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蛇類 > 臭蟲
目錄
chòu chóng chòu chóng
  一種無翅的身體扁平橢圓的吸血蝽類昆蟲( Cimex lectularius 普通臭蟲),通常是家庭的,尤其是床上的害蟲,吸取人血
No. 2
  蟲名。也叫床虱、壁虱。身體扁平,赤褐色,腹大,專刺吸人畜血液,其體內有臭腺,能泄放臭氣,故名。
No. 3
  臭蟲屬昆蟲綱、半綱目、臭蟲科。臭蟲發育過程分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
  臭蟲在我國古時又稱床虱、壁虱。臭蟲有一對臭腺,能分泌一種異常臭液,此種臭液有防禦天敵和促進交配之用,臭蟲爬過的地方,都留下難聞的臭氣,故名臭蟲
  臭蟲是以吸人血為生的寄生蟲。若蟲的腹部背面或成蟲的胸部腹面有一對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種有特殊臭味的物質,使它臭名遠揚。
  臭蟲一般過群居生活,因此在適宜隱匿的場所常常發現有大批臭蟲聚集。不論是若蟲,或是雌雄成蟲,它們都在晚上偷偷地爬出來,憑藉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時,也吸食傢兔、白鼠和雞的血。臭蟲吸血很快,5—10分鐘就能吸飽。人被臭蟲叮咬後,常引起皮膚發癢,過敏的人被叮咬後有明顯的刺激反應,傷口常出現紅腫、奇癢,如搔破後往往引起細菌感染。
  成蟲在隱蔽的場所交配後,把卵産在墻壁、床板等縫隙中。通常每次下卵一至數個,總數可達100—200個。在鼕天,臭蟲通常停止吸血和産卵。若蟲得不到血食,可活30天以上,成蟲得不到血食,通常可活六七個月。
  臭蟲活動規律 臭蟲怕光,多在夜間活動。臭蟲活動很敏捷而機警,在吸血時,如人體稍有移動,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隱藏,臭蟲每分鐘能爬行1-1.25m。臭蟲喜群居,並可隨衣物、行李、和指曉前一段時間。主要棲息在住室的床架、帳頂四角、墻壁、天花板、桌、椅、書架、被子褥、草墊、床席等的縫隙和糊墻紙的後面。棲息處所帶有許多褐色的糞跡。
  臭蟲會傳播多種疾病,如回歸熱、麻風、鼠疫、小兒麻痹、結核病、錐蟲病、東方癤、黑熱病等。
  全世界已知臭蟲約有74種,但嗜吸人血的衹有溫帶臭蟲和熱帶臭蟲兩種。在我國,溫帶臭蟲分佈於南北各地,熱帶臭蟲衹分佈於長江以南地區,兩者都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害蟲。消滅臭蟲可以采用開水燙殺、日光曝曬、藥物噴射等方法
No. 4
  臭蟲也叫木蚤
  bedbug
  半翅目(Hemiptera)臭蟲科(Cimicidae)昆蟲,約75種,吸食人和溫血動物的血液。體扁寬,長4~5公釐(少於0.2吋),紅褐色,翅退化呈鱗狀,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的氣味。雌蟲每個繁殖季節産卵200多個,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世界性分佈,晝伏夜出,吸血後即躲藏不出,所吸血需數天才能消化。成蟲能耐饑一年以上。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和熱帶臭蟲(C. hemipterus)吸食人血。疏毛臭蟲(C. pilosellus)吸食蝙蝠血,燕臭蟲屬(Oeciacus)吸食燕的血,Cimexopsis nyctalis吸食雨燕的血。雞臭蟲(Haematosiphon inodora)吸傢禽的血,也吸人、豬的血。
  臭蟲屬昆蟲綱、半翅目、臭蟲科。臭蟲發育過程分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正在吸血的臭蟲
  臭蟲在我國古時又稱床虱、壁虱。臭蟲有一對臭腺,能分泌一種異常臭液,此種臭液有防禦天敵和促進交配之用,臭蟲爬過的地方,都留下難聞的臭氣,故名臭蟲
  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臭蟲是以吸人血和雞、兔等動物血液為生的寄生蟲。若蟲的腹部背面或成蟲的胸部腹面有一對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種有特殊臭味的物質,使它臭名遠揚。
  臭蟲一般過群居生活,因此在適宜隱匿的場所常常發現有大批臭蟲聚集。不論是若蟲,或是雌雄成蟲,它們都在晚上偷偷地爬出來,憑藉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時,也吸食傢兔、白鼠和雞的血。臭蟲吸血很快,5—10分鐘就能吸飽。人被臭蟲叮咬後,常引起皮膚發癢,過敏的人被叮咬後有明顯的刺激反應,傷口常出現紅腫、奇癢,如搔破後往往引起細菌感染。
  成蟲在隱蔽的場所交配後,把卵産在墻壁、床板等縫隙中。通常每次下卵一至數個,總數可達100—200個。在鼕天,臭蟲通常停止吸血和産卵。若蟲得不到血食,可活30天以上,成蟲得不到血食,通常可活六七個月。
  臭蟲活動規律 臭蟲怕光,多在夜間活動。臭蟲活動很敏捷而機警,在吸血時,如人體稍有移動,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隱藏,臭蟲每分鐘能爬行1-1.25m。臭蟲喜群居,並可隨衣物、行李、和指曉前一段時間。主要棲息在住室的床架、帳頂四角、墻壁、天花板、桌、椅、書架、被子褥、草墊、床席等的縫隙和糊墻紙的後面。棲息處所帶有許多褐色的糞跡。
  臭蟲吸血前後對比
  臭蟲的交配方式
  臭蟲的性交配被稱為“創傷式授精”,這意味着雄性並不會顧及雌性的感受,甚至對雌性帶來身體上的傷害。雄性會用自己像劍一樣的生殖器官刺穿雌性身體的任何部位實現授精,這種交配方式被認為是雄性戰勝雌性交配抵抗的一種形式。
  通常臭蟲最活躍的時間段是在黎明,在黎明到來之前的一個小時處於性攻擊高峰期。
  臭蟲會傳播多種疾病,如回歸熱、麻風、鼠疫、小兒麻痹、結核病、錐蟲病、東方癤、黑熱病等。
  全世界已知臭蟲約有74種,但嗜吸人血的衹有溫帶臭蟲和熱帶臭蟲兩種。在我國,溫帶臭蟲分佈於南北各地,熱帶臭蟲衹分佈於長江以南地區,兩者都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害蟲。
  消滅臭蟲的有效方法
  (一)侵害調查
  臭蟲的侵害指徵有糞跡、臭蟲血跡,活臭蟲等,以針挑法結合目測法檢查可疑棲息場所(棕棚、床架、畫鏡綫、板墻縫隙、桌椅、沙發等物件)的臭蟲侵害指徵,嚴重侵害場所能聞及臭蟲的臭味。
  (二)環境防治
  環境防治的目的是鏟除孳生條件,即整頓室內衛生,清除雜物,對床板、墻壁、棕棚等容易孳生臭蟲的縫隙,用石灰或油灰堵嵌,有臭蟲孳生的墻紙必須撕下燒掉。
  (三)物理防治
  1.人工捕捉:敲擊床架、床板、炕席、草墊等,將臭蟲震下、處死,或用針、鐵絲挑出縫隙中的臭蟲,予以殺滅。
  2.沸水澆燙:臭蟲不耐高溫,可用開水將蟲卵和成蟲全部燙死、,對有臭蟲孳生的床架、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用裝有沸水的水壺口對準縫隙,緩慢移動澆燙,務必使縫隙處達到高溫,以燙死臭蟲及其卵,對孳生有臭蟲的衣服、蚊帳,可用開水浸泡。
  3.太陽曝曬:對不能用開水燙泡的衣物,可放到強烈的太陽光下曝曬1~4小時,並給予翻動,使臭蟲因高溫曬死或爬出而被殺死。
  4.防止散布:在有臭蟲活動的居室,對行李傢具等物品的遷移(搬遷或買賣),務必嚴格檢查,並作處理,以防止臭蟲的帶出、帶入而造成播散:
  (四)化學藥物防治
  過去歷來采用二二三、六六六、敵百蟲、敵敵畏防製臭蟲,由於二二三、六六六的停用,敵敵畏、敵百蟲持效短暫,也由於這些有機氯、有機磷殺蟲劑易使棕棚變脆、斷裂,不僅群衆不願接受,而且也難以達到消滅臭蟲的目的,所以這幾種藥目前已不再用於臭蟲防治。目前比較好的防治臭蟲較好的殺蟲劑是:溴氰菊酯類或高效氯氰菊酯類,可用於滅殺跳蚤和臭蟲。有刺激性氣味,小劑量低濃度對大型動物傷害極小,可使用於床上。
  部分資料來源:、http://www.cityhc.cn
  臭蟲在IT領域也被稱作bug,與漏洞有關,但不完全指漏洞。英文單詞Debug就來源於bedbug,類似的還有fixbug等單詞。
百科辭典
  chouchong
  臭蟲
  bed bug
  半翅目臭蟲科昆蟲。又稱床虱。體內有臭腺,能分泌臭液,故名。蟲體背腹扁平,適於在縫隙中爬行。長約4~5mm,寬3mm,呈紅褐色,遍體有細毛,無翅。吸人血的臭蟲有兩種:溫帶臭蟲和熱帶臭蟲。它們也吸鼠、兔、雞等的血。前者主要分佈於溫帶地區,在中國常見於東北、西北、華北、華中和江南某些地區;後者分佈於熱帶或亞熱帶,如中國華南的許多省份,且多見於城市。臭蟲群居於床榻、木器傢具、天花板、地板、墻壁等的縫隙中。可從屋頂或蚊帳上掉落於人體吸血。通常夜間活動,白天則潛伏在上述場所,消化血液及産卵。常藏匿在衣物、行李、舟車、飛機內,隨之散布各處。發育過程為不完全變態,生活史分卵、若蟲和成蟲3期。卵黃白色,長圓形,卵殼有網狀紋,前端有蓋。約經6~7天,若蟲由卵蓋處鑽出,形似成蟲而較小,蛻皮5次後變為成蟲。在適宜溫度(35~37℃)時,由卵發育至成蟲約需1個月左右。氣候溫暖處,1年至少可有5、6代。若蟲及雌雄成蟲都吸血,主要吸人血,也吸鼠類、兔等的血液。吸血量可超過蟲體重量1~2倍。鼕季停止吸血和産卵。成蟲耐饑力強,可1年不吸血。臭蟲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夜間叮咬吸血,擾人睡眠。叮咬時,其唾液註入皮內,中含異性蛋白質,可致局部紅腫,奇癢難忍。若長期被較多臭蟲叮咬,可産生貧血(尤其是營養不良者)、神經過敏及失眠,嚴重影響健康。雖然在實驗室內臭蟲可傳播回歸熱蠃旋體、鼠疫桿菌等病原體,但尚未證實在自然狀態下臭蟲能傳播疾病。
  除經常洗曬臥具、床榻及消除墻壁縫隙外,還可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殺滅臭蟲。50%馬拉硫磷乳油、90%敵百蟲等各以水稀釋100倍,或以50%敵敵畏乳油配200倍水噴灑或塗刷於其活動與棲息場所,可殺死成蟲和若蟲;也可用沸水直接澆灌其隱存的縫內,將其燙死。
  (陳佩惠)
英文解釋
  1. :  bug
  2. n.:  chinch,  cimex,  gentleman in brown,  Norfolk Howard,  bedbug,  wingless blood-sucking insect that lives in beds, etc,  small flat foul-smelling insect infesting dirty houses and beds
法文解釋
  1. n.  punaise
相關詞
殺蟲殺蟲公司臭蟲防治
包含詞
多臭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