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苜蓿葉象
目錄
No. 1
  害蟲名 苜蓿葉象
  害蟲學名 hypera postica gyllenhai
  分佈與危害 屬鞘翅目,象蟲科。以幼蟲取食苜蓿葉子而得名,是苜蓿和三葉草的主要害蟲二我國分佈在新疆、內蒙古和甘肅等地區。成蟲和幼蟲均能為害,但以幼蟲為害第一茬苜蓿最嚴重。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4.5—6.5毫米。全身被覆黃褐色鱗片,頭部黑色,喙細長且甚彎麯。觸角膝狀,鞭部分7節,觸角溝直。前胸背板有2條較寬的褐色條紋,中間夾有一條細的灰綫。鞘翅上有3段等長的深褐色縱行條紋。卵 長0.5—0.6毫米,寬0.25毫米,橢圓形,黃色而有光澤。近孵化時變為褐色,卵頂發黑。幼蟲 頭部黑色,初孵幼蟲體乳白色,取食後,由草緑最後變為緑色。老熟幼蟲體長8—9毫米,背綫和側綫為白色,背綫兩側各有1條深、緑色的縱紋。幼蟲足,利用腹面有剛毛的瘤狀突起來行動。蛹為裸蛹,初為黃色,後變為緑色。踴具繭,繭近乎橢球形,白色而具有絲質光澤,編織疏鬆呈網狀而富於彈性。繭長5.5—8毫米,寬約5.5毫米。
  生活習性 一般一年發生1代,有的地區發生2代。越鼕蟲態各地不同,多以成蟲越鼕,也有以卵,或者以成蟲和卵同時越鼕。在以卵越鼕的情況下,秋季成蟲取食不久即在,苜蓿莖內産卵越鼕。據新疆觀察,苜蓿葉象一年發生2個完整的世代,以成蟲在苜蓿地殘株落葉下或土表裂縫中越鼕。4月上旬隨苜蓿開始萌發,成蟲出墊活動、取食,2-3天進行交尾,3-5天後開始産卵,卵期10-18天(以卵越鼕者不在此限期內)。第一代幼蟲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蟲期15-28天,幼蟲脫皮3次,最早於5月底做繭化蛹,蛹期6-12天。第一代成蟲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第二代卵於7月上旬産出,7月下旬幼蟲化蛹,8月上旬出現第二代成蟲。秋後當氣溫下降到11-12℃時,成蟲逐漸進入越鼕階段。越鼕代成蟲對春季氣溫的變化極為敏銳,當氣溫上升到11-12℃時,便出土活動。成蟲活動的最適溫度為20℃左右,24-25℃時,便潛藏於蔭涼之處,有時離開苜蓿地,作長距離的迂飛。夏季溫度高於24-25℃時,成蟲便進入滯育狀態。雌蟲多産卵於莖軒中,用珠在莖上咬出一小洞,産卵其中,一洞少時僅産1粒,多時30-40粒,一般為10粒左右。産卵完畢後用排泄物封閉洞口,在莖上留一小黑疤。越鼕代成蟲在第一茬苜蓿上,多在莖稈下部離地面10釐米處産卵,第一代成蟲在第二茬苜蓿上産卵的部位,隨植株的生長,逐漸轉移到中、上部。一雌能産卵400粒,多時達800粒,甚至2500粒。從莖稈中孵出的幼蟲部分鑽入嫩枝、葉芽和花芽中為害,多數在莖內蛙食為害,使莖內形成黑色隧道。3齡以上幼蟲在葉上暴露取食,食去葉肉,僅剩葉脈,造成子房幹枯,花蕾脫落,嚴重影響苜蓿幹草和種籽的産量。在苜蓿孕蕾期與成蟲大量産卵期相一致的地區,苜蓿受害最為嚴重。天敵苜蓿葉象幼蟲的主要天敵有苜蓿葉象姬蜂(bathypletes curculionis thomson),自然寄生率達37.5%,姬蜂産卵於象蟲幼蟲體內,並完成其發育,被寄生的幼蟲仍能吐絲作繭,但不能化蛹。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法 (1)疏鬆土壤:春季苜蓿再生萌發前和地,可疏鬆土壤,減少水分蒸發,加速苜蓿的生長。(2)輪作:作幹草用與留種用苜蓿應交替進行。一般將第二茬苜蓿作留種用,可減少受害。(3)早割:受害嚴重時,可提早收割並低割,留茬不超過4—5釐米。割下的苜蓿盡快運出田外,以消滅幼蟲和卵。2.化學防治 (1)藥劑防治的適期:①為了保護天敵,可在早春成蟲出墊尚未産卵,天敵還未活動之前施藥;或秋後最後一茬苜蓿收割後,在茬地上施藥,以降低越鼕蟲口。②為保護傳粉昆蟲,應避免在花期噴藥;或者在早上6前,晚上傳粉昆蟲不活動的時間施藥。(2)防治指標:據國外資料,幼蟲,每昆蟲網8—10頭,或植株的芽和葉子受害率達25%—30%時,應采取防治措施。(3)施藥方法:①50%馬拉硫磷1500—2000倍液;②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③50%可濕性西維因400倍液。
No. 2
  害蟲名 苜蓿葉象(alfalfa weevil)
  害蟲學名 Hypera postica Gyllenhai
  介紹 亦稱車軸草葉象(clover leaf weevil)。學名Hypera postica。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害蟲。雄蟲色深,形小(長3公釐),並具有典型突出的喙,用以蛀鑽小孔産卵其中。鼕季雌雄蟲均蟄伏。春季交配,每雌産卵600∼800粒。幼蟲體軀豐滿,無足,緑色,背面有一白色條紋。幼蟲大量出現,剝食植物(通常是苜蓿和三葉草)的嫩葉和莖組織,使之僅剩葉脈。在歐洲,尤其在美國,由於苜蓿葉象在6月和8月份進入成蟲期,對農作物造成相當嚴重的為害。
  分佈與危害 屬鞘翅目,象蟲科。以幼蟲取食苜蓿葉子而得名,是苜蓿和三葉草的主要害蟲二我國分佈在新疆、內蒙古和甘肅等地區。成蟲和幼蟲均能為害,但以幼蟲為害第一茬苜蓿最嚴重。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4.5—6.5毫米。全身被覆黃褐色鱗片,頭部黑色,喙細長且甚彎麯。觸角膝狀,鞭部分7節,觸角溝直。前胸背板有2條較寬的褐色條紋,中間夾有一條細的灰綫。鞘翅上有3段等長的深褐色縱行條紋。卵 長0.5—0.6毫米,寬0.25毫米,橢圓形,黃色而有光澤。近孵化時變為褐色,卵頂發黑。幼蟲 頭部黑色,初孵幼蟲體乳白色,取食後,由草緑最後變為緑色。老熟幼蟲體長8—9毫米,背綫和側綫為白色,背綫兩側各有1條深、緑色的縱紋。幼蟲足,利用腹面有剛毛的瘤狀突起來行動。蛹為裸蛹,初為黃色,後變為緑色。踴具繭,繭近乎橢球形,白色而具有絲質光澤,編織疏鬆呈網狀而富於彈性。繭長5.5—8毫米,寬約5.5毫米。
  生活習性 一般一年發生1代,有的地區發生2代。越鼕蟲態各地不同,多以成蟲越鼕,也有以卵,或者以成蟲和卵同時越鼕。在以卵越鼕的情況下,秋季成蟲取食不久即在,苜蓿莖內産卵越鼕。據新疆觀察,苜蓿葉象一年發生2個完整的世代,以成蟲在苜蓿地殘株落葉下或土表裂縫中越鼕。4月上旬隨苜蓿開始萌發,成蟲出墊活動、取食,2-3天進行交尾,3-5天後開始産卵,卵期10-18天(以卵越鼕者不在此限期內)。第一代幼蟲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蟲期15-28天,幼蟲脫皮3次,最早於5月底做繭化蛹,蛹期6-12天。第一代成蟲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第二代卵於7月上旬産出,7月下旬幼蟲化蛹,8月上旬出現第二代成蟲。秋後當氣溫下降到11-12℃時,成蟲逐漸進入越鼕階段。越鼕代成蟲對春季氣溫的變化極為敏銳,當氣溫上升到11-12℃時,便出土活動。成蟲活動的最適溫度為20℃左右,24-25℃時,便潛藏於蔭涼之處,有時離開苜蓿地,作長距離的迂飛。夏季溫度高於24-25℃時,成蟲便進入滯育狀態。雌蟲多産卵於莖軒中,用珠在莖上咬出一小洞,産卵其中,一洞少時僅産1粒,多時30-40粒,一般為10粒左右。産卵完畢後用排泄物封閉洞口,在莖上留一小黑疤。越鼕代成蟲在第一茬苜蓿上,多在莖稈下部離地面10釐米處産卵,第一代成蟲在第二茬苜蓿上産卵的部位,隨植株的生長,逐漸轉移到中、上部。一雌能産卵400粒,多時達800粒,甚至2500粒。從莖稈中孵出的幼蟲部分鑽入嫩枝、葉芽和花芽中為害,多數在莖內蛙食為害,使莖內形成黑色隧道。3齡以上幼蟲在葉上暴露取食,食去葉肉,僅剩葉脈,造成子房幹枯,花蕾脫落,嚴重影響苜蓿幹草和種籽的産量。在苜蓿孕蕾期與成蟲大量産卵期相一致的地區,苜蓿受害最為嚴重。天敵苜蓿葉象幼蟲的主要天敵有苜蓿葉象姬蜂(Bathypletes curculionis Thomson),自然寄生率達37.5%,姬蜂産卵於象蟲幼蟲體內,並完成其發育,被寄生的幼蟲仍能吐絲作繭,但不能化蛹。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法 (1)疏鬆土壤:春季苜蓿再生萌發前和地,可疏鬆土壤,減少水分蒸發,加速苜蓿的生長。(2)輪作:作幹草用與留種用苜蓿應交替進行。一般將第二茬苜蓿作留種用,可減少受害。(3)早割:受害嚴重時,可提早收割並低割,留茬不超過4—5釐米。割下的苜蓿盡快運出田外,以消滅幼蟲和卵。2.化學防治 (1)藥劑防治的適期:①為了保護天敵,可在早春成蟲出墊尚未産卵,天敵還未活動之前施藥;或秋後最後一茬苜蓿收割後,在茬地上施藥,以降低越鼕蟲口。②為保護傳粉昆蟲,應避免在花期噴藥;或者在早上6前,晚上傳粉昆蟲不活動的時間施藥。(2)防治指標:據國外資料,幼蟲,每昆蟲網8—10頭,或植株的芽和葉子受害率達25%—30%時,應采取防治措施。(3)施藥方法:①50%馬拉硫磷1500—2000倍液;②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③50%可濕性西維因400倍液。
包含詞
紫苜蓿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