,藥山自然保護區的主要林區,詭異瑰麗的高山岩溶景觀都集中在這一片。
藥山被以烏蒙冷杉為主的針頁林和以高山櫟為主的常緑闊葉林構成的原始森林覆蓋。天然林的蔥鬱,為野生藥材、珍稀植物生長和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藥山本因出廠各種藥材而得名,著名的野生藥材有柴鬍、黨參、貝母、天麻、蟲草、黃芪、草烏、防風、竜膽草、仙茅參、刺參、黃連等藥,在中藥市場素享盛名;野生動物如虎、豹、熊、豺、牛羚、野豬、金貓等,出沒林莽雜叢間;而大面積的珙桐群落,更是國內外罕見的奇觀。
2005年8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藥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
|
藥山,位於濟南市區西北部,北依滔滔黃河,南與北馬鞍山相對,東連城區,西為平疇沃野。藥山海拔125米,為輝長岩。在黃河南岸眺望藥山,其大小九個山峰,如同形態各異的蓮花,故名“九頂蓮花山”,是濟南“齊煙九點”之一。
藥山,因生産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石頭而得名。《齊乘》載:“藥山,出陽起石,極佳”。除此之外,山上還盛産半夏、遠志、千頭菊、菌陳、柴鬍、生地等多種藥材。古書記載,藥山曾是我國古代醫聖先師扁鵲的採藥地。藥山歷史久遠,有着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在20世紀30年代前,藥山除盛産藥材之外,山上柏樹參天、緑蔭綿綿、泉水不絶。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山上都舉行大型的山會(廟會),遠至河南、安徽,近到濰坊、臨沂等地的百姓都來趕會,藥山三月三廟會與千佛山九月九廟會,同為濟南市兩大山會,是濟南人登高踏青的常去之處。 |
|
藥山村 藥山鎮 藥山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