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時道傢的一種修煉方法。 | | 胎食,通稱咽津,指吞咽口津。語見《後漢書·方術列傳》:“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漱舌下泉咽之,不絶房室。”書中列舉了曹操時的上黨王真人,因行此法,年且百歲,視之面有光澤,看起來還沒有五十歲。至於其法,《備急千斤要方》言:“人當朝服食玉泉、啄齒,使人丁壯有顔色,去三蟲而堅齒。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乃吞之,啄齒以二七遍,如此者名曰煉精。”《攝生纂錄》認為:漱其舌下泉,咽之數十息之間一相繼,就是胎食。道教認為模仿胎兒口津內咽,即能改善體質,健康長壽。 | | 胎食 胎食 氣功術語。謂漱咽舌下津液。《漢武內傳》:“(王真)習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肉色光美,力並數人。”《攝生纂錄》:“漱其舌下泉咽之,數十息之間一相繼,名之曰胎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