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苗而不秀
目錄
苗而不秀 Miaoerbuxiu
拼音: miáo ér bù xiù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

解釋: 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開花結果。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資料來源: 先秦·孔子《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例子: 如果把我們栽種在陰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氣暮氣,~。(郭沫若《玉簪花》)

No. 2
  《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意為衹長了苗而沒有吐穗揚花。比喻資質雖好,但沒有什麽成就◇也比喻虛有其表。
miáo ér bù xiù miáo ér bù xiù
  衹見長苗不見抽穗。引伸為中看不中用
No. 4
  呸,原來是苗而不秀,是個銀樣鑞槍頭。——《紅樓夢》
No. 5
  衹長了苗而沒有開花結實。比喻人資質雖好,但尚未有所成就即不幸夭折。《論語·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言萬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 邢昺 疏:“此章亦以 顔回 早卒, 孔子 痛惜之,為之作譬也。” 唐 白居易 《祭小弟文》:“況爾之生,生也不天,苗而不秀,九歲夭焉。”
No. 6
  比喻虛有其表。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你原來‘苗而不秀’。呸!你是個銀樣鑞槍頭。”
No. 7
  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成語 Idiom
  苗而不秀
發音 Pronunciation
  miáo ér bù xiù
解釋 Explained
  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也比喻虛有其表.
出處 Source
  《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示例 Example
  【1】《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你元(原)來苗而不秀。呸!你是個銀樣臘槍頭。
  【2】 郭沫若《玉簪花》 如果把我們栽種在陰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氣暮氣,~。
用法 Usage
  作謂語、定語;指沒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英文解釋
  1. n.:  sprout but never to flower,  corn which does not bear grain
包含詞
苗而不秀豈其天苗而不秀者有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