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陝西 >渭南 > 蒼竜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蒼竜嶺投訴電話渭南旅遊投訴電話:0913-2109529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韓愈投書處位於蒼竜嶺前。由北峰南上,過諸多險處,有一條長幾十丈,寬僅2尺餘,坡度極陡的山脊,便是蒼竜嶺。這裏兩旁千丈絶壁,僅有這條石脊通達對岸,人行走其間,心驚肉跳。相傳唐代大文學家韓愈遊華山,鼓足勇氣爬上了“蒼竜嶺”,回頭一望,見山路如此險絶,大驚失色,認為難以生還,於是寫了遺書投下山澗,縱聲痛哭。後人把這裏的逸神岩命名為韓愈投書處。過了“蒼竜嶺”,就可以到華山的最高峰南峰。然後從南峰下來,再往東峰和中峰。
No. 2
  蒼竜嶺是指救苦臺南、五雲峰下的一條刃形山脊,屬華山著名險道之一。因嶺呈蒼黑色,勢若遊竜而得名。嶺西臨青柯坪深澗,東臨飛魚嶺峽𠔌,長約百餘米,寬不足三尺,中突旁收,遊人在上面行走,心旌神搖,如置雲端,驚險非常。因此便産生了唐韓愈在此畏險大哭投書求助的故事,留下了蒼竜嶺上端“韓退之投書處”的勝跡。
  相傳韓愈登華山覽勝,遊罷三峰下至蒼竜嶺時見蒼竜嶺道路如履薄刃,兩邊絶壑千尺,不由得兩腿發軟,寸步難移,坐在嶺上大哭,給傢裏人寫信訣別並投書求救。華陰縣令聞訊便派人把韓愈擡下山。此後,又因這個傳說引發了幾則趣聞。
  山西武鄉有個叫趙文備的人,百歲時遊華山,聞韓愈投書故事,放聲大笑,
  並在崖壁題刻“蒼竜嶺韓退之大哭辭傢, 趙文備百歲笑韓處”。有個叫李柏的人登山至此北,觀蒼竜嶺奇險,感慨萬端,知韓愈投書和趙老笑韓趣事留詩抒懷說:“華之險,嶺為要。韓老哭,趙老笑,一哭一笑傳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獨立嶺上但長嘯。”
  歷代文人中對韓愈投書事也有表示異議的。明代沉顔提出“仲尼之悲麟,悲不在麟,墨翟之泣絲,泣不在絲”。他認為韓愈之哭一定另有原因,絶不是因為懼怕路險而憐惜性命;明楊嗣昌也認為,韓愈之所以在蒼竜嶺痛哭,是因為蒼竜嶺的奇險壯美,實在太令人驚嘆了,以他的才華,也不能用筆墨表達出來,衹好大哭一聲來抒發自愧才疏的心情;清華陰名人王宏嘉在《華山記》中記述到這個故事時說,韓愈面對憲宗皇帝,面無懼色,慷慨陳詞,指出皇帝的錯誤,要皇帝改正,他的膽量是超過一般人的,怎麽會在蒼竜嶺膽怯失態呢?他認為這個傳聞一定是人編造的。
  不管韓愈是因畏險投書,還是因為感嘆手中的筆無法狀寫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折笑投書,也許是兩種原因都兼而有之。而韓愈在華山留下的這段佳話卻流傳甚廣,華陰人更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韓愈肯定是上過華山的,要不他的《古意》詩又怎能把華山的玉井及蓮花渲染得那樣神奇靈異呢?
  再說韓愈敬畏蒼竜嶺艱險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隋唐以前,蒼竜嶺既無階又無欄,《水經註》裏記述,行人走到這個地方,要行在嶺口的廟中嚮神禱告,求神賜雲,使兩側雲與嶺平,以便人望不見嶺兩邊的深淵。儘管如此,行人還不敢站着行走,而是騎在嶺上,一寸寸往前移動,因此,人稱又稱蒼竜嶺為搦嶺。直到唐末,嶺脊兩側始設石欄矮墻,也纔有了少量的石登石窩.
  到了明清時期,隨着朝廷對華山神祭祀次數增多,整修華山道路有了大的舉動,蒼竜嶺有了250級石階。因此民間有清朝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開鑿蒼竜嶺的故事。故事說畢沅讓石工鑿嶺時,長安城裏下了三天血雨,原來蒼竜嶺是條活竜,被畢大人鑿死了。據說從此華山斷了竜脈,再不會出楊震、楊堅那樣的大人物了。民國年間,嶺上石階增到350級。解放後人民政府對蒼竜嶺險道幾次拓修,護欄逐年加固,石階增至530餘級。為了使旅遊旺季不再於嶺上發生擁塞現象,華山管理局於1998年春又在蒼竜嶺東飛魚嶺開鑿登山復道以保證遊人安全上下。
包含詞
蒼竜嶺皮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