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蘇州港
目錄
No. 1
  蘇州組合港:
  蘇州組合港地處長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帶,背靠經濟發達的蘇、錫、常地區,東南緊鄰上海,地理位置優越,2002年,由原國傢一類開放口岸張傢港港、常熟港和太倉港三港合一組建成的新興港口,原三個港口相應成為蘇州港張傢港港區、常熟港區和太倉港區。港口整合後,加快了發展步伐,改變原先三港各自獨立發展的狀況,以“蘇州港”統一對外,大力推介,打造品牌,擴大影響力和吸引力。各港區發揮各自優勢,錯位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集聚效應。
  在蘇州港中,太倉港區緊鄰上海,擁有可供成片開發的優良深水岸綫資源,符合集裝箱樞紐港成規模、大型化的特性;緊靠集裝箱生成地,箱源充足,形成集裝箱樞紐的需求迫切;是長江口航道整治後可以滿足集裝箱運輸船型大型化、全天候作業要求的港口。根據國務院和交通部關於長江三角洲地區港口佈局規劃,太倉港區是上海國際航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心兩翼”型組合港江蘇翼的集裝箱幹綫港。到目前為止,太倉港使用長江岸綫8466米,占規劃岸綫的35.7%,占全市岸綫的21.8%。相繼建成生産性泊位1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個。還建成集裝箱、件雜貨堆場20萬平方米,拆裝箱庫面積2700平方米,倉諸面積2萬平方米,迄今為止開通國際國內航綫16條。
  張傢港和上海的外高橋都是較早獲批“區港聯動”試點的保稅區,在蘇州港的規劃中,它被定義為綜合性地區重要港區,為腹地內的外貿運輸服務及長江中上遊部分物資中轉服務。張傢港保稅區和蘇州工業園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強大功能,輔以蘇州港集箱貨源充足的優勢。
  常熟港區於1995年10月被國務院批準為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去年全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500萬噸,目前已發展成我國主要的進口紙漿集散地和全國第二、華東地區最大的鋼材進出口集散地。常熟港區將建成貨種特色明顯、貨源支撐穩定、港區佈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的現代化中型港口。到2010年,常熟港區將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30多個,重點啓動白茆小沙和鐵黃沙的整治開發,使之成為蘇州大港口的重要支撐。
  2004年,蘇州港完成吞吐量9059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50.88萬teu。今年前2個月,則完成貨物吞吐量2450萬噸,同比增長25.4%。按照規劃,力爭到2008年,蘇州港將投入使用100個左右的萬噸級碼頭,張傢港港和太倉港區年貨物吞吐量均超過1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總量將達到500萬標箱;到2010年,蘇州港的吞吐量可望達到22000萬噸以上,集裝箱達520萬標箱。蘇州港將建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集裝箱幹綫港,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集裝箱樞紐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第一大外貿港,為長江沿綫外嚮型經濟發展和以集裝箱為主的外貿物資運輸服務;為蘇、錫、常地區臨江工業的開發和發展外嚮型經濟服務;是以國際集裝箱、鐵礦石運輸為主,相應開展石油化工品及臨港工業的原材料和産成品運輸的多功能、綜合性港口。
包含詞
蘇州港大思培科技職業學院中外合資蘇州港吳工藝服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