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花錢
目錄
huā qián huā qián
  花費錢財的原因或事情
No. 2
  鄉下的房地産是很花錢
起源
  花錢源於漢代,花錢在早期使用的時候主要是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這種錢幣由於不是流通錢,因此它的材質大都比較粗糙,民間把這種錢俗稱為“花錢”。“花錢”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錢幣中的“非正用品”。民間花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要鑄錢,這種“錢”,其實是專供某種需要的闢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 “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容,這同時也反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力。到了明清,花錢發展達了鼎盛,皇宮內也開始鑄造花錢,而民間花錢也開始用上等的黃銅做材質。
分類
  花錢,以其形製類古錢,性質非流通幣而得名。歷來花錢是作為古錢幣的一個分支。按其用途大致可以為古錢宮錢類、吉語類、宗教類、遊戲類、特殊用途類等五大類,可作為厭勝(厭伏其人,咒詛取勝),佩飾,玩賞,遊戲,撒帳,洗兒,吉慶,卜卦,殉葬,賞賜,憑信,鎮庫,紀念,祝壽,挂燈,上梁,係包裹,鎮水,性教育等方面之用途。從八九十年代開始,隨着花錢收藏的普及,人們對花錢開始重新認識。花錢以其較高的藝術價值,豐富吉祥的內涵,以及和古錢千絲萬縷的關係,成為中國古代民俗文物中的一個獨特的版塊。花錢中的字文圖案千姿百態,各具姿容,稱它為古代“銅版畫”並不過分。花錢中豐富的內容,是各代民俗民風的縮影;吉祥的內涵,代表着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花錢和古錢的聯繫,不但體現在它們形製的相似,而且體現在它們來源、工藝等方面的緊密聯繫。正因為花錢有多種亮點,花錢收藏隊伍中不但包括了古錢收藏者,而且也包括了古文化愛好者,藝術品愛好者等等。 在中外衆多貨幣之中,中國花錢是獨特的一族。從用途上看,它們不具備任何貨幣的功能;從外觀上看,它們卻都被鑄成錢幣的形狀。眼下,花錢收藏相當熱門,部分品種的價格甚至已經超過了同檔次收藏錢幣,真可謂不是錢幣勝似錢幣!
鎮庫錢
  這是一種官錢局在開鑄流通錢幣之前,為鎮錢庫之邪,特意鑄造的特大型超重錢幣。有的在錢幣上特地鑄上“鎮庫”字樣。存世最早的鎮庫錢當屬南唐的大唐鎮庫。此後,歷朝歷代都有鑄造,也有不鑄“鎮庫”二字的鎮庫錢。
挂燈錢
  宮廷用錢一種,用作宮燈的下墜,多見於清代。史載:“錢局歲十二月例精製若幹緡呈進,謂之挂燈錢。”凡是見到清代年號錢中厚重、大型、銅質、精良的,即可能是挂燈錢。
  清代宮廷每逢春節、元宵節,有把錢幣挂在宮燈上做配飾的習俗,稱挂燈錢。每逢十二月,鑄局要特鑄一批精緻的花錢。乾隆以前的挂燈錢上多飾有竜鳳圖案,後來又改用文字替代。
祝壽錢
  為慶祝壽誕而鑄造的吉語錢。錢文通常有龜鶴齊壽、龜齡鶴壽、福德長壽、福壽延長等,背面多為神仙、靈龜、仙鶴、瑞雲等圖案。
配飾錢
  指古人佩帶於身上作裝飾或闢邪的錢形鑄品,亦稱“配錢”。配錢起源於漢代,原為錢形帶扣,後來在其上增添各種圖案或吉語,諸如“日入千金,長相勿忘”等,近代清末民初民間大量的鎖片往往也被歸入配飾錢一類。
春錢
  古代民間作首飾的小錢,多為私鑄,質地多為金銀。此錢在元代已經有了記載,當時婦女首飾多為金銀小錢狀,此即春錢。另有一種“新春大吉”、背面“人口平安”的小銅錢也屬春錢一類。
撒賬錢
  古時在婚嫁儀式上使用的錢形鑄品。撒賬錢上多係吉語祝詞,如長命富貴、夫妻偕老、金玉滿堂、宜爾子孫、早生貴子等,也有在流通錢表面鎏金、鎏銀的品種。
象棋錢
  為古代錢形的象棋子,象棋到宋代纔完全定型,成為今天的樣子。存世最早的象棋錢也出現在宋代,通常圖文並茂,極為精美,亦有後世仿製。
門神錢
  春節時農村一般都貼門神。古代最早的門神是神荼、鬱壘,唐朝時,門神像由武將秦叔寶、尉遲敬德代替了。明清時候,兩位門神“站”在錢幣上了。
賀年錢
  專門用來祝新春的。這種錢體形小,也不怎麽精良,是民間私人鑄造的。因為專門用來恭賀新春,故又稱新春錢。
吉語錢
  即在錢幣上鑄有吉祥語句,這種錢幣種類很多,盛行於唐宋。如“歲歲平安”、“四季平安”錢。
壓歲錢
  每逢除夕或新春歲首,長輩往往要給晚輩壓歲錢。清代史料記載:“以彩繩穿錢,編做竜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錢,亦謂之壓歲錢。”那時給壓歲錢有一種鎮歲、除邪、祈福、迎福的意義。民間還有用紅繩穿百枚銅錢做壓歲錢,寓長命百歲之意。
警世錢
  古錢幣多數是流通用的,也有一些是吉語或頌政的花錢,但用來警世的古幣則不多見。在江蘇省????城市收藏傢協會顧問徐守璜先生的傢中有一枚特殊的古錢幣。
  這是一枚圓形方孔的銅錢,直徑4.6釐米,製作精美,古樸端莊,品相完好。正面是“法宜古今”4個楷體字,背面呈竜綫條圖紋,外竜內鳳,顯示了帝王的豪貴與霸氣。“這4個字還有一定的學問呢,可以旋讀,也可以直讀,體現了古人設計此幣的良苦用心。”如果旋讀的話,即是“法宜古今”,說明法是治國安邦之要;如果直讀的話,即是“法古宜今”,也就是說既要效法古代有益的章法,又要考慮是否適宜現今之所需。多種錢譜和花錢目錄,均未有所記載。在與藏友們研究後,初步認定此幣的鑄造時間在明代或明末清初,是當朝皇帝頒發給握有重權的文武百官的警世錢物。
  花錢拍賣價格表:
  名稱成交價機構拍賣會太平天國雙竜戲珠小花錢RMB 192,50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3春季拍賣會人物鶴龜大型花錢(直徑59mm),極為少見,極美品RMB 44,80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8春季拍賣會禮佛圖大型花錢RMB 27,50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春季拍賣會天壽永吉背星月花錢RMB 24,20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4秋季拍賣會南宋王莽十布鐘型花錢RMB 13,20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5秋季拍賣會遼代皇帝萬歲重輪背雜技人物花錢RMB 12,10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5春季拍賣會重臣千秋背福德吉利大型花錢RMB 11,00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5春季拍賣會銅質象棋棋子花錢三十二枚全RMB 9,68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春季拍賣會存心忠孝背行事仁義大型花錢RMB 8,80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春季拍賣會泰和通寶背龜鶴齊壽花錢二枚不同RMB 8,580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5秋季拍賣會
英文解釋
  1. n.:  poor value,  expense,  spend money
相關詞
文化裝飾科舉紋樣中國錢幣古幣文物
八卦收藏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