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湖北 >荊州 > 荊州古城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荊州古城投訴電話 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荊州古城景區榮譽 aaaa級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州古城門票價格 50元 荊州古城導遊圖 荊州古城美食 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這裏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有四大名餚“竜鳳配”、“魚糕丸子”、“皮條鱔魚”、“鼕瓜鱉裙羹”,以及著名的“八寶飯”、“九黃餅”等。 荊州古城交通 乘18路、16路公共汽車可到東門、新北門,乘坐15路公共汽車可到東門、新南門。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墻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州地處長江中遊、江漢幹原腹地,是産生與黃河流域中原文化輝映並重,可與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裏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11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荊州又是三國文化誕生和繁衍的歷史勝地。魏、蜀、吳三國時代,這裏曾是兵傢必爭的戰略要地。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就有七十二回的內容涉及荊州。“劉備藉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荊州的古老底藴,更可上溯到綿延久遠的史前時期。距今5、6萬年前的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就在古城東北4公裏處;古城附近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多達20餘處。無可置疑的史跡辯地告訴人們,荊州這塊古老的熱土有着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荊州古城自秦漢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鎮。秦時,這裏置南郡設江陵縣。漢時,沿習秦製,漢武帝劃全國為十三州,荊州是其一。其時,荊州城已是當時全國的十大商業都會之一。三國時,這裏是爭霸的要津。此後,東晉末年的安帝,南朝時的齊和帝、梁元帝、後梁宣帝,隋時的後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國時的南平國王等,先後有11個紛爭王侯在此稱帝(王)建都,長達100餘年。唐代的荊州是陪都,稱“南郡”,與長安城南北呼應。元代時,這裏曾是荊湖行省省會。明代洪武年間,這裏是湖廣分省的省會。明以後,這裏一直是州(府、署)、縣的治所。荊州在中國漫長歷史 的演進中,所處的這種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荊州古城的發展與進步。
  荊州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着衆多的古跡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跡,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荊州古城墻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跡之一。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墻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墻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墻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墻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範圍內;土城墻遠遠早於磚城墻。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墻。此段城墻雖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盤石,世所罕見。
  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墻內垣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墻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墻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遊客在攀登東門城樓的馬道上即可見到部分已采取保護措施的文字磚。文字磚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從文字磚記載的産地得知,城磚非衹出自原荊州地域,鄂豫陝三省交界的均州、湘桂黔三省交界的靖州、江西省的茶陵以及湖南全省均有文字磚砌在荊州城垣上。文字磚是荊州古城墻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同時也是人們遊覽古城賞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風景綫。
  荊州古城墻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亦稱公安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每座城門均設“雙保險”,前後兩道門,二門之間建有甕城,以便“甕中捉鱉” ,緻攻城之敵於死地。為緩解城內交通,建國以後,新開城門3座,即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新開的城門均無甕城。6座古城門上原都建有城樓,現衹有東門和大北門兩處有城樓。因此,遊覽領略古城墻風采,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大北門。 東門又稱“寅賓門”。城樓為“賓陽樓”,始建於明代,現城樓為1988年重建。東門是迎接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通嚮中原和京城的古驛道出口,人們在這裏送親友遠行,習慣折柳相贈,祝福平安,故大北門又稱柳門。大北門城樓名“朝宗樓”,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大北門城樓是古城墻上唯一尚存的城樓古建築。此樓古樸壯觀,電影《小花》、《路漫漫》、《戰國鐘聲》等均在此拍攝過外景。賓陽樓和朝宗樓內均設有樓梯,遊客可登臨其上居高臨下,飽覽古城的萬千神韻。
  荊州古城墻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墻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墻之上還有衆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墻體嚮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 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緻,遊客到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觀賞領略到荊州古城墻上的這一特有軍事設施的風采。 荊州城古老且歷經滄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愛。特大型環城公園的興建,使這座國傢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內涵豐富的新景觀:城墻上行人,內環道上驅車,外環道跑馬,護城河上蕩舟。古老的荊州城正煥發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異彩。
三國遺跡 Three sites
  荊州,曾經是魏、蜀、吳三國紛爭的戰略要地。為了這塊不凡的土地,他們機關算盡,明爭暗抗,鬥智鬥勇,展開了一場場氣吞山河、震顫歷史的大搏殺。他們不僅為世人演義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也為荊州這塊古老的土地留下了衆多饒有興味的遺蹤勝跡。
  劉備與公安門
  公安門位於古城墻東南角,又稱小東門,是古城唯一的水門。如今水門碼頭雖早已失去它的功用,但碼頭之上的青石護岸欄桿,上下碼頭的石階仍清晰可辨。 公元210年,立營公安縣的劉備,從接替周瑜執掌帥印的魯肅手中僥幸藉得荊州,並派關羽鎮守,他自己仍紮營公安。以後劉備每由公安來荊州視察防務,都經水路,由小東門碼頭登岸入城。為紀念這段難忘的歷史,後人遂用劉備駐守之地的公安代稱小東門。年深日久,小東門稱謂淡化,公安門便成了慣稱。
  得勝街與洗馬池
  得勝街即荊州城大北門金水橋外的那條街道。傳說關羽鎮守荊州時,曾北攻樊城,在沔水與曹軍遭遇。此戰關羽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大獲全勝。關羽班師凱旋,經此街道進城,沿街百姓自發聚集兩旁歡迎得勝將士,鞭炮聲聲,鼓樂陣陣,載歌載舞,慶賀勝利。古城經此難得的歷史性場面,人們久久難忘。此街也因之得名為得勝街,且一直沿用至今。 關羽得勝回城受到如此盛大的歡迎,喜不自勝,進得城來,見其寶坐赤兔馬徵塵滿身,憐惜之情頓生,忽見北門內東側有清澈見底的池塘,於是策馬而至,親手為赤兔馬洗滌,百姓親眼目睹此景,甚為感念,遂將此塘謂之洗馬池,千百年來,民間津津樂道,流傳不衰。
相關詞
荊州護城河
包含詞
武漢荊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