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qí nián shuò dé
解釋: 耆:古稱六十歲為耆,泛指年高。碩: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
|
年高德重。《晉書·苻生載記》:“耆年碩德,德侔 尚父 。”《周書·於謹傳論》:“ 謹 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 |
指年高望重的人 Means the weight of high hope persons |
指年高望重的人。 鄭觀應 《盛世危言·海防下》:“當今王大臣耆年碩德,雖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軍事務,膽識俱優者,恐難其選。” |
|
耆:古稱六十歲為“耆”,指年高。指年老而德高望衆。 |
|
【名稱】耆年碩德
【拼音】qí nián shuò dé
【解釋】耆:古時稱六十歲為“耆”。 碩:大。指年老德高望重。
【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苻生載記》:“耆年碩德,德侔尚父。”
【近義】德高望重
【反義】聲名狼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