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ps衛星導航係統
數量:由24顆衛星組成;
軌道:高度約20200公裏,分佈在6條交點互隔60度的軌道面上;
精度:約為10米;
用途:軍民兩用;
進展:1993年全部建成,正在實驗第二代衛星係統,計劃發射20顆衛星,定位精度將達1毫米。
2003年5月25日,我國第三顆“北斗一號”衛星發射成功,6月1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運營服務平臺”正式開通,這標志着我國已經擁有了完全自主的衛星導航係統,北斗導航定位係統的大規模應用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我國為何要建自主衛星導航係統?與全球定位係統(GPS)相比,北斗係統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市場前景如何?北斗星通衛星導航技術公司總裁周儒欣回答了上述問題。
美國GPS衛星導航的構成
1。空間部分
GPS的空間部分是由24 顆工作衛星組成,它位於距地表20 200km的上空,均勻分佈在6 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4 顆) ,軌道傾角為55°。此外,還有3 顆有源備份衛星在軌運行。衛星的分佈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 顆以上的衛星,並能在衛星中預存的導航信息還可用一段時間,但導航精度會逐漸降低。
2. 地面控製係統
地面控製係統由監測站(Monitor Station)、主控製站(Master Monitor Station)、地面天綫(Ground Antenna)所組成,主控製站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春田市(Colorado Spring)。地面控製站負責收集由衛星傳回之訊息,並計算衛星星歷、相對距離,大氣校正等數據。
3。用戶設備部分
用戶設備部分即GPS 信號接收機。其主要功能是能夠捕獲到按一定衛星截止角所選擇的待測衛星,並跟蹤這些衛星的運行。當接收機捕獲到跟蹤的衛星信號後,就可測量出接收天綫至衛星的偽距離和距離的變化率,解調出衛星軌道參數等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接收機中的微處理計算機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進行定位計算,計算出用戶所在地理位置的經緯度、高度、速度、時間等信息。接收機硬件和機內軟件以及GPS 數據的後處理軟件包構成完整的GPS 用戶設備。GPS 接收機的結構分為天綫單元和接收單元兩部分。接收機一般采用機內和機外兩種直流電源。設置機內電源的目的在於更換外電源時不中斷連續觀測。在用機外電源時機內電池自動充電。關機後,機內電池為RAM存儲器供電,以防止數據丟失。目前各種類型的接受機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便於野外觀測使用。其次則為使用者接收器,現有單頻與雙頻兩種,但由於價格因素,一般使用者所購買的多為單頻接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