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寫作 : 語言學術語 : 紅樓夢詩詞 : 古代寓言 > 自相矛盾
目錄
自相矛盾 Contradictory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資料來源: 《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例子: 這些理論~。

謎語: 類;開封;尺短寸長

No. 2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①《韓非子·難一》載楚人賣盾與矛,誇口說吾盾之堅固,沒有東西能刺破的。”又誇口說吾矛鋒利,沒有東西不能刺破的。”有人問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麽樣?”這個人對答不上來◇以自相矛盾”喻言行前後互相抵觸。②即邏輯矛盾”(645頁)。
zì xiāng máo dùn zì xiāng máo dùn
  典出《韓非子》,某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矛和盾都是最好的,當問及“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如何”時,此人無以對答。後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後不統一
No. 4
  明顯的自相矛盾
No. 5
自相矛盾
  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
No. 6
  隨着他越來越自相矛盾,斯特恩的文雅的、流暢的文風就消失了
No. 7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韓非子·難一》:“ 楚 人有鬻楯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後因以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後抵觸、不相應合。《魏書·儒林傳·李業興》:“ 業興 曰:‘圓方之言,出處甚明,卿自不見。見卿録 梁主 《孝經義》亦云上圓下方,卿言豈非自相矛盾!’” 唐 楊炯 《公卿以下冕服議》:“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袞名,豈惟顛倒衣裳,抑亦自相矛盾,此又不經之甚也!”《紅樓夢》第一回:“更可厭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 毛澤東 《論持久戰》一○九:“英勇戰鬥於前,又放棄土地於後,不是自相矛盾嗎?這些英勇戰鬥者的血,不是白流了嗎?這是非常不妥當的發問。”
No. 8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同夥間的相互爭吵或衝突。《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二年》:“今二宮危逼,猾寇滔天,臣子當戮力同心,豈可自相矛盾?”
成語 Idiom
自相矛盾 成语
自相矛盾 成语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出處 Source
自相矛盾 出处
  《韓非子 難一第三十六》《韓非子·難勢第四十》
  《韓非子 難一第三十六》
  楚人有鬻楯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解 釋 Explained
自相矛盾 解 释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不動腦筋。
  夫:句首語氣助詞,表示要發表議論。
  自相矛盾:比喻言語或行為自相抵觸。
  堅:堅固。
  利:銳利。
用 法 Usage
自相矛盾 用 法
自相矛盾 用 法
自相矛盾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Example
  毛澤東《論持久戰》:“英勇戰鬥於前,又放棄土地在後,不是~嗎?”。
近義詞 Synonyms
  相互抵觸 前後抵觸
反義詞 Antonym
自相矛盾 反义词
  天衣無縫 自圓其說 無懈可擊
燈 謎 Lantern riddles
自相矛盾 灯 谜
  開封;尺短寸長。
英 譯 English
  1.self-contradictory; inconsistent; paradoxical
  2.self-contradiction; antilogy
  3.to argue against oneself; to contradict oneself
典故 Allusion
自相矛盾 典故
自相矛盾 典故
自相矛盾 典故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①,譽之曰②:“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③。”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韓非子 難一》
註釋 Notes
自相矛盾 注释
  ①鬻(yù)——賣。
  ②譽——誇耀。
  ③陷——攻破。這裏是刺透的意思。
  ④或曰——有的人說。
  5莫不——沒有不
  6 應——回答
  7 或——有人
  8 “譽之曰”的之:代詞,指代盾
  9 “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詞,無義
  10 “吾盾之堅”的之:同上
  11 堅——堅固
  12 以——用
  13俄而——然後
  14莫能——沒有什麽。
  寓意:
  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能言過其實。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不然吃虧的是自己。
譯文 Translation
自相矛盾 译文
  楚國有個既賣矛又賣盾的人,他稱贊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接着,他又誇起了他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沒有東西穿不透的。”有人質問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麽樣?”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刺不破的盾和什麽也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英譯 English
  His Spear Against His Shield (Zi Xiang Mao dun)
  A man of the state of Chu had a spear and a shield for sale. He was loud in praises of his shield.
  "My shield is so strong that nothing can pierce it through."
  He also sang praises of his spear.
  "My spear is so strong that it can pierce through anything."
  "What would happen," he was asked, "if your spear is used to pierce your shield?"
  It is impossible for an impenetrable shield to coexist with a spear that finds nothing impenetrable.
  The Man Who Sold Spears and Shields
  In the State of Chu lived a man who sold shields and spears.
  " My shields are so strong, "he hoasted, "that nothing can oierce them. My spears are so sharp that there is nothing they cannot spierce."
  "What if one of your spears strikes one of your shields?" someone
  asked him.
  The man had no answer to that.
比較 Comparison
自相矛盾 比较
  自相矛盾:形式邏輯中被認為是錯誤的,是不允許出現的。
  辯證矛盾:在辯證法範圍內是允許出現的,是由事物的辯證本性决定的。
成語詞典 Idioms
自相矛盾 成语词典
自相矛盾 成语词典
自相矛盾 成语词典
  成語名稱
  自相矛盾
  漢語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成語釋義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成語出處
  《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使用例句
  這些理論自相矛盾
英文解釋
  1. n.:  antilogy,  antinomy,  contradict oneself,  paradox,  inconsequence,  a self-contradictory,  be mutually conflicting
  2. vi.:  tergiversate
近義詞
莫名其妙, 戰無不勝, 所嚮無敵, 不攻自破, 摧枯折腐, 摧枯拉朽, 摧枯拉腐, 長驅直入, 破綻百出, 漏洞百出, 錯誤百出, 破竹之勢, 秋風掃落葉, 降竜伏虎, 秋風掃葉, 摧朽拉枯
包含詞
自相矛盾的自相矛盾地
使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話
論理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論點
自相矛盾的演說自相矛盾的說法
自相矛盾的事物法律上的自相矛盾
修辭生硬且自相矛盾的誤用地修辭生硬且自相矛盾的誤用
價值的一般上升或下降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