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植物 : 有胚植物 > 苔蘚植物門
目錄
No. 1
  苔蘚植物門(bryophyta)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
  一般特徵 除地錢等少數種類外,植物體已有莖、葉分化。在植物學上,把有莖、葉分化的植物體稱為莖葉體。生活史中有明顯的世代交替現象,配子體世代占優勢,習見植物體為具單倍染色體數的配子體。植物體無真根,由單細胞或單列細胞組成的假根兼有固着和吸收作用。莖和葉中均無維管組織,故缺乏有效的輸導結構。植株矮小,一般衹有幾毫米至十幾釐米。莖主要起支持作用,在一些較高等的種類中,有皮部和中軸的分化。葉通常由一層細胞組成,除能進行光合作用外,也能直接吸收水分和養料,由厚壁細胞組成的中肋,多位於葉片中部,具支持功能。雌、雄生殖器官均由多細胞組成,雄性生殖器官稱精子器,棒狀或球形,外有一層不育細胞組成的壁,其內産生多數具2條等長鞭毛的精子。雌性生殖器官稱頸卵器,外形似長頸燒瓶,內有1卵細胞。精子成熟時,自精子器頂端溢出,以水為媒介,遊至頸卵器並進入其中,與卵結合形成合子。合子不脫離母體,在配子體上發育成多細胞的胚,進而形成孢子體。孢子體由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組成,寄生在配子體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通過基足伸入配子體組織中吸取營養。孢蒴中的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産生孢子,孢子散出後,在適宜條件下萌發成緑色的絲狀體,稱原絲體。之後,由原絲體上長出第二代配子體。
  在植物界係統演化中,苔蘚植物的植物體已有莖、葉的分化,生殖器官為多細胞結構,特別是頸卵器的出現,使卵和合子得到很好的保護,合子發育要經過多細胞胚的階段,這些都是有別於藻類等低等植物的進化水平較高的特徵,故在分類學上將其劃入高等植物的範疇。但跟其他高等植物相比,苔蘚植物還不具備真根,體內尚無維管組織分化,受精過程離不開水等,故仍屬較原始的類型。
  種類、分佈 約23000種。通常分為苔綱(hepati-cae)和蘚綱(musci)兩綱。近年來不少學者主張將角苔從苔綱中分出,設角苔綱(anthocerotae),與苔綱和蘚綱並列。遍布世界各地,多數生長在陰濕的環境中,如林下土壤表面、樹木枝幹上,沼澤地帶和水溪旁、墻角背陰處等,尤以森林地區生長繁茂,常聚集成片。我國約有2800種。習見種類有葫蘆蘚(funaria)、地錢(marchantia)、泥炭蘚(sphagnum)等。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濟意義 苔蘚植物是砂磧、荒漠、凍原和裸露岩石上首先出現的植物類群之一。他們在生長過程中所分泌的酸性物質,對岩石的緩慢溶解,以及死亡後殘體的不斷堆積,年深日久,有助於岩石上土壤的形成,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條件。故被稱為植物界的拓荒者。苔蘚植物具有很強的適應水濕的特點,特別是泥炭蘚、濕原蘚、大濕原蘚等種類,對湖泊、沼澤演替為森林有所影響。苔蘚叢生時覆蓋在土壤、岩石、林木及落葉層上,對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土流失有一定意義。有的種類可直接用於醫藥。如金發蘚有清熱敗毒作用,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癌細胞有抑製作用,泥炭蘚煎服可止血,地錢可治黃膽性肝炎和肺結核等。在農業和園藝上,利用泥炭蘚等作保鮮或保青花卉、苗木、鮮果和蔬菜的包裹運輸材料及種床的覆蓋物。由泥炭蘚等形成的泥炭,可作燃料和肥料。我國科研人員研究確定,有38種蘚類植物為五倍子蚜蟲的寄主,可作為開發和擴大重要工業原料五倍子生産的資源。由於苔蘚對大氣污染物比其他高等植物敏感,分佈又廣泛,且人工培育易於成活,因此可作大氣污染的指示植物。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有人采用移植法或製成苔蘚植物測定器,定時定點監測大氣污染。
概述
  苔蘚植物門(Bryophyta)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
  一般特徵 除地錢等少數種類外,植物體已有莖、葉分化。在植物學上,把有莖、葉分化的植物體稱為莖葉體。生活史中有明顯的世代交替現象,配子體世代占優勢,習見植物體為具單倍染色體數的配子體。植物體無真根,由單細胞或單列細胞組成的假根兼有固着和吸收作用。莖和葉中均無維管組織,故缺乏有效的輸導結構。植株矮小,一般衹有幾毫米至十幾釐米。莖主要起支持作用,在一些較高等的種類中,有皮部和中軸的分化。葉通常由一層細胞組成,除能進行光合作用外,也能直接吸收水分和養料,由厚壁細胞組成的中肋,多位於葉片中部,具支持功能。雌、雄生殖器官均由多細胞組成,雄性生殖器官稱精子器,棒狀或球形,外有一層不育細胞組成的壁,其內産生多數具2條等長鞭毛的精子。雌性生殖器官稱頸卵器,外形似長頸燒瓶,內有1卵細胞。精子成熟時,自精子器頂端溢出,以水為媒介,遊至頸卵器並進入其中,與卵結合形成合子。合子不脫離母體,在配子體上發育成多細胞的胚,進而形成孢子體。孢子體由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組成,寄生在配子體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通過基足伸入配子體組織中吸取營養。孢蒴中的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産生孢子,孢子散出後,在適宜條件下萌發成緑色的絲狀體,稱原絲體。之後,由原絲體上長出第二代配子體。
  在植物界係統演化中,苔蘚植物的植物體已有莖、葉的分化,生殖器官為多細胞結構,特別是頸卵器的出現,使卵和合子得到很好的保護,合子發育要經過多細胞胚的階段,這些都是有別於藻類等低等植物的進化水平較高的特徵,故在分類學上將其劃入高等植物的範疇。但跟其他高等植物相比,苔蘚植物還不具備真根,體內尚無維管組織分化,受精過程離不開水等,故仍屬較原始的類型。
種類、分佈
  約23000種。通常分為苔綱(Hepati-cae)和蘚綱(Musci)兩綱。近年來不少學者主張將角苔從苔綱中分出,設角苔綱(Anthocerotae),與苔綱和蘚綱並列。遍布世界各地,多數生長在陰濕的環境中,如林下土壤表面、樹木枝幹上,沼澤地帶和水溪旁、墻角背陰處等,尤以森林地區生長繁茂,常聚集成片。我國約有2800種。習見種類有葫蘆蘚(Funaria)、地錢(Marchantia)、泥炭蘚(Sphagnum)等。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濟意義
  苔蘚植物是砂磧、荒漠、凍原和裸露岩石上首先出現的植物類群之一。他們在生長過程中所分泌的酸性物質,對岩石的緩慢溶解,以及死亡後殘體的不斷堆積,年深日久,有助於岩石上土壤的形成,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條件。故被稱為植物界的拓荒者。苔蘚植物具有很強的適應水濕的特點,特別是泥炭蘚、濕原蘚、大濕原蘚等種類,對湖泊、沼澤演替為森林有所影響。苔蘚叢生時覆蓋在土壤、岩石、林木及落葉層上,對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土流失有一定意義。有的種類可直接用於醫藥。如金發蘚有清熱敗毒作用,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癌細胞有抑製作用,泥炭蘚煎服可止血,地錢可治黃膽性肝炎和肺結核等。在農業和園藝上,利用泥炭蘚等作保鮮或保青花卉、苗木、鮮果和蔬菜的包裹運輸材料及種床的覆蓋物。由泥炭蘚等形成的泥炭,可作燃料和肥料。我國科研人員研究確定,有38種蘚類植物為五倍子蚜蟲的寄主,可作為開發和擴大重要工業原料五倍子生産的資源。由於苔蘚對大氣污染物比其他高等植物敏感,分佈又廣泛,且人工培育易於成活,因此可作大氣污染的指示植物。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有人采用移植法或製成苔蘚植物測定器,定時定點監測大氣污染。
英文解釋
  1. lat.:  bryophyta
近義詞
苔蘚植物
相關詞
生物植物苔綱苔蘚植物百科辭典苔蘚分類自然
真苔目珠蘇屬麯尾苔屬地錢目
分類詳情
張開真蘚植物綱張開黑真蘚綱張開黑蘚綱張開金發蘚綱張開泥炭蘚綱
張開藻苔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