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屬 : 維管植物 : 林業樹種 > 鬍楊
目錄
鬍楊 Hu Yang  
  生於新疆,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現就職於《中國婦女報》。
  長期為多傢女性報刊專欄撰稿,被業內人士稱為“情感話題皇后”。
  已出版作品有:
  《成品女人DNA――全世界都是你的陪嫁》、《姿態穿在身》、《簡約浪漫》、《豔遇似鬼》、《溫柔風暴》等。
No. 2
  鬍楊,又稱鬍桐,楊柳科落葉喬木。樹高15~30米,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幹旱,對????鹼有極強的忍耐力。鬍楊的根可以紮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鹼水的傷害.鬍楊係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紀殘餘的古老樹種,在6000多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區陸續出現,成為山地河𠔌小葉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紀早、中期,鬍楊逐漸演變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種。主要分佈在新疆南部、柴達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
  據統計,世界上的鬍楊絶大部分生長在中國,而中國90%以上的鬍楊又生長在新疆的塔裏木河流域。目前被譽為世界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鬍楊林保護區則在輪臺縣境內。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1.5米;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縱裂溝紋。長枝和幼苗、幼樹上的葉綫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5~12釐米,全緣,頂端漸尖,基部楔形;短枝上的葉卵狀菱形、圓形至腎形,長25釐米,寬3釐米,先端具2~4對楔形粗齒,基部截形,稀近心形或寬楔形;葉柄長1~3釐米光滑,稍扁,雌雄異株,菱英花序;苞片菱形,上部常具鋸齒,早落;雄花序長1.5~2..5釐米,雄蕊23~27,具梗,花藥紫紅色;雌花序長3~5釐米,子房具梗、柱頭寬闊,紫紅色;果穗長6~10釐米。萌果長橢圓形,長10~15毫米,2裂,初被短絨毛,後光滑。
  特性 鬍楊是亞非荒漠地區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長期適應極端幹旱的大陸性氣候;對溫度大幅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喜光,喜土壤濕潤,耐大氣幹旱,耐高溫,也較耐寒;適生於10℃以上積溫2000~4 500℃之間的暖溫帶荒漠氣候,在積溫4000℃以上的暖溫帶荒漠河流沿岸、河漫灘細沙——沙質土上生長最為良好。能夠忍耐極端最高溫45℃和極端最低溫-40℃的襲擊。鬍楊耐????鹼能力較強,在1米以內土壤總????量在1%以下時,生長良好;總????量在2~3%時,生長受到抑製;當總????量超過3%時,便成片死亡。花期5月,果期6~7月。
  保護價值 鬍楊是荒漠地區特有的珍貴森林資源。它對於穩定荒漠河流地帶的生態平衡,防風固沙,調節緑洲氣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同時,鬍楊是較古老的樹種,它對於研究亞非荒漠區氣候變化、河流變遷、植物區係的演化以及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合理調整幹旱荒漠地區農、牧、林三者的關係,嚴禁亂砍濫伐;各河流上遊截流水庫應定期嚮中、下遊放水,確保鬍楊林的恢復和發展。同時,應在我國西北地區建立2個鬍楊自然保護區,作為科研和物種保護基地。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鬍楊種子極易失水咖喪失發芽能力,應在7~8月份待果穗由緑變黃、蒴果先端開裂露出白絮後,及時選擇優良母株採集果穗,晾幹脫種。選擇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細沙土或沙壤土築床、壠床或低床均可,種子拌細沙條播或撒播。2~4年生苗即可造林。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
  新疆鬍楊在我國乃至世界是分佈最多的地區。據說,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在中國,中國的鬍楊百分之九十在塔裏木盆地。僅塔裏木盆地鬍楊保護區的面積就達三千八百平方公裏。北疆準噶爾盆地也有片片零星分佈。
  鬍楊,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喬木樹種,而且,它自始至終見證了中國西北幹旱區走嚮荒漠化的過程。而今,雖然它已退縮至沙漠河岸地帶,但仍然是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鬍楊曾經廣泛分佈於中國西部的溫帶暖溫帶地區,新疆庫車千佛洞、甘肅敦煌鐵匠溝、山西平隆等地,都曾發現鬍楊化石,證明它是第三紀殘遺植物,距今已有6500萬年以上的歷史。如今,除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內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兩岸還可見到少量的鬍楊外,全國鬍楊林面積的90%以上都蜷縮於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裏木盆地——一個被稱為“極旱荒漠”的區域。
  鬍楊雖然生長在極旱荒漠區,但骨子裏卻充滿對水的渴望。儘管為適應幹旱環境,它做了許多改變,例如葉革質化、枝上長毛,甚至幼樹葉如柳葉,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因而有“異葉楊”之名。然而,作為一棵大樹,還是需要相應水分維持生存。因此,在生態型上,它還是中生植物,即介於水生和旱生的中間類型。那麽,它需要的水從哪裏來呢?原來,它是一類跟着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嚮哪裏,它就跟隨到哪裏。而沙漠河流的變遷又相當頻繁,於是,鬍楊在沙漠中處處留下了曾駐足的痕跡。靠着根係的保障,衹要地下水位不低於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後,它衹能強展歡顔、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衹能辭別塵世。所以,在沙漠中衹要看到成列的或鮮或幹的鬍楊,就能判斷這裏曾經有水流過。正因為如此,有人將鬍楊稱為“不負責任的母親”,它隨處留下子孫,卻不顧它們的死活。其實,這也是一種對環境製約的無奈。
  塔裏木盆地的鬍楊,特別是塔裏木河沿岸的鬍楊,是地球上鬍楊最多的一片分佈區,曾經十分輝煌。西漢時期,樓蘭的鬍楊覆蓋率至少在40%以上,人們的吃、住、行都得靠它。在清代,仍“鬍桐(即鬍楊)遍野,而成深林”。但從20世紀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間,塔裏木盆地鬍楊林面積由52萬公頃銳減至35萬公頃,減少近三分之一;在塔裏木河下遊,鬍楊林更是銳減70%。在幸存下來的樹林中,衰退林占了相當部分。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主要還是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鬍楊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裏木河中下遊成為新疆沙塵暴兩大策源區之一。有幸的是,人們已從挫折中吸取了教訓,開始了輓救塔裏木河、輓救鬍楊林的行動。嚮塔裏木河下遊緊急輸水已初見成效,兩岸的鬍楊林開始了復蘇的進程。面積近39萬公頃的塔裏木鬍楊林保護區已升格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輪臺鬍楊公園也升格為國傢森林公園;以鬍楊林地主體的塔裏木河中遊濕地受到國際組織的關註,並列為重點保護的對象。第一次受到人類如此高規格禮遇的鬍楊林,一定不會辜負人類的斯待,將重展歷史的輝煌!
  發源於祁連山的黑河,是甘肅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內流河,古名弱水,其下遊流入內蒙古西部的額濟納,註入居延海。居延海,位於甘肅酒泉往北約400公裏處,從西漢至宋、元,歷朝歷代在居延海地區都設有郡縣或軍府,駐兵屯田,曾享有“居延大糧倉”的盛名。西夏在城廓遺址上建有著名的黑城,曾是絲綢之路上繁榮的交通樞紐。13世紀馬可"波羅前往元大都路經黑城時,這裏仍是“水源充足,鬆林茂密,野驢和各種野獸經常出沒其間”,是個農牧兼宜的千裏沃野。直到20世紀40年代,居延海仍有300多平方公裏的湖面,周圍從黑河和北大河到額濟納,在平坦而浩瀚的戈壁灘中形成了一塊扇形的林帶,這片林帶從甘肅金塔縣天蒼鄉延伸到額濟納居延河,長約200公裏,最寬處15公裏,形成了“芨芨蘆葦入望迷,紅柳鬍楊闊無邊”的良好生態環境。到了20世紀60年代以後,全流域建成了百萬立方米以上水庫30座,較大的有祁傢店、鸚哥嘴、清河灣、鴛鴦池、解放村和黑山湖等水庫。終於把整條黑河水基本吸幹,使下遊斷流;加之降水量少,最少的年份衹有十幾毫米,而蒸發量竟高達4000mm,居延海隨之幹涸,85萬畝鬍楊、紅柳、沙棘等天然植被衰敗死亡,現在每年仍在以5~7萬株的速度遞減,5000萬畝草場沙化,一批批農牧民不得不舉傢搬遷,淪為生態難民。
  1998年4月,從額濟納揚起的一場沙塵暴竟席捲北京、濟南、徐州、直達南京。這沙塵的起源就是來自北方的阿拉善高原,當這塊緑洲消亡之後,風沙之下的下一個犧牲品,就是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例如:河北北部的壩上高原和內蒙古中部的渾善達剋沙地,這兩個地區的兩組陸地衛星影像的對比圖片,可以清楚看到代表森林和草場的深緑在急劇萎縮,而黃色的流沙卻在不客氣地擴展。據對地處壩上的河北圍場縣和內蒙古多倫縣1987年與199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9年間流沙面積由6.8萬公頃增至12.91萬公頃,增加89.9%,森林面積由36.35萬公頃減至22.24萬公頃,減少38.8%。渾善達剋沙地的狀況也不容樂觀,據對1989年與199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7年時間,流沙面積由18.55萬公頃增至35.86萬公頃,增長93.3%,草地面積則由60.25萬公頃減至43萬公頃,減少了28.6%。
  塔裏木盆地,是中國沙漠分佈面積最廣的地區,也是中國沙漠熱量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沙漠中以流沙占絶對優勢,約占沙漠的85%。沙漠內部塔裏木河沿岸及沙漠邊緣洪積扇前緣分佈有以鬍楊、樹柳為主的天然植被帶,形成沙漠中的天然緑洲。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天然鬍楊林,總面積達35.2萬公頃。它主要分佈在塔剋拉瑪幹沙漠的周圍,猶如一條緑色長城,緊緊鎖住流動性沙丘的擴張。同時,鬍楊林也是優良的四季牧場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由於塔裏木河下遊水量減少,長達數百裏的鬍楊林在幹渴中倒下。鬍楊雖然生命力極強,“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但也逃不過長期無水的災難,這千年鬍楊卻活不到一百年,淚盡沙海。
  近年來,塔裏木河源流和幹流輸水量呈明顯遞減趨勢。鬍楊林大面積死亡。50年代,塔河中下遊鬍楊林面積達580萬畝,70年代為297萬畝,而到90年代僅剩152.25萬畝。40年間,以每20年遞減一半的速度,減少了近3/4,鬍楊林面積的減少也導致棲息在林區的野生動物種類不斷減少,70年代還有少量馬鹿等野生動物出沒在鬍楊林區,現已基本絶跡。
  下遊緑色走廊瀕臨毀滅。從60年代到80年代初,塔河中遊地區沙漠化一直處於擴展狀況。下遊是沙漠化最嚴重的地段,從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內,該地區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由12%增加到52%,新沙丘不斷形成,緑色走廊面臨消失危險。
  據中國國傢農業區劃辦公室的衛星遙感調查,1986年至1996年間,黑竜江、內蒙古、甘肅、新疆四省區共開墾土地194萬公頃,而保留面積僅為98.6萬公頃,有一半撂荒,而撂荒就意味着荒漠化。權威部門的綜合監測顯示,自50年代以來的25年間,中國沙化土地面積每年擴展1560平方公裏,到80年代初,擴展速度加快到每年2100平方公裏;1994年的全國荒漠化普查結果,沙化速度已達到每年擴展2460平方公裏,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已接近170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面積的18%,且絶大多數集中在西部。在內蒙古烏盟後山、阿拉善、新疆塔裏木河下遊、青海柴達木盆地東南部、河北壩上和西藏那麯等地,沙土地平均擴展速率達4%以上。在歷史上沙區存在過若幹著名的古城(如喀拉屯、精絶、樓蘭、黑城、居延、統萬等)反映人類歷史時期以來沙漠的變化。
  2006年4月5日,新疆塔裏木鬍楊生長區域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No. 3
  鬍楊,又稱鬍桐,楊柳科落葉喬木。樹高15~30米,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幹旱,對????鹼有極強的忍耐力。鬍楊的根可以紮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鹼水的傷害.鬍楊係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紀殘餘的古老樹種,在6000多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區陸續出現,成為山地河𠔌小葉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紀早、中期,鬍楊逐漸演變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種。主要分佈在新疆南部、柴達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
  據統計,世界上的鬍楊絶大部分生長在中國,而中國90%以上的鬍楊又生長在新疆的塔裏木河流域。目前被譽為世界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鬍楊林保護區則在輪臺縣境內。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1.5米;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縱裂溝紋。長枝和幼苗、幼樹上的葉綫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5~12釐米,全緣,頂端漸尖,基部楔形;短枝上的葉卵狀菱形、圓形至腎形,長25釐米,寬3釐米,先端具2~4對楔形粗齒,基部截形,稀近心形或寬楔形;葉柄長1~3釐米光滑,稍扁,雌雄異株,菱英花序;苞片菱形,上部常具鋸齒,早落;雄花序長1.5~2..5釐米,雄蕊23~27,具梗,花藥紫紅色;雌花序長3~5釐米,子房具梗、柱頭寬闊,紫紅色;果穗長6~10釐米。萌果長橢圓形,長10~15毫米,2裂,初被短絨毛,後光滑。
  【特性】
  鬍楊是亞非荒漠地區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長期適應極端幹旱的大陸性氣候;對溫度大幅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喜光,喜土壤濕潤,耐大氣幹旱,耐高溫,也較耐寒;適生於10℃以上積溫2000~4 500℃之間的暖溫帶荒漠氣候,在積溫4000℃以上的暖溫帶荒漠河流沿岸、河漫灘細沙——沙質土上生長最為良好。能夠忍耐極端最高溫45℃和極端最低溫-40℃的襲擊。鬍楊耐????鹼能力較強,在1米以內土壤總????量在1%以下時,生長良好;總????量在2~3%時,生長受到抑製;當總????量超過3%時,便成片死亡。花期5月,果期6~7月。
  【保護價值】
  鬍楊是荒漠地區特有的珍貴森林資源。它對於穩定荒漠河流地帶的生態平衡,防風固沙,調節緑洲氣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同時,鬍楊是較古老的樹種,它對於研究亞非荒漠區氣候變化、河流變遷、植物區係的演化以及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合理調整幹旱荒漠地區農、牧、林三者的關係,嚴禁亂砍濫伐;各河流上遊截流水庫應定期嚮中、下遊放水,確保鬍楊林的恢復和發展。同時,應在我國西北地區建立2個鬍楊自然保護區,作為科研和物種保護基地。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鬍楊種子極易失水咖喪失發芽能力,應在7~8月份待果穗由緑變黃、蒴果先端開裂露出白絮後,及時選擇優良母株採集果穗,晾幹脫種。選擇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細沙土或沙壤土築床、壠床或低床均可,種子拌細沙條播或撒播。2~4年生苗即可造林。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
  新疆鬍楊在我國乃至世界是分佈最多的地區。據說,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在中國,中國的鬍楊百分之九十在塔裏木盆地。僅塔裏木盆地鬍楊保護區的面積就達三千八百平方公裏。北疆準噶爾盆地也有片片零星分佈。
  鬍楊,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喬木樹種,而且,它自始至終見證了中國西北幹旱區走嚮荒漠化的過程。而今,雖然它已退縮至沙漠河岸地帶,但仍然是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鬍楊曾經廣泛分佈於中國西部的溫帶暖溫帶地區,新疆庫車千佛洞、甘肅敦煌鐵匠溝、山西平隆等地,都曾發現鬍楊化石,證明它是第三紀殘遺植物,距今已有6500萬年以上的歷史。如今,除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內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兩岸還可見到少量的鬍楊外,全國鬍楊林面積的90%以上都蜷縮於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裏木盆地——一個被稱為“極旱荒漠”的區域。
  鬍楊雖然生長在極旱荒漠區,但骨子裏卻充滿對水的渴望。儘管為適應幹旱環境,它做了許多改變,例如葉革質化、枝上長毛,甚至幼樹葉如柳葉,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因而有“異葉楊”之名。然而,作為一棵大樹,還是需要相應水分維持生存。因此,在生態型上,它還是中生植物,即介於水生和旱生的中間類型。那麽,它需要的水從哪裏來呢?原來,它是一類跟着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嚮哪裏,它就跟隨到哪裏。而沙漠河流的變遷又相當頻繁,於是,鬍楊在沙漠中處處留下了曾駐足的痕跡。靠着根係的保障,衹要地下水位不低於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後,它衹能強展歡顔、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衹能辭別塵世。所以,在沙漠中衹要看到成列的或鮮或幹的鬍楊,就能判斷這裏曾經有水流過。正因為如此,有人將鬍楊稱為“不負責任的母親”,它隨處留下子孫,卻不顧它們的死活。其實,這也是一種對環境製約的無奈。
  塔裏木盆地的鬍楊,特別是塔裏木河沿岸的鬍楊,是地球上鬍楊最多的一片分佈區,曾經十分輝煌。西漢時期,樓蘭的鬍楊覆蓋率至少在40%以上,人們的吃、住、行都得靠它。在清代,仍“鬍桐(即鬍楊)遍野,而成深林”。但從20世紀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間,塔裏木盆地鬍楊林面積由52萬公頃銳減至35萬公頃,減少近三分之一;在塔裏木河下遊,鬍楊林更是銳減70%。在幸存下來的樹林中,衰退林占了相當部分。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主要還是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鬍楊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裏木河中下遊成為新疆沙塵暴兩大策源區之一。有幸的是,人們已從挫折中吸取了教訓,開始了輓救塔裏木河、輓救鬍楊林的行動。嚮塔裏木河下遊緊急輸水已初見成效,兩岸的鬍楊林開始了復蘇的進程。面積近39萬公頃的塔裏木鬍楊林保護區已升格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輪臺鬍楊公園也升格為國傢森林公園;以鬍楊林地主體的塔裏木河中遊濕地受到國際組織的關註,並列為重點保護的對象。第一次受到人類如此高規格禮遇的鬍楊林,一定不會辜負人類的斯待,將重展歷史的輝煌!
  發源於祁連山的黑河,是甘肅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內流河,古名弱水,其下遊流入內蒙古西部的額濟納,註入居延海。居延海,位於甘肅酒泉往北約400公裏處,從西漢至宋、元,歷朝歷代在居延海地區都設有郡縣或軍府,駐兵屯田,曾享有“居延大糧倉”的盛名。西夏在城廓遺址上建有著名的黑城,曾是絲綢之路上繁榮的交通樞紐。13世紀馬可"波羅前往元大都路經黑城時,這裏仍是“水源充足,鬆林茂密,野驢和各種野獸經常出沒其間”,是個農牧兼宜的千裏沃野。直到20世紀40年代,居延海仍有300多平方公裏的湖面,周圍從黑河和北大河到額濟納,在平坦而浩瀚的戈壁灘中形成了一塊扇形的林帶,這片林帶從甘肅金塔縣天蒼鄉延伸到額濟納居延河,長約200公裏,最寬處15公裏,形成了“芨芨蘆葦入望迷,紅柳鬍楊闊無邊”的良好生態環境。到了20世紀60年代以後,全流域建成了百萬立方米以上水庫30座,較大的有祁傢店、鸚哥嘴、清河灣、鴛鴦池、解放村和黑山湖等水庫。終於把整條黑河水基本吸幹,使下遊斷流;加之降水量少,最少的年份衹有十幾毫米,而蒸發量竟高達4000mm,居延海隨之幹涸,85萬畝鬍楊、紅柳、沙棘等天然植被衰敗死亡,現在每年仍在以5~7萬株的速度遞減,5000萬畝草場沙化,一批批農牧民不得不舉傢搬遷,淪為生態難民。
  1998年4月,從額濟納揚起的一場沙塵暴竟席捲北京、濟南、徐州、直達南京。這沙塵的起源就是來自北方的阿拉善高原,當這塊緑洲消亡之後,風沙之下的下一個犧牲品,就是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例如:河北北部的壩上高原和內蒙古中部的渾善達剋沙地,這兩個地區的兩組陸地衛星影像的對比圖片,可以清楚看到代表森林和草場的深緑在急劇萎縮,而黃色的流沙卻在不客氣地擴展。據對地處壩上的河北圍場縣和內蒙古多倫縣1987年與199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9年間流沙面積由6.8萬公頃增至12.91萬公頃,增加89.9%,森林面積由36.35萬公頃減至22.24萬公頃,減少38.8%。渾善達剋沙地的狀況也不容樂觀,據對1989年與199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7年時間,流沙面積由18.55萬公頃增至35.86萬公頃,增長93.3%,草地面積則由60.25萬公頃減至43萬公頃,減少了28.6%。
  塔裏木盆地,是中國沙漠分佈面積最廣的地區,也是中國沙漠熱量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沙漠中以流沙占絶對優勢,約占沙漠的85%。沙漠內部塔裏木河沿岸及沙漠邊緣洪積扇前緣分佈有以鬍楊、樹柳為主的天然植被帶,形成沙漠中的天然緑洲。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天然鬍楊林,總面積達35.2萬公頃。它主要分佈在塔剋拉瑪幹沙漠的周圍,猶如一條緑色長城,緊緊鎖住流動性沙丘的擴張。同時,鬍楊林也是優良的四季牧場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由於塔裏木河下遊水量減少,長達數百裏的鬍楊林在幹渴中倒下。鬍楊雖然生命力極強,“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但也逃不過長期無水的災難,這千年鬍楊卻活不到一百年,淚盡沙海。
  近年來,塔裏木河源流和幹流輸水量呈明顯遞減趨勢。鬍楊林大面積死亡。50年代,塔河中下遊鬍楊林面積達580萬畝,70年代為297萬畝,而到90年代僅剩152.25萬畝。40年間,以每20年遞減一半的速度,減少了近3/4,鬍楊林面積的減少也導致棲息在林區的野生動物種類不斷減少,70年代還有少量馬鹿等野生動物出沒在鬍楊林區,現已基本絶跡。
  下遊緑色走廊瀕臨毀滅。從60年代到80年代初,塔河中遊地區沙漠化一直處於擴展狀況。下遊是沙漠化最嚴重的地段,從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內,該地區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由12%增加到52%,新沙丘不斷形成,緑色走廊面臨消失危險。
  據中國國傢農業區劃辦公室的衛星遙感調查,1986年至1996年間,黑竜江、內蒙古、甘肅、新疆四省區共開墾土地194萬公頃,而保留面積僅為98.6萬公頃,有一半撂荒,而撂荒就意味着荒漠化。權威部門的綜合監測顯示,自50年代以來的25年間,中國沙化土地面積每年擴展1560平方公裏,到80年代初,擴展速度加快到每年2100平方公裏;1994年的全國荒漠化普查結果,沙化速度已達到每年擴展2460平方公裏,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已接近170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面積的18%,且絶大多數集中在西部。在內蒙古烏盟後山、阿拉善、新疆塔裏木河下遊、青海柴達木盆地東南部、河北壩上和西藏那麯等地,沙土地平均擴展速率達4%以上。在歷史上沙區存在過若幹著名的古城(如喀拉屯、精絶、樓蘭、黑城、居延、統萬等)反映人類歷史時期以來沙漠的變化。
  2006年4月5日,新疆塔裏木鬍楊生長區域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人們這樣贊美鬍楊: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後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錚錚鐵骨千年鑄,不屈品質萬年頌。
影視演員
  姓 名:光頭鬍楊
  拼 音:guangtou
  其它名字:光頭--鬍楊
  生 日:08-20
  星 座: 獅子座
  血 型: AB型
  現住地: 北京
  籍 貫: 安徽
  民 族: 漢族
  身 高:165釐米
   重:60公斤
  鞋 碼:39碼
  地 區: 大陸
  國 籍: 中國
  語 言:普通話
  職 業:演員 副導演 演員統籌
  2電影作品
  【電影】
  中德合拍電影《紫禁城》飾演 安德海
  導演 剋裏斯汀 -貳拾 (德國)
  3(光頭鬍楊電視劇作品)
  《女 人 花》 飾演 光頭
  導演 姚曉峰
  合作演員 劉濤 秦海潞 馮紹峰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共和國1949》 飾演 常小寶
  導演 滕文驥
  合作演員 黃志忠 楊雪
  《神 槍 手》 飾演 阿 三
  導演 滕文驥
  合作演員 劉燁 丁志城 呂行
  4 導演作品
  美國火星三十秒MTV 現場第二副導演
  合作演員JARED LETO 傑瑞德-萊托
  SHANNON LETO
  導演:JARED LETO 傑瑞德-萊托
  《夢回春𠔌》副導演助理
  導演滕文驥
  合作演員 凌蕭肅 姚晨
  《精武陳真》副導演
  導演 蔡晶盛 李宏宇
  合作演員 陳小春 徐少強 董潔
  《幸福還有多遠》 演員副導演
  導演 姚曉峰
  合作演員 王志文 梅婷 佟大為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
  電影 〈逃離黑暗〉演員副導演
  廣東電視臺<陌生的來電> 執行導演
  《單親媽媽》 演員統籌副導演 導演張自強<臺灣>
  《風雲1949》 演員副導演 導演滕文驥 合作演員 黃志忠 楊雪
  《 神 槍 手 》 副導演 導演滕文驥 合作演員 劉燁 丁志城 呂行
鬍楊與鄧世昌的不解情結
  公元1894年9月17日,日本海軍悍然挑起了大東海戰,我北洋海軍奮勇抗敵,浴血奮戰,傷亡慘重。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在彈藥用盡,艦體多處受傷的情況下,為了保護主師丁汝昌及旗艦定遠艦,親自駕駛致遠艦,嚮敵艦吉野號衝去,致遠艦不幸被敵艦炮火擊沉,鄧世昌以身殉國……凡是看過電影《甲午風雲》的觀衆,對這段情節都記憶猶新。也正是這部電影,改變了一位少年以後20多年的人生歷程。
  一、英雄的壯舉,打動了少年的心靈
  39歲的鬍楊,是江蘇淮陽人,山東省威海市十大傑出青年、威海市工商聯執委。
  當年看《甲午風雲》電影時,鬍楊12歲。那是他第一次從電影中看到了穿長袍、梳長辮的軍人,而且是海軍,他一下被吸引了。那時電影中的角色是很臉譜化的,好人和壞人一下就能看出來。看完這部電影後,鬍楊的心中就記住了鄧世昌這個人,他是個好人,而且還是個英雄。
  兩年後,鬍楊14歲時,他學習的課本上有一篇關於甲午海戰的課文。通過課文,鬍楊對鄧世昌有了比較深的瞭解,對他産生了一種崇拜,他就有意識地找來一些關於鄧世昌的書籍看。書裏關於鄧世昌的兩點,使鬍楊非常震驚:一是就義的方式,二是就義的過程。為了保護的旗艦定遠艦和丁汝昌,他親自駕駛致遠艦奮勇衝到旗艦前面狙擊吉野號,而被敵艦炮火擊沉,全艦250多名官兵死的死,傷的傷,一些活着的也在海面漂遊。我方組織人馬前來營救。鄧世昌的隨從——致遠艦大副從救生艇上遞過竹竿來說:鄧大人,快上船,快上船……鄧世昌搖搖頭,擺擺手,不肯上船;他的隨從又拋來一個救生圈,他把救生圈也推給了別人,因為臨出徵參戰時,他曾立誓:要與戰艦共存亡。即使戰敗,也要用自己的死來喚醒國人的覺醒,讓日本人看看:我們中國人是不怕死的!所以他在戰場上自沉大海,表現出一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隨着從最初看電影《甲午風雲》時的好奇,到以後對甲午戰爭知識和鄧世昌有關史料的進一步瞭解,鬍楊被強烈地震撼了,鄧世昌這個名字,從此在鬍楊心中紮下了根,並影響着他以後的生活。
  鬍楊十七歲那年,高中畢業。農村的孩子要想闖世界,第一條路是考大學。鬍楊第一年沒考上,想第二年再繼續考。在緊張復習時,他聽說海軍某部在他們那地方開始徵兵了,他說服了父親,馬上去報了名。非常幸運也非常自豪地通過了各種體檢、政審。1981年11月20日,他接到了入伍通知,當時心裏特別激動。但那時不知道究竟分在什麽地方。
  鬍楊當時對海軍的嚮往,在潛意識裏受電影甲午海戰的一些影響。到部隊後,部隊首長為新兵們舉進了歡迎大會。參加歡迎大會的有個李副參謀長,在會上,李參謀長說:你們知道威海是什麽地方嗎?威海是我國第一支現代化海軍誕生的地方,那時還是清朝,它是鄧世昌、丁汝昌、劉步蟬這一些海軍先烈在這裏工作、學習,直到最後戰死疆場的地方!鬍楊一聽非常激動,沒想到我到了心中非常崇敬的鄧世昌生前曾經生活、戰鬥的地方。晚上回到宿舍後,鬍楊馬上給傢裏寫信,給他的同學寫信。信中說:我來到一個非常令人嚮往的地方,它是《甲午海戰》電影拍攝和故事發生的地方,也是鄧世昌在這裏工作的地方,我非常高興。字裏行間,一顆強烈的崇敬英雄之心怦然跳蕩。
  二、積攢30萬元資金,去追尋一個夢想
  第一次上北洋海軍總部舊址劉公島,鬍楊把這個3.15平方公裏面積裏的所有遺跡都走了一遍。他當時抱着很大希望想看一看有關鄧大人和北洋海軍的一些遺跡,在他過去的印象裏,它是北洋海軍的司令部和大本營,他想象應該是非常非常宏偉的讓人嚮往的一個建築群。但他到島上後,這個過去的北洋海軍的提督署、丁公府,還有水師學堂等建築群,已被做成現在部隊的營房了,裏面還住有部隊傢屬。當時鬍楊有個河北的戰友說:這怪了,這個劉公島是民族英雄鄧世昌戰鬥的地方,直至他出海戰死,他就是從這個地方出發的。怎麽島上沒有一個有關鄧世昌的紀念處呢?沒有一個人紀念他,或者說懷念他,如果我們想辦個展覽的話,有沒有這樣一個地方呢?言為心聲,當時鬍楊就脫口而出說了句話:有朝一日我有能力的話,我要建一個鄧大人的紀念館。一句脫口而出的話,一個暗暗立下的誓言,從此改變了鬍楊的生活。於是從1985年退伍後,鬍楊便開始走上了漫漫的建館之路。
  鬍楊想建紀念館,最主要的還要有一大筆資金。他的資金是從哪來的呢?從1985年10月到1994年,近10年時間裏,鬍楊應聘到廣播局打過工、也曾經販過糧食、玉米、小麥,還有面粉、大米,掙些中間的差價;還販運過海帶,後來成立一個信息部,還搞過接演出的團體……為了賺錢,什麽都幹。到1994年時,鬍楊已積攢了30來萬塊錢了——沉甸甸的30來萬塊錢!鬍楊退伍時就兩個箱子,一個箱子是鋪蓋,一個箱子是有關鄧世昌的書籍,別的什麽都沒有。能積攢下30來萬塊錢,已確實是不錯了。
  這時,鬍楊想:建鄧世昌紀念館是時候了。1994年,鬍楊又上劉公島,開始具體實施建鄧世昌紀念館的計劃。
  三、令人萬分驚詫,英雄的故鄉卻不知英雄
  1995年1月,鬍楊到海軍博物館,找到了他的一個老首長邱殿榮,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邱殿榮說:你光有熱情還不夠,你這點資金也不行,你知道要用多大座房子?那麽多的展品怎麽收集?你還得到很多地方去瞭解、核對史實,還要徵集一些材料、資料……
   鬍楊聽了這番話後,就從1995年年初一起,一直到1997年,幾年間,他去廣東番禺、福州馬尾、廈門、南京,北面的大連、旅順,還有首都當時的北京圖書館,他都跑過;包括遼寧的丹東,就是甲午海戰那個主戰場,鬍楊也去了。這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下廣州,到中山圖書館查找有關鄧世昌的一個非常詳實的文字資料,所經歷的一件事。因為中山圖書館是個很有影響的圖書館,鬍楊想:裏面的資料肯定非常齊全。可是他通過電子檢索器一查:有關姓鄧開頭的書籍很多:鄧小平、鄧亞萍、鄧廷楨、鄧兆祥,包括鄧肯、鄧拓……但沒有一本是關於鄧世昌的,覺得非常遺憾。還有一件事,更使他感到詫異:在番禺,鬍楊想通過史志辦或地名辦瞭解一些有關鄧世昌的情況,可他們門口的工作人員愣是不讓鬍楊進。鬍楊跟他們解釋:我在部隊服役時,在北洋海軍將領、民族英雄鄧世昌生活戰鬥過的劉公島附近駐紮過,非常崇拜和景仰民族英雄鄧世昌,我打算在那裏建一個關於鄧世昌的紀念館,想來瞭解一下有關情況。而那些工作人員卻愣是不知道鄧世昌是何許人也。這兩件事給鬍楊的的想法太多了,甚至覺得像是受到了打擊:番禺是英雄的故鄉啊,英雄故鄉的人竟不知道英雄的生平事跡;在英雄故鄉所屬的一個省級圖書館,想找些英雄的有關資料都沒有,鬍楊更加感到了建館的使命感和緊迫感,他要通過他修建的鄧世昌紀念館,去激勵後人,讓更多的人瞭解英雄的事跡。
  經過3年艱辛而漫長的奔波,鬍楊的足跡踏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行程數萬公裏, 走訪調查,咨詢請教,鬍楊收集了大量豐富詳實的歷史資料、照片以及珍貴的文物,為建館做好了充分準備。鬍楊建修建鄧世昌紀念館可說是萬事具備了。鬍楊在劉公島,後來打聽到劉公島管委會有個下屬企業叫桃園大酒店的,已倒閉好幾年了,閑置了一套舊平房,灰色的瓦,灰色的磚,非常適合搞這種歷史文化展覽。鬍楊去找他們的領導說明了來意,最後他們答應把這房子租給鬍楊先用。
  1998年3月,鬍楊的鄧世昌紀念館開始動工了:裝修,搞雕塑、布展……在島上施工非常艱難,但鬍楊覺得這些年風風雨雨走過了很多坎坎坷坷,如今總算能償夙願,鄧世昌紀念館馬上就要建成了,每天都非常高興,樂呵呵的。歷盡許多艱辛困苦,由鬍楊個人出資近百萬元的鄧世昌事跡陳列堂,凝聚了鬍楊10餘年的全部心血,終於在1998年9月17號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了。
  四、他把夢想變成了震撼人心的立體事實
  鬍楊10餘年的願望,終於變成了現實。回想這些年走過的路,鬍楊感慨萬分:我這麽多年的努力,不是為了錢。我就覺得鄧世昌的精神需要宣傳,需要人們去瞻仰,教育下一代需要這麽一個地方。鬍楊想起江澤民主席有一句話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個可悲的民族。但有了英雄,卻不去愛這個英雄,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鄧世昌經過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證明了他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華夏神州千千萬萬的英雄之一。英雄的精神更需弘揚。修建英雄紀念館這件事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鬍楊夢寐以求的。這件事,鬍楊把它視作一個壯舉。他一定要把它做成,並且這事本身也不是鬍楊一個人的事。他覺得越來越多的人也在關註這件事情。他希望有一天社會、政府能把他這件事情納入到政府的規劃係列中,那麽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最近鬍楊說,已經做好了一個,想在網絡上面建鄧世昌網站,讓海外華人或者是外地的(遊)客人,不用到劉公島就能訪問到鄧世昌的一些事情。通過網絡來瞭解鄧世昌的英雄事跡,弘揚他那種精神,使更多的人們受教育。第二,鬍楊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願望,也許是一個夢想,就是想有朝一日參與打撈致遠艦。致遠艦現在還沉在海底,打撈致遠艦的殘骸,對建鄧世昌與致遠艦博物館,這個設想也夠宏大的了。鬍楊想:如果我這一輩子能把它做成的話,那也就不枉此生了。
  由於劉公島整體規劃,原鄧世昌事跡陳列室已搬至新館址,更名為鄧世昌紀念館。現正內部裝飾,不久將正式對外開放。
鬍楊:落葉喬木
  鬍楊,又稱鬍桐,楊柳科落葉喬木。
  樹高15~30米,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幹旱,對????鹼有極強的忍耐力。鬍楊的根可以紮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鹼水的傷害.鬍楊係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紀殘餘的古老樹種,在6000多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區陸續出現,成為山地河𠔌小葉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紀早、中期,鬍楊逐漸演變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種。主要分佈在新疆南部、柴達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
  據統計,世界上的鬍楊絶大部分生長在中國,而中國90%以上的鬍楊又生長在新疆的塔裏木河流域。目前被譽為世界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鬍楊林保護區則在輪臺縣境內。
  (1)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1.5米;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縱裂溝紋。長枝和幼苗、幼樹上的葉綫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5~12釐米,全緣,頂端漸尖,基部楔形;短枝上的葉卵狀菱形、圓形至腎形,長25釐米,寬3釐米,先端具2~4對楔形粗齒,基部截形,稀近心形或寬楔形;葉柄長1~3釐米光滑,稍扁,雌雄異株,菱英花序;苞片菱形,上部常具鋸齒,早落;雄花序長1.5~2..5釐米,雄蕊23~27,具梗,花藥紫紅色;雌花序長3~5釐米,子房具梗、柱頭寬闊,紫紅色;果穗長6~10釐米。萌果長橢圓形,長10~15毫米,2裂,初被短絨毛,後光滑。
  (2)特性
  鬍楊是亞非荒漠地區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長期適應極端幹旱的大陸性氣候;對溫度大幅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喜光,喜土壤濕潤,耐大氣幹旱,耐高溫,也較耐寒;適生於10℃以上積溫2000~4 500℃之間的暖溫帶荒漠氣候,在積溫4000℃以上的暖溫帶荒漠河流沿岸、河漫灘細沙——沙質土上生長最為良好。能夠忍耐極端最高溫45℃和極端最低溫-40℃的襲擊。鬍楊耐????鹼能力較強,在1米以內土壤總????量在1%以下時,生長良好;總????量在2~3%時,生長受到抑製;當總????量超過3%時,便成片死亡。花期5月,果期6~7月。
  (3)保護價值
  鬍楊是荒漠地區特有的珍貴森林資源。它對於穩定荒漠河流地帶的生態平衡,防風固沙,調節緑洲氣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同時,鬍楊是較古老的樹種,它對於研究亞非荒漠區氣候變化、河流變遷、植物區係的演化以及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4)保護措施
  合理調整幹旱荒漠地區農、牧、林三者的關係,嚴禁亂砍濫伐;各河流上遊截流水庫應定期嚮中、下遊放水,確保鬍楊林的恢復和發展。同時,應在我國西北地區建立2個鬍楊自然保護區,作為科研和物種保護基地。
  (5)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鬍楊種子極易失水咖喪失發芽能力,應在7~8月份待果穗由緑變黃、蒴果先端開裂露出白絮後,及時選擇優良母株採集果穗,晾幹脫種。選擇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細沙土或沙壤土築床、壠床或低床均可,種子拌細沙條播或撒播。2~4年生苗即可造林。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新疆鬍楊在我國乃至世界是分佈最多的地區。據說,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在中國,中國的鬍楊百分之九十在塔裏木盆地。僅塔裏木盆地鬍楊保護區的面積就達三千八百平方公裏。北疆準噶爾盆地也有片片零星分佈。鬍楊,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喬木樹種,而且,它自始至終見證了中國西北幹旱區走嚮荒漠化的過程。而今,雖然它已退縮至沙漠河岸地帶,但仍然是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鬍楊曾經廣泛分佈於中國西部的溫帶暖溫帶地區,新疆庫車千佛洞、甘肅敦煌鐵匠溝、山西平隆等地,都曾發現鬍楊化石,證明它是第三紀殘遺植物,距今已有6500萬年以上的歷史。如今,除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內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兩岸還可見到少量的鬍楊外,全國鬍楊林面積的90%以上都蜷縮於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裏木盆地——一個被稱為“極旱荒漠”的區域。鬍楊雖然生長在極旱荒漠區,但骨子裏卻充滿對水的渴望。儘管為適應幹旱環境,它做了許多改變,例如葉革質化、枝上長毛,甚至幼樹葉如柳葉,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因而有“異葉楊”之名。然而,作為一棵大樹,還是需要相應水分維持生存。因此,在生態型上,它還是中生植物,即介於水生和旱生的中間類型。那麽,它需要的水從哪裏來呢?原來,它是一類跟着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嚮哪裏,它就跟隨到哪裏。而沙漠河流的變遷又相當頻繁,於是,鬍楊在沙漠中處處留下了曾駐足的痕跡。靠着根係的保障,衹要地下水位不低於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後,它衹能強展歡顔、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衹能辭別塵世。所以,在沙漠中衹要看到成列的或鮮或幹的鬍楊,就能判斷這裏曾經有水流過。正因為如此,有人將鬍楊稱為“不負責任的母親”,它隨處留下子孫,卻不顧它們的死活。其實,這也是一種對環境製約的無奈。塔裏木盆地的鬍楊,特別是塔裏木河沿岸的鬍楊,是地球上鬍楊最多的一片分佈區,曾經十分輝煌。西漢時期,樓蘭的鬍楊覆蓋率至少在40%以上,人們的吃、住、行都得靠它。在清代,仍“鬍桐(即鬍楊)遍野,而成深林”。但從20世紀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間,塔裏木盆地鬍楊林面積由52萬公頃銳減至35萬公頃,減少近三分之一;在塔裏木河下遊,鬍楊林更是銳減70%。在幸存下來的樹林中,衰退林占了相當部分。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主要還是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鬍楊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裏木河中下遊成為新疆沙塵暴兩大策源區之一。有幸的是,人們已從挫折中吸取了教訓,開始了輓救塔裏木河、輓救鬍楊林的行動。嚮塔裏木河下遊緊急輸水已初見成效,兩岸的鬍楊林開始了復蘇的進程。面積近39萬公頃的塔裏木鬍楊林保護區已升格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輪臺鬍楊公園也升格為國傢森林公園;以鬍楊林地主體的塔裏木河中遊濕地受到國際組織的關註,並列為重點保護的對象。第一次受到人類如此高規格禮遇的鬍楊林,一定不會辜負人類的斯待,將重展歷史的輝煌! 發源於祁連山的黑河,是甘肅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內流河,古名弱水,其下遊流入內蒙古西部的額濟納,註入居延海。居延海,位於甘肅酒泉往北約400公裏處,從西漢至宋、元,歷朝歷代在居延海地區都設有郡縣或軍府,駐兵屯田,曾享有“居延大糧倉”的盛名。西夏在城廓遺址上建有著名的黑城,曾是絲綢之路上繁榮的交通樞紐。13世紀馬可"波羅前往元大都路經黑城時,這裏仍是“水源充足,鬆林茂密,野驢和各種野獸經常出沒其間”,是個農牧兼宜的千裏沃野。直到20世紀40年代,居延海仍有300多平方公裏的湖面,周圍從黑河和北大河到額濟納,在平坦而浩瀚的戈壁灘中形成了一塊扇形的林帶,這片林帶從甘肅金塔縣天蒼鄉延伸到額濟納居延河,長約200公裏,最寬處15公裏,形成了“芨芨蘆葦入望迷,紅柳鬍楊闊無邊”的良好生態環境。到了20世紀60年代以後,全流域建成了百萬立方米以上水庫30座,較大的有祁傢店、鸚哥嘴、清河灣、鴛鴦池、解放村和黑山湖等水庫。終於把整條黑河水基本吸幹,使下遊斷流;加之降水量少,最少的年份衹有十幾毫米,而蒸發量竟高達4000mm,居延海隨之幹涸,85萬畝鬍楊、紅柳、沙棘等天然植被衰敗死亡,現在每年仍在以5~7萬株的速度遞減,5000萬畝草場沙化,一批批農牧民不得不舉傢搬遷,淪為生態難民。
  1998年4月,從額濟納揚起的一場沙塵暴竟席捲北京、濟南、徐州、直達南京。這沙塵的起源就是來自北方的阿拉善高原,當這塊緑洲消亡之後,風沙之下的下一個犧牲品,就是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例如:河北北部的壩上高原和內蒙古中部的渾善達剋沙地,這兩個地區的兩組陸地衛星影像的對比圖片,可以清楚看到代表森林和草場的深緑在急劇萎縮,而黃色的流沙卻在不客氣地擴展。據對地處壩上的河北圍場縣和內蒙古多倫縣1987年與199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9年間流沙面積由6.8萬公頃增至12.91萬公頃,增加89.9%,森林面積由36.35萬公頃減至22.24萬公頃,減少38.8%。渾善達剋沙地的狀況也不容樂觀,據對1989年與199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7年時間,流沙面積由18.55萬公頃增至35.86萬公頃,增長93.3%,草地面積則由60.25萬公頃減至43萬公頃,減少了28.6%。 塔裏木盆地,是中國沙漠分佈面積最廣的地區,也是中國沙漠熱量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沙漠中以流沙占絶對優勢,約占沙漠的85%。沙漠內部塔裏木河沿岸及沙漠邊緣洪積扇前緣分佈有以鬍楊、樹柳為主的天然植被帶,形成沙漠中的天然緑洲。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天然鬍楊林,總面積達35.2萬公頃。它主要分佈在塔剋拉瑪幹沙漠的周圍,猶如一條緑色長城,緊緊鎖住流動性沙丘的擴張。同時,鬍楊林也是優良的四季牧場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由於塔裏木河下遊水量減少,長達數百裏的鬍楊林在幹渴中倒下。鬍楊雖然生命力極強,“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但也逃不過長期無水的災難,這千年鬍楊卻活不到一百年,淚盡沙海。
  近年來,塔裏木河源流和幹流輸水量呈明顯遞減趨勢。鬍楊林大面積死亡。50年代,塔河中下遊鬍楊林面積達580萬畝,70年代為297萬畝,而到90年代僅剩152.25萬畝。40年間,以每20年遞減一半的速度,減少了近3/4,鬍楊林面積的減少也導致棲息在林區的野生動物種類不斷減少,70年代還有少量馬鹿等野生動物出沒在鬍楊林區,現已基本絶跡。
  下遊緑色走廊瀕臨毀滅。從60年代到80年代初,塔河中遊地區沙漠化一直處於擴展狀況。下遊是沙漠化最嚴重的地段,從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內,該地區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由12%增加到52%,新沙丘不斷形成,緑色走廊面臨消失危險。
  據中國國傢農業區劃辦公室的衛星遙感調查,1986年至1996年間,黑竜江、內蒙古、甘肅、新疆四省區共開墾土地194萬公頃,而保留面積僅為98.6萬公頃,有一半撂荒,而撂荒就意味着荒漠化。權威部門的綜合監測顯示,自50年代以來的25年間,中國沙化土地面積每年擴展1560平方公裏,到80年代初,擴展速度加快到每年2100平方公裏;1994年的全國荒漠化普查結果,沙化速度已達到每年擴展2460平方公裏,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已接近170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面積的18%,且絶大多數集中在西部。在內蒙古烏盟後山、阿拉善、新疆塔裏木河下遊、青海柴達木盆地東南部、河北壩上和西藏那麯等地,沙土地平均擴展速率達4%以上。在歷史上沙區存在過若幹著名的古城(如喀拉屯、精絶、樓蘭、黑城、居延、統萬等)反映人類歷史時期以來沙漠的變化。 2006年4月5日,新疆塔裏木鬍楊生長區域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人們這樣贊美鬍楊: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後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錚錚鐵骨千年鑄,不屈品質萬年頌。
  (6)鬍楊風景
  鬍楊風景被列入中國十大奇妙勾魂風景之一
  站着或者躺下,有着數百萬年陽光照耀的,被唐詩、宋詞、元麯熏陶的鬍楊樹呀,撫慰了邊
  塞詩人寂寞旅途的鬍楊樹呀,早已經沒有了站着或是躺下的權力,三千年的風風雨雨,讓它們品
  盡了歲月的苦澀味道,也失去了歲月的光輝。
  初次踏上大漠是在秋末,紅黃棕緑的荒漠植被,攜着油畫裏濃重而激烈的色彩嚮天際延伸而
  去,那般景緻,仿佛就是美國西部大片裏獨一無二的翻版,心裏不由得生出幾分驚異,是不是,
  這個星球上的西部景緻都是相似的?是不是西部的風裏,都漂流着來自久遠歲月裏悲愴蒼涼的味
  道?
  走在荒漠的旅途中,大傢常常是沉默無語的。窗外的景色,雖是戈壁,卻並不乏味。在這一望無
  際茫茫戈壁荒原上,哪怕是遠處的一棵樹,也絶對是別樣的景緻。於是,我看到了鬍楊,突兀而
  又神秘的鬍楊
  當初知道鬍楊樹是因為著名的小河墓地。因為鬍楊樹木質堅硬,成為沙漠地帶居民生産生活
  離不開的朋友,甚至在去世後也多用鬍楊樹木作墓碑。小河墓地的標志性特徵就是墓碑上矗立着
  船形的護鬍楊木。於是知道了這種有些神奇色彩的樹,但真正瞭解鬍楊樹是來到新疆後,知道了
  鬍楊三千年的輪回史,麯麯折折的人生大戲。
  春天在塔裏木河畔看鬍楊,片片鬍楊讓人的眼睛都感覺清清爽爽,鬍楊樹用自己的一身緑色
  讓塔裏木河、讓大漠都生動起來。這緑色一直持續到秋天,鬍楊樹一直耐心地等待,然後,在秋
  天的半個多月裏激情揮灑出自己的金色,那是精美絶倫的金色,那是世間無與倫比的金色,鬍楊
  樹幾乎是將儲備了一年的激情在秋天突然迸發出來,每一片葉脈都盛開暖意,每一個枝婭都挂滿
  太陽,無論是塔裏木河畔高大的鬍楊,還是北疆沙漠深處有些矮小的鬍楊,都在這個季節極力張
  揚着自己的生命色彩,那是一種讓人震撼的充滿野性美!
  這是大漠戈壁最動人的季節。鬍楊就是一道最美的風景,在荒漠漫漫的舞臺上,前世一千年
  的等待,今生一千年的伫立,倒下後一千年的寂寞來生,它將自己用三千年的時間站立成一道獨
  特的風景,成為地球上生命的不死精靈。生生死死三千年,它是有靈性的,在每一個漫長的鼕季
  裏,在生命漫長的季節裏,該有多少風風雨雨?一棵樹竟有三千年的時間來思考生命的問題,它
  一定明白在生命低窪的季節裏,耐心等待,默默積蓄着力量,等待春天的緑色,盼望秋天的燦
  爛,燦爛的季節裏它也一定知道生命的短暫,凝重的金色裏透露着蒼涼,古樸的莊重裏彌漫着悲
  壯,難道,這就是生命的本來面貌?
  更多的是寂寞,在風風雨雨三千年後留下的是化石一般堅硬的身軀,寂寞的身軀卻沒有了選
  擇的權力,站着或是躺下。在用生命點綴了這片土地之後,還有誰去珍惜它?大片大片的鬍楊
  甚至沒有來得及去完成三千年苦行僧般的生命輪回就枯死了,它們就那麽赤裸裸地立在荒漠中,
  幹枯的樹枝掙紮着伸嚮天空,絶望地祈求着什麽。祈求着什麽呢,是乞求人類的保護,還是乞求
  上天想要放棄三千年漫長的輪回?
  寂寞鬍楊,這是人類走過歲月留下的痕跡,這是人類生存的態度。鬍楊以自己的緑色和生命
  孕育記載了西域文明,兩千年前鬍楊覆蓋着西域,塔裏木河、羅布波得以長流不息,樓蘭、龜茲
  等三十六國的文明得以滋養。人類拓荒、無休止的徵戰,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幹枯的河床上,曾
  經燦爛輝煌的西域古國也被滾滾黃沙埋葬,也逐漸淹埋了忠貞不渝的鬍楊
  寂寞鬍楊。三千年前的鬍楊在沙塵暴裏講述着自己的往事,苦澀裏也有幸福的回憶,但,現
武漢音樂學院講師
  (1973——),男,漢族,碩士,講師,鋼琴係主科教研室主任。
  1988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於姚敬莊副教授(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95年從武漢音樂學院鋼琴係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任教於武漢音樂學院。1999年在職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師從於武漢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作麯傢彭志敏教授和鋼琴教育傢、武漢音樂學院鋼琴係主任蔣立平副教授,2002年獲音樂學專業鋼琴演奏方向碩士學位。2004至2005年由國傢留學基金委公派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留學進修,隨俄羅斯著名鋼琴傢、人民藝術傢V.傑涅索夫教授和A.瓦西裏耶娃教授學習。
  在校期間曾先後隨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鋼琴係主任、著名鋼琴傢R.彼得洛維奇,美國鋼琴傢S.赫波特博士等外國專傢學習鋼琴演奏,2002、2005年在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科研成果有:《俄羅斯現代鋼琴藝術研究》,2005年4月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撰寫論文:
  《作為完整係統的肖邦前奏麯OP.28及藝術特色》發表在《黃鐘》2000年
  《與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麯OP.33有關的一些特點》發表在《黃鐘》2002年
  《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鋼琴專業教學簡論》發表在《黃鐘》2005年
  《四季——在俄羅斯留學的日子》發表在《黃鐘》2005年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院音樂係副教授
  女,碩士研究生,鋼琴副教授,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湖南省音樂傢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會員,音樂係鍵盤教研室主任,擔任鋼琴演奏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 5 篇,其中 1 篇榮獲全國論文評選三等奬。此外,有 2 篇論文在湖南省音樂教育論文評比中分別榮獲一等奬、三等奬。
原創音樂人
  原名:鬍芾
  藝名:鬍楊
  英文名:ANDY
  生日:9.5
  籍貫:中國四川樂至
  民族:漢
  星座:天秤座
  生肖:狗
  身高:178CM
  體重:72KG
  血型:o
  愛好:旅遊、音樂、電腦、駕車
  喜歡的顔色:黑白
  喜歡的歌麯:《soledad》《bressanone》
  喜歡的食物:四川麻辣燙
  2000年從武警部隊退役後師從國傢一級笙演奏傢謝志強先生學習民族吹管樂。
  02年又受到中國著名管樂演奏傢和照先生指點,並同時開始學習西洋打擊樂。
  03年代表深圳華僑城集團赴各國演出,受到各國元首接見,並代表深圳、香港到各地進行旅遊宣傳推廣。
  05年開始學習電聲樂與作麯,並受到國傢一級作麯傢王瑞林先生指點。
  06年組建“超感覺”電聲樂隊,任貝斯手兼主唱。同年創作第一首原創處女作《蝴蝶飛》。
  07年5月開始獨立酒吧與演藝場演唱至今。期間創作原創歌麯《水姑娘》《心的牽挂》等。
  09年4月首支原創單麯《蝴蝶飛》正式發行,同年5月《蝴蝶飛》MV拍攝完成。
  09年6月單麯《水姑娘》正式發行。
花木百科
  鬍楊介紹
  鬍楊 (Pobulus eubhratica)
  科屬:
  楊柳科 楊屬
  別名:
  形態特徵:
  秋葉黃色
  分佈與習性:
  西北
  溫帶草原區(主要城市:蘭州、平涼、阿勒泰、海拉爾、滿洲裏、齊齊哈爾、阜新、丹東、大慶、西寧、銀川、通遼、榆林、呼和浩特、包頭、張傢口、集寧、赤峰、大同、錫蘭浩特)
  溫帶荒漠區(主要城市:烏魯木齊、石河子、剋拉瑪依、哈密喀什、武威、酒泉、玉門、嘉峪關、格爾木、庫爾勒、金昌、烏海)
  喜光,耐大氣幹旱及寒冷、幹熱氣候,抗????鹼和風沙
  繁殖與栽培:
  暫無
  應用:
  造林樹種
  圖片:
草業百科
  牧草科名楊柳科
  牧草科拉丁名Salicaceae
  牧草科英文名Willow Family
  牧草屬名楊屬
  牧草屬拉丁名Populus L.
  牧草屬英文名Poplar,Aspen,Cottonweed
  天然牧草鬍楊
  牧草學名Populus euphratica Oliv
  牧草英文名Diversifolious Poplar,Euphrasia Polar
  牧草圖片
  地理分佈鬍楊(別名異葉楊、鬍桐)中國分佈以新疆塔裏木河𠔌最為集中,沿河岸形成走廊狀的河岸林帶,繼續嚮東,經羅布泊、哈順戈壁、甘肅河西走廊到內蒙古額濟納河𠔌。此外在準噶爾盆地、伊犁𠔌地、柴達木盆地以及內蒙古的烏蘭布和沙漠、阿拉善沙漠和烏蘭察布盟西北部,也有小片的鬍楊林分佈;在國外,鬍楊分佈於蒙古、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剋、埃及和俄羅斯。
  形態特徵喬木。樹高10~15米,胸徑30~40釐米。樹冠近圓形。樹皮灰黃色,縱裂。枝條稀疏,小枝灰色或淡灰褐色。葉互生,灰緑色,葉形變化較大,長枝或幼年樹上的葉條形、條狀披針形、披針形或菱形,長5~12釐米,全緣或中部以上邊緣有疏鋸齒;成年樹枝上的葉寬卵形、扁圓形、扇形或腎形,長2~5釐米,全緣或上部有疏大缺刻,基部寬楔形或截形;葉柄長,略扁;雄花序長1.5~2.5釐米,每花具雄蕊23~27;雌花序長6~10釐米。蒴果長橢圓形,長10~15毫米,疏被柔毛,2~3瓣裂。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屬適中溫潛水超旱生耐????夏緑植物。生長在荒漠區內陸河流兩岸、扇緣地帶。適宜生長在海拔800~1100米的地帶,常和檉柳形成混交林。對熱要求較高,一般要求大於10℃年積溫2000~14000℃,在4000℃以上生長旺盛。對溫度的變化適應能力很強,在極端最高溫40~145℃到極端最低溫-40℃均能適應。耐旱性強,主要依靠潛水或河流泛濫水維持生命。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或終年無雨的沙漠內部河岸仍能茂盛生長。鬍楊是典型的潛水旱中生植物,具有明顯的旱生植物特徵,葉片細長,硬而厚,柵狀組織和機械組織發達,角質層增厚,葉面有蠟質物覆蓋,海綿組織在上、下表皮等,還有較高的根壓和滲透壓,在嚴重幹旱時脫枝落葉,可減少蒸騰,節約用水。據調查,蒸騰強度每小時為24.1~35.8毫剋/平方釐米。鬍楊根係發達,苗期主根長度為地上部的18倍,成株根蘖可水平伸展到10~20米以外,並可由蘖芽形成幼株,構成特殊的塊狀幼林,自然形成復層林相。不怕沙埋,被沙埋後,在主幹上生出大量不定芽,形成新的根係。在新疆,3月底萌發,4月中下旬開花,雌雄異株,7月下旬至8月中旬種子成熟。同一林中不同植株,甚至同一株樹上種子成熟期也不一致,早期還有假熟現象,採種時應註意。種子很小,千粒重為0.069~0.09剋。自然落地的種子,條件適宜,3天可發芽,長成幼苗,鼕季地上部凍死,翌年根係仍萌發成株。種子易喪失發芽能力。鬍楊的生長發育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在水分、土壤條件較好的環境中,能形成百年高大喬木;在幹旱、瘠薄的土壤中則發育成短命灌木叢。鬍楊耐????性強,能生長在pH8~9的條件下。耐????能力,隨着樹齡的增長而增強。成樹在含????為1%~12%土壤中,也能正常生活。
  飼用價值鬍楊是荒漠地區重要的木本飼用植物,其落葉是傢畜鼕春季節的重要飼料。嫩枝、葉駱駝喜食,幹葉駱駝和山羊采食,馬、牛不食。鬍楊林下具有豐富的枯枝落葉層,是良好的天然青貯飼料,可供利用的幹枝、樹葉約每公頃41.25千克左右,是荒漠區較好的鼕春牧場。枝葉繁茂,營養價值較高,其可食枝葉富含無氮浸出物,纖維含量較低,蛋白質含量中等,灰分含量高,其中富鈣,乏磷,與禾𠔌類飼料相近,低於小麥麩。鬍楊林是荒漠區特有的珍貴森林資源,對防風固沙、創造適宜的緑洲氣候和形成肥沃的土壤具有重要意義。不適當的采伐、毀林墾荒及過度放牧,都會造成森林資源的破壞和土地風蝕或積沙,引起荒漠化加劇的惡果。因此,應采取在生長季嚴禁放牧,到鼕季再利用枯枝落葉的方法,有計劃地利用荒漠地區這一豐富的飼用植物資源,使林、牧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對鬍楊疏林的放牧利用,重點仍在其下層的草甸植被。鬍楊在荒漠地區不僅作為飼料來源,也是提供木材的來源,而且為少有的喬木樹種,其樹脂、葉、根和花均可藥用。
英文解釋
  1. :  diversifolious poplar,  Hu Yang
近義詞
鬍楊
相關詞
額濟納旗駱駝蓯蓉額濟納音樂mp3道勤團隊
鬍楊電視劇圖書劉小鋒諜戰劇佛教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