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 >泰國 > 艾尤塔雅
顯示地圖
目錄
大都會 Metropolis
  艾尤塔雅(ayutthaya)位於泰國中部,距曼𠔌北部約85公裏的地方,這裏曾是泰國繁華的大都會。這裏平原廣阔、河道縱橫,很早便是一個人煙稠密的城市。
  這裏並且是全國最大的産木區,符合泰人擇地建都的標準。西元1350年烏同王(king u-thong)選擇此地建都,艾尤塔雅也不負衆望,持續肩負着417年泰國政治、文化的重心,並於西元17世紀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國際都市之一。雖然西元1569年曾一度成為緬甸的頸土,但不到20年就又恢復此城的獨立地位,直到西元1767年緬甸入侵,燒光大部份建築,洗劫一空後,纔變得貧睏不堪使用。但是在繪製精緻墻坦壁畫中很容易體會到她昔日的磅礴氣勢。
  猶如古印度的文明,艾尤塔雅古城是個規劃良好的河道城市,縱橫的渠道與運河,不但解决了雨季的排水問題,同時也在國際性貿易、交通運輸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艾尤塔雅過去的統治者吸取了高棉及緬甸的佛教建築形式及婆羅門教儀式,造築了超過500座宏偉的宮殿與佛寺。
  艾尤塔雅府總面積為2556平方公裏,劃分成16個縣。古城位於於昭披耶(chaophraya river)、洛布裏河(lopburi river)與帕薩剋河(pasak river)交界的小島上,擁有天然的「護城河」,城墻原本是以泥土造成,在瑪哈恰剋拉帕王(king maha chakrapat,西元15498-1568年)時,改以磚造,5公尺厚、6公尺高、12.5公裏長。門上總計有99個門,包括18個主要的進出口、61個特殊用途的小門及20個水門。島內道路均與渠道平行,並利用超過30座的各式橋梁聯接。
  艾尤塔雅古城內渠道遍佈,是規劃良好的河道城市,成功的水渠與運河的利用,讓這個城市得以劃分許多各自獨立的行政區,各自管理,並且輕鬆地解泀雨季的排水問題,防止水患威協。縱橫的渠道也讓島內的交通運輸,甚至國際性的貿易、交通得以順利進行乃至發達,在艾尤塔雅的全盛時期西元17世紀時,這裏聚集了100多萬人口及各界各地人士,儼然一個小小紐約。
No. 2
  閉目含笑的佛頭被菩提老樹根包裹的奇觀深深烙印在我腦裏,成了前往艾尤塔雅 (Ayutthaya) 的主要推動力。佛頭仿佛看盡了一個王朝的風雲變幻與世事興衰,流露出洗盡鉛華後的安詳及與事無爭之容靨,有洗淨心靈的意境。
  艾尤塔雅,也稱大城,位於泰國中部,距離曼𠔌約85公裏。
  艾尤塔雅王朝在泰國的歷史與文化發展上扮演頗重要的角色,從西元1350年開始一直持續417年,歷經5朝33位君主,是續素可泰王朝後的第二個首都。因為地理位置佳,四周又環繞肥沃的稻田,成了理想的行政和交通中心。當時來經商的就包括中國、日本、印度、英國、荷蘭、葡萄牙人等,可謂盛況空前,民生富裕,曾被喻為‘人間天堂’。
  18世紀,泰國與緬甸長期交戰,艾尤塔雅失陷,緬甸軍隊摧毀了城內許多宮殿、廟宇和佛塔,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歷史古跡。1991年,艾尤塔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的世界遺産之一。
  雖然處處是殘垣斷壁、坍塌的城墻,仍然可以感受到艾尤塔雅昔日的磅礴氣勢。當年興盛的古城就集聚了手藝最精湛的雕刻傢,從一些遺産仍可以看到非常細膩典雅的浮雕等作品。艾尤塔雅王朝的藝術品是泰國史上經典名作。
  衆寺廟和皇宮內莊嚴典雅的大小佛像共十萬餘,最高的佛像有72米高,有的還鋪着250公斤重的黃金,顯示當時的富麗及顯赫的氣勢。
  由於當時統治範圍包括今天的老撾、柬埔寨和緬甸等地,艾尤塔雅多元化的建築獨具風格,無論是錫蘭式的佛塔,抑或高棉式的圓頂佛塔,皆韻味十足。難得的是,這個時期的建築特色對泰國後期的建築美學有深遠的影響。
  歷史遺跡總是把傷口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用千瘡百孔來教誨我們戰爭帶來的破壞性。自古以來,人類因為敵不過貪婪之心而在爭權,占領中不斷進行毀滅。艾尤塔雅數百年建立的堂皇富麗,於1767年被入侵的緬甸軍隊無情地燒毀並劫掠一空,“人間天堂”轉眼間變成廢墟一片。
  如今艾尤塔雅的殘缺襯托出它的頽廢;紅塵滾滾,日暮途窮,數百年的輝煌原來衹不過是過眼雲煙。
分類詳情
瑪哈泰寺維罕菩孟扣波琵寺菩蘭寺
菩斯裏善佩寺班帕因夏宮柴瓦塔那蘭寺
納菩梅汝寺業柴孟扣寺帕南戳安寺
拉嘉不拉納寺羅卡雅蘇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