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又稱點蒼山”。在雲南省大理市西北、洱海西岸。屬橫斷山脈雲嶺。山勢雄偉,十九峰南北並列,主峰馬竜峰,海拔4122米。山頂終年積雪,有古冰川遺跡。山間十八條溪水懸流飛瀑,景色絶佳。山麓有崇聖寺三塔、觀音堂、無為寺、羅剎閣等名勝古跡。 |
|
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宮》詩:“蒼山入百裏,崖斷如杵臼。” |
|
蒼山聯繫方式電話:08722675718
郵編:671000蒼山投訴電話大理州旅遊投訴電話:0872-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蒼山節慶活動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白族的節日和盛會多集中在每年的3-4月之間。
白族的三月街 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又叫“觀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大理城西的蒼山腳下舉行。
節日期間,滇西各少數民族前來大理,進行物資交流和文藝體育盛會,共同歡慶節日,除此以外,還舉行賽馬、滇戲、花燈等各種活動。每天與會者多達數十萬,盛況極為空前。
白族繞三靈 每年夏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繞三靈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傳統歌舞節日,是白族人的狂歡節。屆時,大理、洱源、賓川、巍山等地的白族群衆,無論男女老少,身着盛裝,從四面八方成群結隊地來到蒼山洱海,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地遊行和祈禱。在大理有一句“繞三靈”的俗語: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傢園。
朝雞節 一月初一至十五
每年的朝雞節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 八月初八
每年的耍海會在大理纔屯舉行。
石寶山歌會 農歷七月末的三天
每年的石寶山歌會在石寶山石鐘寺舉行。
火把節 六月二十五
每年的火把節在白族屯寨舉行。
葛根會 一月初五
每年的葛根會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蒼山特別提醒蒼山東面山腰的玉帶雲遊路,是專為遊覽蒼山而開闢的旅遊路綫,沿着蒼山山腰,南北走嚮,沿路可以遊覽感通寺、清碧溪等景點。蒼山美食白族人民的基本口味嗜酸、辣、甜、微麻。其烹調技法受漢族菜和佛教寺院菜影響較深。著名菜點很多,如:炒鍋魚、洗沙乳扇、大理餌、喜洲破酥糖招、活水煮活魚、柳條蒸肉等。烤茶是白族敬客食俗之一。茶水色濃味醉,別具一格。烤茶一般斟三道,俗稱“三道茶”。有“頭苦、二甜、三回味”的說法。婉梅、雕梅是白族婦女的傳統食品。
大理最好的餐廳大部分都集中在古城中,要品嚐大理美食可前往古城中的護國路,具有白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特色的西餐咖啡廳在這裏隨處可見,還聚集着許多外國旅遊者。
在護國路上,許多餐館兼售中西餐,遊客可以品嚐到雲南風味的菜餚以及當地的白族菜,其中以擁有白族“三道茶”及藏族“酥油茶”而馳名海內外的太白樓堪稱代表,來這裏飲茶的外國人很多。
當然,古城吸引人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在於這裏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了寧靜而輕鬆的氣氛,在這裏,人們可以聽着音樂,喝着冰啤,度過一個悠閑的下午。
提醒:幾乎所有的咖啡館都提供旅遊信息和訂票業務,有一些還備有自行車可供遊客租藉。
蒼山住宿去大理住宿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呆在下關,住星級酒店,如下關著名的漫灣酒店、蒼山飯店、金達酒店等,這裏是大理的政治、經濟中心,旅遊接待設施也相對完善。另一種就是住大理古城,這裏有傳統的白族民居,古城護國路上的許多私人旅館、招待所,都是由舊時民居改建而成,古色古香,很有韻味,自助遊客下榻這裏可以更好地體驗大理的民族文化。
大理古城住處推薦
大理古城國際青年旅館:大理古城博愛路181號(0872-2662418)。距離大理車站13公裏,可乘坐4、8路公交車在玉洱路下車即到。雙人標間(帶衛生間)50元一晚,二人間、三人間15元/床。有電視、公共厠所、公用浴室(24小時熱水)、自助洗衣房、自助廚房,租用自行車10元/天。還能代購機票、汽車票、索道票(去蒼山、感通寺)。
另外,遊客不妨試試大理喜洲的白族民居,或者洋人街旁的民宅,那裏都是領略當地民族風情的佳地,費用不貴,一般是20~40元/床位。洋人街有一傢韓國客棧,價格很適合旅遊者,10元/天。
提醒:以上所列參考房價均為淡季時的價格,旺季房價可能會翻倍,而且很可能沒有房間,最好提前預訂。蒼山購物在大理,想帶幾件別緻的小禮物回傢送人,不愁找不到地方。在古城或下關,你可以買到用天然大理石製作的文房四寶、花盆、花瓶、燈具等大理石工藝品。
富有民族特色的白族蠟染、紮染更是人見人愛的手工藝品,在下關及古城也隨處可見;大理州鄧川乳扇非常出名,各土雜店及農貿市場有售;下關沱茶,形如蘑菇帽,經久不變味,香氣獨特,在各土雜店有售;大理雪梨,産於洱海東岸,肉質雪白嫩細;劍川木雕,原為劍川民間工匠製作的傢具、門窗、屏風等,近年開發了一些工藝品小雕件,供遊客攜帶,在各工藝品店有售。
推薦購物場所
護國路:這裏是遊客的必訪之地,集中了各種少數民族織品、工藝品和滇藏各地特産,衆多的古董店經常會讓遊人得到意外的收穫。
還有,在蝴蝶泉附近,有一個叫周城的村子,從大理古城或下關等地,都有去那裏的中巴、小馬車,遊客不妨到村民的傢裏去看看,他們幾乎每傢都有自己專門製作蠟染或紮染的小作坊。價格比較公道,一塊蠟染布的價格為15元。當地的印章雕刻也很不錯。
蠟染是流行于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手工染印工藝品,歷史悠久。
昆明蠟染面料融合雲南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有動物、花卉、風景名勝等各種圖案,獨特新穎,古樸大方。産品有服裝、各式挂包、壁挂等。用蠟染布製作的服裝多次榮獲輕工部全國優秀旅遊産品奬、中國文化時裝優秀奬和省優秀民族産品奬。
趙記梅子,他傢的梅子品種很多,吃過的人都贊不絶口,是大理古城的老字號了,果脯也很好吃,但品種就少一些了。
總店地址:大理古城復興路237號電話:0872-2670823
分店地址:大理古城復興路250號電話:0872-2661896
蒼山交通遊蒼山,可在山腳下乘坐纜車上山,票價35元,至中和寺後,步行上山。如果你不願乘坐纜車上山的話,也可在古鎮上租馬匹上山,費用約100元。
蒼山玩法登山,觀洱海
蒼山,又名點蒼山,古時稱為熊蒼山、玷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長約50公裏,如一道緑色屏障,雄峙於洱海西岸。
公元八世紀,南詔王異牟尋曾仿照中原政權的做法,把南詔境內的名山大川敕封為五嶽四瀆,點蒼山被封為中嶽。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序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臺、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竜泉、玉局、馬竜、聖應、佛頂、馬耳、斜陽。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竜峰海拔為4122米。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緑玉、竜溪、清碧、莫殘、陽南。
點蒼山巍峨而秀美,蒼莽而幽深,雲、雪、林、泉、石、花等組成的天然景觀,讓人傾倒。山雲景變幻萬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雲”和“玉帶雲”。望夫雲每年鼕春季節常出現於玉局峰頂,這雲出現後洱海隨即狂風大作,掀起陣陣驚濤駭浪,漁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雲又被稱為“無渡雲”。
傳說南詔國王之女與獵人相愛,逃到玉局峰頂結為夫妻。公主難耐高山寒冷,獵人便到海東羅荃寺盜取法師鼕暖夏涼袈裟,被羅荃法師發覺後打入洱海化為石騾。公主望夫不歸,憂鬱而死,精氣化為雲。每當此雲出現,洱海便濁浪排空,這是公主要吹開海水,看到葬身海底的丈夫。
玉帶雲則出現於夏末秋初,每當山雨過後蒼山十九峰山嵐四起,形成朵朵白雲在鬆林上空飄浮,並逐漸匯集在蒼山半腰,又迅速嚮兩端延伸,化為一條潔白的玉帶,橫亙百裏,竟日不散。玉帶雲不僅嫵媚動人,而且按白族農諺所說,她還是豐收的預兆:“蒼山係玉帶,餓狗吃白米。”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蒼山景觀中的一絶。寒鼕時節,百裏點蒼,白雪皚皚,陽春三月,雪綫以上仍堆銀壘玉;最高峰馬竜峰的積雪更是終年不化,盛夏時節山腰以上蒼翠欲滴,而峰巔仍縈雲載雪。白族人民從山頂取下“陰崖古雪”,調上蜜汁黑梅使之成為沁人肺脾的清涼飲料。楊升庵的《滇南月節詞》中曾寫到大理“五月賣雪”的情景:“五月滇南煙景別,清涼國裏無煩熱,雙鶴橋邊人賣雪,冰碗啜,調梅點蜜和瓊屑。”
蒼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觀。這座四季蒼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帶、鬆林櫟林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變化有緻的季相景觀。以蒼山命名的蒼山冷杉,以其楚楚動人的身姿與不畏風雪嚴寒的氣質,雄踞於蒼山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懸崖絶壁之上,是我國冷杉屬樹種在地理位置上分佈最南的一個樹種,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高山景觀植物,被譽為“樹中君子”。
蒼山花卉,品種繁多。雲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竜膽花、蘭花、緑絨蒿,在蒼山都尋找得到蹤跡。其中,僅杜鵑花品種就有41種,從山腳直到海拔4100米的積雪地帶,層層疊疊,成片成簇,植株高者達十五米以上,呈大樹狀(如棕背杜鵑、馬纓杜鵑);矮者衹有十公分,呈匍匐狀貼地而生,形成地毯狀景觀(如密枝杜鵑)。花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花色有紅、白、黃、紫、薔薇等十六種不同顔色。在這花的海洋裏,有的品種僅蒼山一地所獨有,如和藹杜鵑、藍果杜鵑,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鵑、大理腺萼杜鵑。世界上杜鵑花屬中葉子最大的品種凸尖杜鵑,就生長在蒼山上。蒼山,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天然杜鵑花園”。
蒼山的泉水為人稱道。除了十八條長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蒼山頂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磧湖泊,那是第四紀冰期遺留下來的痕跡,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竜潭、黑竜潭等,潭水瑩澈,瀉出的泉水更是清冽異常,青碧璀璨。蒼山群溪中,清碧溪、七竜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騷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寫。
蒼山還是馳名中外的大理石的出産地。大理石又名蒼山石,是一種以碳酸鈣為主,間含量氧化硅、鎂、鐵等金屬、非金屬雜質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質細膩,光滑如脂,花紋奇美,其中以花紋取勝的“彩花石”一經打磨便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山水、花鳥、人物的天然畫面,被譽為“石中瑰寶”。其餘“水花石”、“漢白玉”等是上等的建築、裝飾、雕刻材料,至今保存完好的北京故宮和十三陵裏,可看到大量使用了取自大理的大理石。蒼山由千姿百態的石頭構成的石峰、石崖、石洞,讓遊客流連忘返。
蒼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裏氣候適宜,植被茂密,至今還生活着鹿、麂、岩羊、野牛、山驢、野豬、狐、雉雞等以及少數的珍稀動物“四不像”。
蒼山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風景名勝區。1992年,當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帶雲出處新闢了一條玉帶雲遊路。遊路南起馬竜峰,北抵應樂峰,長約18公裏,將蒼山許多景點連結在一起,遊人至此,可覽蒼山奇峰異石、林泉飛瀑,亦可俯瞰蒼洱大地的壯麗景色。 |
|
|
|
蒼山清碧溪
蒼山,又名點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臺、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竜泉、玉局、馬竜、聖應、佛頂、馬耳、斜陽。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竜峰海拔4122米。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緑玉、竜溪、清碧、莫殘、葶溟、陽南。 |
|
蒼山雪
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蒼山景觀中的一絶。寒鼕時節,百裏點蒼,白雪皚皚,陽春三月,雪綫以上仍堆銀壘玉。最高峰馬竜峰的積雪更是終年不化,盛夏時節山腰以上蒼翠欲滴,而峰巔仍縈雲在載雪。
蒼山雲景變幻萬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雲”和“玉帶雲”。望夫雲每年鼕春季節常出現於玉局峰頂,這雲出現後洱海隨即狂風大作掀起陣陣驚濤駭浪,漁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雲又被稱為“無渡雲”。玉帶雲不僅嫵媚動人,而且按白族農諺所說,她還是豐收的預兆:“蒼山係玉帶,餓狗吃白米”。 |
|
蒼山野生杜鵑花蒼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觀。這座四季蒼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帶、鬆林櫟林 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變化有緻的季相景觀。以蒼山命 名的蒼山冷杉,以其楚楚動人的身姿與不畏風雪嚴寒的氣質,雄踞於蒼山海拔三千米以上 的懸崖絶壁之上,是我國冷杉屬樹種在地理位置上分佈最南的一個樹種,也是我國特有的 一種高山景觀植物,被譽為“樹中君子”。
蒼山花卉,品種繁多。雲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 、竜膽花、蘭花、緑絨蒿,在蒼山都尋找得到蹤跡。其中,僅杜鵑花品種就有41種,從山腳 直到海拔 4100米的積雪地帶,層層疊疊,成片成簇,植株高者達十五米以上,呈大樹狀( 如棕背杜鵑、馬纓杜鵑);矮者衹有十公分,呈匍匐狀貼地而生,形成地毯狀景觀(如密枝杜鵑)。花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花色有紅、白、黃、紫、薔薇等十六種不同顔色。在 這花的海洋裏,有的品種僅蒼山一地所獨有,如和藹杜鵑、藍果杜鵑,有的以大理命名,如 大理杜鵑、大理腺萼杜鵑。世界上杜鵑花屬中葉子最大的品種凸尖杜鵑,就生長在蒼山上。 蒼山,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天然杜鵑花園”。
蒼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裏氣候適宜,植被茂密,至今還生活着鹿、麂、岩羊、野牛、山驢、野豬、狐、雉雞等以及少數的珍稀動物“四不像”。
蒼山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風景名勝區。1992年,當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帶雲出處新闢了一條玉帶雲遊路。遊路南起馬竜峰,北至應樂峰,長約法18公裏,將蒼山許多景點連接在一起,遊人至此,可盡情觀賞蒼山奇峰異石、林泉飛瀑,也可俯瞰蒼洱大地的壯麗景色。 |
水文物産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
蒼山大理石
蒼山的泉水亦為人稱道。除了18條長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蒼山頂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磧湖泊,是第四紀冰期遺留下來的痕跡,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竜潭、黑竜潭等,潭水瑩澈,瀉出的泉水更是清洌異常,青碧璀璨。蒼山群溪中,清碧溪、七竜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騷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寫。
蒼山還是馳名中外的大理石的出産地。大理石又名蒼山石,是一種以碳酸鈣為主,間含微量氧化硅、鎂、鐵等金屬、非金屬雜質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質細膩,光滑如脂,花紋奇美,其中以花紋取勝珠“彩花石”一經打磨便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山水、花鳥、人物的天然畫面,被譽為“石中瑰寶”。蒼山由千姿百態的石頭構成的石峰、石崖、石洞,讓遊客流連忘返。 |
|
蒼山地區歷史文化遺址 蒼山地區文化遺址包括遠古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後來的南詔故都太和城遺址、大理國羊苴咩城遺址。
蒼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有石斧、石鑿、但以半月形雙孔石刀、斷綫壓紋陶、帶流器、帶把器、圓底器等為典型特徵,形成自成體係的洱海地區新石器方化。自1938年11月至1940年6月,中央博物院吳金鼎、曾昭燏、王介忱等三人奉李濟先生之命,對大理進行古跡調查。發現21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佛頂乙址、佛頂甲址、馬竜遺址、竜泉遺址、小岑遺址、馬耳遺址、中和遺址、三陽遺址、鶴雲遺址、蓮花四甲址、白雲遺址、蒼琅乙址、蒼琅丙址、下關遺址、五臺甲址、五臺乙址、蒼琅甲址、蒼琅丁址、蒼琅戊址、虎山遺址、捉魚村遺址等;並對馬竜遺址、佛頂甲、乙二址、白雲遺址、竜泉遺址等四處進行了科學發掘,又對中和峰、五臺峰部分進行試掘。
這是雲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規程進行的科學發掘,初步揭示了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為研究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了科學證據。解放後,雲南省博物館在蒼山沿綫調查或試掘的遺址有:五指山遺址、中和遺址、余家田遺址、小岑遺址、雙鴛村遺址、鶴陽遺址、上關遺址等7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市七裏橋鄉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現存蒼山頂的金剛城及南、北兩道城墻。城墻多依山勢用土夯築而成,殘存的北段城墻高出地面約3米,厚約5米。太和城西依蒼山,東臨洱海為天然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南、北城墻相距約500米。太和城曾經是古代南詔國的都城,公元739年遷都於此,經過南詔幾個朝代的建設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城池,直到779年,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太和城纔逐漸荒廢下來。作為當時南詔國都,它是南詔前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太和城內立有著名的《南詔德化碑,碑高3.02米,寬2.27米,厚0.58米,立於大歷元年(766)。碑文作者相傳是南詔漢族清平官(宰相)鄭回,由唐朝流寓在南詔的御書杜光庭書寫。此碑兩面共刻5000多字,敘述了南詔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對唐友好的願望。尤其重要的是碑文真實地記錄了當時雲南各族的分佈、融合情況。這是研究南詔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此碑與太和城遺址均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羊苴咩城位於大理蒼山中和峰下,在今大理古城及其以西地區。該城原為"河蠻"所築。南詔統"六詔",徵服大理各部,同時也統治了該城。唐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南詔王閣羅鳳卒、異牟尋立,從太和城遷都於羊苴咩城,並重新加以修築。唐大歷十四年至元至元十一年(公元779~1254年),羊苴咩城一直是南詔大理國的國都。直至元朝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雲南行省、置郡縣,將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中慶(今昆明),羊城纔結束了為時近五百年的國都歷史。元代羊苴咩城為大理路軍民總管府所在地。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將沐英攻下大理後,在羊苴咩城基礎上修建今大理古城,舊城廢棄,漸被掩沒。今大理古城以北500米桃溪南岸,殘存城墻遺址一道。殘墻基寬8~10米,高2~4米,大部分為夯土築成,部分用磚砌壘。 |
|
蒼山索道 大理蒼山小徑麯折險峭,過去上蒼山探奇攬勝攀爬十分睏難,1996年2月中美合資、投資1600萬元人民幣在蒼山修建遊覽索道,該索道全長1668米,爬高478米,采用了美國進口的先進設備和技術,僅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就建成,投入使用,為遊客探尋美麗神奇的蒼山提供了安全、可靠、舒適和快捷的交通工具。索道站設在蒼山腳下,三月街處,離大理古城1公裏左右,這裏環境優美,集旅遊、餐飲、休閑和購物等綜合配套設施於一體,為旅遊者提供優質服務。乘上緩緩運行的索道,鬱鬱的蒼山,皚皚的白雪、藍藍的洱海、悠悠的古城,星羅棋布的白族民居盡收眼底。索道上步站設在蒼山上的"中和寺"附近。一下索道便可參觀名勝古剎。然後沿着蜿蜒於蒼山山腰全長18公裏的玉帶路,遊客就可到達桃溪、中溪、鳳眼洞,七竜女池、清碧溪等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站在蒼山上遠眺洱海,那湖光山色,那藍天白雲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交通提示:現在大理蒼山修建了旅遊索道。下站位於大理古城三月街賽馬場以西,上站中和寺。
費用預算:在山腳下可乘坐纜車上山,來回票價35.00元,帶至中和寺停車,然後步行上山。如果你有閑情逸緻去慢行上山的話,你可在古鎮上租馬匹上山,費用約80.00元左右。
特別說明:大理蒼山東面山腰的玉帶雲遊路是專門為遊覽蒼山而開闢的旅遊路綫,沿着蒼山山腰,南北走嚮,沿路可以遊覽感通寺,清碧溪等景點。 |
山東蒼山(紅色革命之山) Shandong Cangshan (red revolution Hill) |
蒼山位於今山東省蒼山縣境內,有大、小蒼山兩座,是紅色革命之山。1937年7月,中國共産黨臨郯縣委在這裏發動了“蒼山暴動”。1947年為紀念“蒼山暴動”將趙鎛縣的東部析置蒼山縣。於1950年撤銷趙鎛縣,1953年撤銷蘭陵縣,先後統一並入蒼山縣。蒼山縣境南北長48公裏,東西寬55公裏,總面積1800平方公裏。21個鄉鎮,1179個行政村,117萬人。黨員4.2萬名。耕地面積127.5萬畝,南部是平原,北部是山區。
蒼山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3.20C,年日照時數2300—29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50—900毫米。無霜期平均202天。相對濕度全年平均為69%,適種宜養面廣。境內大小山丘380座,最高的抱犢崮海拔580米,一般海拔高度為100—200米。主要河流12條,大中型水庫5座,其中會寶嶺水庫總庫容達2.67億立方米。淡水面積5.2萬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5萬畝。
蒼山生産糧、棉、油、菜、幹鮮果品等農副産品,是譽滿中外的大蒜之鄉、牛蒡之鄉。被國傢列為優質大蒜基地縣、商品糧基地縣、優質小麥基地縣、淡水魚基地縣、瘦肉型生豬基地縣、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縣、中德糧援項目縣。被譽為魯南的糧倉和山東南菜園、洋菜園,是蔬菜生産、貯藏、加工、出口基地和蔬菜購銷的集散地。礦産資源主要有大理石(儲量4.7億立方米)、石膏(儲量1.9億噸)、鐵礦石(儲量2億噸)、石英砂、鋁礬土、煤等40多種。
蒼山歷史悠久,古文化遺址屬北辛文化。西周初年夏朝少康帝小兒子姒麯烈的封國—鄫國故城位於中西部。具有“魯南小泰山”美譽的文峰山坐落在尚岩鎮北部,“文峰積雪”係沂蒙八大景之首。山上現有春秋時期季文子廟遺址,建廟時栽植的銀杏樹現仍根深葉茂。戰國後期的思想傢、教育傢、“三為祭酒”、兩任蘭陵令荀子的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何第六世孫、漢朝宰相(太子太傅) 蕭望之之墓也在蘭陵,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梁朝開國皇帝蕭衍都是蕭望之的後人。東漢宰相匡衡,南宋著名文學家鮑照、鮑會(令輝)兄妹以及南梁詩人、參知軍事何遜等歷史名人均是蒼山人。蘭陵美酒歷史久遠,唐代詩人李白賦詩“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給予高度贊譽,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奬。
蒼山是革命老區,1928年建立黨的組織。1933年7月6日舉行了著名的“蒼山暴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裏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塊土地上留下了劉少奇、羅榮桓、陳毅的足跡;灑下了羅炳輝、趙鎛、郭雲舫等2500多名烈士的鮮血。解放戰爭時期,蒼山40萬人中、有8萬人參軍參戰,20萬人次擁軍支前。文峰山上建有魯南革命烈士陵園、蒼山暴動紀念碑、趙鎛烈士墓等革命紀念設施。
蒼山蒜全國有名。蒼山是全國有名的“大蒜之鄉”,“牛蒡之鄉”,“魯南南菜園”。
------------------------------------------------------------
{百度百科作為國內最大的“維客”之一,主要得益於廣大網友對詞條編輯的認真和積極參與,懇請後來的編輯者不要妄自刪節前作者的精美編輯(包括圖片)} |
|
Cang Shan
蒼山
Cang Shan
中國西南地區名山,又名點蒼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北始鄧川,南止下關,東瀕洱海,西臨漾濞江河𠔌盆地。南北長50余公裏,東西寬約10余公裏。山峰海拔一般3000~4000米,古冰川地貌形態典型完整,蓮花峰、白雲峰、鶴雲峰、三陽峰、蘭峰、雪人峰、應樂峰、玉局峰、馬竜峰等19座山峰,多為冰川侵蝕形成的角峰,如錐狀石塔,各具特色。最高峰馬竜峰海拔4122米,高出洱海水面2000餘米。白雲溪、雙鴛溪、陽溪等18條溪流,多發源於古冰鬥或古冰川懸𠔌內,山麓的巨大洪積扇也為冰磧物。溪澗一瀉千丈,落入洱海,蔚為十九峰十八溪奇觀。蒼山山色青翠,高峭山峰鼕半年積雪不化,倒影映入洱海中,形成“銀蒼素洱”之勝景。蒼山為經強烈擡升的斷塊山地,東西兩側極不對稱。東側為陡峭的斷層崖壁,西側為相對和緩的斜坡,斜坡又被河流分割成波狀山丘,緩降至黑惠江𠔌地。組成山地的岩石多為強烈變質的片岩、片麻岩及大理岩等,中部有花崗岩侵入體。其中,片麻岩、大理岩可作建築材料。尤以大理石質地純,花紋奇特,為工藝美術品原料和高級建築材料。蒼山山麓,洱海之濱,多風景名勝區,著名的有天生橋、下關溫泉、三塔寺、蛇骨塔及蝴蝶泉等,為大理自然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蒼山洱海
(陳永森 王霞斐)
|
|
蒼山縣 蒼山村 蒼山鎮 |
|
山東 | 臨沂 | 行政區劃 | 地理 | 食物 | 蔬菜 | 大蒜 | 青縣 | 鄉鎮 | 會計百科 | 旅遊 | 建築 | 景點 | 教育 | 中學 | 古跡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