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時尚 : 佛教用語 : 禪門公案 : 美學 > 茶道
目錄
No. 1
  日本飲茶藝術。通過沏茶、飲茶的一整套方式,增進友誼、養心修德、學習禮法。講究待客和睦親密、相互尊敬,茶室的環境幽雅清靜,室內有插花及書、畫等高雅擺設。茶的濃淡、茶水質地、煮茶水溫及茶具等也十分講究。
chá dào chá dào
  烹茶飲茶的藝術
No. 3
  【讀音】:茶道(chá dào)
基本介紹
  [tea ceremony;sado] 烹茶飲茶的藝術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茶道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捨、十一會心、十二鑒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兩種。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嚐形式。②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嚐鑒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纔算鬥茶的最後勝利。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茶道歷史
  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辭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衆念經坐禪,皆以茶為飲,清心養神。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緻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緻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纔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余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築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為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衹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復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復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各傢說法
  吳覺農先生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說:“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
  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嚮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
  周作人先生則說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裏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茶道學者金剛石提出:茶道是表現茶賦予人的一種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們在品茶過程中懂得的道理或理由。
  臺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1977年,𠔌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學》一書中,將茶道定義為:以身體動作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它包含了藝術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
  久鬆真一先生則認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係,它具有綜合性、統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其內核是禪。
  熊倉功夫先生從歷史學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種室內藝能。藝能使人本文化獨有的一個藝術群,它通過人體的修煉達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湯文化研究會倉澤行洋先生則主張:茶道十一深遠的哲理為思想背景,綜合生活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華。他還認為,“道是通嚮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各國茶道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但要一直到明代,纔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確提出 “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節人際關係;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熏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別是禪宗)色彩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它是通過非常嚴格、復雜甚至到了繁瑣程度的表演程式來實現“茶道四規”的,較為缺乏一個寬鬆、自由的氛圍。
  ·【朝鮮茶道
  清、敬、和、樂 朝鮮與中國土相連,自古關係密切,中國儒傢的禮製思想對朝鮮影響很大。儒傢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鮮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創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禪師張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東茶頌》裏提倡“中正”的茶禮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過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勸要有自知之明,不可過度虛榮,知識淺薄卻到處炫耀自己,什麽也沒有卻假裝擁有很多。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應在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中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從而使消極的生活方式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使悲觀的生活態度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這種人才能稱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應成為人效中的生活準則(尹炳相:《韓國的茶文化與新價值觀的創造》,載於《農業考古》1997年2期)。後來韓國的茶禮歸結為“清、敬、和、樂”或“和、敬、儉、真”四個字,也折射了朝鮮民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由此亦可見,朝鮮的茶禮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中國茶道
  廉、美、和、敬 和韓國的茶禮一樣,中國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國雖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濃,而是將儒、道、佛三傢的思想溶在一起,給人們留下了選擇和發揮的餘地,各層面的人可以從不同角度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茶藝形式和思想內容,不斷加以發揮創造,因而也就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和清規戒律。衹是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着茶文化熱潮的興起,許多人覺得應該對中國的茶道精神加以總結,歸納出幾條便於茶人們記憶、操作的“茶德”。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傢莊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雜志上發表的《茶文化淺議》一文中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 ”。他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並加以解釋: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
  具體內容為:
  廉——推行清廉、勤儉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
  美——名品為主,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敘友情,康起長壽。
  和——德重茶禮,和誠相處,搞好人際關係。
  敬——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淨水甘。
  大約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程啓坤和研究員姚國坤在1990年6期《中國茶葉》雜志上發表的《從傳統飲茶風俗談中國茶德》一文中,則主張中國茶德可用“理、敬、清、融.”
  四字來表述:
  理——“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兩人對飲,以茶引言,促進相互理解;和談商事,以茶待客,以禮相處,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决矛盾糾紛,面對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寫文章、搞創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腦,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塵,品茶敘舊,增進情誼;客人來訪,初次見面,敬茶以示禮貌,以茶媒介,邊喝茶邊交談,增進相互瞭解;朋友相聚,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愛之舉;長輩上級來臨,更以敬茶為尊重之意,祝壽賀喜,以精美的包裝茶作禮品,是現代生活的高尚表現。”
  清——“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1982年,首都春節團拜會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顯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舊,國傢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天強調廉政建設,提倡廉潔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發揚。‘清’字的另一層含義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飲茶保健是有科學根據的,已故的朱德委員長曾有詩云:‘廬山雲霧茶,示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體會之深,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往往是大傢歡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團體商談,協商議事,在融洽的氣氛中,往往更能促進互諒互讓,有益於聯合與協作,使交流交往活動更有成效。由此可見,茶在聯誼中的橋梁組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兩位專傢還認為:中國的茶,“能用來養性、聯誼、示禮、傳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適應各種階層,衆多場合,是因為茶的、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於中華民族的平凡實在、和誠相處、重情好客、勤儉育德、尊老脘二甲苯的民族精神。所以,繼承與發揚茶文化的優良傳統,弘揚中國茶德,對促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臺灣的範增平先生於1985年提出中國“茶藝的根本精神,乃在於和、儉、靜、潔。”(《臺灣茶文化論》43頁“探求茶藝的根本精神”,臺灣碧山出版公司出版。)範先生的茶藝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雖未加以詳細解釋,但其含義仍不難理解,與前述幾位專傢的意見相去不遠。
  更早一點,在1982年,臺灣的國學大量林荊南教授將茶道 精神概括為“美、健、性、倫”四字,即“美律、健康、養性、明倫”,稱之為“茶道四義”。其具體解釋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為,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氣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要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升華,否則茶功敗矣,遑信茶德。”
  健——“‘健康’一項,是治茶的大本。茶葉必精選,劣茶不宜用,變質不可飲;不潔的水不可用,水溫要講究,衝和註均須把握時間。治茶當事人,本身必健康,輕如風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權宜之法,衹好由第三者代勞。茶為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問的。推廣飲茶,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傢大小健康,傢傢健康,一國健康,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
  性——“‘養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與茶之性相近,卻因為人類受生活環境所污染,於是性天積垢與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樹生於靈山,得雨露日月光華的灌養,清和之氣代代相傳,譽為塵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尖,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發揮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恆,可以參悟禪理,得天地清和之氣為已用,釋氏所稱彼岸,可求於明窗淨幾之一壺中。”
  倫——“‘明倫’是儒傢至寶,係中國五千年文化於不墜。茶之功用,是敦睦聳關係的津梁:古有貢茶以事君,君有賜茶以敬臣;居傢,子媳奉茶湯以事父母;夫唱婦隨,時為伉儷飲;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來,以茶聯歡。今舉茶為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誼、君敬、臣忠),則茶有全天下義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蔡榮章《現代茶藝》200頁,臺灣中視文化公司,1989年7版)
  此外,臺灣的周渝先生近年來也提出“正、靜、清、圓”四字作為中國茶道精神的代表。(周渝:《從自然到個人主體與文化再生的探尋》,《農業考古》1999年2期)
  以上各傢對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的歸納,雖然不盡相同,但其主要精神還是接近的,特別是清、靜、和、美等是符合中國茶道的精神和茶藝的特點,和日本茶道和韓國茶禮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據陳香白教授研究,他認為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産生實現天人合一之後的和諧之美。“和”的內涵非常豐富,作為中國文化意識集中體現的“和”,主要包括着: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靜、和儉、和美、和愛、和氣、中和、和諧、寬和、和順、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調和、順利)、和光(才華內藴、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開買賣)、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為和)、和戎(古代謂漢族與少數民族結盟友好)、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愈)、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一個‘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請相信:在所有漢字中,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和’更能突出‘中國茶道’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陳香白:《中國茶文化》43頁,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香港的葉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說,認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質,也就是茶道的核心(《茶藝報》19頁,香港茶藝中心1993年出版)。
茶藝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禮、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和茶文化之間。
  茶道的內涵大於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我們這裏所說的‘藝’,是指製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裏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均不相同,應嚴格區別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藝與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註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衝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道評論】
  1、在中國,“道”是一種很嚴肅的東西,而不是這些生活的枝葉。反觀日本,它從中國拿過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稱之為“道”!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國,而其發展之路卻走嚮了兩個不同的方向,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中國茶文化的主體是人,茶是作為人的客體而存在的,茶是為人而存在的。中國茶文化被稱為美的哲學。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1.中國茶文化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是大哲學家。
  2.其理論基礎源於一些哲學命題。
  3.中國茶文化美學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釋,道,儒三教的哲學理論,並得益於大批思想傢哲學家的推動。
  4.中國茶文化美學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從小茶壺中探求宇宙玄機,從淡淡茶湯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國茶文化美學從哲學的高度,廣泛深刻的影響着茶人,特別是從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總之,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美學理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滋潤着中國茶文化這朵奇葩。在中國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圓通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以及儒傢文雅含蓄之美。
  反觀日本茶道,強調的是以下三個觀點:
  (一)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一提這四個字,人們馬上就會和茶道聯繫起來。茶道思想的主旨為:主體的“元”即主體的絶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泊出生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産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諸形式。
  (二)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中 “一期”指“一期一命”“一生”“一輩子”的意思。一期一會是說一生衹見一次,再不會有第二次的相會,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所應抱的心態。這種觀點來自佛教的無常觀。佛教的無常觀督促茶人們尊重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舉行茶事時,要抱有“一生一世衹一次”的信念。時至今日,日本茶人仍忠實地遵守着一期一會的信念,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從每一次緊張的茶事中獲得生命的充實感。
  (三)獨坐觀念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湯一會集》。“獨坐”指客人走後,獨自坐在茶室裏,“觀念”是“熟思”、“靜思”的意思。面對茶釜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日不會重演。茶人的心裏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涌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作“主體的無”。
  由此可見,在日本茶道中,刻意地淡化了人的存在,而一味地強求對茶的突出。這正是兩國茶文化上最大的差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兩國文化、價值取嚮上的差別。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 結論: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自下而上的,故而起發展的特點是在廣度上,以求博大,所謂之:茶文化,並與儒傢思想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講,把中國茶文化從儒傢思想體係中剝離出來研究是不現實的,也正是這一點,因為中國文人的灑脫不羈,中國茶文化,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狀態。同時,又由於在中國文化中,“道”是一種非常神聖、非常嚴肅的事情。所以中國對於茶,衹是籠統的稱之為“茶文化”或“茶藝”,而不敢奢談“茶道”。
  反觀日本,從一開始,茶的傳播就是自上而下的,上層社會將茶上升為一中莫名其妙的宗教,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某種需求,將茶套入一個神聖的光環中,務精務細,不能不說拘泥於表象而淪落為形式了。在茶道中,人已經淪為茶的奴僕,似乎是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這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從表象上看,自近代以來,中國的茶文化趨嚮於沒落,反而不及日本這傢後來者了;但從深層次上看來,這是由兩國的民族心態和文化底藴所决定的:在中國,茶衹是一門藝術,是從屬於人的一種文化現象;而日本,則是神聖、嚴肅的大“道”。
佛教茶道
  佛教和茶早在晉代結緣。相傳晉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製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淵明“話茶吟詩,敘事談經,通宵達旦”。佛教和茶結緣對推動飲茶風尚的普及並嚮高雅境界以至發展到創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佛教的傳播與中國化佛教的傳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漢未,自印度傳入中國;東漢初,在封建統治階級中間流行,宣揚“人死精神不滅”,因果報應,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言,不飲酒,慈悲為本,行善修道等等教義。由於當時戰亂頻繁,硝煙四起,人民生命塗炭,勞苦大衆,富貴榮祿者都可以從佛教教義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統治階級則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因而傳播很快。
  佛教的傳播者認識到,要使佛教在中國紮根必須與中國國情相揉合。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求生存與發展,還在思想意識形態和教義上竭力吸收我國傳統文化,並互相滲透互為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東晉後期,佛教領袖慧遠竭力把儒傢封建禮教和佛教因果報應溝通起來,宣揚孝順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報應教義的。並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論”。隋唐時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調合中國傳統思想而創立的,華嚴宗學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貞)調合佛身“四德”(常、樂、我、淨)。以“五常”(仁、義,禮、智、信)調含“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飲酒、不安言)力圖兩者相融臺,調臺儒傢的趨勢越來越強烈。宋元明清時代,更加註意調合中國傳統思想。北宋天台宗學者智園,宣揚“非仲尼之教,則國無以治,傢無以寧,身無以安”。而“國不治,傢不寧,身不安,釋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還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釋”儒釋共為表裏的主張,因而發展成為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茶道的創立與佛教的滲透茶道的創立】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光輝絢麗,但“茶道”一詞,很長被人們所遺忘,竟發展到日本學者曾嚮國人提出“中國有沒有茶道?”荒謬而富諷刺的笑話。
  對中國茶道的創立,學術界說法下一。有引陸羽《茶經》“精行儉德”四字。有引《封氏見聞記》“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請註意,時在晚唐)有“中國明初朱權自創的茶道”等等。百花齊放,可見大傢都在深入的研究,形勢喜人。陸羽,擅長種菜種茶,首創餅茶炙烤“三沸”煮飲法,對茶的功效論述甚詳,對茶的品飲他側重精神方面的享受,無疑他是我國茶道的奠基人。但遺憾的是他在《茶經》中沒有明確提出“茶道”這個詞,令人費解。
  根據筆者手中資料,“茶道”一詞最早是中唐時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飲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詩中明確提出來的,詩中雲: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看陶潛籬下時。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麯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這是一首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詩篇,“三飲”神韻相連,層層深入扣緊,把飲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動人的歌頌,不但明確提出了“茶道”一詞,而且使茶道一開始就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為中心的茶文化圈內任何僧侶、文人所不可匹敵的。結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動,所以筆者認為皎然是中國禪宗茶道的創立者。由於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宮廷茶具在法門寺重現天日,學術界認為唐代實際存在着宮廷茶道、僧侶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風格的茶道,從而論證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輝煌璀璨,這是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突破性進展。但在三種茶道中,筆眷認為僧侶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響力都超過前二種茶道。佛教對茶道的滲透,史料中有魏晉南北朝時期丹丘和東晉名憎慧遠嗜茶的記載。可見“茶禪一味”源遠流長。但形成氣候筆者認為始啓中唐。
  
  從以上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濃烈,僧侶敬神、坐禪、念經、會友終日高不開茶。禪茶道體現了良然、樸素、養性、修心、見性的氣氛,也揉合了儒傢和道傢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傢最高禮儀秘藏在法門寺地宮金銀係列茶具從設計、塑造和擺設的位置(和佛骨捨利同放在後室)更令人信眼地認識到“茶禪一味”的真諦。禪宗茶道到宋代發展到鼎盛時期,移值到日、韓等國,現在已嚮西方世界傳播中,對促進各國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三、中國茶道與佛教】
  佛教於公元前6--前5世紀間創立於古印度,月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隨唐時達到鼎盛時期。而茶是 興於唐、盛於宋。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自由曾被智積禪師收養,在竟陵竜蓋寺學文識字、習頌佛經,其後又於唐代詩僧皎燃 和尚結為"生相知,死相隨"的緇素忘年之交。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 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於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為人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第一節 禪茶一味
  一、"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産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 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 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 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 的特性,佛傢可以産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 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睏,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剋服睡意的衹有茶, 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次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 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麽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 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閑,放鬆一下自己緊綳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挂?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傢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挂的茶人。
  二、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 僧衆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衹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製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嶽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産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産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於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 "梵我一如"的世界觀於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為茶道的發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並把四秒鐘的飲茶規範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
  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傢茶道相結合的標志。 三、"禪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 幫助。
  茶聯四幅
  1 茶筍盡禪味,鬆杉真法音。--蘇東坡
  2 一勺勵清心,酌水誰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聽泉我愛在山聲。--招隱寺內
  3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洛陽古道一茶亭所書
  4 一捲經文,苕霖溪邊真慧業,千秋祀典,旗槍風裏弄神靈。 --上饒陸羽泉聯
  茶詩四首
  1 題德玄上人院 杜荀鶴(唐)
  刳得心來忙處閑,閑中方寸闊於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磐敲鬆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被衲,此理同師悟瞭然。
  2 與茶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一和尚(唐)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北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 失題 陳繼儒(明)
  山中日日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葉夢,竹爐風軟落花煙。
  點來直是窺三味,心後能翻賦百篇。
  欲笑當年醉鄉子,一生虛擲杖頭錢。
  4 茶與中國文化發展 趙樸初
  七碗受之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讀了這幾首茶詩、茶聯,您能從"禪"中聞到"茶"香,能從"茶"中品出"禪"味麽?
  ·第二節 茶道中的佛典與禪語
  "石藴玉而山暉,水含駐而川媚。"中國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養,如石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禪語的引用,往往可啓悟人的慧性,幫助人們對茶道內涵的理解,並從中得到悟道的無窮樂趣。
  一、無
  "無"是歷史上禪僧常書寫的一個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寶。"無"不是世俗所說的"無",而是超越了世俗認為的"有""無"之上的"無",是 佛教的世界觀的反映。講到"無",不能不提起五祖傳道的典故。禪宗五祖弘忍在將傳授衣鉢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門人,要他們各自寫出對佛法的了悟心得,水寫得最好就把衣鉢傳給誰。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個飽學高僧,他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認為這偈文美則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諦。而當時寺中一位燒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認為,"會能了悟了"。於是當夜就將達摩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衣鉢傳給了慧能,。因為慧能明白了"諸性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的真理。衹有認識了世界"本來無一物"才能進一步認識到"無一物中物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茶學界普遍認為,衹有了悟了"無"的境界,才能創造出"禪茶一味"的真境。"無"是茶道藝術創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場
  茶道界把茶室視為修心悟道的道場。"直心"即純潔清靜之心,要拋棄一切煩惱,滅絶一切妄念,存無雜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無"直心"就是在最清靜的深山古剎中也修不出正果。茶道認為現實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證道、悟道在現實中就可進行,解脫也衹能在現實中去實現。"直心是道場"詩茶人喜愛的座右銘。
  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等等按世俗常規辦的事的主管能動徹底忘記,而應保持一個毫無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貪不嗔的虛靜之心。
  四、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這句話典出於《五燈會元》捲二。有一次有僧人問崇慧禪師:達摩祖師尚未來中國時,中國有沒有佛法。崇慧說:"尚未來時的事暫且不論,如今的事怎麽做?"僧人不懂,又問:我實在不領會,請大師指點。"崇慧禪師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隱指佛法於天地同存,不依大摩來否而變,而禪悟則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應該着眼自身,着眼現實,而不管他大摩來否。
凡人茶道
  茶道是好東西,按照茶道的要求來飲茶,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絶對是好處多多的。但是我們老百姓平時並沒有多少可能按照茶道在規則來飲茶。我們平時飲茶時可以註意以下這幾個方面,列舉如下,試做為我們的“凡人茶道”:
  ·1.水與茶的比例
  直接的反應就是茶的濃淡。濃淡要合適纔好,使我們能夠品賞到茶的色和香,同時,適當的濃淡對於茶葉中的 物質的浸出是有影響的,這不但影響到茶水的色、香,也影響到茶水對人體的影響作用。濃淡可以科學計測,但是平時沒人去理會這一指標的,還是要靠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濃。大致上說,一般紅緑茶,茶與水的重量比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 葉3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投兩剋。
  2.泡茶的水溫
  對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溫,應視不同類茶的級別而定。但是我們經常不註意這一點,總喜歡用很燙的水來衝泡。一般說來,紅茶、緑茶、烏竜茶用沸水衝泡還是較好的,可以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緑茶,如竜井茶,應用80℃~85℃的開水衝泡,使茶水緑翠明亮,香氣純正、滋味甘醇。
  3.浸泡的時間長短
  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鐘左右,不宜久泡。
十大名茶
  ·中國十大名茶
  1、竜井茶
  竜井茶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産於浙江省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有"西湖竜井"、梅塢竜井"、"獅峰竜井",以竜井村獅子峰所産"獅峰竜井"最佳。竜井茶素有"色翠、香鬱、味醇、形美"四絶之稱。
  2、鐵觀音
  産於閩南安溪縣。外形頭似蜻蜓,尾似蝌蚪,顔色砂緑起霜,質地重如鐵,美如觀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帶有獨特的"觀音韻"。素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以西坪鬆林頭魏蔭鐵觀音發源地所産最佳,為烏竜茶之上品。
  3、武夷岩茶
  産於閩北武夷山。九十九岩,岩岩有一茶,一茶一名,獨特采製,有"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肉桂"等名樅。岩茶外形條索粗壯緊實,呈釘狀,色砂緑蜜黃,鮮潤光澤,泛"寶色"。花果香濃郁高長,滋味濃醇高爽,具獨特的"岩韻"。
  4、碧蠃春
  康熙所名。産於江蘇吳縣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捲麯呈蠃,銀毫遍布,香濃芬芳,滋味醇厚,湯色嫩緑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蠃春,茶香百裏最"。
  5、黃山毛峰
  産於安微黃山桃花溪。宋代貢茶。特級黃山毛峰堪稱我國毛峰之極品,其形似雀舌,勻齊壯實,峰顯毫露,色如象牙,魚葉金黃,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其中"金黃片"和"象牙色是特級黃山毛峰外形與其他毛峰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徵。
  6、君山銀針
  産於嶽陽洞庭湖的青蠃島,有"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外形芽頭壯實筆直,茸毛披蓋,色澤金黃光亮,稱為"金鑲玉";內質香氣高純,湯色杏黃明澈,滋味爽甜。衝泡時,芽頭在玻璃杯中直挺竪立,狀似群筍出土,又如尖刀直立,能三起三落,繼而徐徐下沉杯底,極為美觀。
  7、六安瓜片
  産於安微六安地區齊靈山,外形似瓜子,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緑,大小均勻,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緑嫩明亮。依采製季節,可分三個品種:𠔌雨前提采的稱"提片",品質最優;其後采製的稱"瓜片";梅雨季節采製的稱"梅片", 品質最差。
  8、信陽毛尖
  産於河南省南部大別山區的信陽縣。信陽毛尖外形細、圓、緊、直、多白毫;內質清香,湯緑味濃。
  9、都勻毛尖
  産於貴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勻縣。"三緑三黃"是都勻毛尖茶的特色,即幹茶色澤緑中帶黃,湯色緑中透黃,葉底緑中帶黃。詩云:"雪芽芬芳都勻生,不亞竜井碧蠃春,飲罷浮花清鮮味,心曠神怡似神仙"。
  10、祁門紅茶
  産於安微省祁門縣。祁門紅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黑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藴藏蘭花香,湯色紅豔,滋味醇厚,回味 永,葉底嫩軟紅亮。
基本介紹
  [tea ceremony;sado] 烹茶飲茶的藝術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茶分六種:紅茶、緑茶、黑茶、黃茶、青茶(烏竜茶)和白茶。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但要一直到明代,纔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確提出 “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節人際關係;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熏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別是禪宗)色彩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它是通過非常嚴格、復雜甚至到了繁瑣程度的表演程式來實現“茶道四規”的,較為缺乏一個寬鬆、自由的氛圍。
  平安時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和尚,將中國的茶樹帶回日本,並開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帶開始種植,這就是日本栽培茶樹的開始,到了鐮倉時代,神僧榮西在中國學到了茶的加工方法,還將優質茶種帶回日本傳播,他於公元1211年寫成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
  中國的茶文化來自平民大衆的日常習俗,而日本則恰恰相反,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茶在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完全屬於奢侈品,衹有皇族,貴族和少數高級僧侶纔可以享受,茶道被當做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局限在皇室周圍,內容和形式都極力模仿大唐。自鐮倉時代開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養生記》的影響,將茶尊奉為靈丹妙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茶葉種植的高速發展也為茶走入平民傢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段時間,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
  與中國發酵茶葉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將蒸過的茶葉自然乾燥,研成粉末,這樣的茶葉就稱為“抹茶”。到室町時代,畿內的茶農為了對茶葉評級而舉行品茶會,由這種茶集會發展成為許多人品嚐茶葉的娛樂活動,並發展了最初的茶道禮儀。這一時期,“鬥茶”成為茶文化的主流,遊藝性為其主要特點。後來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對鬥茶進行了提煉,為嚮宗教性質的“書茶院”過渡做了鋪墊。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他隱居的京都東山建造了“同仁齋”,地面用榻榻米鋪滿,一共用了四張半。這種鋪滿榻榻米的室內設計為後世所藉鑒,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茶室”。此前的鬥茶會都在較大的空間舉行,顯得喧鬧而不註重禮儀;而“同仁齋”將開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間進行了縮小和封閉,這就給茶道的形成創造了穩定的室內空間。這種房間稱為書院式建築,在其中進行的茶會就稱為“書院茶”。“書院茶”要求茶室絶對肅靜,主客問答簡明扼要,從而一掃鬥茶的雜亂之風。書院茶完成了將外來的大唐文化與日本文化相結合的任務,並且基本確立了現代日本茶道的點茶程序。總之,到了室町時代末期,茶道的誕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朝鮮茶道
  清、敬、和、樂 朝鮮與中國土相連,自古關係密切,中國儒傢的禮製思想對朝鮮影響很大。儒傢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鮮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創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禪師張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東茶頌》裏提倡“中正”的茶禮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過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勸要有自知之明,不可過度虛榮,知識淺薄卻到處炫耀自己,什麽也沒有卻假裝擁有很多。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應在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中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從而使消極的生活方式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使悲觀的生活態度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這種人才能稱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應成為人效中的生活準則(尹炳相:《韓國的茶文化與新價值觀的創造》,載於《農業考古》1997年2期)。後來韓國的茶禮歸結為“清、敬、和、樂”或“和、敬、儉、真”四個字,也折射了朝鮮民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由此亦可見,朝鮮的茶禮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中國茶道
  廉、美、和、敬 和韓國的茶禮一樣,中國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國雖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濃,而是將儒、道、佛三傢的思想溶在一起,給人們留下了選擇和發揮的餘地,各層面的人可以從不同角度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茶藝形式和思想內容,不斷加以發揮創造,因而也就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和清規戒律。衹是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着茶文化熱潮的興起,許多人覺得應該對中國的茶道精神加以總結,歸納出幾條便於茶人們記憶、操作的“茶德”。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傢莊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雜志上發表的《茶文化淺議》一文中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 ”。他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並加以解釋: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 具體內容為: 廉——推行清廉、勤儉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 美——名品為主,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敘友情,康起長壽。 和——德重茶禮,和誠相處,搞好人際關係。 敬——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淨水甘。 大約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程啓坤和研究員姚國坤在1990年6期《中國茶葉》雜志上發表的《從傳統飲茶風俗談中國茶德》一文中,則主張中國茶德可用“理、敬、清、融.” 四字來表述: 理——“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兩人對飲,以茶引言,促進相互理解;和談商事,以茶待客,以禮相處,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决矛盾糾紛,面對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寫文章、搞創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腦,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塵,品茶敘舊,增進情誼;客人來訪,初次見面,敬茶以示禮貌,以茶媒介,邊喝茶邊交談,增進相互瞭解;朋友相聚,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愛之舉;長輩上級來臨,更以敬茶為尊重之意,祝壽賀喜,以精美的包裝茶作禮品,是現代生活的高尚表現。” 清——“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1982年,首都春節團拜會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顯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舊,國傢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天強調廉政建設,提倡廉潔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發揚。‘清’字的另一層含義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飲茶保健是有科學根據的,已故的朱德委員長曾有詩云:‘廬山雲霧茶,示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體會之深,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往往是大傢歡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團體商談,協商議事,在融洽的氣氛中,往往更能促進互諒互讓,有益於聯合與協作,使交流交往活動更有成效。由此可見,茶在聯誼中的橋梁組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兩位專傢還認為:中國的茶,“能用來養性、聯誼、示禮、傳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適應各種階層,衆多場合,是因為茶的、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於中華民族的平凡實在、和誠相處、重情好客、勤儉育德、尊老愛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繼承與發揚茶文化的優良傳統,弘揚中國茶德,對促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臺灣的範增平先生於1985年提出中國“茶藝的根本精神,乃在於和、儉、靜、潔。”(《臺灣茶文化論》43頁“探求茶藝的根本精神”,臺灣碧山出版公司出版。)範先生的茶藝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雖未加以詳細解釋,但其含義仍不難理解,與前述幾位專傢的意見相去不遠。 更早一點,在1982年,臺灣的國學大師林荊南教授將茶道 精神概括為“美、健、性、倫”四字,即“美律、健康、養性、明倫”,稱之為“茶道四義”。其具體解釋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為,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氣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要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升華,否則茶功敗矣,遑信茶德。” 健——“‘健康’一項,是治茶的大本。茶葉必精選,劣茶不宜用,變質不可飲;不潔的水不可用,水溫要講究,衝和註均須把握時間。治茶當事人,本身必健康,輕如風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權宜之法,衹好由第三者代勞。茶為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問的。推廣飲茶,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傢大小健康,傢傢健康,一國健康,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 性——“‘養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與茶之性相近,卻因為人類受生活環境所污染,於是性天積垢與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樹生於靈山,得雨露日月光華的灌養,清和之氣代代相傳,譽為塵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尖,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發揮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恆,可以參悟禪理,得天地清和之氣為已用,釋氏所稱彼岸,可求於明窗淨幾之一壺中。” 倫——“‘明倫’是儒傢至寶,係中國五千年文化於不墜。茶之功用,是敦睦聳關係的津梁:古有貢茶以事君,君有賜茶以敬臣;居傢,子媳奉茶湯以事父母;夫唱婦隨,時為伉儷飲;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來,以茶聯歡。今舉茶為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誼、君敬、臣忠),則茶有全天下義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蔡榮章《現代茶藝》200頁,臺灣中視文化公司,1989年7版) 此外,臺灣的周渝先生近年來也提出“正、靜、清、圓”四字作為中國茶道精神的代表。(周渝:《從自然到個人主體與文化再生的探尋》,《農業考古》1999年2期) 以上各傢對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的歸納,雖然不盡相同,但其主要精神還是接近的,特別是清、靜、和、美等是符合中國茶道的精神和茶藝的特點,和日本茶道和韓國茶禮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據陳香白教授研究,他認為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産生實現天人合一之後的和諧之美。“和”的內涵非常豐富,作為中國文化意識集中體現的“和”,主要包括着: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靜、和儉、和美、和愛、和氣、中和、和諧、寬和、和順、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調和、順利)、和光(才華內藴、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開買賣)、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為和)、和戎(古代謂漢族與少數民族結盟友好)、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愈)、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一個‘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請相信:在所有漢字中,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和’更能突出‘中國茶道’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陳香白:《中國茶文化》43頁,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香港的葉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說,認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質,也就是茶道的核心(《茶藝報》19頁,香港茶藝中心1993年出版)。
十大名茶
  ·中國十大名茶
  • 1.西湖竜井
  • 2.洞庭碧蠃春
  • 3.君山銀針
  • 4.廬山雲霧
  • 5.祁紅
  • 6.黃山毛峰
  • 7.安溪鐵觀音
  • 8.雲南普洱茶
  • 9.凍頂烏竜
  • 10.蘇州茉莉花茶
  • 11潮州鳳凰茶
茶道美學
  找一個舒適、整潔的地方,室內或室外都可以。增加一些美麗的點綴,如簡單地佈置一些插花、雕像或者是圖片。若有流動或沸騰的水聲效果會更好。非常緩慢地仔細地泡一杯茶,註意對細節的觀察,但要保持完全地放鬆。如果可以的話,使用簡單而美觀的陶瓷茶具和品質優良的茶葉,不要用塑料水杯(因為它在熱水裏會釋放化學成分)。茶泡好了,你就準備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麗的顔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圍環境。在你自己創造的輕盈和秀麗中呼吸。其中藴含的道理是:當你使周圍的世界平安美麗時,你的心和頭腦就有了相同的心境。
  【人文茶道
  “茶道”起源於唐代的民間,經文人士大夫的參與和傳播,形成了一種“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華的社會裏,物欲橫流,很多人追求一種奢華的物質生活,“物精極、衣精極、屋精極”是他們的生活目標。人們相互爭鬥和傾輒。社會流行着奢侈和虛誇之風。當時有正義感的文人士大夫們,對這種奢華之風非常不屑,他們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討茶藝、博古論今無所不談。
  茶道創始人陸羽(唐朝)著有《茶經》一書,陸羽用自己的一生從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對茶葉的栽培與摘采;茶具、茶器的製作;烹茶時水源的選擇;烹茶、酌茶時身體的動作進行了規範和總結,並賦予茶道一種特殊的文化內函,即飲茶、賦茶、以茶示儉、以茶示廉,與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極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陸羽茶道的基礎上溶入了琴、棋、書、畫,它更註重一種文化氛圍和情趣,註重一種人文精神,提倡節儉、淡泊、寧靜的人生。茶人在飲茶、製茶、烹茶、點茶時的身體語言和規範動作中,在特定的環境氣氛中,享受着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之美:沒有躁雜的喧嘩、沒有人世的紛爭,衹有鳥語花香、溪水、流雲和悠揚的古琴聲,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種升華。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們希望社會少一些爭戈,多一些寧靜;少一些虛華,多一些真誠。茶具的樸實也說明了茶人們反對追求奢華的風氣,希望物盡其用、人盡其纔。可以說“文人茶道”是一種“藝”(製茶、烹茶、品茶之術)和“道”(精神)的完美結合。光有“藝”衹能說有形而無神,光有“道”衹能說有神而無形。所以說,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品德的人是無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視為一種陶冶心性、體悟人生、抒發情感的風雅之事,有獨酌自飲的清幽,也有集會聯誼的雅趣。
英文解釋
  1. :  sado
  2. n.:  tea ceremony
相關詞
茶葉茶藝減肥茶荷葉減肥茶焙茶衝泡方式焙茶技師
文化茶酒知識茶文化百科大全緑茶湖北藝術生活禮儀
佛教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