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山 肯尼亞山(Mount Kenya)
亦譯肯尼山;斯瓦希裏語作Kirinyaga。
肯亞中部火山,位於赤道之南。是非洲第二高峰,僅次於南方320公裏(200哩)的吉力馬札羅山。肯亞山地區在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遺産名單內。
東非大裂𠔌最大的死火山,位於肯尼亞中部。最高峰海拔5,199米,是僅次於乞力馬紮羅山的非洲第二高峰。她穿越赤道綫,平時煙霧繚繞,峰頂若隱若現,而在晴朗的日子裏幾英裏以外都可以看到屹立在遠處的雪峰。巨大冰河形成的山𠔌緊靠群山,一片瑰麗的景色。山頂終年積雪,並有15條冰川伸延到4,300米處。海拔1,500─3,500米多密林。2,000米以下多種植園,在火山岩發育的肥沃土壤上種植咖啡、劍麻、香蕉等。連同周圍地區闢為國傢公園。以熱帶雪峰景色和衆多野生動物吸引大量旅遊者。山腳和山腰設有旅館和宿營地。其南面的尼安達魯瓦山脈的忙忙林海間有野生動物園。
肯尼亞山底高約1,600公尺(5,250呎)。2,440公尺(8,000呎)等高綫上的周長約為153公裏(95哩)。峰頂地區主要為陡峻、角錐狀的尖峰,包括巴蒂安峰(Batian, 高5199公尺〔17,058呎〕)、涅裏翁峰(Nelion, 高5,188公尺〔17,022呎〕)和萊納納峰(Point Lenana, 高4,985公尺〔16,355呎〕)。這座休眠已久的死火山大半已遭侵蝕,最高的幾座山峰由堵住前火山口的結晶狀霞石正長岩組成。從中央高峰呈放射狀延伸的山脈為7條大山𠔌分隔。山坡上的溪流與沼澤源於幾條正在後退的小冰川,其中最大的是路易斯(Lewis)和廷德爾(Tyndall)。所有溪流的特色是呈明顯的放射狀流嚮,但最終皆註入塔納河(Tana River)或埃瓦索恩吉裏河(Ewaso Ngiro River)。
依高度不同,肯亞山有一連串獨特的植被地區。草原覆蓋著西部和北部的高地(有金合歡屬〔Acacia〕和菅草屬〔Themeda〕種類),南部和東部則以禾草和矮樹為主。約從海拔1,800公尺(6,000呎)開始,茂密的環狀森林覆蓋山坡,嚮上延伸至海拔3,000公尺(10,000呎)附近。較乾燥的西部和北部兩側以雪鬆和羅漢鬆最多。森林上緣──海拔約2,400公尺(8,000呎)以上──竹林遍布,但隨著海拔愈高,竹林高度明顯遞減,最後沒入繼起的高大帚石楠區。在過渡地帶(海拔3,400∼3,700公尺〔11,000∼12,000呎〕)之上即俗稱的高沼地,是罕見的非洲高山植被帶。再來就是苔蘚和地衣,往上生長到海拔4,600公尺(15,000呎)左右。再往上就衹有光禿禿的岩石、冰川和其他冰雪覆蓋的地區了。肯亞山國傢公園(1949年成立)占地718平方公裏(277平方哩),涵蓋肯亞山大部分海拔較低的邊緣地區。公園及其四周有多種大型動物,包括象、水牛、黑犀牛和豹。一些瀕危和稀有物種,如桑尼鹿(sunni buck)和白化斑馬(albino zebra)也分佈在那裏。基庫尤人(Kikuyu)以及和他們有親緣關係的恩布人(Embu)、梅魯人(Meru)在低海拔的肥沃山坡上開墾。
基庫尤人稱這座山為Kirinyaga或Kere-Nyaga(意為「白色山脈」),自古以來一直尊這座山為他們全能之神恩蓋(Ngai)的傢。剋拉普特(Johann Ludwig Krapt)是第一個發現此山的歐洲人(1849),後來,匈牙利探險傢泰萊基(Samuel Teleki)伯爵和英國地質學家格列哥裏(John Walter Gregory)分別於1887和1893年攀登過肯亞山的一部分。英國地質學家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是第一位登上頂峰者(1899),同行的還有瑞士嚮導歐萊爾(Cesar Ollier)和布洛契爾(Joseph Brocherel)。納紐基(Nanyuki)鎮坐落於肯亞山的西北山麓,位於奈洛比(Nairobi)北方約190公裏(120哩)處,有鐵路與之相通;納紐基和位於西部的納羅莫魯(Naro Moru)都是登山的主要基地。
百科大全
Kenniya Shan
肯尼亞山 Mount Kenya
東非高原上的熄火山。在肯尼亞中部,北靠赤道。屬上新世死火山。山體由粗面玄武岩構成。火山口經強烈侵蝕、切割,形成若幹高聳的山峰,其中巴蒂安峰海拔5199米,為僅次於乞力馬紮羅山的非洲第二高峰。主要山峰還有涅利昂峰(5188米)和萊納納峰(4988米)等。由中部山峰嚮四周被流水切割,形成放射狀的山脊,四周有7條較大的溪𠔌,並在 3900米附近處形成幾個湖泊。水係呈明顯的輻射狀,溪流多註入塔納河。山頂終年積雪,並有十餘條小冰川延伸到4300米處。東側斜面雨量豐沛,北側乾燥。山地低部西、北側為草原,東、南側為低樹和高草植被。1500~3000米為茂密的森林帶,分佈於山體的四周,森林帶上部多竹林。2000米以下的肥沃土地多墾為咖啡、劍麻等種植園;西北部則多種植小麥和放牧牲畜。森林帶以上已闢為國傢公園,面積達588平方公裏,內有許多水牛、象等大型動物。西北部山腳下的納紐基是主要登山基地。
(蘇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