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高發髻女郎雕像
  《高發髻女郎》
  【名稱】羅馬高發髻女郎雕像
  【類別】雕塑、石刻
  【年代】公元90-100年
  【原屬】羅馬
  【簡介】
  羅馬的肖像雕刻嚮以鮮明的性格刻畫而著稱。我們前面已欣賞了一尊《奧古斯都雕像》,但這一時期的肖像雕刻,最精彩的不是全身雕像,而是那些奴隸主貴族供放在住宅客廳裏的半身像、胸像或頭像。公元1世紀下半葉,羅馬的肖像雕刻已取得了高度成就,尤其是在弗拉維尤斯執政時期。肖像的多樣化和嚴格的寫實主義手法,已臻於十分完美的水平,幾乎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了。我們在《奧古斯都雕像》上還發現藝術傢因襲希臘盛期的遺風,註重形象的理想化,即盡量予以美化,而在這一時期的肖像雕刻上,對於傳統,似乎衹喜歡希臘化時期的手法。這一尊雕像《高發髻女郎》,從性格刻畫上看,藝術手法比以前更趨凝煉了。
  這尊婦女頭像上的發式之所以被誇大,目的是想突出肖像人物的地位、身份和個性。這種的雕塑語言,在羅馬肖像雕刻中還屬初見。顯然,雕刻傢對大理石表面的微妙變化經過認真仔細的研究,並註意到在明暗光影映襯下的視覺效果,因而用加強發捲上強烈的凹凸造型,來反襯柔潤光潔的婦女臉部,使這個婦女的整體感更豐滿、更秀美。這是一名羅馬的名門閨秀,她那高傲的神態在於顯示她的高貴,她的表情矜持,內心冷漠,透過顔面和頸項的轉折微姿,可以洞察這個上層貴族婦女內心世界的某種利己性。有的考古學家鑒定,這個貴婦形象可能是圖拉真皇帝的侄女維莉婭·瑪蒂迪亞。雕塑傢在塑造之前,一定是煞費一番苦心的,以尋找恰當的構思。經過細微的琢磨,决定用誇張局部細節的手法,讓發型與眼神彼此呼應,造成特殊的典型性格,這就是羅馬肖像雕刻傢的創造性收穫,其精到之處,令觀者贊嘆。
  在弗拉維尤斯時期的肖像雕刻,藝術傢比較註重大理石上的明暗色彩,所以歷史上有弗拉維尤斯色彩主義的說法。這尊婦女頭像作於公元90至100年間,高約63釐米,現被收藏在羅馬卡庇托利博物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