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用品 : 飲食 > 羅氏
罗氏
  羅姓氏源流: 羅姓是當代第20大姓,其來源與原始社會善於結網(羅)捕獵鳥獸的羅部落有關。據考證這一部落最早活動於今河南羅山一帶。夏商時代為某部落的一個分支,與荊楚同祖。周武王滅商時,羅被封為子爵,稱“羅子國”,正式成為周的屬國。春秋初期羅子國為楚武王所滅,其遺民被遷往湖北枝江和湖南羅,為紀念故國,國人便以國名“羅”為姓氏。
  史書記載,羅氏源於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傳說中的古帝,名黎,是顓頊帝的兒子。“祝融氏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見羅泌《路史前紀》8)“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見《史記楚世傢》)今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即是為紀念此人而得名。
  祝融氏死後,其後裔傳至周朝,被封於宜城,稱為羅國。周時的宜城,相當於今天湖北襄陽一帶。春秋末期,為楚國所占,易名為鄢國。祝融氏的子孫後代便失國南遷,初至枝江(今屬湖北),後定居於今天湖南長沙。大約就在此時,他們開始以羅為姓。後來,羅氏世代繁衍,又由此擴至今江西南昌一帶。逐漸發展成為今長沙和南昌兩地的盛族之一。
  羅氏的姓源有一部分是來自少數民族。從三國時起,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在中土文化的影響下,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也慢慢發生變化,姓氏也隨之起了變化,一些原來本姓多羅、斛瑟羅、叱羅的少數民族人士,都改為羅姓,為羅氏憑添了幾分異域情調。
  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一是,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實行漢化,將原鮮卑族復姓多羅氏、叱羅氏皆改為漢字單姓羅。二是,唐代,西突厥(遊牧於今新疆大部分和中亞部分地區的少數民族)可汗斛瑟羅歸附長安,留居中國,其子孫以"斛瑟羅"為氏,後簡為羅氏。三是,賴氏族人也有在春秋戰國之時為楚靈王所害,改羅、傅二氏的。四是,清代愛新覺羅氏中有的也改姓羅。
  羅國傳至24世萬通時,被楚國所滅,萬通與次子蒼噩逃至襄陽黃竜洞避隱,其長子芳噩逃往四川。周顯王時,有31世羅乘遷往枝江,其孫羅守隴自枝江遷至今湖南長沙。40世羅君用次子羅珠遷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為豫章羅氏一世祖。唐昭宗時,羅珠28世孫羅景新遷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寧都),31世有兩支分別徙居廣東大埔、興寧。45世羅尚立,元代由虔州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村,明代又遷往上杭縣扶陽,其子羅新鬆徙廣東梅州。另外,羅國亡國後,羅氏有部分人從滇南、滇東遷入湄南河下遊,融入泰族;遷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閬中,後成為板楯蠻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傢族或彝族;還有一支遷入貴州東部、南部,融入布依族;遷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瑤族。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區外,羅氏還分佈於今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等省的一些地方。唐高宗總章年間,有河南羅氏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在福建安傢落戶。自清代開始,居住在廣東梅縣、大埔、及福建寧化等地的羅氏,曾多次嚮臺灣遷徙,還有一些人遷往南洋的文島(印尼)等國傢。其中,祖籍廣東嘉應州梅縣石扇堡的羅芳伯在西婆羅洲(今加裏曼島)建立了一個共和製的蘭芳國,實行"蘭芳大總長製",立國時間達108年(1777~1885年)。
  羅氏,在臺灣是個較為普遍的姓氏。臺灣的羅姓,來自福建寧化。主要集中居住在苗慄和新竹兩縣,其他各縣市也散居不少。臺灣的羅氏與北方的羅氏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