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區位於古城蘇州正北部,2001年2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吳縣市,分設相城區。全區下轄4個鎮、4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478平方公裏,戶籍人口34萬,外來人口35萬。相城因春秋吳國大臣伍子胥在陽澄湖畔“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築城於斯”而得名。
京滬鐵路、312國道和滬寧高速公路橫貫東西、蘇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205省道、蘇虞張一級公裏、蘇州繞城高速公裏縱貫南北。區內設有高速公路互通9個、樞紐2個、公交綫路7條。從區內各鎮出行,駛上高速公路僅需15分鐘。道2005年區內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68.977公裏,每百平方公裏擁有高速公路8.63公裏。預計2008年建成得京滬高速鐵路蘇州站將設在相城區,規劃設計中得“滬寧杭城際列車”軌道交通工程也於蘇州城北通過,將進一步增強相城區得交通優勢。
相城區物産豐富,陽澄湖四分之三的湖面面積在相城區。素以“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著稱的陽澄湖清水大閘蟹遠銷美國、日本、韓國、香港、澳門等國傢和地區,相城區占全湖蟹産量的65%,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陽澄湖清水大閘蟹之鄉”。享有“中華之最”的中國珍珠城出産的太湖淡水珍珠工藝品在2001年APEC財長會議期間被指定為饋贈各國財長夫人的專用禮品。此外,禦窯金磚、陸慕緙絲、九竜磚雕、渭塘琴弓、袁氏堂蟋蟀盆、黃橋青銅器、黃埭瓜子、湘城麻餅等傳統手工藝製品、特産享譽中外。
2006年,全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態勢。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94.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8%;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34.03億元,增長4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52億元,增長2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30.86億元,增長3.8%。全年新增註册外資6.4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7億美元。引進各類內資新增註册資本12.06億元。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5元,增長11.0%;農民人均純收入9170元,增長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