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荒漠伯勞 拉丁名:lanius isabellinus 英文名:rufous-tailed shrike
物種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雀形目->->->伯勞科->->伯勞屬
分佈範圍: 中國國內分佈於黑竜江、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以及新疆的荒漠、半荒漠地區。
國外廣泛分佈於歐洲,亞洲中部、西部和非洲的幹旱疏林地區。
動物簡介:形態似紅尾伯勞但具白色翅斑,尾羽橙棕色(銹紅色)至棕褐色。
形態(據指名亞種)雄性成鳥:繁殖期上體灰沙褐色;嘴基至前額淡沙褐色,頭頂至上背和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染以銹色。由於高溫幹旱地區的體羽磨損及退色甚為迅速,使不同時期的醖釀羽色差異很大,一般新羽的頭頂及背羽顯褐色調,隨着繁殖進程的磨損而漸增沙灰色,甚至頭至上體近於灰色。眼先有一略雜褐羽的三角形黑斑,嚮後延伸繞過眼達於耳羽區,形成一條略雜有褐色的黑色過眼紋;少數繁殖後期的標本,眼先的黑斑不顯,幾全為淡土棕色;自嘴基有一條淡黃棕色眉紋,後伸達於耳區上方(此眉紋隨繁殖進程而退為淡沙色);尾羽銹棕色,略具淡端,各羽在新羽可見有許多寬約7mm間隔2mm的暗色隱橫斑;肩羽與背羽同色;大覆羽與飛羽為暗褐色,具淡棕色外緣及羽端,以內側飛羽更為黑著,在新羽為寬約1mm的棕色緣,隨繁殖進程的磨損而變窄、褪色,以至幾乎不可辨;第3~10枚初級飛羽基部有不甚發育的白色翅斑,大多被翅覆羽所掩蓋,有的在下半緣略雜淡黃,有的翅斑幾不可見。頦、喉乳白色;胸、脅、腹羽污白雜以淡沙褐色,在新羽標本染以粉棕褐色;尾下覆羽乳黃。
雌性成鳥、羽色似雄鳥但眼先斑為褐色並雜有淡黃色羽,微有少數黑羽;過眼紋及耳羽均為褐色;初級飛羽基部的白色翅斑不發育,有的衹限於內翈,有的內、外翈均不具白色;胸、脅部染以污黃色,在頸側及胸部隱約可見細微的褐色鱗斑。
幼鳥:上體羽色似成鳥但具有棕褐色鱗斑;尾上覆羽棕褐,微具淡黑橫紋;尾羽為深褐色,末端淡灰白色並有一條不規則的黑色次端斑;眼先、過眼紋及耳羽褐色,有淡黃色眉紋;初級飛羽黑褐色,不具翅斑;內側飛羽的外翈及端部有寬約1~1.5mm有淡棕色緣;下體幾乎不見鱗紋;胸部羽色較成鳥發粉褐,隱約構成一條胸帶。
雛鳥:羽色似幼鳥,背羽及肩羽滿布清晰的橫斑;眉紋寬而前伸達於前額;眼先、過眼紋至耳羽為褐色;下體污白色,在胸、脅及腹羽染以皮黃色,不具或微具鱗斑。
虹膜褐色;嘴在成鳥黑色,幼鳥角褐至黑色;腳黑。
荒漠伯勞共有4個亞種,中國均分佈,其中指名亞種和天山亞種的主要繁殖區在我國境內。
(1)指名亞種 lanius isabellinus isabellinus hemprich et fhrenberg
(2)天山亞種 lanius isabellinus phoenicuroides schalow
(3)內蒙古亞種 lanius isabellinus speculigerus taczanowski
(4)青海亞種 lanius isabellinus tsaidamensis stegmann
荒漠伯勞為荒漠地區疏林地帶及緑洲、村落附近的常見種,多棲息在枝頭或電綫上註視地面的昆蟲,衝下啄食之後又回到原來的棲息地點。在所食昆蟲中,鞘翅目昆蟲占90%以上,其餘是蝗蟲、蜂、蠅、蛾、螞蟻、瓢蟲、金華蟲等。也吃植物種子。
鳴聲噪厲,最常聽到的是單聲的“gar-”和連續的“zhiga-zhiga—”,也偶爾有優美動聽的鳴囀或效鳴。6月初築巢産卵,滿窩卵4~5枚,淡粉色具細密的紅褐色斑點和稀疏的暗紫色斑,在鯴端較集並形成一深色環輪。孵卵期14~15天,雛鳥在巢經雙親飼喂15天左右離巢,然後在親鳥帶領下遊蕩覓食。為大杜鵑的巢寄生宿主。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