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花卉 : 被子植物 : 調味品 > 芸香
目錄
No. 1
  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有濃烈氣味。莖直立,枝葉暗灰緑色。夏季開小黃花。原産地中海沿岸至亞洲西南部。常盆栽,供觀賞。枝葉含芳香油,可作調香原料。全草是清熱、解毒、通經、祛風藥。
yún xiāng yún xiāng
  一種多年生具濃香的木質草本植物( Ruta graveolens ),花黃色,復葉具有苦味
No. 3
  香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為木質,故又稱芸香樹。葉互生,羽狀深裂或全裂。夏季開黃花。花葉香氣濃郁,可入藥,有驅蟲、驅風、通經的作用。 晉 成公綏 《芸香賦》:“美芸香之脩潔,稟陰陽之淑精。” 唐 楊巨源 《酬令狐員外直夜書懷見寄》詩:“芸香能護字,鉛槧善呈書。” 宋 周邦彥 《應天長》詞:“亂花過,隔院芸香,滿地狼藉。” 聞一多 《給臧剋傢先生》:“你誣枉了我,當我是一個蠹魚,不曉得我是殺蠹的芸香。”
No. 4
  芸香
  【別名】臭草、香草、芸香
  諸葛草(《種子植物名稱》),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藥志》),茅草筋骨(《重慶草藥》),香茅草、臭草、韭葉芸香草、射香草、細葉茅草、野芸香草(《雲南中草藥》),石灰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種中文名】芸香
  【種拉丁名】ruta graveolens linn.
  【科拉丁名】rutaceae
  【屬拉丁名】ruta
  【國內分佈】我國南北有栽培,大多産於川、甘、陝、貴、滇等地。
  【來源】最早産於國外,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我國。
  【國外分佈】原産地中海沿岸地區。
  【性味】辛苦,涼。
  ①《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②《雲南中草藥》:"辛微苦,微寒。"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稈較細弱,叢生,高40~160釐米,直立,近無毛,節部膨大。葉鞘無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鈍圓,長2~4毫米,膜質,先端多不規則的破裂;葉片狹綫形;長30~70釐米,寬1~6毫米,兩面近無毛,具白粉。偽圓錐花序稀疏,狹窄,長15~45釐米;總狀花序孿生,成熟後極叉開或嚮後叉開,帶黑紫色,長15~30毫米,具3~5節,其下托以佛焰苞;穗軸節間長約3毫米,邊緣被白色短柔毛;同性對小穗有柄者完全退化,或僅存一發育不良的穎,其柄具白色柔毛;無柄小穗呈長圓狀披針形,基盤具白色短毛;第1穎端具2微齒;第2顆舟形,先端急尖或具小尖頭;第1外稃約較穎短1/3,先端稍鈍;第2外稃長約為穎之半,極狹,先端具2裂齒;芒從齒間伸出,長約12毫米,中部膝麯;內稃缺如;雄蕊3,花藥長2.5毫米。花、果期9~10月。 生長於山坡草地。分佈甘肅、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夏末秋初割取地上部分,曬幹或晾幹。
  【生境】栽培
  【繁殖方式】種子
  【習性】陽生
  【藥用部位】全草
  【化學成分】全草含酸性皂甙類物質、鞣質、蛋白質、粘液質、苦味質,糖類及酚性物質。
  鮮草含揮發油0.7~1.0%,葉含揮發油約1.8%,花軸約0.5%,莖少於0.05%。揮發油中含鬍椒酮40~50%、蒈烯-4:20%、牻牛兒醇10%、牻牛兒酸乙酯10%,尚有牻牛兒醛、檸檬烯等。
  【用途】驅風鎮痙、能經、殺蟲。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用於感冒發熱,牙痛,月經不調,小兒濕疹;外用治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它不僅有特殊的香味,而且還是一種可貴的藥材。省市級以上的圖書館大多仍用蕓草來保護珍貴的典籍。作為一種藥材,蕓草主要供應藥廠。文化部門採購,主要是用於保護紙類藏品。
  ①平喘作用 :對於用組織胺噴霧法引起的豚鼠支氣管痙攣,芸香草中所含的揮發油(芸香油)2.4毫升/公斤肌肉註射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從芸香油中分離出來的鬍椒酮在1.2毫升/公斤時也有相同或更強的效果,而亞硫酸氫鈉鬍椒酮作用不顯著。對離體豚鼠支氣管平滑肌,芸香油和鬍椒酮皆有明顯的直接擴張作用,後者的作用比前者大1倍以上,比氨茶鹼還強。亞硫酸氫鈉鬍椒酮的作用較弱且不穩定。
  ②止咳作用 :芸香油和鬍椒酮(2.4毫升/公斤,肌肉註射)對電刺激豚鼠喉上神經所致咳嗽反射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後者劑量減少一半時,作用仍比芸香油強。亞硫酸氫鈉鬍椒酮則無明顯作用。 芸香油或鬍椒酮大劑量對豚鼠均有明顯的中樞抑製作用,後者用至2.4毫升/公斤時,有顯著加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作用。因此它們的止咳作用是選擇性地抑製咳嗽中樞,還是由於其一般的中樞抑製作用尚無定論。
  ③抗菌作用 :從老年慢性氣管炎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的甲型、乙型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18種細菌,用紙片法證明芸香麯及鬍椒酮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亞硫酸氫鈉鬍椒酮則無。
  《四川中藥志》:"治風濕筋骨酸痛及腹脹作痛。"
  《重慶草藥》:"治風濕麻木。"
  《雲南中草藥》:"清暑透表,利濕和胃。治傷暑,夏月感冒,淋癥。"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啞痛,中暑,胃脘飽悶,瘡毒潰爛。"
  【物種】芸香芸香屬植物
  【毒性】劇毒。
  【性味歸經】辛、微苦,涼。
  【用法用量】 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淨陰幹或鮮用。每次2~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芸香草現已製成多種劑型,廣為試用。據用口服製劑觀察835倒,總有效率為81.6~88.8%,其中近期控製率為7~18.9%,顯效率為23.6~45.9%。對595例作了過鼕治療,經半年,1年觀察,總有效率仍達75.5%,較之未進行過鼕治療組療效為高、復發率低;復發者癥狀均較往年為輕,表明芸香草製劑似有鞏固療效的作用。如用芸香草有效成分鬍椒酮割成的氣霧劑行噴射吸入,則療效顯著提高;217例觀察,有效率達92%,臨床控製率為20%左右,顯效以上為38~54%。其起效時間平均為15分鐘,維持時間平均在2小時45分至4小時,最長達16小時。實踐證明,芸香草製劑有明顯的平喘作用,止咳、祛痰則稍次,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製劑及用法:一芸香草浸膏片:每片0.3剋,每次2~3片(如與芸香油製劑同服,治療上可起協同作用);二芸香油膠丸:每丸含芸香油0.5或0.3毫升,每次2~3粒飯後服;三鬍椒酮膠丸:每粒含鬍椒用0.5或0.3毫升,每次1~2粒,飯後服;四亞硫酸氫鈉鬍椒酮片、丸:每片(粒)含亞硫酸氫鈉鬍椒酮0.3或,0.5剋,每服1~1.5剋。對伴有肺氣腫並發酸中毒的病人,服用本品應先糾正酸中毒,否則效果不顯。以上製劑均日服3次,10日為一療程。五芸香草氣霧劑:每瓶含鬍椒酮1.5毫升(可噴150次)。每日3次,每次連續噴射吸入3次,連續10天。副作用:口服芸香油和鬍椒酮製劑有忍心、嘔吐、"燒心"等胃腸道反應,少數出現牙齦腫痛及鼻衄現象。服亞硫酸氫鈉鬍椒酮製劑,一般無胃腸道反應;僅少數患者服藥2~6天後出現頭昏,頭痛,心慌,乏力,腹瀉,腹脹,但均輕微,不影響繼續服藥。采用氣霧劑,個別病人有暫時的嗆咳。
  【註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國植物志】43(2):088
  【書香典故】“書香”最早的由來,據說是因為一種名叫蕓草的植物,因其散發出的香味能殺死書蟲,愛書如命的讀書人就把蕓草夾在書中,對其飄散出的縷縷香氣稱為“書香”。著名的天一閣藏書樓,圖書號稱“無蛀書”,據說就是因每本書都夾有蕓草之故。因芸香與書結緣,與蕓草有關的其他東西,也就成了與書捲相關的稱呼,如古代的校書郎,就有個很好聽的名稱:“芸香吏”。大詩人白居易就曾做過這個官。書室中常備有蕓草,書齋就有了“蕓窗”、“蕓署”、“蕓省”等說法。如唐朝徐堅的《初學記》中說:“芸香闢紙魚蠹,故藏書臺亦稱蕓臺。”這些詞都藴含着一縷書香的氣息,表達了人們書香文風、文化審美與精神高貴的尊崇。
No. 5
  芸香
  rue
  【別名】臭草、香草、芸香
  芸香科(Rutaceae)芸香屬(Ruta)40種多年生灌木或草本植物的統稱。原産歐亞及加那利群島。普通芸香(R. graveolens)是一種庭園小灌木,葉常緑,花暗黃成簇。葉片密佈腺點,半透明,幾世紀來就用作香料及藥物。草甸芸香則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唐鬆草屬(Thalictrum)植物。
  諸葛草(《種子植物名稱》),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藥志》),茅草筋骨(《重慶草藥》),香茅草、臭草、韭葉芸香草、射香草、細葉茅草、野芸香草(《雲南中草藥》),石灰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種中文名】芸香
  花、莖、葉【學名:角香茶茱萸 Cantleyt corniculata(Becc) Howard
  【種拉丁名】Ruta graveolens Linn.
  【科拉丁名】Rutaceae
  【屬拉丁名】Ruta
  【國內分佈】我國南北有栽培,大多産於川、甘、陝、貴、滇等地。
  【來源】最早産於國外,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我國。
  【國外分佈】原産地中海沿岸地區。
  【商品名】達茹-達茹Daru-Daru;德達茹Dedaru(馬來西亞); Seranai(印度尼西亞); Bedaru(沙撈越、印度尼西亞); Samala(沙巴)。
  【木材材性】心材黃褐色,與邊材區別略明顯,邊材淺黃褐色;生長輪不明顯;木材具有洶涌新切面具有香味;耐腐性甚強;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均勻;木材理,馬來西亞産的該樹種的氣幹密度約0.9g/cm3;強度高至甚高。
  【木材用途】可用於重型建築的構件、橋梁、車輛、地板、工具等,適宜各種需要強度大和耐久的地方。
  【性味】辛苦,涼。
  ①《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②《雲南中草藥》:"辛微苦,微寒。"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稈較細弱,叢生,高40~160釐米,直立,近無毛,節部膨大。葉鞘無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鈍圓,長2~4毫米,膜質,先端多不規則的破裂;葉片狹綫形;長30~70釐米,寬1~6毫米,兩面近無毛,具白粉。偽圓錐花序稀疏,狹窄,長15~45釐米;總狀花序孿生,成熟後極叉開或嚮後叉開,帶黑紫色,長15~30毫米,具3~5節,其下托以佛焰苞;穗軸節間長約3毫米,邊緣被白色短柔毛;同性對小穗有柄者完全退化,或僅存一發育不良的穎,其柄具白色柔毛;無柄小穗呈長圓狀披針形,基盤具白色短毛;第1穎端具2微齒;第2顆舟形,先端急尖或具小尖頭;第1外稃約較穎短1/3,先端稍鈍;第2外稃長約為穎之半,極狹,先端具2裂齒;芒從齒間伸出,長約12毫米,中部膝麯;內稃缺如;雄蕊3,花藥長2.5毫米。花、果期9~10月。 生長於山坡草地。分佈甘肅、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夏末秋初割取地上部分,曬幹或晾幹。
  【生 境】栽培
  【繁殖方式】種子
  【習 性】陽生
  【藥用部位】全草
  【化學成分】全草含酸性皂甙類物質、鞣質、蛋白質、粘液質、苦味質,糖類及酚性物質。
  鮮草含揮發油0.7~1.0%,葉含揮發油約1.8%,花軸約0.5%,莖少於0.05%。揮發油中含鬍椒酮40~50%、蒈烯-4:20%、牻牛兒醇10%、牻牛兒酸乙酯10%,尚有牻牛兒醛、檸檬烯等。
  【用途】驅風鎮痙、能經、殺蟲。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用於感冒發熱,牙痛,月經不調,小兒濕疹;外用治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它不僅有特殊的香味,而且還是一種可貴的藥材。省市級以上的圖書館大多仍用蕓草來保護珍貴的典籍。作為一種藥材,蕓草主要供應藥廠。文化部門採購,主要是用於保護紙類藏品。
  ①平喘作用 :對於用組織胺噴霧法引起的豚鼠支氣管痙攣,芸香草中所含的揮發油(芸香油)2.4毫升/公斤肌肉註射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從芸香油中分離出來的鬍椒酮在1.2毫升/公斤時也有相同或更強的效果,而亞硫酸氫鈉鬍椒酮作用不顯著。對離體豚鼠支氣管平滑肌,芸香油和鬍椒酮皆有明顯的直接擴張作用,後者的作用比前者大1倍以上,比氨茶鹼還強。亞硫酸氫鈉鬍椒酮的作用較弱且不穩定。
  ②止咳作用 :芸香油和鬍椒酮(2.4毫升/公斤,肌肉註射)對電刺激豚鼠喉上神經所致咳嗽反射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後者劑量減少一半時,作用仍比芸香油強。亞硫酸氫鈉鬍椒酮則無明顯作用。 芸香油或鬍椒酮大劑量對豚鼠均有明顯的中樞抑製作用,後者用至2.4毫升/公斤時,有顯著加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作用。因此它們的止咳作用是選擇性地抑製咳嗽中樞,還是由於其一般的中樞抑製作用尚無定論。
  ③抗菌作用 :從老年慢性氣管炎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的甲型、乙型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18種細菌,用紙片法證明芸香麯及鬍椒酮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亞硫酸氫鈉鬍椒酮則無。
  《四川中藥志》:"治風濕筋骨酸痛及腹脹作痛。"
  《重慶草藥》:"治風濕麻木。"
  《雲南中草藥》:"清暑透表,利濕和胃。治傷暑,夏月感冒,淋癥。"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啞痛,中暑,胃脘飽悶,瘡毒潰爛。"
  【物種】芸香芸香屬植物
  【毒性】劇毒。
  【性味歸經】辛、微苦,涼。
  【用法用量】 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淨陰幹或鮮用。每次2~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芸香草現已製成多種劑型,廣為試用。據用口服製劑觀察835倒,總有效率為81.6~88.8%,其中近期控製率為7~18.9%,顯效率為23.6~45.9%。對595例作了過鼕治療,經半年,1年觀察,總有效率仍達75.5%,較之未進行過鼕治療組療效為高、復發率低;復發者癥狀均較往年為輕,表明芸香草製劑似有鞏固療效的作用。如用芸香草有效成分鬍椒酮割成的氣霧劑行噴射吸入,則療效顯著提高;217例觀察,有效率達92%,臨床控製率為20%左右,顯效以上為38~54%。其起效時間平均為15分鐘,維持時間平均在2小時45分至4小時,最長達16小時。實踐證明,芸香草製劑有明顯的平喘作用,止咳、祛痰則稍次,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製劑及用法:一芸香草浸膏片:每片0.3剋,每次2~3片(如與芸香油製劑同服,治療上可起協同作用);二芸香油膠丸:每丸含芸香油0.5或0.3毫升,每次2~3粒飯後服;三鬍椒酮膠丸:每粒含鬍椒用0.5或0.3毫升,每次1~2粒,飯後服;四亞硫酸氫鈉鬍椒酮片、丸:每片(粒)含亞硫酸氫鈉鬍椒酮0.3或,0.5剋,每服1~1.5剋。對伴有肺氣腫並發酸中毒的病人,服用本品應先糾正酸中毒,否則效果不顯。以上製劑均日服3次,10日為一療程。五芸香草氣霧劑:每瓶含鬍椒酮1.5毫升(可噴150次)。每日3次,每次連續噴射吸入3次,連續10天。副作用:口服芸香油和鬍椒酮製劑有忍心、嘔吐、"燒心"等胃腸道反應,少數出現牙齦腫痛及鼻衄現象。服亞硫酸氫鈉鬍椒酮製劑,一般無胃腸道反應;僅少數患者服藥2~6天後出現頭昏,頭痛,心慌,乏力,腹瀉,腹脹,但均輕微,不影響繼續服藥。采用氣霧劑,個別病人有暫時的嗆咳。
  【註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國植物志】43(2):088
  【書香典故】“書香”最早的由來,據說是因為一種名叫蕓草的植物,因其散發出的香味能殺死書蟲,愛書如命的讀書人就把蕓草夾在書中,對其飄散出的縷縷香氣稱為“書香”。著名的天一閣藏書樓,圖書號稱“無蛀書”,據說就是因每本書都夾有蕓草之故。因芸香與書結緣,與蕓草有關的其他東西,也就成了與書捲相關的稱呼,如古代的校書郎,就有個很好聽的名稱:“芸香吏”。大詩人白居易就曾做過這個官。書室中常備有蕓草,書齋就有了“蕓窗”、“蕓署”、“蕓省”等說法。如唐朝徐堅的《初學記》中說:“芸香闢紙魚蠹,故藏書臺亦稱蕓臺。”這些詞都藴含着一縷書香的氣息,表達了人們書香文風、文化審美與精神高貴的尊崇。
  【其它】芸香是立陶宛國花
英文解釋
  1. :  common rue,  garden rue
  2. n.:  rue,  Ruta
法文解釋
  1. n.  rue (Ruta graveolens), herbe-de-grâce, péganion
相關詞
植物
包含詞
芸香科芸香屬芸香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