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草履蟲
目錄
《草履蟲 paramecium》
詩人: 鄭愁予 Zheng Chouyu

  落過一次紅葉,小園裏的秋色是軟軟的
  那原生的草履蟲,同其漂蕩著,是日影和藍天
  閑下來,我數著那些淡青的鞭毛
  欲撿拾一枚,讓它劃著
  劃進你的 Album
  這是一枚紅葉,一隻載霞的小舟
  是我的渡,是草履蟲的多槳
  是我的最初
No. 2
  原生動物,寡膜綱,草履蟲科。單細胞動物。前端鈍圓,後端[fk)]1纖毛2口溝3食物泡4肛門點5刺絲泡6輻射管7小核8大核9伸縮泡大草履蟲尖,形似倒置的草鞋底,故名。全身長滿纖毛,用以行動。攝取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作為食料。
No. 3
  草履蟲 paramecium
  草履蟲是原生動物纖毛綱(ciliata)全毛目(holotricha)的一屬,是單細胞動物。常用作遺傳學、生理學、細胞學的研究材料和教學實驗材料。已知的有10種以上,但常用的是大草履蟲(paramecium cauda-tum),雙小核草履蟲(paramecium aurelia),袋狀草履蟲(paramecium bursaria)三種。具有營養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進行有性生殖時,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舊的大核退化消失。
  一種身體很小,圓筒形的原生動物。最常見的是尾草履蟲。體長衹有80~300微米。因為它身體形狀從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隻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蟲草履蟲全身由一個細胞組成,身體表面包着一層膜,膜上密密地長着許多纖毛,靠纖毛的劃動在水中旋轉運動。它身體的一側有一條凹入的小溝,叫“口溝”,相當於草履蟲的“嘴巴”。口溝內的密長的纖毛擺動時,能把水裏的細菌和有機碎屑作為食物擺進口溝,再進入草履蟲體內,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殘渣由一個叫肛門點的小孔排出。草履蟲靠身體的表膜吸收水裏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簡單一點就是:
  口溝:取食
  外膜:呼吸(吸收水裏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大核:營養代謝
  小核:生殖作用
  伸縮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謝廢物和多餘的水,並排出體外
  胞肛:排出食物殘渣
  纖毛:運動
  1.纖毛密生在表膜上。草履蟲運動時,纖毛不斷地擺動,使蟲體沿自身的長軸旋轉,呈蠃旋形的路綫前進。口溝嚮裏是前庭和口腔,口腔的後端是胞口和胞咽,口腔內有顫動着的纖毛。纖毛的擺動把食物送入體內。
  2.前、後端伸縮泡和收集管的收縮是交替進行的,這有利於水的收集和排出。
  3.食物泡在草履蟲身體裏順着一定的路綫移動,先嚮後端,再嚮前端,然後又轉嚮後端。開始形成的食物泡呈紅色,移到中後部,逐漸變成淡黃色或黃色,這是因為中性紅是一種指示劑,在酸性溶液中呈紅色,在鹼性溶液中呈黃色。由此可見蟲體開始分泌的消化酶是酸性的,以後分泌的消化酶呈鹼性。食物被消化後,食物泡在移動過程中就逐漸變小。
  常見的草履蟲具有兩個細胞核;一個大核,主要對營養代謝起重要作用;一個小核,主要與生殖作用有關。草履蟲通常都發生無性的分裂生殖。起初兩個細胞核伸長,慢慢地在身體的中央部分嚮裏凹進去,逐漸變成像蜂腰的樣子。最後在蜂腰的地方斷開,變成了兩個新的草履蟲
  草履蟲屬於動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動物。它的身體就是一個細胞,最大的草履蟲衹有芝麻的1/10大。草履蟲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據估計,一個草履蟲每天大約能吞食43000個細菌,因此,它對污水有一定的淨化作用。
  草履蟲的分類:草履蟲屬於纖毛綱,膜口目,草履蟲科。世界上已經報導過的草履蟲有22種。我國常見種至少有下述幾種。
  1.大草履蟲 又叫尾草履蟲,長180—280微米,後端圓錐形,錐頂角度約45至60度。兩個伸縮泡均有收集管。有小核一個,緻密型,橢圓形。生活在有機質較多的死水或緩流中。
  2.雙小核草履蟲 長80-170微米,形似尾草履蟲,但後部較前部更寬,後端錐形,頂角近90度。有伸縮泡兩個,收集管較短。有兩個小核,很小,泡型。生活環境和尾草履蟲相同。
  3.多小核草履蟲 長180—310微米,形似尾草履蟲,有時有三個伸縮泡。小核泡型,有3—12個。生活環境和尾草履蟲相同。
  4.緑草履蟲 體長80—150微米。細胞質內有緑藻共生,在見光處培養後通體呈緑色。小核一個,緻密型。生活在清水池塘。
  草履蟲的養殖方法
  草履蟲是魚幼苗生長必需的一種餌料。但其不易被發現,也很難捕捉,因此為補充其不足,應當人工飼養。其方法是:
  取幹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於水中或煮後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養液。然後將浸過的稻草與水放進玻璃容器內,水占2/3以上,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再到腐殖質豐富的地方去取種源,那裏的水質應比撈紅蟲的坑塘水質清。舀回一桶水,去部分水體裝入無色透明的小瓶內,對陽光細心觀察,可見有白色小點懸浮於水中。如果看不見小白點,應用力攪動桶水,再去中央部位的水裝入小瓶,對準光綫看有無小白點。如見有小白點懸浮水中飄忽不定,可將此水倒如培養液中。將溫度控製在22℃~28℃之間,1個星期後便可發現有草履蟲的幼體了。
  喂其煮熟的牛肉汁,大約0.5小時後分裂。
  草履蟲是雙核單細胞生物.
  草履蟲的生活環境
  草履蟲屬於原生動物門纖毛動物亞門寡膜綱膜囗目草履蟲科的1屬。
  草履蟲因體形如倒置的草鞋而得名。體伸長呈圓筒形,前端較圓,後端變尖,全身披有均勻的體纖毛。
  在腹面有一發達的、微扭麯的、由表膜內凹的囗溝,自前端一直延伸到身體中部,微膨大為囗前庭,然後伸入細胞質內,並擴大為漏鬥狀的囗腔。囗溝內的纖毛較體纖毛長。囗腔內的左壁上有兩片由纖毛融合成的腹咽膜和背咽膜;背壁土有四分膜;在與前庭交界處的右側邊緣上有一片囗側膜;共同組成囗腔纖毛係統。由於囗溝內的長纖毛和口腔纖毛係統各片膜的擺動,食物隨水流而進入細胞體內,形成食物泡。草履蟲以細菌和有機碎屑為食,對不同種類的細菌有選食性。食物泡隨細胞質流動而在泡內逐步消化,不能消化的殘渣通過表膜上開囗的胞肛排出體外。
  草履蟲主要生長在淡水中,為免於細胞被水大量滲入,其調控滲透壓的能力相當重要。滲透壓是靠前後兩個伸縮泡交替伸縮、排出多餘水分而調節的。在表膜下面整齊地埋藏許多刺絲泡。當草履蟲受到強烈刺激(如化學藥物、震、機械等)或敵害時,在2至3微秒內即可射出刺絲泡,變成一根長約40微米的細絲,前端有矛狀小針,作為防禦之用。草履蟲靠體纖毛的擺動在水中遊動,身體按縱軸的反時針方向旋轉前進。遇障礙物或微弱刺激時,纖毛會朝相反方向擊打,於是蟲體改變遊動路綫以避開不利境地。身體中部有大、小核。無性生殖是簡單的橫分裂,有性生殖為接合生殖。
  全世界已發現有20多種形態上不同的草履蟲,最常見的是尾草履蟲,體長 80至300微米;喜生活在有機物豐富的池塘、水溝、窪地等。大多數草履蟲是蠶噬式營養,但緑草履蟲是例外,體內含共生緑藻,這種緑藻可利用動物體排泄的含氮廢物作為無機????的來源,通過植物式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草履蟲的喂養
  1.草履蟲的簡易純化與培養
  取普通多孔水浴鍋一隻,在鍋內安裝一隻暖棒(恆溫加熱器,溫度範圍16~32℃),加水、通電、調溫至25℃;同時安放50ml、1000ml燒杯各一隻,內盛自來水2/3左右。將野外採集的草履蟲液在水浴鍋中放置一周左右,取上層含有草履蟲的澄清液數滴移入50ml小燒杯內培養。一周後,小燒杯內水面與杯壁相接處,就會有較多的草履蟲,用細滴管沿杯壁取數滴移入1000ml燒杯中培養。經過2~3次轉移培養,就能獲得較純的草履蟲,即使有少量其他原生動物,也會被迅速繁殖起來的草履蟲種群所抑製。若大量需用草履蟲,可在塑料桶內安裝暖棒調溫至25℃,從上述培養液中取數滴於桶中培養,2周後即能繁殖出大量草履蟲
  2.培養草履蟲的管理要點
  1.將雞蛋煮熟,剝出蛋黃,保存於冰箱中備用。
  2.取適量蛋黃,用雙層紗布包好,在培養液中輕輕振蕩,使蛋黃顆粒析出,喂養草履蟲,每天一次。
  3.每隔1~2天,添加少量水以保持原來的深度(可在水浴鍋中置1000ml燒杯,內盛自來水備用)。
分類
  動物界
  原生動物門
  纖毛綱
  膜口目
  草履蟲
  單細胞生物
簡介
  草履蟲是一種身體很小,圓筒形的原核動物,它衹有一個細胞構成,是單細胞動物,雌雄同體。最常見的是尾草履蟲。體長衹有80~300微米。它和變形蟲的壽命最短,以小時來計算,壽命時間為一晝夜左右。因為它身體形狀從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隻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蟲草履蟲全身由一個細胞組成,體內有一對成型的細胞核,即營養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進行有性生殖時,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舊的大核退化消失,故稱其為真核生物。其身體表面包着一層膜,膜上密密地長着許多纖毛,靠纖毛的劃動在水中旋轉運動。它身體的一側有一條凹入的小溝,叫“口溝”,相當於草履蟲的“嘴巴”。口溝內的密長的纖毛擺動時,能把水裏的細菌和有機碎屑作為食物擺進口溝,再進入草履蟲體內,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殘渣由一個叫肛門點的小孔排出。草履蟲靠身體的表膜吸收水裏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細胞器及功能
  草履蟲細胞器的功能分工如下:
  口溝:取食 據估計,一隻草履蟲每小時大約能形成60個食物泡,每個食物泡中大約含有30個細菌,因此,一隻草履蟲每天大約能吞食43000個細菌,它對污水有一定的淨化作用。
  外膜:呼吸(吸收水裏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大核:營養代謝
  小核:生殖作用
  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蟲進行胞吞作用産生的,進入細胞後將與初級溶酶體融合形成次級溶酶體。
  伸縮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謝廢物和多餘的水,並排出體外
  胞肛:排出食物殘渣
  纖毛:輔助運動,草履蟲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
草履蟲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
  草履蟲屬於動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動物。它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據估計,一隻草履蟲每小時大約能形成60個食物泡,每個食物泡中大約含有30個細菌,因此,一隻草履蟲每天大約能吞食43200個細菌,它對污水有一定的淨化作用。
草履蟲的種類
  草履蟲的分類:草履蟲屬於纖毛綱,膜口目,草履蟲科。世界上已經報導過的草履蟲有22種。我國常見種至少有下述幾種。
  1.大草履蟲 又叫尾草履蟲,長180—280微米,後端圓錐形,錐頂角度約45至60度。兩個伸縮泡均有收集管。有小核一個,緻密型,橢圓形。生活在有機質較多的死水或緩流中。
  2.雙小核草履蟲 長80-170微米,形似尾草履蟲,但後部較前部更寬,後端錐形,頂角近90度。有伸縮泡兩個,收集管較短。有兩個小核,很小,泡型。生活環境和尾草履蟲相同。
  3.多小核草履蟲 長180—310微米,形似尾草履蟲,有時有三個伸縮泡。小核泡型,有3—12個。生活環境和尾草履蟲相同。
  4.緑草履蟲 體長80—150微米。細胞質內有緑藻共生,在見光處培養後通體呈緑色。小核一個,緻密型。生活在清水池塘。
草履蟲的養殖與純化
  養殖
  草履蟲是魚幼苗生長必需的一種餌料。但其不易被發現,也很難捕捉,因此為補充其不足,應當人工飼養。其方法是:
  取幹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於水中或煮後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養液。然後將浸過的稻草與水放進玻璃容器內,水占2/3以上,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再到腐殖質豐富的地方去取種源,那裏的水質應比撈紅蟲的坑塘水質清。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體裝入無色透明的小瓶內,對陽光細心觀察,可見有白色小點懸浮於水中。如果看不見小白點,應用力攪動桶水,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裝入小瓶,對準光綫看有無小白點。如見有小白點懸浮水中飄忽不定,可將此水倒如培養液中。將溫度控製在22℃~28℃之間,1個星期後便可發現有草履蟲的幼體了。喂其煮熟的牛肉汁,大約0.5小時後分裂。
  純化
  取普通多孔水浴鍋一隻,在鍋內安裝一隻暖棒(恆溫加熱器,溫度範圍16~32℃),加水、通電、調溫至25℃;同時安放50ml、1000ml燒杯各一隻,內盛自來水2/3左右。將野外採集的草履蟲液在水浴鍋中放置一周左右,取上層含有草履蟲的澄清液數滴移入50mL小燒杯內培養。一周後,小燒杯內水面與杯壁相接處,就會有較多的草履蟲,用細滴管沿杯壁取數滴移入1000ml燒杯中培養。經過1~5次轉移培養,就能獲得較純的草履蟲,即使有少量其他原生動物,也會被迅速繁殖起來的草履蟲種群所抑製。若大量需用草履蟲,可在塑料桶內安裝暖棒調溫至25℃,從上述培養液中取數滴於桶中培養,2周後即能繁殖出大量草履蟲
  草履蟲觀察的註意事項
  在顯微鏡下觀察,最好在載玻片上放適量的棉花纖維,這樣可以避免草履蟲亂動
草履蟲的生活環境
  喜生活在有機物豐富的池塘、水溝、窪地等。大多數草履蟲是吞噬式營養,但緑草履蟲是例外,體內含共生緑藻,這種緑藻可利用動物體排泄的含氮廢物作為無機????的來源,通過植物式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生存。
  圖:細胞分裂(單細胞生物分裂為個體分裂)
英文解釋
  1. n.:  paramecium
相關詞
原生動物熱帶魚纖毛綱觀賞魚卡巴粒放毒型草履蟲基因K敏感型草履蟲
紙飛機南航生物
包含詞
草履蟲素大草履蟲草履蟲屬
草履蟲蛋白草履蟲分裂多小核草履蟲
雙小核草履蟲放毒型草履蟲敏感型草履蟲
草履蟲融膜蛋白草履蟲的接合生殖指具卡巴粒的草履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