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 >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目錄
簽約過程
  1939年4月至8月,英、法、蘇三國在莫斯科舉行軍事、政治談判。談判中,蘇聯嚮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議:
  1、締結英、法、蘇之間有效期5至10年,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反侵略互助條約;
  2、三國保障中歐和東歐國傢的安全;
  3、締結三國間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規模的具體協議。
  然而,談判毫無結果。英法同意了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拒絶蘇聯提出的保障中歐和東南歐國傢安全的建議。
  1939年5月到8月間,希特勒一再通過外長裏賓特洛甫嚮蘇聯表示德國無意侵蘇,希望改善彼此關係。因為希特勒已决定侵略波蘭,他得知莫斯科正在舉行英、法、蘇三國談判,深感憂慮。
  1939年5月,日本在遠東地區挑起“諾門坎事件”,嚮蘇聯發動進攻,而德、日兩個法西斯國傢又在談判結成軍事同盟,蘇聯有腹背受敵的現實危險。
  1939年8月2日,希特勒直接電告斯大林,要求蘇德會談簽約。蘇聯對西方國傢的綏靖政策相當不滿,遂答應了這一請求。
  1939年8月2日,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帶着希特勒親筆簽字的全權證書,動身前往莫斯科。
  1939年8月3日,裏賓特洛甫嚮蘇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係,聲稱:從波羅的海到黑海,沒有一個問題不能通過協商解决並使雙方都感到滿意。
  1939年8月17日,德駐蘇大使舒倫堡再次會見莫洛托夫,表示願與蘇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8月23日正午,兩架“禿鷲”運輸機載着德國代表團到達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裏賓特洛甫通過兩次會談,當晚正式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中國歷史
  Su-De Hubuqinfan Tiaoyue蘇德互不侵犯條約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1939年 8月 23日蘇聯和德國在莫斯科簽訂的條約。1939年 3月10日..斯大林在聯共()第18次代表大會上宣佈戰爭危機緊迫時蘇聯的外交政策是維護和平,同所有國傢友好相處。警告德國不要把戰爭矛頭指嚮蘇聯。批判西方國傢執行不干涉政策,同時表示願意同它們一道阻止德國發動世界大戰。1939年 3月15日,德國侵占捷剋斯洛伐剋全境。23日又占領立陶宛濱海城市默麥爾。4月3日下達旨在消滅波蘭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簽訂《德國意大利軍事同盟條約》。蘇聯在 4~8 月多次主動采取行動同英、法在莫斯科舉行關於締結互助條約和軍事協定的談判,爭取建立反侵略的統一戰綫。但英、法仍奉行綏靖政策,無意與蘇聯合作。與此同時,英國同德國進行一係列秘密談判,力求實現英、德合作,把戰火引嚮蘇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也采取措施調整同德國的關係。1939年7月18日蘇、德恢復貿易談判,8月19日簽訂貿易協定。在此期間,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在 8月15日嚮德國大使提出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創議。8月16日德外長J.von裏賓特洛甫指示德國駐蘇大使嚮蘇聯方面表示他準備赴莫斯科談判並簽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莫斯科簽字(1939.8)] 1939年 8月中旬,蘇聯的國際處境十分險惡。日本繼1938年在中蘇邊境張鼓峰挑起反蘇武裝衝突後,1939年5~8月又在中蒙邊境諾門坎地區嚮蘇聯、蒙古軍隊發動大規模進攻,嚴重威脅蘇聯東部地區的安全。日本處心積慮要同德國建立反蘇軍事同盟,加緊對蘇聯的戰爭準備。同時,德國即將進攻波蘭,世界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為了蘇聯的安全,斯大林於 8月21日接受A.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締結互不侵犯條約的要求。 8月23日蘇聯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10年。條約規定,締約雙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將不參加直接或間接反對他方的國傢集團;當一方受到第三國進攻時,另一方不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就彼此有關問題,密切接觸,交換情報;和平解决相互間的一切爭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國傢公佈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附加議定書》,內容為確定雙方在東歐的勢力範圍。 該條約的簽訂使蘇聯得以暫時置身於戰火之外。但希特勒之所以簽訂條約完全是為避免兩面作戰的權宜之計。條約簽訂不到兩年,德國在西綫得手後,便迫不及待地於1941年 6月22日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挑起蘇德戰爭。近年來,中國一些世界史工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中,對蘇聯决定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利弊得失以及對條約《附加議定書》的評價,提出了與上述分析不同的觀點。                 梁卓生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Germany
    Su一De Hubuqinfon Tiaoyue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Treaty可No。-
  Aggression bet、een the Union ofsovierso-
  cialistR叩ublics and Germa柳)簡稱((
  德條約》。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在莫
  斯科簽訂,當即生效,有效期10年。條約
  翅
  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簽署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包括7條正文和1項秘密附加議定書。主要
  內容是:①締約雙方保證决不單獨或聯合
  其他國傢在彼此間進行任何武力行動、侵
  略行為或攻擊。②締約一方不加入任何直
  接或間接旨在反對另一方的國傢集團。
  ③不以任何方式支持對締約一方進行敵對
  行為的第三國傢。④雙方保持聯繫,交換
  對彼此共同利益有關問題的情報。⑤雙方
  在某種問題上發生分歧或抵觸時,衹應通
  過和平方法解决。根據西方國傢公佈的秘
  密附加議定書規定,在發生領土或政治變
  動時,蘇德在波羅的海地區的勢力範圍以
  立陶宛的北部疆界為界,在波蘭的勢力範
  圍以納雷夫河、維斯瓦河及桑河一綫為
  界;蘇聯要求德方註意其在比薩拉比亞的
  利益,德方宣佈對該地區在政治上完全不
  感興趣。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蘇聯曾積極
  倡導集體安全政策,謀求與英法等國建立
  反法西斯統一戰綫。但英法政府推行綏靖
  政策,與德國簽訂《慕尼.黑協定》,使蘇聯
  面臨德國侵略的危險。1939年3月德國占領
  整個捷剋斯洛伐剋後,英德矛盾加劇。德國
  為離間蘇、英、法關係,解除侵略波蘭的東
  顧之憂,急於同蘇修好;蘇聯在面對德國和
  日本東西兩面壓力的情況下,為了自身安
  全,同意就德國提出的關於改善兩國關係
  的建議舉行談判,並簽訂本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為蘇聯
  進行反侵略戰爭淮備爭取了一定時間,但
  同時也消除了納粹德國兩面作戰的威脅,
  使其得以按原定計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該條約,發動
  蘇德戰爭。(彭理中)
    
百科大全
  Su-De Hubuqinfan Tiaoyue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1939年 8月 23日蘇聯和德國在莫斯科簽訂的條約。1939年 3月10日И.В.斯大林在聯共()第18次代表大會上宣佈戰爭危機緊迫時蘇聯的外交政策是維護和平,同所有國傢友好相處。警告德國不要把戰爭矛頭指嚮蘇聯。批判西方國傢執行不干涉政策,同時表示願意同它們一道阻止德國發動世界大戰。1939年 3月15日,德國侵占捷剋斯洛伐剋全境。23日又占領立陶宛濱海城市默麥爾。4月3日下達旨在消滅波蘭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簽訂《德國意大利軍事同盟條約》。蘇聯在 4~8 月多次主動采取行動同英、法在莫斯科舉行關於締結互助條約和軍事協定的談判,爭取建立反侵略的統一戰綫。但英、法仍奉行綏靖政策,無意與蘇聯合作。與此同時,英國同德國進行一係列秘密談判,力求實現英、德合作,把戰火引嚮蘇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也采取措施調整同德國的關係。1939年7月18日蘇、德恢復貿易談判,8月19日簽訂貿易協定。在此期間,蘇聯外交人民委員В.□.莫洛托夫在 8月15日嚮德國大使提出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創議。8月16日德外長J.von裏賓特洛甫指示德國駐蘇大使嚮蘇聯方面表示他準備赴莫斯科談判並簽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莫斯科簽字(1939.8)
    1939年 8月中旬,蘇聯的國際處境十分險惡。日本繼1938年在中蘇邊境張鼓峰挑起反蘇武裝衝突後,1939年5~8月又在中蒙邊境諾門坎地區嚮蘇聯、蒙古軍隊發動大規模進攻,嚴重威脅蘇聯東部地區的安全。日本處心積慮要同德國建立反蘇軍事同盟,加緊對蘇聯的戰爭準備。同時,德國即將進攻波蘭,世界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為了蘇聯的安全,斯大林於 8月21日接受A.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締結互不侵犯條約的要求。 8月23日蘇聯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10年。條約規定,締約雙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將不參加直接或間接反對他方的國傢集團;當一方受到第三國進攻時,另一方不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就彼此有關問題,密切接觸,交換情報;和平解决相互間的一切爭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國傢公佈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附加議定書》,內容為確定雙方在東歐的勢力範圍。
    該條約的簽訂使蘇聯得以暫時置身於戰火之外。但希特勒之所以簽訂條約完全是為避免兩面作戰的權宜之計。條約簽訂不到兩年,德國在西綫得手後,便迫不及待地於1941年 6月22日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挑起蘇德戰爭。近年來,中國一些世界史工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中,對蘇聯决定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利弊得失以及對條約《附加議定書》的評價,提出了與上述分析不同的觀點。
     (梁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