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不良反應 : 民間驗方 : 醫學心理學 : 法學 : 中藥材 : 疾病 > 膽囊炎
目錄
No. 1
  由於膽囊管阻塞、細菌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而引起的膽囊炎癥性病變。常與膽石癥同時存在。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多發生於中年女性,尤其是肥胖者。急性膽囊炎常突然發作,表現為右上腹疼痛,呈持續陣發性加劇,並伴有惡心、發熱等癥狀。慢性膽囊炎常為急性膽囊炎的後遺癥。
病因及簡介
  膽囊炎(cholecystitis)分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上多見,尤以
  肥胖、多産、40歲左右的女性發病率較高。
  急性膽囊炎發病與膽汁淤滯和細菌感染密切相關。主要致病菌為
  大腸桿菌(占60%~70%)、剋雷伯菌、厭氧桿菌等革蘭陰性菌,多由
  腸道經膽總管逆行進入膽囊,少數經門靜脈係統至肝、再隨膽汁流入
  膽囊。
  慢性膽囊炎一部分為急性膽囊炎遷延而成,但多數既往並無急性
  發作史。約70%的病人伴有結石。由於膽石刺激,加上在長期慢性炎癥
  的基礎上,有過反復多次的急性發作,可使膽囊萎縮或囊壁纖維組織
  增生肥厚,終緻囊腔縮小、功能喪失。若膽囊管為結石、炎性粘連或
  疤痕完全阻塞,膽汁無法流進膽囊,而膽囊內原有的膽汁,因膽色素
  逐漸被吸收,粘膜仍不斷分泌無色水樣粘液(白膽汁),即可形成膽
  囊積水;當繼發感染,則演變為膽囊積膿。
臨床表徵
  (一)急性膽囊炎不少患者在進油膩晚餐後半夜發病,因高脂飲
  食能使膽囊加強收縮,而平臥又易於小膽石滑入並嵌頓膽囊管。主要
  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可嚮右肩背放射;常伴發熱
  、惡心嘔吐,但寒戰少見,黃疸輕。腹部檢查發現右上腹飽滿,膽囊
  區腹肌緊張、明顯壓痛、反跳痛。
  (二)慢性膽囊炎癥狀、體徵不典型。多數表現為膽源性消化不
  良,厭油膩食物、上腹部悶脹、噯氣、胃部灼熱等,與潰瘍病或慢性
  闌尾炎近似;有時因結石梗阻膽囊管,可呈急性發作,但當結石移動
  、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轉。體查,膽囊區可有輕度壓痛或叩擊痛;若
  膽囊積水,常能捫及圓形、光滑的囊性腫塊。
一般性治療和預防
  急、慢性膽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膽囊療效最好。 (一)非手術療法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 、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失調;c. 解痙止痛;d.靜脈聯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氯黴 素、先鋒黴素等;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二)手術療法 1.急性膽囊炎:一般主張經12~24小時積極的內科治療,待癥狀 緩解再擇期手術。 2.慢性膽囊炎:無論有無結石,因膽囊已喪失功能,且為感染病 竈,均應擇期手術切除。 膽囊炎膽石癥除用藥物和外科手術治療外,營養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緩解和手術後健康恢復階段更不容忽視營養治療的要求及飲食治療原則如下: (1) 營養治療的總目的,是通過控製脂肪的攝入量,減輕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預防結石的發生。急性發作期的重癥患者應禁食,可靜脈補給各種營養素;當能進食時,應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隨病情逐漸緩解可給予低脂半流質或低脂少渣軟飯。每日應少食多餐,仍須限製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膽囊炎應給予充足熱量的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和適量限製脂肪的飲食,同時要有豐富的維生素。 (2) 要有足夠熱能,方能保證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體重過重,應給予低熱能飲食,使患者體重減輕。低熱能飲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適合對膽囊病患者限製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給熱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對慢性膽囊炎患者,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增進食欲、促進膽囊收縮利於膽囊排空,應盡可能提高飲食中蛋白質比例。每日蛋白質供給量以每公斤體重l~1.2剋為宜,但要避免隨着蛋白質攝入過量的膽固醇。 (4) 由於脂肪能促使病變的膽囊收縮而引起劇烈疼痛,故在發作期應對其嚴加限製。每日脂肪供給量應低於40剋或禁食,病情好轉後可適量進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時,主要的營養物質是糖。可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給300~350剋,特別是在發作期應予靜脈補給。 (6) 要供給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特別要註意補充維生素b、k。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膽囊炎的ct診斷有哪些特點: 急性膽囊炎患者偶需做ct檢查。它除可發現膽囊管或膽囊結石外,診斷主要依據:①膽囊擴大;②膽囊壁普遍性增厚,且增強掃描時可見膽囊明顯強化。這兩種現象對確立診斷缺一不可.因膽囊擴大也可見於膽道梗阻,或正常膽囊炎因增厚的膽囊壁而呈結節狀,可給人以膽囊癌的現象。故其鑒別診斷需結合臨床癥狀。化膿性膽囊炎膽汁ct值可大於20hu。膽囊周圍炎,膽囊壁與肝實質界面不清或於膽囊周圍顯示為低密度環,係由肝組織繼發性水腫所致。若係膽囊穿孔,膽囊窩部可出現有液平的膿腫。氣腫性膽囊炎則於膽囊內或壁內出現氣影。 慢性膽囊炎常與膽石並存。ct除膽囊壁普遍增厚和增強掃描顯示為壁強化外,膽囊大多擴張不良或縮小。若周圍粘連,則可見膽囊皺褶變形。應該指出的是,如無膽石存在,ct難以肯定膽囊縮小是生理性抑或病理性收縮。如膽汁鈣化或膽囊壁鈣化而形成所謂“瓷器膽囊”,則ct易於診斷。若造影顯示壁厚且擴張不良的膽囊不顯影,而膽管卻良好顯影,可肯定為慢性膽囊炎。ct在膽道造影不常用。 【辨證】肝膽氣滯,濕熱藴結。【治法】疏肝利膽,理氣除濕。【方名】疏肝利膽湯。【組成】柴鬍12剋,白芍20剋,枳殼10剋,木香10剋,元鬍12剋,川楝子15剋,茵陳30剋,大黃6剋(後下),金錢草30剋,麥芽30剋,甘草6剋。【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日服2次。【出處】卜用方。
膽囊炎患者的飲食調理
  近幾十年來對膽囊炎、膽結石形成機理的研究,人們已認識到飲食營養與膽囊炎、膽結石之間有着一定的關係,膽固醇結石與人們的過度營養有關,而膽色素結石又與食物中蛋白質的缺乏不無聯繫,膽色素結石的發生還和膽道蛔蟲病有着密切的關係。基於這些認識,註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對預防膽囊炎、膽結石的發生可能會有一定的作用。
   (1)有規律的進食(一日三餐)是預防結石的最好方法。因為未進食時膽囊中充滿了膽汁,膽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變濃,此時膽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膽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終於形成膽泥。如果進食,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反應性地分泌膽囊收縮激素,使膽囊收縮,這時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膽泥的膽汁被排出到達腸道內,因此可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2)適度營養並適當限製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膽固醇結石的形成和膽汁中含有較多量的膽固醇有關。吃得過多,特別是食物中有較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就會使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增高,會促使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近年,我國人民的生活得到較大的改善,人們的飲食由以前的“溫飽”型逐漸嚮吃好、吃精轉變,魚、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一些因吃得過好、過多而引起的“富貴病”,如肥胖癥、冠心病和膽結石。要預防這些“富貴病”,就要註意營養適度,特別要註意不食用過多的膽固醇和動物脂肪。所謂適度的營養,就是要對人們的飲食的質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製,要求飲食的質量全面地提供各種比例合適的營養物質,而食物的量則以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為度。 根據適度營養的原則,並參照我國人民目前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水平,我國的營養學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較為合理的食物組成:𠔌類14kg,薯類3kg,豆類1kg,肉1.5kg,魚0.5kg和水果1kg。當然,以上標準衹是適用於從事一般活動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對防止營養過度也有一定的幫助。
   (3)保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物質。據研究,蛋白質攝入量的長期不足,與膽色素結石的形成有關。因此,保證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就會有助於預防膽色素結石的發生。事實上,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膳食中蛋白質量已有明顯增高,因此我國患膽色素結石的人數已有減少的傾嚮。但在我國有些地區,特別是農村,膽色素結石仍很常見。
   (4)講究衛生,防止腸道蛔蟲的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須洗淨,搞好環境衛生等,是預防蛔蟲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對預防膽色素結石也很有幫助。
   (5)積極治療腸蛔蟲癥和膽道蛔蟲癥。發現腸蛔蟲癥後,應及時服用驅蟲藥,以免蛔蟲鑽入膽道,萬一得了膽道蛔蟲癥,更應積極治療,以防日久發生膽色素結石。
   (6)保持膽囊的收縮功能,防止膽汁長期淤滯。對長期禁食使用靜脈內營養的病人,應定期使用膽囊收縮藥物,如膽囊收縮素等。
預防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即膽囊壁的急性炎癥反應,通常是由於膽石阻塞膽囊管引起的.
  雖然急性膽囊炎大多數是由於膽結石所致,但其病理機製尚未完全明了.膽囊管阻塞一般引起膽囊粘液分泌增加,膽汁成分包括膽????,磷脂,甚至膽固醇可發生變化,從而引起粘膜炎癥.後期可出現動脈阻塞和缺血.除少數病例外,急性膽囊炎並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對發病開始幾天內手術取出的膽囊膽汁作培養,其陽性率不到33%.至少95%的急性膽囊炎患者伴有膽囊結石.
  控製飲食可以預防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因為脂肪類食物可促進縮膽囊素的産生而增強膽囊的收縮,如果膽道口括約肌不能及時弛緩使膽汁流出,則可發生有上腹部不適的感覺。
  因此在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脂肪類食物,不要飽餐,而應采用高碳水化合物流質飲食如稀飯等。膽囊炎膽石癥不論在發作期或靜止期,含有豐富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均應少吃為宜。但植物油脂有利膽作用,在不存在總膽管梗阻的病例,或膽囊炎膽石癥靜止期均可服用,不必限製。
  許多水果都對人們的健康有益,水果中大量的維生素和各種養分,可以使人養顔強體、延年益壽。美國最新的一項調查還發現,女士們多食用橙子,還可以預防和減少膽囊炎的發生。
No. 7
  膽囊炎
  【辨證】肝膽氣滯,濕熱藴結。
  【治法】疏肝利膽,理氣除濕。
  【方名】疏肝利膽湯。
  【組成】柴鬍12剋,白芍20剋,枳殼10剋,木香10剋,元鬍12剋,川楝子15剋,茵陳30剋,大黃6剋(後下),金錢草30剋,麥芽30剋,甘草6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日服2次。
  【出處】卜用方。
★膽囊炎基本概述★
  膽囊炎(cholecystitis)分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上多見,尤以肥胖、多産、40歲左右的女性發病率較高。
  急性膽囊炎發病與膽汁淤滯和細菌感染密切相關。主要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占60%~70%)、剋雷伯菌、厭氧桿菌等革蘭陰性菌,多由腸道經膽總管逆行進入膽囊,少數經門靜脈係統至肝、再隨膽汁流入膽囊。
  慢性膽囊炎一部分為急性膽囊炎遷延而成,但多數既往並無急性發作史。約70%的病人伴有結石。由於膽石刺激,加上在長期慢性炎癥的基礎上,有過反復多次的急性發作,可使膽囊萎縮或囊壁纖維組織增生肥厚,終緻囊腔縮小、功能喪失。若膽囊管為結石、炎性粘連或疤痕完全阻塞,膽汁無法流進膽囊,而膽囊內原有的膽汁,因膽色素逐漸被吸收,粘膜仍不斷分泌無色水樣粘液(白膽汁),即可形成膽囊積水;當繼發感染,則演變為膽囊積膿。
  一般認為膽囊小結石易阻塞膽囊管,引起急性膽囊炎;而較大的結石常無明顯的腹部絞痛,僅引起慢性膽囊炎的表現。慢性膽囊炎是指膽囊的慢性炎癥,引起慢性炎癥最常見的原因是膽囊內有結石。可以這樣說,幾乎所有膽囊內有結石的病人都有慢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可以是急性膽囊炎發作過後的後遺癥。病人在一次急性膽囊炎發作之後,幾乎不可避免地發展成為慢性膽囊炎。然而,實際上多數急性膽囊炎是慢性膽囊炎的急性發作,有相當一部分慢性膽囊炎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以前從來沒有得過急性膽囊炎的病史。
  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多不典型,亦不明顯。平時可能經常有右上腹部隱痛、腹脹、噯氣、惡心和厭食油膩食物等消化不良癥狀,有的病人則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處隱痛。在站立、運動及冷水浴後更為明顯。病人右上腹肋緣下有輕度壓痛,或壓之有不適感。B超檢查可見膽囊引人註目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礙。口服膽囊造影劑發現有結石時,則診斷可以確定。
★膽囊炎治療方法★
  急、慢性膽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膽囊療效最好。
  (一)非手術療法: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 、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失調;c. 解痙止痛;d.靜脈聯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氯黴 素、先鋒黴素等;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二)手術療法
  1.急性膽囊炎:一般主張經12~24小時積極的內科治療,待癥狀 緩解再擇期手術。
  2.慢性膽囊炎:無論有無結石,因膽囊已喪失功能,且為感染病 竈,均應擇期手術切除。
   (三)飲食療法
  膽囊炎膽石癥除用藥物和外科手術治療外,營養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緩解和手術後健康恢復階段更不容忽視營養治療的要求及飲食治療原則如下:
  (1) 營養治療的總目的,是通過控製脂肪的攝入量,減輕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預防結石的發生。急性發作期的重癥患者應禁食,可靜脈補給各種營養素;當能進食時,應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隨病情逐漸緩解可給予低脂半流質或低脂少渣軟飯。每日應少食多餐,仍須限製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膽囊炎應給予充足熱量的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和適量限製脂肪的飲食,同時要有豐富的維生素。
  (2) 要有足夠熱能,方能保證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體重過重,應給予低熱能飲食,使患者體重減輕。低熱能飲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適合對膽囊病患者限製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給熱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對慢性膽囊炎患者,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增進食欲、促進膽囊收縮利於膽囊排空,應盡可能提高飲食中蛋白質比例。每日蛋白質供給量以每公斤體重l~1.2剋為宜,但要避免隨着蛋白質攝入過量的膽固醇。
  (4) 由於脂肪能促使病變的膽囊收縮而引起劇烈疼痛,故在發作期應對其嚴加限製。每日脂肪供給量應低於40剋或禁食,病情好轉後可適量進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時,主要的營養物質是糖。可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給300~350剋,特別是在發作期應予靜脈補給。
  (6) 要供給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特別要註意補充維生素B、K。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急性膽囊炎
  ⒈ 一般治療:臥床休息,給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忌油膩食物,嚴重者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充營養、水及電解質。
   ⒉ 解痙、鎮痛藥物治療:阿托品0.5mg或654-2 5mg肌註;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維生素K38-16mg,肌註;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鎮痛,不宜用嗎啡。
   ⒊ 抗菌治療:氨苄青黴素、環丙沙星、甲硝唑;還可選用氨基糖甙類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最好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
   ⒋ 利膽:舒膽通、消炎利膽片或清肝利膽口服液口服,發作緩解後方可應用。
   ⒌ 外科治療:發生壞死、化膿、穿孔、嵌頓結石者,應及時外科手術治療,行膽囊切除或膽囊造瘻。
   慢性膽囊炎
   ⒈ 手術治療:慢性膽囊炎伴有膽石者,應行膽囊切除術。手術一般擇期在膽囊炎發作2個月後進行,這樣可減少膽囊周圍的粘連與膽囊水腫。
   ⒉ 綜合治療:低脂飲食,口服利膽藥,如硫酸鎂、消炎利膽片、清肝利膽口服液、保膽健素等;應用熊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消石素等溶石;有寄生蟲感染者應當驅蟲治療。
   3.飲食療法:中醫認為,慢性膽囊炎多為肝膽鬱熱、疏泄失常所致。當以清利肝膽、疏肝行氣、調理氣機為治。中醫辨證食治,一般分為以下幾型:
   飲食停滯型 :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或惡心欲嘔、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當以理氣消食、和胃導滯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山楂山藥餅:山楂、山藥、白糖各適量。將山楂去核,同山藥共蒸熟,冷後加白糖攪勻,壓為薄餅服食,1日1劑。
  2,幹薑鬍椒砂仁肚:幹薑、鬍椒、砂仁各6剋,肉桂、陳皮各3剋,豬肚1個,調料適量。將豬肚洗淨,諸藥布包,加水同煮至豬肚爛熟後,去渣取汁飲服,豬肚取出切片,調味服食,2日1劑。
   肝氣犯胃型 :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攻撐作痛,曖氣頻繁,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發作,舌苔薄白,脈弦。當以疏肝理氣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陳皮檳榔:陳皮20剋,檳榔200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剋。將諸藥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轉文火慢煮;煮至藥液幹後,停火候冷。待藥液冷後,將檳榔取出,用刀剁為黃豆大小的碎塊備用。每次飯後含服少許。
  2.丹參田雞湯:丹參30剋,大棗10剋,田雞250剋。將丹參布包,大棗去核,田雞去皮洗淨。加水同燉至田雞熟後,去藥包,加入食????、味精等調服,每日1劑。
   肝胃鬱熱型:主要表現脅肋疼痛、胃脘脹滿灼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幹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或數。當以疏肝泄熱,行氣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牛蒡炒肉絲:牛蒡子10剋,豬瘦肉150剋,鬍蘿蔔絲100剋,調味品適量。將牛蒡子水煎取汁備用。豬肉洗淨切絲,用牛蒡子煎液加澱粉等調味。鍋中放素油燒熱後,下肉絲爆炒,而後下鬍蘿h及調味品等,炒熟即成,每日1劑。
  2.金幣竹葉粥:金幣草30剋,竹葉10剋,大米50剋,白糖適量。將金幣草、竹葉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兩沸即成。每日1劑。
   瘀血停滯型: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胃脘脹滿疼痛、舌質紫暗、脈澀。當以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山楂三七粥:山楂10剋,三七3剋,大米50剋,蜂蜜適量。將三七研為細末,先取山楂、大米煮粥,待沸時調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早餐服食。
  2.無花果木耳紅棗煲瘦肉:豬瘦肉250剋,無花果60剋,紅棗5枚,黑木耳15剋,調料適量。將豬肉洗淨、切片;大棗去核;黑木耳發開洗淨,與無花果等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後,調入蔥、薑、椒、????等。待熟後,味精調服,每日1劑。
  3.桃仁墨魚:桃仁6剋,當歸10剋,墨魚1條,調味品適量。將墨魚去頭、骨,洗淨,切絲,桃仁、當歸布包,加水同煮沸後去浮沫。文火煮至墨魚熟透,去藥包,調味服食。
   偏方一則:
   〖辨證〗肝膽氣滯,濕熱藴結。
  〖治法〗疏肝利膽,理氣除濕。
  〖方名〗疏肝利膽湯。
  〖組成〗柴鬍12剋,白芍20剋,枳殼10剋,木香10剋,元鬍12剋,川楝子15剋,茵陳30剋,大黃6剋(後下),金錢草30剋,麥芽30剋,甘草6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日服2次。
★膽囊炎診斷依據★
  急性膽囊炎患者偶需做CT檢查。它除可發現膽囊管或膽囊結石外,診斷主要依據:①膽囊擴大;②膽囊壁普遍性增厚,且增強掃描時可見膽囊明顯強化。這兩種現象對確立診斷缺一不可.因膽囊擴大也可見於膽道梗阻,或正常膽囊炎因增厚的膽囊壁而呈結節狀,可給人以膽囊癌的現象。故其鑒別診斷需結合臨床癥狀。 化膿性膽囊炎膽汁CT值可大於20HU。膽囊周圍炎,膽囊壁與肝實質界面不清或於膽囊周圍顯示為低密度環,係由肝組織繼發性水腫所致。若係膽囊穿孔,膽囊窩部可出現有液平的膿腫。氣腫性膽囊炎則於膽囊內或壁內出現氣影。 慢性膽囊炎常與膽石並存。CT除膽囊壁普遍增厚和增強掃描顯示為壁強化外,膽囊大多擴張不良或縮小。若周圍粘連,則可見膽囊皺褶變形。應該指出的是,如無膽石存在,CT難以肯定膽囊縮小是生理性抑或病理性收縮。如膽汁鈣化或膽囊壁鈣化而形成所謂“瓷器膽囊”,則CT易於診斷。若造影顯示壁厚且擴張不良的膽囊不顯影,而膽管卻良好顯影,可肯定為慢性膽囊炎。CT在膽道造影不常用。
★膽囊炎診斷措施★
  臨床上懷疑急性膽囊炎時,可通過肝膽閃爍掃描和超聲波檢查確診。靜脈註射標有99m鍀的亞氨乙酰乙酸化合物可迅速被肝髒攝取並排泄,應用同位素掃描技術可依次顯示肝髒,肝外膽管,膽囊和十二指腸。若肝髒和膽管顯影正常而膽囊未顯影,往往支持急性膽囊炎的臨床診斷,其敏感性可達97%,特異性達90%。假陽性可發生於全胃腸道外營養(TPN),胰腺炎,危重病或禁食。雖然超聲波是診斷膽囊炎較好的方法,但對急性膽囊炎診斷不夠精確,證實超聲波下的Murphy徵,膽囊壁增厚以及膽囊周圍積液對診斷有幫助。
  當臨床表現不典型時,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比較睏難,必須與膽管炎,胰腺炎,闌尾炎,消化性潰瘍和胸膜炎等鑒別。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臨床特點,而且肝膽掃描和超聲波檢查可為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提供可靠的證據。(摘自:上海新科結石病醫院)
膽囊炎的護理常識★
  在飲食方面,膽囊炎急性發作時,在消炎治療的同時,還應采取禁食的措施。當癥狀緩解後應食豆漿、果子汁、素菜湯、濃米湯等高糖流質食物。慢性期膽囊炎可食瘦肉、雞肉、魚肉及蔬菜、水果泥等低脂肪、低膽固醇半流質食物。同時應多飲水,促進膽汁的排出。
  在工作活動方面,急性發作期臥床休息是必要的。慢性期可考試,大收集整理根據病情的輕重適當參加一點體育活動或工作,但不可過量。因為大量活動造成的疲勞是臨床上膽囊炎發作的常見誘因,且活動量大,消耗多,需補充高能的食物,這樣會大大增加膽囊的負擔。
  對於恢復期病情較輕的膽囊炎患者來說,進行一些簡單、輕鬆的工作或活動量小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做廣播體操等是可以的,而且這樣還可增強膽囊肌肉的收縮力,防止膽汁在膽囊內的淤積。
★膽囊炎的CT檢查★
  膽囊炎一般臨床多能作出診斷,衹有出現並發癥時纔作CT檢查,如膽囊穿孔,CT掃描示膽囊窩部位出現有液平面的膿腫。一般膽囊炎均示有膽囊壁增厚,急性期膽囊多增大。膽囊內或壁內如見有氣泡,可診斷為"氣腫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常合併結石,CT能清楚地顯示陽性結石,陰性結石仍需要行造影CT掃描(靜脈註射膽影葡胺或口服碘番酸)。
★膽囊炎家庭養護★
  (1)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時,參照急性膽囊炎的膳食要求。
  (2)慢性膽囊炎的膳食,應根據病情給予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半流質食物或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軟食。低脂肪:指脂肪總量以20-30剋/日為宜,並把這些脂肪總量分在各餐中。低膽固醇:指忌食用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腦,肝、腎及魚子等,因魚油中含大量多烯酸,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所以平日可多食用些魚類食物;
  (3)蛋白質:蛋白質食用要適量,每日50-70剋,足量的蛋白質有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但過量的蛋白質會增加膽汁的分泌,不利於膽囊炎性組織的修復。
  (4)碳水化合物:慢性膽囊炎的病人的熱量主要來源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利用率亦高。但過於肥胖的人患膽囊炎,同時合併有冠心病或高脂血癥時,則需要適當限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包括主食及含糖糕點,糖塊的攝入,以利於減輕體重。
  (5)大量飲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量的攝入,以利於膽汁的稀釋,減少膽汁滯積。
  (6)忌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濃烈的調味品。
  (7)少量多餐。
  (8)避免便秘發生,因其能影響膽汁的排出,所以適當用些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
  (9)此外還可采用如下飲食療法:
  金錢敗醬茵陳茶:金錢草、敗醬草、茵陳各30剋,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適量溫服代茶飲。雞蛋汁黃瓜藤飲:黃瓜藤100剋,洗淨煎水100毫升,新鮮雞蛋1個,取汁衝服。蘿蔔湯:取新鮮蘿蔔1個,切成小塊,適量水,放少許食????,共煮之,取汁飲用,每周3次服。
★膽囊炎預防保健★
  急性膽囊炎即膽囊壁的急性炎癥反應,通常是由於膽石阻塞膽囊管引起的.
  雖然急性膽囊炎大多數是由於膽結石所致,但其病理機製尚未完全明了.膽囊管阻塞一般引起膽囊粘液分泌增加,膽汁成分包括膽????,磷脂,甚至膽固醇可發生變化,從而引起粘膜炎癥.後期可出現動脈阻塞和缺血.除少數病例外,急性膽囊炎並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對發病開始幾天內手術取出的膽囊膽汁作培養,其陽性率不到33%.至少95%的急性膽囊炎患者伴有膽囊結石.
  控製飲食可以預防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因為脂肪類食物可促進縮膽囊素的産生而增強膽囊的收縮,如果膽道口括約肌不能及時弛緩使膽汁流出,則可發生有上腹部不適的感覺。
  因此在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脂肪類食物,不要飽餐,而應采用高碳水化合物流質飲食如稀飯等。膽囊炎膽石癥不論在發作期或靜止期,含有豐富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均應少吃為宜。但植物油脂有利膽作用,在不存在總膽管梗阻的病例,或膽囊炎膽石癥靜止期均可服用,不必限製。
  許多水果都對人們的健康有益,水果中大量的維生素和各種養分,可以使人養顔強體、延年益壽。美國最新的一項調查還發現,女士們多食用橙子,還可以預防和減少膽囊炎的發生。
  這也就從反方面提醒大傢,雖然生活條件在不斷的提高,親朋好友間聚會也逐漸增多。不少人節日期間“吃大餐”機會多,吃大魚大肉的頻率也很高,暴飲與肥膩成了膽結石等結石病的主要誘因。一些經常忙應酬、過夜生活、長期出差的男性甚至會發生腎結石。專傢認為,一般40歲左右的人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結石,但小結石一般可通過自身的排泄機能逐步排出,衹要註意合理飲食,大多可避免結石的疼痛及手術之苦。
★膽囊炎好發人群★
  膽囊炎多發生於中年人,尤其是中年肥胖女性,這是什麽原因呢?讓我們從膽囊炎的發病原因說起,膽囊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苦膽,形狀像梨,它是貯存和濃縮膽汁的髒器。
  人們在吃進食物以後,通過神經反射,使膽囊收縮,使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體過於肥胖,或是有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調節障礙、膽結石等,膽汁就不容易從膽囊流出而滯留在膽囊裏,膽汁裏的水分逐漸被吸收,使膽????濃度增高,而膽????會刺激膽囊黏膜發炎。一開始還是無菌的,隨着細菌乘機侵入,便由無菌性膽囊炎開始轉變為感染性膽囊炎
  40歲左右的中年人,由於工作的壓力、生活方式的改變,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的排泄不通暢。慢慢發胖的中年人,由於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結石形成就更容易誘發膽囊炎發作了。絶經期前的中年婦女,因為內分泌改變的關係,常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所以得膽囊炎的機會要比同年齡的男子更多一些。
膽囊炎病人的飲食禁忌
  人在進餐後,脂肪及胃酸刺激小腸粘膜産生膽囊收縮素引起膽囊收縮,把膽汗排進小腸,參與脂肪的消化與吸收。若膽囊膽管粘膜發炎,膽管阻塞,膽汗排出不暢,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就會受影響。同時,膽汗中膽固醇與膽酸????的比例發生改變,膽固醇濃度升高,因而容易發生膽囊膽管結石。
  進食脂肪後,膽囊收縮,右上腹出現疼痛,甚至劇痛、惡心等。因此,膽囊炎病人要限製食油量,急性期每日限20~30剋內,好轉時限50~60剋內,忌吃肥肉。
  飲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為宜,忌食辣椒、洋蔥、蘿蔔等刺激性強,含粗纖維的食物;忌少餐多量,應少量多餐,並多飲湯水,以利膽汗的分泌和排出;忌食産氣和帶氣味的果菜豆類,以免加重腹脹。
  肥胖女性要預防膽囊炎
  膽囊炎多發生於中年人,尤其是中年肥胖女性,這是什麽原因呢?讓我們從膽囊炎的發病原因說起,膽囊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苦膽,形狀像梨,它是貯存和濃縮膽汁的髒器。
  人們在吃進食物以後,通過神經反射,使膽囊收縮,使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體過於肥胖,或是有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調節障礙、膽結石等,膽汁就不容易從膽囊流出而滯留在膽囊裏,膽汁裏的水分逐漸被吸收,使膽????濃度增高,而膽????會刺激膽囊黏膜發炎。一開始還是無菌的,隨着細菌乘機侵入,便由無菌性膽囊炎開始轉變為感染性膽囊炎
  40歲左右的中年人,由於工作的壓力、生活方式的改變,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的排泄不通暢。慢慢發胖的中年人,由於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結石形成就更容易誘發膽囊炎發作了。絶經期前的中年婦女,因為內分泌改變的關係,常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所以得膽囊炎的機會要比同年齡的男子更多一些。
  膽囊炎與肝膽清洗的聯繫
   膽囊炎多數為慢性, 急性膽囊炎多是慢性膽囊炎的急性發作。慢性膽囊炎的患者常飯後感覺上腹悶脹或隱痛,與吃油膩和生冷食物有關,常有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處隱痛,右上腹肋緣下輕度壓痛,或壓之有不適感。
  對於慢性膽囊炎, 目前衹能用消炎利膽藥控製癥狀。但即使用消炎利膽藥,癥狀改善也未必理想,急性發作也不可避免。
  膽囊炎發現伴有膽結石實屬常見,往往被建議手術摘除膽囊。可手術卻不是理想的治療方案。 膽囊摘除手術並不復雜,但是沒了膽囊對你來說卻是一個隱患。膽囊並不象闌尾一樣可有可無。膽囊摘除後,脂肪的消化能力受到很大影響,很多人由於腹瀉等反應不敢吃生冷和有脂肪的食物,生活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另外,大多數膽囊炎患者會合併肝膽結石。切除膽囊後,肝內結石依然存在,會引起手術殘端結石的復發。如果繼發膽總管結石 ,還可引發急性胰腺炎。
  肝膽本身具有很強的自我清洗能力,能按照生理節律將每天的代謝廢棄物排出體外。但是, 由於大氣和水污染、農藥殘留、長期服藥、快節奏生活、飲酒、應酬、高蛋白高脂肪攝如入過多,加上熬夜、工作和生活壓力等因素,影響肝髒自我清洗的能力,現代社會 90% 以上成年人的肝膽內殘留大量的代謝廢棄物。膽囊炎患者由於膽囊收縮能力下降,就更加重了廢棄物的殘留。
  膽囊炎病人註意適度營養
  所謂適度的營養,就是要對人們的飲食的質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製,要求飲食的質量全面地提供各種比例合適的營養物質,而食物的量則以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為度。根據適度營養的原則,並參照我國人民目前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水平,我國的營養學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較為合理的食物組成:𠔌類14kg,薯類3kg,豆類1kg,肉1.5kg,魚0.5kg和水果1kg。當然,以上標準衹是適用於從事一般活動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對防止營養過度也有一定的幫助。
  妊娠期的急性膽囊炎和膽石病的發病原因:
   妊娠期在孕激素作用下,膽囊及膽道平滑肌鬆弛致使膽囊排空緩慢及膽汁淤積;雌激素降低膽囊粘膜對鈉的調節,使膽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響膽囊濃縮功能;加之膽汁中膽固醇成分增多,膽汁酸????及磷脂分泌減少,有利於形成膽結石。妊娠是膽囊炎和膽囊結石的重要誘因。臨床上妊娠合併急性膽囊炎並不多見,是因為極少發生感染的緣故。
  膽囊炎和膽石病可發生在妊娠期任何階段,以妊娠晚期更多見。 妊娠期在孕激素作用下,膽囊及膽道平滑肌鬆弛致使膽囊排空緩慢及膽汁淤積;雌激素降低膽囊粘膜對鈉的調節,使膽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響膽囊濃縮功能;加之膽汁中膽固醇成分增多,膽汁酸????及磷脂分泌減少,有利於形成膽結石。
  妊娠是膽囊炎和膽囊結石的重要誘因。臨床上妊娠合併急性膽囊炎並不多見,是因為極少發生感染的緣故。膽囊炎和膽石病可發生在妊娠期任何階段,以妊娠晚期更多見。
  診斷檢查 B型超聲檢查見膽囊體積增大,膽囊壁增厚,多數膽囊內有積液和膽石光團影。化驗檢查示自細胞計數升高伴核左移。
  膽囊炎的術後護理
  術後第1天:腸蠕動恢復後,可飲水,飲水後無腹脹不適,可進流食。忌牛奶、豆漿。
  術後第2天:進流食後如無不適,可進清淡半流食兩天。
  術後第4天:進清淡半流食後如無不適主訴,可進普食(但以低脂肪、低膽固醇、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適量的優質蛋白,多吃利膽食物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忌辛辣食物(因可刺激胃腸道分泌膽囊收縮素,引起術後並發膽瘻)。忌動物脂肪。如:肥肉、豬油、豬頭肉、豬蹄、奶油蛋糕。忌油煎、油炸食物。如:炸油條、炸雞蛋、炸雞腿。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蛋黃、肥肉、動物的內臟、魚子。
  術後第8天食物中可逐漸怎加脂肪、蛋白含量。
  術後1個月飲食可恢復至正常水平。
  流食米湯、藕粉、杏仁霜等。優質蛋白如牛奶、瘦肉、蛋青、大豆製品。利膽食物如菠菜、青筍、洋蔥、番茄。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易消化、含膽固醇少的植物油如豆油、菜子油、花生油。
  清淡半流食如米粥、菜粥、片湯、疙瘩湯等。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如雞肉、帶魚、淡水魚(鯽魚、鰱魚、草魚、鯉魚)、黃魚、瘦豬肉、瘦羊肉、瘦牛肉、脫脂奶粉。
急性膽囊炎診斷要點
  1.發病急驟,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可有高熱或寒戰。
  2.急性病容,可見黃疸,右上腹明顯壓痛,腹肌緊張,Murphy 徵陽性,或可觸及腫大的膽囊。
  3.血白細胞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核左移或見中毒顆粒。
  4.B 超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可顯示膽囊腫大程度、積液、積膿、膽囊周圍滲出性改變。
百科大全
  dannangyan
  膽囊炎
  cholecystitis
    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常與膽石癥同時存在。急性膽囊炎常突然發作,出現右上腹痛、發熱等癥狀。慢性膽囊炎,可産生長期消化不良等癥狀。防治膽石癥、傷寒和蛔蟲病可減少膽囊炎的發生。急性膽囊炎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不能控製反復發作者,宜手術切除。
    
英文解釋
  1. n.:  cholecystitis
相關詞
醫學醫療內科消化係統疾病疾病大全膽石癥慢性肝炎膽管炎
膽石膽結石中成藥結石疾病結石病生理妊娠
肝炎胰腺炎中藥部頒標準膽結石治療膽病治療膽結石食療肝膽用藥消化不良
更多結果...
包含詞
慢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治療膽囊炎
預防膽囊炎其他膽囊炎術後膽囊炎
膽囊炎膽石癥細菌性膽囊炎化學性膽囊炎
壞疽性膽囊炎梗阻性膽囊炎結石性膽囊炎
萎縮性膽囊炎息肉性膽囊炎氣腫性膽囊炎
增生性膽囊炎無結石膽囊炎膽囊炎與膽石癥
妊娠並發膽囊炎小兒急性膽囊炎膽石癥伴膽囊炎
膽固醇性膽囊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慢性結石性膽囊炎
膽囊炎的自然療法膽管結石伴膽囊炎妊娠伴慢性膽囊炎
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急性壞疽性膽囊炎
膽囊炎與膽結石簡便自療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膽囊炎膽石癥診斷治療調養
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癥創傷後或手術後膽囊炎妊娠合併急性膽囊炎
膽囊炎、膽石癥膽囊結石伴萎縮性膽囊炎膽囊結石伴壞疽性膽囊炎
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膽石癥伴急性膽囊炎膽石癥伴慢性膽囊炎
膽總管結石伴膽囊炎肝膽管結石伴膽囊炎膽總管結石伴慢性膽囊炎
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肝管結石伴慢性膽囊炎膽管結石伴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膽管結石伴急性膽囊炎總膽管結石伴慢性膽囊炎
肝膽管結石伴慢性膽囊炎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膽囊炎患者的飲食調理
膽總管結石伴急性膽囊炎飲食保健叢書防治膽石癥膽囊炎的飲食保健膽囊結石伴急性化膿性膽囊炎
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膽石癥伴急性膽囊炎膽固醇性膽囊息肉伴慢性膽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