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苦惡鳥
目錄
No. 1
  鶴形目秧雞科的1屬。體長270~300毫米,體重200~300剋。上體近灰黑色,面部和下體純白,尾下覆羽呈慄色;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額甲,嘴峰較趾□為短;跗較中趾(連爪)為短;翅短圓,不善長距離飛行。共有5,主要分佈於東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中國有 2種。本屬以白胸苦惡鳥為典型代表。
  白胸苦惡鳥又名白胸秧雞或白麵雞,善奔走,在蘆葦或水草叢中潛行,亦稍能遊泳,偶作短距離飛翔,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在繁殖期間雄鳥晨昏激烈鳴叫,音似“kue,kue,kue”,故稱“姑惡鳥”或“苦惡鳥”。在荊棘或密草叢中,偶亦能在樹上,以細枝、水草和竹葉等編成簡陋的盤狀巢。每窩産卵6~9枚。卵土黃色,上布紫褐色和紅棕色的稀疏縱紋和斑點。在中國南方每年可産2~3窩。雛鳥為早成性,孵出後即能離巢,但仍與親鳥一起活動。
  白胸苦惡鳥的普通亞種夏季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的東部地區繁殖,偶見於河北省和山東省。在福建、廣東、臺灣、雲南各省為留鳥。肉味鮮美,為獵禽之一。
包含詞
黑苦惡鳥苦惡鳥屬黑尾苦惡鳥
馬島苦惡鳥蘇拉苦惡鳥棕尾苦惡鳥
白胸苦惡鳥紅腳苦惡鳥菲律賓苦惡鳥
苦惡鳥異帶縧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