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山東 >煙臺 > 芝罘島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芝罘島投訴電話煙臺市旅遊投訴電話:0535-6270842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中國最大、世界上最典型的陸連島,狀似靈芝。煙臺古稱“芝罘”即源於此。島上峰巒疊嶂,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島上海蝕崖、海蝕礁姿態奇特。因秦始皇三次登臨,漢武帝親駕祭典而名揚天下。交通:火車站、碼頭乘6路可到島東口,乘26路可到島西口。
芝罘島全面介紹
  芝罘,古稱之罘,位於黃海之濱,距煙臺市北5公裏,是一個典型的陸連島。從平面上看像一把雨傘伸嚮黃海,又似一株靈芝仙草生長在萬頃碧波之中。
  芝罘島是個基岩島,狀如長梭,東西長9.2公裏,南北寬1.5公裏,面積約10平方公裏,島上最高峰海拔294.1米。北岸峭壁懸崖,懸崖高達70米,迎擊着北黃海的急流險浪,每當風急浪高之時,身臨其境,大有排山倒海之勢。懸崖前還有突兀海面之上的海蝕柱,高出海面十四、五米,像一座海上的袖珍金字塔。遙望一碧萬頃的波濤,對出沒在波峰浪𠔌之間的這座小小金字塔,敬意油然而生!
  芝罘,在我國歷史上是個有名的地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曾三次東巡,三次登芝罘,在這裏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
  秦始皇第一次東巡在公元前219年,他沿着渤海灣東行,“過黃睡,窮成山,登之罘”。次年又第二次東巡,他令大臣在芝罘島刻石,頌揚自己的政績。碑文寫道:“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皇帝東遊,巡登之罘,照臨於海……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強……群臣加德,祇誦聖烈,請刻之罘。”秦始皇第三次登臨芝罘,不像前兩次那樣東巡秦朝遊,而是尋求長生不老之藥。還在他第一次東巡時,碰上一個叫徐市(音福)的方士,誆他說海中有蓬萊、瀛州、方丈三座仙山,山上生長不老長壽之藥。於是秦始皇就“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8年過去了,徐市從秦始皇那進而騙取了許多錢財,卻什麽仙藥靈丹也沒找到。在秦始皇第三次東巡時,徐市怕秦始皇追究,就撒謊道:海中有鮫魚,其體甚居,船無法出海尋找仙山。秦始皇仍十分相信,求藥心切,夢想長生之術。於是,便親設連弩,追求大鮫魚,從琅玡、經成山,來到芝罘,終於“見巨魚,射殺一魚”。清代謝景謨在《吊始皇芝罘射魚》一詩中,對當時的場景作了這樣的描寫:
  ……
  鉦鐃一震山靈動, 
  精騎四繞列熊羆,
  強弩況響蒼岩裏,
  劈破黃衛羽箭馳,
  卻製長鯨如白小,
  威行水國倍神怡。
  ……
  可見當時場面十分氣派。然而,歷史總是公正在的,秦始皇——這個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專橫暴君,不僅沒有尋求到什麽長生不老之藥,自己的性命也正喪於芝罘歸鹹陽途中。這種結果不能不說是極具諷刺意味的。
  秦始皇周遊天下時,曾建廟祀八生,即天主、地主、兵主、陰主、陽主、月主、日主和四時主。其中三座廟在膠東:日主廟在榮成成山頭,月主廟在黃縣的萊山,陽主廟就在芝罘島的陽坡之上。可惜歲月流逝,江山依舊,暴君早死,廟宇何存?1975年,在一段殘存的土墻近旁出土了兩組青玉器,每組各為一璧、一圭、一觿。可能是當時的故物了。
  芝罘島主峰雖不很高,但險峻難登,從陽主廟東側,踏上一座高法這百米的山崗,卻頓時海天開闊,使人襟懷舒展。在這裏俯首下望山的背後,衹見岩石壁立,近乎90°直角,十分險要。一道道節理受海水衝蝕成為一道道石縫,似刀斬劍劈一般,遍布石崖之上。這裏的岩石主要由片麻岩組成,黑爭為主,給人一種神秘深邃之感。驚濤轟然擊岩,捲起浪花無數,水煙陣陣,又為芝罘島增加一種仙境般縹緲的景象。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把芝罘島造化得神妙無比。在芝罘的正面觀之,若一位秀麗娉婷之少女,溫柔無限,嫻靜優雅;而從背後看芝罘島,卻似一個眥目裂牙之金剛,兇狠有餘,威武雄健,以致漁民都因此稱芝罘主峰為老爺山了。看來漁民性情豪爽、粗獷,欣賞怒目金剛之老爺,不愛溫柔美麗之少女!
  登上芝罘主峰,再回望南面,衹見碧波蕩漾的芝罘灣彼岸,高樓聳立,煙囪如林,那裏是煙臺市區景觀。眺望四風吹草動海天之景,漁帆穿梭,群鷗翔集,沙灘潔白,市井縹緲,真有仙境之中窺賞人間美景之感!
  芝罘島不僅自然景色壯美,而且人工景色亦十分迷人。走下山峰,細細近觀芝罘大疃村落,田園風光,令人愉悅:菜園近旁,一間農捨,農捨一邊,有矮矮的石墻。農捨村落後邊,古樹虯枝盤旋,蒼老有姿,幼枝生長在古樹上,好一派挺拔瀟灑。村邊還有一條條汩汩小河,將遠方門樓水庫之水引進芝罘島上。
  在福山舊縣志上,記載着明代蓬萊縣令段殿遊芝罘時寫下的一首詩,讀來令人回味無窮。詩曰:
  北望波濤接遠天,
  玄菟庚癸正堪憐,
  風微日暮帆檣集,
  不是當年採藥船。
  芝罘奇景如何形成?
  地貌學家對此作了科學的解釋:數千年之前,芝罘島是一個海中孤島,與煙臺隔海相望。由於海岸近海區域,有一股攜帶泥沙的水流,稱為海岸泥沙流,在芝罘島附近大陸海岸就有這種泥沙流存在,這種海岸泥沙流的泥沙來源,多半來自於附近河流衝積物和海灘物質。在芝罘島的屏蔽隱藏作用下,北來波浪不易在島後形成強大的浪流,因此在島後形成了波影區,水動力條件較為弱小,從而使海岸泥沙流在此堆積。日久天長,漸漸堆積了兩條沙壩,將芝罘島與大陸連接了起來。兩壩之內有一個小小海域,即是瀉湖,堆積了灰黑色的粉砂質淤泥,富有貝殼和有機質。連島沙壩上的物質主要為較粗的砂礫質。在地貌學上,這樣的沙壩就稱為連島沙壩,這樣島嶼就稱為陸連島。芝罘島是我國漫長海岸綫上,衆多島嶼之中,一個最為典型和著名的陸連島。連島沙壩共有4條,海拔高度約3~4米,長達6公裏,寬有500~800米。
  芝罘島主要同一套太古變質岩係組成,有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等,硬度堅硬,節理發育,易於形成峭陡險峻之地形。其山南坡為一層黃色砂質粘土堆積物,厚達20~25米,坡度平緩,屬山麓相的洪坡積層,為中、上更新世之堆積,一直伸嚮海底,上覆海相的泥沙層。可見,芝罘島北面為岩石,南坡為黃土,一陡一緩,纔形成了正看若少女,背看似金剛的現象。
  芝罘灣水深浪緩,嚴鼕不凍,是一優良港灣。老爺山主峰西側有康公墓,是戰國時齊國最後一代“薑”姓君主齊康公薑貸之墓。芝罘島陽坡有陽主廟,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齊國國君奉祀“八神將”的廟宇之一,歷經擴建修葺,始成規模。陽主廟背山面海,由山門、門殿、大殿、後殿及兩廊房組成,為典型的封閉式寺院建築,佈局嚴整,造型古樸典雅。建築群周圍有鬆柏、古槐環繞,環境幽雅秀麗。正殿供奉梁王大帝(陽主)石像,是利用此處露出地面的巨石雕琢而成。陽主廟是中國有史記載最古老的寺廟之一,現僅存斷墻殘壁。在麓南濱海處,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群。《史記》載:秦始皇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二十九年兩度登臨此島,紀功刻石分立兩端,俗稱“兩觀”刻石,石墮海已久,今猶有拓片14字保存當地。始皇三十七年,又自琅琊使徐福入海採藥,射殺巨魚,現“射魚臺”遺址尚存。漢武帝東巡,亦曾登臨此島。
  芝罘島山之陽,樹木蔥蘢,瓦捨片片,天光水色,風景如畫,有礁石似漁翁,矗立於前,人稱“公公石”;山之陰,怪石嶙峋,崖壁陡峭,波濤澎湃,有巨石形似老婆婆盤坐海中,人稱“婆婆石”。懸崖峭壁下,海浪回涌於石礁洞口,激流騰旋,濤聲如雷,是為“石門春波”,是芝罘島奇觀之一。
  如今,芝罘島景色更加迷人。島內的幢幢錯落有緻的高大建築,給古老的島嶼增添了秀色佳景。海島周圍的海面上,養殖海珍的浮標,光點閃閃,漁船千帆競發,使這座古老的島嶼充滿了蓬勃生機。
  芝罘島婀娜多姿的景色,像磁石吸引着中外遊客,是旅遊觀光度假、垂釣遊玩的理想去處。
  1994年,芝罘島被國傢旅遊局列入全國14條旅遊綫路內,在這裏修建了美食城、陽主廟、觀光索道等旅遊觀光景點,並準備修復始皇道、始皇橋、日本遣唐史登島紀念閣等古跡。芝罘島旅遊資源的開發,娛樂設施的完善,使之成為黃海明珠、美麗的不夜島。
同名歌麯
  第二屆煙臺(國際)動漫藝術節大型主題晚會《海漫夢幻》主題歌《芝罘島
  演唱:張靚穎
  歌詞:
  一顆靈芝草
  碧波水中央
  滄海桑田混沌開
  夢幻芝罘島
  一顆靈芝草
  長生永不老
  秦皇東巡列隊來
  神奇芝罘島
  一顆靈芝草
  海天任飄渺
  普濟衆生傳天下
  萬年芝罘島
  (副歌)
  大海面長着一棵靈芝草
  這棵靈芝草就是美麗的芝罘島
  千年的願望一代一代往下傳
  盼到盛世我們的民族永不老
芝罘島景點
  陽主廟
   位於我國最大的陸連島,芝罘島陽坡的陽主廟,大約建於春秋時期,是齊國奉祀“八神將”的廟宇之一,也是我國有史記載的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廟有四進院落,殿房136間,呈“工”字形排列,建築雄偉壯觀,是一典型的東方古建築佈局。陽主廟“秀麗之山數扇錦屏遮陽主,幽陽罘水一條玉帶束梁王。”芝罘島和陽主廟以其悠久歷史和秀麗風光,吸引了無數遊人來此尋幽探勝。
芝罘島交通路綫
  在煙臺市火車站、碼頭乘11路公交車到島東口。
近義詞
芝罘島街道
包含詞
芝罘島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