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美女名 Ancient beauty name |
古代美女名。 晉 崔豹 《古今註·音樂》:“《陌上桑》出 秦氏 女子。 秦氏 , 邯鄲 人,有女名 羅敷 ,為邑人千乘 王仁 妻。 王仁 後為 越王 傢令, 羅敷 出採桑於陌上, 趙王 登臺見而悅之,因飲酒欲奪焉。 羅敷 乃彈箏,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或謂“羅敷”為女子常用之名,不必實有其人。如《孔雀東南飛》即有“東傢有賢女,自名為 羅敷 ”之句。 |
|
羅敷,古代美女名,代指美女。
《孔雀東南飛》中,“東傢有賢女,自名秦羅敷。”此處即是代稱。
邯鄲秦氏女,名羅敷,嫁邑人王仁。仁為趙王傢令。敷出采桑於陌上,趙王登臺見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敷善彈箏,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趙王乃止。其一解云: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係,桂枝為籠鈎。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着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其二解云: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傢姝。‘素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緻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其三解云: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係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晳,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幹人,皆言夫婿殊。”
一解,極慕己容色之美。末解,畫出一個風流佳婿。夫婦相愛之情,隱然言外。趙王聞之,亦不覺慚矣。
對於羅敷的身份,曾經有過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從羅敷華貴的穿着和夫婿的地位看,她應當是貴族女子。但大多數學者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歌辭中對羅敷穿着的描寫,不過是民歌中經常采用的誇張手法。漢代還有一篇與這篇主題相同的樂府《羽林郎》,敘述權貴的豪奴調戲一位“當垆”的“鬍女”,遭到“鬍女”的嚴正拒絶。詩中也有一段“鬍女”穿着的描寫:“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無所。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餘。”如果單看這些貴重的飾物,豈不是酒傢鬍女也成了貴族千金了?至於詩中誇耀夫婿的那些話,我們也不應當過分拘泥,使君是用他的地位來引誘,因此羅敷也藉題發揮,“盛誇其夫為侍中郎以拒之”(《樂府題解》)。蕭滌非先生說得好:“末段羅敷答詞,當作海市蜃樓觀,不可泥定看殺。以二十尚不足之羅敷,而自云其夫已四十,知必無是事也。作者之意,衹在令羅敷說得高興,則使君自然聽得掃興,更不必嚴詞拒絶。”
羅敷最終不為趙王逼迫投潭而死。出邯鄲市西北十公裏,在邯鄲縣三陵鄉薑窯村西,至今留有著名遺跡羅敷潭。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春遊羅敷潭,留下了"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的名句。羅敷潭 |
|
|