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又稱膽甾醇”。人和動物體內重要的固醇。人體內所有組織都能合成,肝髒是合成膽固醇 的重要器官。存在於腦、神經組織、皮下脂肪、血液和膽汁中。膽固醇 代謝失調,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膽石癥等。 動物體內脂內化學物質的一種,存在於動物組織或體液中,膽固醇 代謝失調能引起動脈硬化或膽結石 醇的一種,白色結晶,質軟。人的膽汁、神經組織、血液中含量較多。在日光的紫外綫作用下,能變成維生素D。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原料。膽固醇 代謝失調會引起動脈硬化和膽石癥。 一般都知道,脂類物質主要分為兩大類。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是體內的一種主要能量來源;另一類叫類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約占體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種叫膽固醇 。
膽固醇 又稱膽甾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紀人們已從膽石中發現了膽固醇 ,1816年化學家本歇爾將這種具脂類性質的物質命名為膽固醇 。膽固醇 廣泛存在於動物體內,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在腎、脾、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與脂肪類似,不溶於水,易溶於乙醚、氯仿等溶劑。膽固醇 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膽固醇 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 和低密度膽固醇 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 ”,後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 ”。血液中膽固醇 含量每單位在140╠199毫剋之間,是比較正常的膽固醇 水平。
膽固醇 是由留體部分和一條長的側鏈組成。人體中膽固醇 的總量大約占體重的0.2%,骨質約含10毫剋,骨骼肌約含100毫剋,內臟多在150~250毫剋之間,肝髒和皮膚含量稍高,約為300毫剋。腦和神經組織中含量最高,每100剋組織約含2剋,其總量約占全身總量的l/4。 膽固醇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cholesterol 膽固醇 在體內有着廣泛的生理作用,但當其過量時便會導致高膽固醇 血癥,對機體産生不利的影響。現代研究已發現,動脈粥樣硬化、靜脈血栓形成與膽石癥與高膽固醇 血癥有密切的相關性。 如果是單純的膽固醇 高則飲食調節是最好的辦法,如果還伴有高血壓則最好在監測血壓的情況下衹要經醫生確定為高血壓,則需要使用降壓藥物。高膽固醇 血癥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請引起註意。
自然界中的膽固醇 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之中,植物中沒有膽固醇 ,但存在結構上與膽固醇 十分相似的物質——植物固醇。植物固醇無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在腸粘膜,植物固醇(特別是𠔌固醇)可以競爭性抑製膽固醇 的吸收。 膽固醇的分佈 The distribution of cholesterol 膽固醇 雖然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動物以及動物的不同部位,膽固醇 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獸肉的膽固醇 含量高於禽肉,肥肉高於瘦肉,貝殼類和軟體類高於一般魚類,而蛋黃、魚子、動物內臟的膽固醇 含量則最高。
通常,將每100剋食物中膽固醇 含量低於100毫剋的食物稱為低膽固醇 食物,如鰻魚、娼魚、鯉魚、豬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鴨肉等;將每100剋食物中膽固醇 含量為100~200毫剋的食物稱為中度膽固醇 食物,如草魚、鯽魚、鰱魚、黃鱔、河鰻、甲魚、蟹肉、豬排、雞肉等;而將每100剋食物中膽固醇 含量為200~300毫剋的食物稱高膽固醇 食物,如豬腎、豬肝、豬肚、蚌肉、蛀肉、蛋黃、蟹黃等。高膽固醇 血癥的患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高膽固醇 的食物。 在對待食物膽固醇 的作用方面,存在着兩種截然不同的片面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膽固醇 是極其有害不能吃的東西。說這種觀點片面,是由於持這種觀點的人對膽固醇 在人體內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認識。事實上,膽固醇 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參與了一些甾體類激素和膽酸的生物合成。由於許多含有膽固醇 的食物中其它的營養成分也很豐富,如果過分忌食這類食物,很容易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導致貧血和其它疾病的發生。
另一種觀點認為膽固醇 對人體無多大危害,人們可以盡情地攝取。這種觀點之所以錯誤,是由於對高脂血癥、冠心病的發病機製缺乏認識。長期過量的食物膽固醇 攝入,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
在每天吃多少膽固醇 比較恰當這個問題上,一般認為健康成人和不伴有冠心病或其它動脈粥樣硬化病的高膽固醇 血癥患者,每天膽固醇 的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剋,而伴有冠心病或其它動脈粥樣硬化病的高膽固醇 血癥患者,每天膽固醇 的攝入量應低於200毫剋。
在飲食上最好使用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麥等;茶葉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總膽固醇 ,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緑茶比紅茶更好;維生素c與e可降低血脂,調整血脂代謝,它們在深色或緑色植物(蔬菜、水果)及豆類中含量頗高。限製高脂肪食品:如動物內臟,食植物油不食動物油。
飲酒可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加強防治高膽固醇 血癥的作用。飲酒量以每日攝入的酒精不超過20剋(白酒不超過50剋)為宜,葡萄酒較合適,但必須嚴格限製攝入量。
膽固醇 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黃、動物腦、動物肝腎、墨鬥魚(烏賊)、蟹黃、蟹膏等。螃蟹含膽固醇 較高每100剋蟹肉中含膽固醇 235毫剋,每100剋蟹黃中含膽固醇 460毫剋。豬肝中膽固醇 的含量較高,據分析每100剋豬肝中,含膽固醇 約368毫剋。 合理控製膽固醇 的吃法 Eat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cholestero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簡稱ldl-c),能對動脈造成損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簡稱hdl-c),則具有清潔疏通動脈的功能。下面是一些專傢推薦的飲食方法,旨在降低人體內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1、 多吃魚
一項針對Ω-3脂肪酸(存在於金槍魚、鯖魚、鮭魚和沙丁魚等魚類中)對hdl-c的影響進行的研究表明,當吃魚的次數達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時,能有效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2、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
整粒𠔌物和面包等纖維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體內ldl-c的含量。營養專傢指出,為了達到影響膽固醇 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纖維必須達到15~30剋。
可以在早餐中加上一盤黑莓,在午餐中加入半碗扁豆,在晚飯中加入一盤全麥面食,再加上5個對半剖開的桃幹作為零食。
3、多吃大豆製品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製品中,含有一種天然的植物化學物質,叫作異黃酮。研究顯示,這種化學物質有助於把危害動脈的ldl-c從人體中清除出去。
4、攝入足量的維生素c
在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與人體內hdl-c含量成正比。專傢建議,每天吃3~4份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馬鈴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緑色多葉蔬菜等,能提高人體血液中維生素c的含量,從而提高體內hdl-c的數量,保證血管暢通。
health world tips:
膽固醇 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不僅是身體的結構成分之一,還是合成許多重要物質的原料。過分忌食含膽固醇 的食物,易造成貧血,降低人體的抵抗力;但長期大量攝入膽固醇 ,不利於身體健康,會使血清中的膽固醇 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科學的飲食方法提倡適量攝入膽固醇 。
不含膽固醇 和膽固醇 含量少的食物有:所有植物性食物、禽蛋的蛋清、禽肉、乳品、魚等;
膽固醇 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黃、動物腦、動物肝腎、墨鬥魚(烏賊)、蟹黃、蟹膏等。
一般認為,膽固醇 的攝入量以每天小於300毫剋為宜(相當於1個雞蛋黃中含的膽固醇 量)。
health world tips: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吸煙、適當喝一點酒和每周進行幾次提高心髒功能的體育鍛煉,是提高人體內hdl-c數量的3個關鍵。
l 少吃高脂類食物
動物肝髒、雞蛋、牛羊肉等紅色肉類,都ldl-c含量較高的食物,常吃這些食物,不利於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 數量。
南希?恩斯特是馬裏蘭州國傢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她指出,在任何旨在降低膽固醇 的飲食方法中,都應盡量把從飽和脂肪中獲得的熱量,降低到全天飲食熱量總數的10%。因為過量的飽和脂肪會加重人體內負責清除膽固醇 係統的負擔,從而導致動脈堵塞。
l 對脂肪的攝入比例進行重新分配
人體每天攝入的脂肪大致分為飽和脂肪(多存在於肉類等食物中)、多種非飽和脂肪(多存在於植物油中)和單一非飽和脂肪(存在於菜籽油和橄欖油中)。
專傢建議,改變日常膳食中上述3種脂肪攝入量的比例,能夠降低人體內ldl-c的含量。對於體內膽固醇 含量較高的人來說,3種脂肪的最佳分配比例7:10: 13。也就是說,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應減少到總攝入量的7%以下;從多種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應減少到總攝入量的10%以下;從單一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則可增加到總攝入量的13%以上。
health world tips:醫生提醒
l 經確診為膽固醇 過高的患者,應該由醫生進行定期監護和治療指導。
l 服用維生素e補充藥物的同時,不能服用抗凝血劑藥物。
l 維生素e的日需求量是30iu(維生素的國際單位)。然而當醫生建議服用維生素e補充藥物,協助降低膽固醇 時,醫生的推薦量通常可達到每天至少 100iu。雖然專傢的看法是,維生素e的使用劑量在600iu以內,都屬於安全無害範圍;但專傢同時強調,服用的具體數量、方法、時間和註意事項,須謹遵醫囑。
另外,據我國二十萬臨床數據證實,茶葉提取物——“茶色素”對調節膽固醇 也有明顯療效,無毒副作用,可在醫生確診後確定能否服用[茶色素膠囊]。 一般都知道,脂類物質主要分為兩大類。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是體內的一種主要能量來源;另一類叫類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約占體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種叫膽固醇 。
膽固醇 又稱膽甾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紀人們已從膽石中發現了膽固醇 ,1816年化學家本歇爾將這種具脂類性質的物質命名為膽固醇 。膽固醇 廣泛存在於動物體內,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在腎、脾、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與脂肪類似,不溶於水,易溶於乙醚、氯仿等溶劑。膽固醇 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膽固醇 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 和低密度膽固醇 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 ”,後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 ”。血液中膽固醇 含量每單位在140╠199毫剋之間,是比較正常的膽固醇 水平。
膽固醇 是由留體部分和一條長的側鏈組成。人體中膽固醇 的總量大約占體重的0.2%,骨質約含10毫剋,骨骼肌約含100毫剋,內臟多在150~250毫剋之間,肝髒和皮膚含量稍高,約為300毫剋。腦和神經組織中含量最高,每100剋組織約含2剋,其總量約占全身總量的l/4。
真核細胞膜中有大量的膽固醇 插在膜磷脂之間, 可以加強膜脂雙層的穩定性, 增加膜脂有序性並降低其流動性, 調節膜的機械性能。 膽固醇的作用功能 Function of cholesterol (1)形成膽酸:膽汁産於肝髒而儲存於膽囊內,經釋放進入小腸與被消化的脂肪混合。膽汁的功能是將大顆粒的脂肪變成小顆粒,使其易於與小腸中的酶作用。在小腸尾部,85%~95%的膽汁被重新吸收入血,肝髒重新吸收膽酸使之不斷循環,剩餘的膽汁(5%~15%)隨糞便排出體外。肝髒需産生新的膽酸來彌補這5%~15%的損失,此時就需要膽固醇 。
(2)構成細胞膜:膽固醇 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細胞膜包圍在人體每一細胞外,膽固醇 為它的基本組成成分,占質膜脂類的20%以上。有人曾發現給動物喂食缺乏膽固醇 的食物,結果這些動物的紅細胞脆性增加,容易引起細胞的破裂。研究表明,溫度高時,膽固醇 能阻止雙分子層的無序化;溫度低時又可幹擾其有序化,阻止液晶的形成,保持其流動性。因此,可以想象要是沒有膽固醇 ,細胞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將終止。
(3)合成激素:激素是協調多細胞機體中不同細胞代謝作用的化學信使,參與機體內各種物質的代謝,包括糖、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和礦物質等的代謝,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人體的腎上腺皮質和性腺所釋放的各種激素,如皮質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以及維生素D都屬於類固醇激素,其前體物質就是膽固醇 。` 合理控製膽固醇 的吃法 Eat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cholestero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簡稱LDL-C),能對動脈造成損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簡稱HDL-C),則具有清潔疏通動脈的功能。下面是一些專傢推薦的飲食方法,旨在降低人體內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1、 多吃魚
一項針對Ω-3脂肪酸(存在於金槍魚、鯖魚、鮭魚和沙丁魚等魚類中)對hdl-c的影響進行的研究表明,當吃魚的次數達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時,能有效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2、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
整粒𠔌物和面包等纖維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體內ldl-c的含量。營養專傢指出,為了達到影響膽固醇 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纖維必須達到15~30剋。
可以在早餐中加上一盤黑莓,在午餐中加入半碗扁豆,在晚飯中加入一盤全麥面食,再加上5個對半剖開的桃幹作為零食。
3、多吃大豆製品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製品中,含有一種天然的植物化學物質,叫作異黃酮。研究顯示,這種化學物質有助於把危害動脈的ldl-c從人體中清除出去。
4、攝入足量的維生素C
在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與人體內hdl-c含量成正比。專傢建議,每天吃3~4份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馬鈴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緑色多葉蔬菜等,能提高人體血液中維生素C的含量,從而提高體內hdl-c的數量,保證血管暢通。
Health world tips:
膽固醇 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不僅是身體的結構成分之一,還是合成許多重要物質的原料。過分忌食含膽固醇 的食物,易造成貧血,降低人體的抵抗力;但長期大量攝入膽固醇 ,不利於身體健康,會使血清中的膽固醇 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科學的飲食方法提倡適量攝入膽固醇 。
不含膽固醇 和膽固醇 含量少的食物有:所有植物性食物、禽蛋的蛋清、禽肉、乳品、魚等;
膽固醇 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黃、動物腦、動物肝腎、墨鬥魚(烏賊)、蟹黃、蟹膏等。
一般認為,膽固醇 的攝入量以每天小於300毫剋為宜(相當於1個雞蛋黃中含的膽固醇 量)。
Health world tips: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吸煙、適當喝一點酒和每周進行幾次提高心髒功能的體育鍛煉,是提高人體內hdl-c數量的3個關鍵。
l 少吃高脂類食物
動物肝髒、雞蛋、牛羊肉等紅色肉類,都ldl-c含量較高的食物,常吃這些食物,不利於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 數量。
南希?恩斯特是馬裏蘭州國傢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她指出,在任何旨在降低膽固醇 的飲食方法中,都應盡量把從飽和脂肪中獲得的熱量,降低到全天飲食熱量總數的10%。因為過量的飽和脂肪會加重人體內負責清除膽固醇 係統的負擔,從而導致動脈堵塞。
l 對脂肪的攝入比例進行重新分配
人體每天攝入的脂肪大致分為飽和脂肪(多存在於肉類等食物中)、多種非飽和脂肪(多存在於植物油中)和單一非飽和脂肪(存在於菜籽油和橄欖油中)。
專傢建議,改變日常膳食中上述3種脂肪攝入量的比例,能夠降低人體內ldl-c的含量。對於體內膽固醇 含量較高的人來說,3種脂肪的最佳分配比例7:10: 13。也就是說,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應減少到總攝入量的7%以下;從多種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應減少到總攝入量的10%以下;從單一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則可增加到總攝入量的13%以上。
Health world tips:醫生提醒
l 經確診為膽固醇 過高的患者,應該由醫生進行定期監護和治療指導。
l 服用維生素E補充藥物的同時,不能服用抗凝血劑藥物。
l 維生素E的日需求量是30IU(維生素的國際單位)。然而當醫生建議服用維生素E補充藥物,協助降低膽固醇 時,醫生的推薦量通常可達到每天至少 100IU。雖然專傢的看法是,維生素E的使用劑量在600IU以內,都屬於安全無害範圍;但專傢同時強調,服用的具體數量、方法、時間和註意事項,須謹遵醫囑。
另外,據我國二十萬臨床數據證實,茶葉提取物——“茶色素”對調節膽固醇 也有明顯療效,無毒副作用,可在醫生確診後確定能否服用[茶色素膠囊]。
一般來講,膽固醇 低有兩種原因。一是繼發性低膽固醇 血癥,多見於甲狀腺功能亢進,肝損害如肝炎、肝硬化等情況。另一種就是原發性低膽固醇 血癥,多由飲食不均衡,長期的素食、偏食,膽固醇 攝入過低而造成。
高膽固醇 固然對身體不利,但膽固醇 過低一樣會影響健康。膽固醇 在體內參與細胞膜的組成,並維持和營養細胞膜,保持細胞膜的穩定性。若血內膽固醇 水平過低,會使細胞膜的穩定性減弱,導致細胞膜彈性降低,脆性增加,致使血管壁脆性增加。另外,膽固醇 是體內合成類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它在體內代謝後可轉化為孕醇酮,再由孕醇酮合成皮質激素、孕酮、雄激素及雌激素等。這些激素對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物質以及水和電解質的代謝,對應激性反應、免疫功能均有重要影響。如果膽固醇 水平過低,往往會導致皮質激素合成減少,從而導致應激能力減弱,免疫力減弱,使正常的抗病能力減弱;或者導致性激素合成減少,影響正常性功能,均不利於人體的健康。
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要保持血中膽固醇 的正常水平,一定要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膽固醇 偏低時,可以多吃些魚類、動物內臟、雞蛋等食物。
吃什麽可以降低膽固醇
1.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蛋黃等膽固醇 含量極高的食物,控製飲食中的膽固醇 攝入(每天少於300毫剋)。血液中的膽固醇 主要(70%)是肝髒合成的,衹有少部分(30%)來源於食物,所以僅僅依靠減少膽固醇 攝入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高膽固醇 ,但是控製食物中膽固醇 攝入量對降低膽固醇 仍然是有幫助的。根據美國心髒病協會推薦的標準,每天攝入的膽固醇 宜少於300毫剋或更低,而1個雞蛋黃中的膽固醇 為250~290毫剋;2兩煮鹵好的豬肝膽固醇 含量更高達469毫剋。
2.少吃肥肉和葷油,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飽和脂肪廣泛存在於肉、蛋、奶類食物中,尤其以肥肉、葷油和內臟的飽和脂肪含量為最多。飽和脂肪具有促進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生高的作用,其效力甚至超過了膽固醇 本身。
3.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類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帶、裙帶菜、洋蔥、南瓜、地瓜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膽固醇 的排泄。人體排泄膽固醇 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膽汁,肝髒利用膽固醇 合成膽酸,膽酸隨膽汁排入胃腸道參與脂肪的消化,之後,一部分膽酸代謝産物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廢物利用”,另一部分膽酸代謝産物則隨糞便排出體外。膳食纖維的作用就是吸附更多的膽酸代謝産物,使之排出而不是重新回收利用。這樣,肝髒“衹好”利用更多的膽固醇 合成膽酸以補充膽酸的丟失。大量研究證實,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具有降低膽固醇 的明確作用。
4.橄欖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的作用。可在日常飲食中與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
5.魚油和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不過其作用主要是針對甘油三脂升高,降膽固醇 的作用較小(當然,仍然是有用的)。
6.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雖然並不能直接使血液中的膽固醇 減少,但有助於減輕膽固醇 對血管的危害。
【食物中膽固醇 含量 】
每100剋食物
豬腦 3100 牛腦 2670 羊腦 2099 鵝蛋黃 1813
雞蛋黃 1705 鴨蛋黃 1522 皮蛋黃2015 鵝蛋 704
雞蛋 680 鵪鶉蛋 3640 皮蛋 69 鴨蛋 634
蝦子 896 小蝦米 738 青蝦 158 蝦皮 608
對蝦 150 鳳尾魚 330 桂魚 96 鯽魚 93
鯉魚 83 青魚 90 草魚 81 甲魚 77
帶魚 97 平魚 68 大黃魚79 馬哈魚 86
鰻魚 186 梭魚 128 水發魷魚265 墨魚 275
黃鱔 117 桂魚子 495 鯽魚子 460 魚肉鬆 240
螃蟹 235 海蟄皮 16 水發海蟄皮5 羊肝 161
牛肝 257 鴨肝 515 雞肝 429 豬肝 158
豬肺 314 牛肺 234 羊肺 215 豬心 158
牛心 125 羊心 130 豬舌 116 羊舌 147
牛舌 125 豬腎 405 牛腎 340 羊腎 340
豬肚 159 羊肚 124 牛肚 340 豬肥腸 159
羊肥腸 111 牛肥腸 148 肥牛肉194 肥羊肉 173
肥豬肉 107 瘦豬肉 77 瘦牛肉63 瘦羊肉 65
兔肉 83 雞肉 117 填鴨 101 廣東臘腸123
北京臘腸72 火腿腸 70 粉腸 69 蒜腸 61
羊奶 34 牛奶 13 酸牛奶12 煉乳 39
全脂奶粉104 脫脂奶粉28 煉羊油 110 煉雞油 107
奶油 163 人造奶油 0 花生油 0 水果 0
蔬菜 0 馬鈴薯 0
一般認為,膽固醇 的攝入量以每天小於300毫剋為宜(相當於1個雞蛋黃中含的膽固醇 量)。 肝膽固醇 的來源及釋放途徑 And release of cholesterol from the liver means 膽固醇 是體內最豐富的固醇類化合物,它既作為細胞生物膜的構成成分,又是類固醇類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的前體物質。因此對於大多數組織來說,保證膽固醇 的供給,維持其代謝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膽固醇 廣泛存在於全身各組織中,其中約1/4分佈在腦及神經組織中,占腦組織總重量的2%左右。肝、腎及腸等內臟以及皮膚、脂肪組織亦含較多的膽固醇 ,每100g組織中約含200至500mg,以肝為最多,而肌肉較少,腎上腺、卵巢等組織膽固醇 含量可高達1%-5%,但總量很少。
人體固醇的來源靠體內合成及從食物攝取,正常人每天膳食中約含膽固醇 300-500mg,主要來自動物內臟、蛋黃、奶油及肉類。植物性食品不含膽固醇 ,而含植物固醇如β𠔌固醇、麥角固醇等,它們不易為人體吸收,攝入過多還可抑製膽固醇 的吸收。 一般都知道,脂類物質主要分為兩大類。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是體內的一種主要能量來源;另一類叫類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約占體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種叫膽固醇 (cholesterol)。
膽固醇 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 和低密度膽固醇 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 ”,後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 ”。血液中膽固醇 含量每單位在140―199毫剋之間,是比較正常的膽固醇 水平。
膽固醇 是由甾體部分和一條長的側鏈組成。人體中膽固醇 的總量大約占體重的0.2%,骨質約含10毫剋,骨骼肌約含100毫剋,內臟多在150~250毫剋之間,肝髒和皮膚含量稍高,約為300毫剋。腦和神經組織中含量最高,每100剋組織約含2剋,其總量約占全身總量的l/4。 膽固醇 異常的治療與保健 Abnormal cholesterol treatment and care 高密度膽固醇 高:好事,不用管
低密度膽固醇 低:好事,不用管,大傢應該記住是高的“高”低的“低”都是好事。下面我們要講的的低密度膽固醇 高,高密度膽固醇 低的治療與保健。
通常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LDL)以非氧化狀態存在,LDL的氧化將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因此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和適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對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意義重大。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的藥物治療,可考慮使用血脂調節藥。血脂調節藥品種很多,效果各異,但就其作用原理而言不外乎幹擾脂質代謝過程中某一個或幾個環節,如減少脂質吸收,加速脂質的分解或排泄,幹擾肝內脂蛋白合成或阻止脂蛋白從肝內傳送進入血漿等。
1.以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為主的調脂藥物。包括:
① 膽汁酸螯合劑:如考來烯胺(消膽胺)和考來替泊(降膽寧)。
② HMG-CoA還原酶抑製劑(他汀類),已在臨床上使用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佛伐他汀。 還有如力平之,來適可,立普妥等。缺陷是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尤其是與貝特類藥物合用時。
2.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被氧化的藥物主要有:
蝦青素、葉黃素、b-鬍蘿蔔素、CoQ10、花青素、靈芝孢子、茶多酚等,其中以蝦青素最強,臨床研究也證實了當志願者每天服用1.8、3.6、14.4和21.6mg蝦青素連續2周後,LDL氧化的時間分別被延長了5.0% 、26.2% 、42.3%和30.7% ;從而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3.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藥物:
接受雌激素胰島素或某些藥物(如煙酸、維生素E,肝素等)治療者,亦可增高,蝦青素可顯著提升人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中國藥典2005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5 Edition 名稱:
膽固醇
漢語拼音:
Danguchun
英文名:
Cholesterol
基原:
本品由牛、羊、豬腦經提取、加工製成。
性狀:
本品為白色、類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氣微。
鑒別:
(1)取本品10mg,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加硫酸1ml,三氯甲烷層顯血紅色,硫酸層顯緑色熒光。
(2)取本品約5mg,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加醋研1ml與硫酸1滴,即顯粉紅色,立即成紅色後變藍色直至亮緑色。
檢查:
本品熔點不得低於140℃(附錄Ⅶ C)。醇溶度取本品0.4g,加乙醇50ml,溫熱使充分溶解,靜置2小時,溶液應澄清並不得有沉澱産生。
酸度 精密稱取本品3g,置錐形瓶中,加動醚10ml使溶解,精密加氫氧化鈉溶液(0.1mol/L)10ml,振搖1分鐘,緩緩加熱,將乙醚除去,煮沸5分鐘,放冷,加水10ml與酚酞指示液2滴,用硫酸溶液問(0.1mol/L)滴定至終點,並進行空白試驗。供試品消耗量與空白試驗消耗量之差不得過0.5ml。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乾燥3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1。0%(附錄Ⅸ G)。
熾構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附錄Ⅸ J),不得過0.2%。
用途:
人工牛黃的原料。
貯藏:
密閉,避光。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又稱膽甾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其結構式如圖。早在18世紀人們已從膽石中發現了膽固醇 ,1816年化學家本歇爾將這種具脂類性質的物質命名為膽固醇 。膽固醇 廣泛存在於動物體內,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在腎、脾、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與脂肪類似,不溶於水,易溶於乙醚、氯仿等溶劑。膽固醇 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中國正常人血清的總膽固醇 量約為182.5±4.3毫剋%。血液中膽固醇 含量過高,表示膽固醇 代謝可能發生障礙。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清膽固醇 含量往往偏高。因此臨床化驗上測定血清膽固醇 含量將有助於診斷某些疾病。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 食品,是預防冠心病的有效途徑。 化藥部頒標準 Ministerial standards of medicine 拼音名:Danguchun
英文名:Cholesterol
書頁號:E6-97
C27H46O386.67
【性狀】 本品為白色片狀結晶;無臭。
本品在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熔點 本品的熔點(中國藥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Ⅵ C)為147~150℃。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二氧六環溶解並製成每1ml中含20mg的溶液,依法測
定(中國藥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Ⅵ E),比旋度應為-34°至-38°。
【鑒別】 (1)取本品約10mg,加氯仿1ml溶解後,加硫酸1ml,氯仿層顯血紅色,硫
酸層對光側視顯緑色熒光。
(2)取本品約5mg,加氯仿2ml使溶解,加醋酐1ml,硫酸1滴,即顯粉紅色,迅速變為
藍色,最後呈亮緑色。
【檢查】 溶解度 取本品0.5g,加乙醇50ml,溫熱使溶解後,靜置2小時,不得産
生沉澱或混濁。
酸度 取本品1.0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醚10ml溶解後,精密加0.1mol/L氫氧化
鈉溶液10ml,振搖約1分鐘,緩緩加熱除去乙醚,煮沸5分鐘,放冷,加水10ml,在磁力
攪拌下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粉紅色消失。同時做空白
試驗。空白試驗消耗的硫酸滴定液毫升數與供試品消耗的硫酸滴定液毫升數之差不得過
0.5ml。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3%(中國藥典1995年
版二部附錄Ⅷ L)。
熾灼殘渣 不得過0.1%(中國藥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Ⅷ N)。
【作用與用途】 乳化劑、人工牛黃原料。
【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danguchun
膽固醇
cholesterol
機體內主要的固醇物質。既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及膽汁酸的前體。人體內約含140g膽固醇 。人們從每天膳食中可攝取0.3~0.8g的外源性膽固醇 ,主要來自肉類、肝、內臟、腦、蛋黃和奶油等。人體每天還合成內源性膽固醇 1g左右。膽固醇 在機體內分佈極不均勻。全身總膽固醇 的1/4存在於腦及神經組織內,其餘組織中肝組織的含量較高。
n.: cholesterol, cholesterin, fatty substance found in animal fluids and tissue, thought to cause hardening of the arteries n. cholestérol 健康 人體 高血壓 冠心病 動脈硬化 心血管 抗炎 酶 物理化學 生物化學 生物細胞學 生物 化學 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治療 糖尿病 疾病
膽固醇酯 羥膽固醇 壞膽固醇 總膽固醇 膽固醇高 降膽固醇 高膽固醇 鯊膽固醇 膽固醇尿 表膽固醇 膽固醇素 好膽固醇 血清膽固醇 去氫膽固醇 膽固醇血癥 膽固醇沉着 膽固醇結石 直接膽固醇 膽固醇息肉 膽固醇肺炎 膽固醇結晶 膽固醇轉變 低膽固醇蛋 膽固醇代謝 血漿膽固醇 膽固醇定義 降低膽固醇 膽固醇分解 膽固醇酯酶 脫氫膽固醇 羥基膽固醇 二氫膽固醇 快速膽固醇 二氮膽固醇 膽固醇簡介 關於膽固醇 高膽固醇血癥 膽固醇分析儀 降膽固醇藥物 血清膽固醇酯 膽固醇檢測儀 高密度膽固醇 低密度膽固醇 膽固醇氧化酶 降低血膽固醇 低膽固醇血癥 膽固醇貯積病 膽固醇羥化醇 表二氫膽固醇 膽固醇的分佈 膽固醇的應用 血清總膽固醇 遊離總膽固醇 總膽固醇試劑 碘甲基膽固醇 膽固醇性肺炎 膽固醇脫碳鏈酶 膽固醇月桂酸酯 膽固醇苯甲酸酯 膽固醇性胸膜炎 膽固醇酯貯積病 膽固醇結晶栓子 膽固醇酯缺乏病 膽固醇脂蛋白類 總膽固醇試劑盒 腦腱膽固醇沉着 膽固醇性心包炎 膽固醇性膽囊炎 膽固醇單加氧酶 碘甲基去膽固醇 活化去氫膽固醇 活化脫氫膽固醇 膽固醇酯轉移蛋白 血內膽固醇過高癥 好膽回醇壞膽固醇 膽固醇不飽和膽汁 好膽固醇壞膽固醇 膽囊膽固醇性息肉 膽固醇的生物合成 膽囊膽固醇淤積癥 膽固醇吸收抑製劑 碘碘化膽固醇成像 膽囊膽固醇沉着癥 血清總膽固醇測定 玻璃體內的膽固醇 膽固醇毛地黃皂苷 LDL膽固醇 HDL膽固醇 膽固醇 側鏈裂解酶缺陷癥腦磷脂膽固醇 絮狀試驗 血總膽固醇及正常值 降低膽固醇 、甘油三酯 中耳膽固醇性肉芽腫 膽固醇酯水解酶缺乏 卵磷脂膽固醇 脂酰轉移酶 血漿膽固醇 酯轉移蛋白 靈芝降壓去膽固醇湯 大蒜能使膽固醇下降 膽固醇性栓塞性腎病 傢族性高膽固醇血癥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 對膽固醇的中性作用 放射性碘碘化膽固醇 細胞外膽固醇沉着癥 視網膜膽固醇沉積物 膽紅素膽固醇 飽和指數 膽固醇 脫碳鏈酶復合體二羥膽固醇 碳鏈裂解酶 膽固醇對苯乙酸氮芥 總膽固醇液體試劑盒 低膽固醇 低飽和脂肪飲食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試劑盒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試劑盒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一步法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沉澱法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一步法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總膽固醇測定CH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血清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血清總膽固醇TC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小兒細胞外膽固醇 沉着綜合徵 影響膽固醇 和甘油酸脂代謝藥 治療高膽固醇 血癥和混合型高脂血癥 膽固醇 性膽囊息肉伴慢性膽囊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測定HDLCH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膽固醇 與復發性心髒事件臨床試驗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測定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測定 高膽固醇 血癥飲食的咨詢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