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安徽 > 安慶 >太湖縣 > 花亭湖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花亭湖投訴電話安慶市旅遊投訴電話:0556-5542742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花亭湖門票價格淡季:成人70元,學生35元
  旺季:成人90元,學生45元
  花亭湖地處大別山南麓,景區面積198平方公裏,分為花亭湖、竜山、海會寺、西風禪寺、佛圖寺、獅子山六大景區和湯灣溫泉療養度假區及六個外圍景點。風景區以花亭湖水庫為主,花亭湖湖面面積70平方公裏,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湖岸迂回麯折,港灣幽深,湖畔四周盛産茶葉、板慄、柑桔。
  花亭湖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天柱山與司空山之間的崇山峻嶺之中。花亭湖水面開闊,碧波萬頃,層戀迭嶂,環湖而峙,朝暉夕照,氣象萬千。湖岸的緑蔭深處,掩映着佛影禪光。獅子山、佛圖山、西風洞、竜山宮等勝地的古剎禪宮、寶殿瓊閣,無不花圍緑繞,鬆竹交輝,環境清幽,景色宜人。
  花亭湖面的漁歌互答,又與山寺的幾杵疏鐘、幾聲鶯啼交響和鳴,這些都為花亭湖平添了無限春色。湖中的李杜島、博士島、木魚島、壁燈島第十多個島嶼,疏密相間,星羅棋布;快艇畫船,往來如織;天光雲影,魚躍鳶盡;與水上人傢,交織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泛舟其中,飄飄然如臨仙境,幾忘我之所在,真是人天圓融,物我同化,渾成一團太和,一片天機!趙樸初先生一九九0年仲秋泛舟花亭湖時即興賦詩:“僅盡情領受,千重山色,萬頃波光。”
  貼近花亭湖時,兩側盡是陡峭險絶的崖壁,山勢壓抑人心……美好的事物總是來得麯折,不及細想,山路戛然而止,路盡頭豁然開朗。不遠處,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景色猶如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畫:群山攏聚着的一面大湖一望無際,湖面波光粼粼,層浪如雪;湖的四周重重山巒起伏疊嶂,座座青山籠罩在空蒙的水霧之中;湖面上星羅棋布的島嶼與往來於其間的小舟,同空中成群結隊穿行在碧水藍天之間的白鷺相應成趣,給平靜的整個景區增添了幾分動感和情調。
  走上花亭湖人工大壩。你將看到大壩之內承載着大別山的山泉溪流,有群山間峰回路轉的江河之勢,有極目下一望無垠的碧波粼粼。方圓百裏的花亭湖煙波浩渺,給周邊起伏的群山賦予通透的靈氣。花亭湖原係人工水庫,建於1958年,水庫容量24億立方米,大壩高達100米,為中國第一大型土壩。站在大壩上,放眼望去衹見星羅棋布的島嶼鑲嵌在湖面上,如明珠、似緑鑽,島上果樹繁茂,茶園青青;在蜿蜒麯折的岸邊,重重山巒起伏疊嶂,山上樹木郁郁葱葱,與碧緑的湖水互相呼應。緑色的湖、緑色的山,與緑色的島相陪,花亭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多情的緑色世界”!
  一些名流名傢,在此留下了足跡和詩篇。李白、杜甫、王安石、黃庭堅、王守仁、郭祥正、林則徐等的流風餘韻,滋潤和豐富了這裏的文化藴藏,使之成為人文鵲起、科甲蟬聯的“文化之鄉,禮儀之邦”。形質兼美的花亭湖,必將以其迷人的風姿和獨特的魅力,贏得世人的青睞和擁抱。
No. 2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地圖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境內,地處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與皖西南其他景區地域相連、資源相補、人文相緣。境內山清水秀,古跡濟盛,人文薈萃,物産富饒。景區面積254平方公裏,包括花亭湖、西風洞、佛圖寺、竜山宮、獅子山五大景區和湯彎溫泉療養度假區。花亭湖是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傢4A級旅遊景區、國傢水利風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省農傢樂旅遊示範點。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處在長江中下遊和皖南旅遊熱綫上,北與天柱山毗鄰,南與黃山、九華山、廬山隔江相望。滬蓉高速、105國道、合九鐵路緊依景區而過,從九華山、廬山、黃山以及南昌、武漢、合肥到景區僅2-3小時,從上海、南京到景區不足半天行程,距安慶、九江機場和安慶、九江長江大橋、碼頭及京九鐵路僅80余公裏,合肥—南昌、福州、深圳旅客列車在太湖停靠。景區水陸四通八達,電信網絡覆蓋城鄉。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山水秀美、物産豐饒。這裏山奇石秀。層巒疊翠,千姿百態,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全縣最高的山峰將軍山海拔1109米,佛圖山、竜山、鳳凰山、香茗山、竜門山、天雲山、望天山、四面尖、天華尖挺拔俊俏,秀麗奇異。佛教聖地獅子山群山巍峨,山巒起伏,薛義河、天橋河匯於山前,既有“獅子山”之名,又有“臥佛山”之譽,趙樸初先生曾盛贊“獅子山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這裏水闊湖清。花亭湖又名花涼亭水庫,與黃山太平湖齊名,是安徽省第二大水庫,始建於1958年,面積62平方公裏,庫容24億立方米,具有灌溉、防洪、發電、旅遊、航運、養殖等多種功能。水庫大壩高100米,頂長500米,是中國最大的土石結構的水庫大壩。湖區島嶼星羅棋布,港汊縱橫幽深,湖面碧波蕩漾,水質清純優良,達國傢二級用水標準。博士島、情人島、琥鉑島、月亮灣、枇杷園、桔子洲、桃花島、九竜澗、西天灣、天柱塔、千緣山莊、寺前莊苑等宛如一顆顆明珠掩映在青山緑水之間。花亭湖水深適度,處處皆景,是垂釣、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多次成功舉辦國際、全國垂釣大賽和全國、華東地區攝影大賽。趙樸初先生1990年回故鄉視察,曾揮筆寫下“神馳遠景無疆,僅盡情領受,千重山色,萬頃波光”的贊美詩句。
  花亭湖 這裏林茂物豐。太湖屬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農林牧漁業興盛。是全國林業科技示範縣、林業標準化示範縣,全國商品糧、商品牛和瘦肉型豬生産基地縣,全省優質棉、油、茶葉、板慄、柑桔、蠶桑、生豬、肉雞、水産品重點生産縣。全縣森林蓄積量超過24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56%。農副産品、旅遊産品較多,國傢認證的有機食品1個(“花亭湖”鱅魚),緑色食品5個(“天華”𠔌尖茶、“山裏鶴”蕎麥糊、“花亭湖”大米、“菘林”香菇木耳、“方竹”粉絲),無公害食品1個(“花亭湖”銀魚)。
  這裏溫泉宜人。湯灣溫泉世稱“吳楚第一泉”, “溫泉潤凝脂,浴湯賽華清”,水質純正,清澈透明,常年水溫47.2℃,日出水量1200噸,含有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可飲可浴可醫,美容保健作用明顯,對皮膚病、高血壓、糖尿病有很好療效,溫泉山莊、度假村是不可多得的休閑療養勝地。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人文薈萃、底藴深厚。這裏是文化之邦、狀元之鄉、名人故裏。南朝宋武帝時(公元420年)建縣,迄今已有1586年。歷史上受荊楚文化和吳越文化影響,民風淳厚,文風蔚然,人才輩出。歷代科舉考試中狀元3人,文武進士82人,文武舉人342人,“一門四進士,十裏兩狀元”和“四代翰林”傳為佳話。最有影響的是清嘉慶年間狀元趙文楷,在出使琉球期間,不但廉潔自律,而且從嚴要求部下,深受琉球君臣百姓的好評和愛戴。二十世紀以來,這裏走出了著名的社會活動傢、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傢、詩人和書法大師趙樸初先生,被魯迅先生譽為中國濟慈的著名詩人朱湘,著名社會活動傢劉王立明,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戲麯教育傢葉春善,著名林學專傢馬大浦,卓有成效的宋文史研究專傢孔凡禮,當代著名作傢石楠,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傢馬蘭等知名人士。趙樸初先生的遺骨已於2004年金秋時節回鄉樹葬,正在興建的文化公園已成為世人嚮往景仰的聖地。趙文楷墓、狀元橋、朱湘故居百草林、馬路河街等極富觀瞻意義。
  這裏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祥地。東晉時,天竺高僧佛圖澄不遠萬裏來到佛圖山首建佛圖寺。南北朝時,立雪斷臂的二祖慧可大師在嵩山少林寺繼承達摩衣鉢後,因遇周武帝宇文邕滅佛事件,於公元561年避難來太湖獅子山,建二祖道場,參禪打座,弘揚佛法,由此逐漸演繹出中國的禪宗和禪宗文化。趙樸初先生明確指出:沒有慧可就沒有中國的禪宗,這不僅影響着中國文化,而且逐漸影響整個世界文化。唐代五祖弘忍、黃檗希運、法智禪師、本淨禪師、栲栳禪師,宋代白雲守端、五祖法演、法秀圓通、佛果剋勤、佛眼禪師等,紛紛來到太湖擇地建廟。國傢級佛教活動場所二祖禪堂,晉代建的佛圖寺,二祖建的觀音寺、唐代建的海會寺、西風禪寺、真乘寺、千佛寺、竜門寺、彌陀寺,唐宣宗李忱避難出傢之地四面寺,明代建的楊泗寺、三千寺等保存完好。太湖鐘靈毓秀的山水風光、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藴,曾經吸引衆多文人名流來此旅遊或隱居,李白、杜甫、白居易、狄仁傑、王安石、黃庭堅、解縉、王守仁、李時珍、紀曉嵐、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等曾在此留下蹤跡或詩章。
  這裏是一塊紅色的土地。1947年10月下旬,劉鄧大軍直屬機關遷至太湖劉畈,11月9日至12日,劉伯承、鄧小平、陳錫聯等在鬍氏宗祠召開了三縱隊旅長和皖西工委委員以上會議,會址及使用物件至今保存完好。高幹會議舊址、北中區蘇维埃政府舊址和大石嶺農民暴動紀念碑已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黨愛國教育基地。
  詩韻山水,魅力太湖;新興古縣,開發熱土。花亭湖熱忱歡迎海內外賓朋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景點介紹
  一、花亭湖景區
  花亭湖景區 花亭湖建於1958年,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大別山的崇山峻嶺之中,湖水面積100平方公裏,蓄水量24億立方米,灌溉了太湖及鄰縣的105萬畝良田,年産鮮魚150萬公斤,湖光山色,風景秀麗,真是“玉鑒瓊田九萬頃,秋水共長天一色”。趙樸初先生於1990年回故鄉遊湖後,感慨萬分,當即揮毫寫下了“盡情領受,千重山色,萬頃波光”的贊美詩句。
  湖中島嶼衆多,一島一色,宛如一顆顆閃閃發光的珍珠,將花亭湖點綴得分外嫵媚多姿。湖四周山巒起伏,郁郁葱葱。九竜澗瀑布、天生塔、飛來石、禪宗臥佛等景點與美麗的花亭湖相輝映,相得益彰。1986年,省旅遊資源考察組來花亭湖考察,稱贊花亭湖旅遊資源豐富,山奇水秀,是華東地區一顆燦爛的明珠,是東方神宗聖地。
  二、西風洞景區
  西風洞景區 西風洞景區位於城北4公裏的花亭湖畔鳳凰山。鳳凰山源出明堂山,屬大別山的餘脈,因五祖弘忍在此山落腳引來許多鳳凰朝拜而稱之為鳳凰山。鳳凰山形成於第四紀新構造運動,山峰奇異,怪石聳立,千姿百態,山體主要由萬山岩體構成,地質較為復雜,多為花崗石、混合花崗岩、二長片麻岩。現在上山公路和臺階路已經修通,極大地方便了廣大遊客進山朝拜、觀光。
  西風禪寺,建於唐代,原名獅子庵,有三重,青磚小瓦,磚木結構,坐東嚮西,為佛教禪宗五祖的道場。據《太湖縣志》記載:鹹豐六年(1856年)寺毀於戰火;民國八年(1919年)寺僧募捐重修。現存的中上佛殿是民國年間建築。殿內供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消災延壽藥師佛三尊坐像。兩旁大柱鎸聯:“妙相圓融即色即心偏十方而示現;法身常住無來無去歷萬劫以長春。”殿中長年香煙繚繞,鐘馨常鳴,鼓聲不斷,善男信女往來不絶。
  三、佛圖寺景區
  佛圖寺景區 佛圖寺位於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的太湖縣寺前鎮。佛圖山,又名大尖山,亦稱嵯峨寨。佛圖山,山高險峻,景色奇異。清代內閣中書、直隸清河道魯之裕曾雲:“太湖之勝……則必以佛圖山為最”。佛圖山,因印度佛教高僧佛圖澄在山中首建佛圖寺而得名,佛圖寺不但是外來僧人在太湖縣所建的首座佛教寺院。也是太湖縣乃至江淮地區有文字記載的首座佛教寺院。佛圖寺的建設,標志着佛教文化在晉代就正式傳入傳入江淮地區。佛圖山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躋身名山之列,素有“清幽宛是小蓬萊”之譽。此地以奇石異景而聞名,古人有詩贊曰:“載道尋春到佛圖,石門不掩幾千秋,仙塔層層看欲倒,芳景怡人去復留”。寺廟現已毀壞,僅有廟基,佛圖寺有著名八景:天柱塔、飛來泉、天就門、披雲石、八正橋、生白洞、一綫天、祖師洞。
  千百年來,佛圖寺吸引了無數遊人,留下了大量石刻和詩篇。1981年,佛圖寺摩崖石刻收錄入《中國名勝詞典》。1982年,太湖縣人民政府又將其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湖縣寺前鎮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故鄉。為永遠銘記樸老一生的豐功偉績,進一步弘揚樸老愛國愛鄉的崇高精神,為故鄉人民及海內外賓朋提供一處憑吊、瞻仰之地,特在樸老故裏寺前鎮興建趙樸初文化公園。
  趙樸初文化公園選址於寺前鎮萬年衝,背倚峰巒競秀的鳳凰山,面臨碧波蕩漾的花亭湖,周圍樹木蔥蘢,環境極其優美,象徵着樸老風範如山高水長,寄予着家乡人民對樸老綿綿不斷的追思。趙樸初文化公園由已建的寺前河文化公園、趙樸初生平陳列室和待建的趙樸初故居、趙樸初紀念廊、古民居(原劉傢祠堂)、報恩禪寺等部分組成。公園莊嚴、肅穆、古樸莊重。總占地面積23公頃。
  四、竜山宮景區
  竜山宮景區 湖外湖右邊這座山為竜山。北依四面尖,西臨長河,山勢綿亙渾厚,蜿蜒磅礴,勢若遊竜,故名“竜山”。竜頭俯臨深潭,整個大山就象一條俯首汲水的竜。民間傳說,深潭下有大穴,通達“竜宮”。每到夜晚,河霧凝結於懸崖壁之上,次晨觀之,岩石如經宿雨,名曰“竜山夜雨”,為太湖四景之一,這一奇觀曾吸引着衆多文人墨客前來遊覽。關於這種奇特景觀的成因,古代有“蛟竜嬉水”、“竜涎淌濕”之類的附會之說。其實竜山之夜雨,乃竜山陡崖瀕臨長河深潭形成的一種獨特“小氣候”。岩石與水體的比熱不同。岩石熱得快也冷得快,水體熱得慢冷得也慢。白天竜山石熱而竜潭水冷,夜間則竜山石涼而竜潭水暖。水體熱輻射使水面空氣受熱膨脹上升,遇冷便凝結成霏霏霧露,飄灑下瀠瀠雨絲,即所謂,“竜山夜雨”。
  明代著名詩人王守仁觀其勝景寫下“吾欲鞭竜起,為霖遍九洲”的名句。歷代官府把竜山看做是太湖的圖騰。佛教高僧爭竜山為宗派聖地。依山先後建有“覽秀亭”、“觀風亭”、“竜山宮”、“智果庵”、“觀音閣”等多處亭臺樓榭。智果庵旁有曇雲墓,是清代順治年間太湖知縣李世洽的美姬王曇雲埋香處。墓門上有李世洽的撰聯“雲寄無端,偶為山川留玉佩;春歸何處,可堪風雨問桃花”。星移物換,滄海桑田,竜山的古建築歷經丘燹,現僅存“觀音閣”,但竜山依舊,夜雨常存。
  五、獅子山景區
  獅子山風景區 獅子山位於花亭湖西陲牛鎮鎮內。這裏山巒起伏,群峰逶迤,薛義河繞山流過,遠看群山似九竜騰雲,近看象獅子戲水,山清水秀,雲霧繚繞,特有靈氣。這裏既是禪宗二祖坐禪之處,也是禪宗文化的發祥地。
  二祖慧可是北魏的高僧,卓越的禪宗學者。他為了師從達摩,求得心安,曾不惜長夜立雪,斷臂殘身,以誠心感動達摩,繼承達摩衣鉢。公元561年前後,二祖慧可為躲避北周武帝宋文邕“斷佛道二教”之災,繼承光大禪宗,不顧年逾古稀(80歲高齡),離開嵩山少林寺,“躍過三湖四澤中,一肩擔月上九竜”,跋涉千裏,來到太湖獅子山,在獅子山葫蘆石洞內面壁參禪,香囊石上建造禪堂,拜佛誦經,收徒傳道,重開道場。他以“物與民胞共寒暑”的曠達胸襟,努力實現“調和風雨萬邦同”的慈悲心願,在此坐禪達三十餘年,後將衣鉢傳於惠心獨具的三祖僧璨。二祖的衣鉢經代代相傳 ,最終傳至六祖慧能,實現了達摩來華“一花結五果”的心願。二祖最大的功績是將印度禪宗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創造了華夏的佛教禪宗文化。正如樸老所說:“沒有二祖(慧可),就沒有中國的禪宗。”
  獅子山是二祖鑲嵌在太湖的一顆碩大無比的佛珠,光照千年,遠昭千古,引來了許多虔誠的人士前來觀光朝拜。唐代名相狄仁傑被貶彭澤縣令時曾專程來太湖二祖禪堂朝拜,並題聯“香煙繚繞芳千古,聖澤長明照萬秋”,頌贊這位傑出的佛學家。1995年日本東洋大學田村晃佑等三位教授專程赴二祖禪堂考察,並題寫“祖師西來意”中文條幅,表達對二祖的敬仰。
  六、湯灣溫泉療養度假區
  湯灣溫泉度假區 花亭湖畔湯泉鄉湯灣村,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小山村,享有“溫泉潤凝脂、浴湯賽華清”之美譽。經安徽省地礦局和國傢地礦部水文地質檢測部門反復測試認定:湯灣地下熱水日涌流量超過1500噸,日補給量達1670噸;水溫穩定在47.2℃,水質純正,清澈透明,無污染,化學性質穩定,含有偏硅酸、鍶、氡、硒、鋰和鉀、鈉、鈣、鎂等人體必須的宏量元素和對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偏硅酸和鍶含量均超過國傢確定飲用天然礦泉水界限指標的2倍以上,熱含氡量完全達到醫療熱礦水命名標準,是優質含偏硅酸鍶礦泉水的醫用氡熱礦水。在該泉浴洗,可達到消除疲勞、鎮靜安神、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的效果。該溫泉水對治療皮膚病、風濕病、心血管病,尤有特效。
近義詞
花亭湖
包含詞
花亭湖村花亭湖鄉安慶花亭湖
花亭湖茶幹花亭湖社區花亭湖風景區
花亭湖鄉村食府太湖花亭湖國傢濕地公園安慶花亭湖寺前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